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14 年 6 月 6 日,知乎发布的《良性讨论公约》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篇回答,也是一封致广大知友的公开信。

亲爱的知友:

您好,见字如晤。

我们常说,网络是现实世界的映射。

比如,Google 像是一座虚拟的没有尽头的图书馆,而 Facebook 则如一次永不散场的同学聚会。

如此说,知乎应该是一个空前巨大的咖啡馆:每天有数百万人穿梭于此,与落座的人高谈阔论一番,聆听有趣的观点,或分享自己所曾经历过的稀罕事,大家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只要想到这种带有维多利亚时代意象的场景,就会觉得美好,仿佛耳边会响起蒸汽机发明之初的火车鸣笛声,还有咖啡馆角落里大提琴、小提琴的和鸣。

美好之物总是来之不易。

或许很多人已不记得,知乎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诞生的:不少人觉得这是一个短阅读,甚至读图的时代,没有人还会愿意书写或阅读长篇大论;不少人并不相信在娱乐主导一切的网络上,严肃认真的知识、见解与经验仍有一席之地;而在号称「Diao 丝为王」的中国互联网业界,愿意耐心服务热衷于学习与思辨的「小众人群」似乎是个奇怪的选择。

知乎之幸,在于中文互联网上仍有许多愿意认真交流、真诚沟通的人。因为你们的存在,知乎让许多质疑不攻自破,且日渐壮大。因为你们的每一个真实的提问、每一个精彩的回答、每一次赞同与反对,知识、经验与见解得以更有效地流动起来。

当然也得承认,随着知乎的月独立用户数接近 6000 万,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个持续到今天的问题:用户多了,怎么保证良好的社区氛围?

这是知乎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也是知乎的所有用户面临的一个选择。支撑每天数百万人共同讨论并保持良性的秩序和氛围,是中文互联网领域前所未有的问题,解决方案必然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和广大知友并肩来实现。

今天,是一个开始。

知乎对社区管理规范进行了重要更新(试行):

  1. 我们将试行新的「在知乎上,什么是不友善内容?」,即对「不友善」内容给出了更具体的定义;
  2. 我们新增了「知乎上的不友善内容会被怎样处理?」和「如果在知乎上发布了不友善内容,账户可能会被怎样处理?」,即重申知乎一直以来反对「不友善」的态度,并且给出一套试行的、更可执行的治理方案。

接下来,配套社区规范的改进,我们将增加对问题、答案、专栏文章等内容的「建议修改」功能(暂未上线),当出现部分内容违反社区规范,但整体依然有价值的情况下,该内容会进入「建议修改」状态,内容提供者有改进的机会和空间,避免被直接地删除。我们将长期专注在改进知乎的社区机制的工作上。

同时,如前面所说,我们意识到社区的管理必然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建立制度来采纳和运用知乎上众多聪明头脑和热心用户提供的智力资源。

我们希望这封公开信里所讲的内容,也成为一份「好话好说,真诚沟通」的良性讨论公约。更新的规范,即日起生效执行,管理员会按照新规范对举报内容进行处理,也请各位知友从自身做起,看一看自己过去可能发布过的不友善内容,希望大家都删掉它:)。当然,实行新规范和新功能难免有不完善之处,如果您有任何意见,可以发送邮件至 i@zhihu.com 联系我们。

我们相信,任何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都是需要所有人共同付出的。感谢您的支持!

附上刘看山与北极熊示范《知乎良性讨论公约》中定义的不友善行为,供大家参考。




  

相关话题

  知乎ID号为什么要加@? 
  如何看待知乎盛行的挂人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吗? 
  知乎如果不能实现盈利的话,还能维持多久? 
  李易峰的演技会有进步吗? 
  如何看待抖音博主昊子解毒疑似抄袭知乎用户后在直播间威胁事件? 
  2014 年 6 月 6 日,知乎发布的《良性讨论公约》具体内容是什么? 
  你觉得,知乎上的回答够专业吗? 
  该不该放弃“刷知乎”的习惯? 
  知乎上那些特别想看干货的用户们,愿意为了干货付出什么持续的代价? 
  当知友在知乎上问一匹更快的马的时候,回答汽车应该算偏题吗? 

前一个讨论
WWDC 2014 的海报是怎么做出来的?
下一个讨论
女性不能露点的原因是什么?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