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越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越觉得纪晓岚无耻,越让人讨厌,而和珅越让人舒服? 第3页

           

user avatar   jokeplay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得不说一句了。

《铁齿铜牙纪晓岚》算是半拉历史剧。别看它是个荒诞喜剧,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一点都不荒诞,揭露的贪官嘴脸和无耻话术也一点都不荒诞。甚至揭露了极权统治的虚伪丑恶,更一点都不荒诞。

不幸的是,因为其喜剧性质的限制,对于和珅的丑恶嘴脸揭露不足,纪晓岚的“大道理”又过于说教,浮于表面。很多台词只说了该说的一半,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这就导致很多没有判断能力的观众,陷入了许多话术之中,被迷惑了。同时也是因为王刚老师的精彩表演,使和珅的台词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下面是针对那段著名的“纪晓岚和珅关于救灾的对话”分析一下。

首先你要明白,和珅的那套说辞,完全就是话术,没有一分一毫是有道理的。可恶在于纪晓岚的反驳虚弱无力,仿佛认同和珅观点一样。

和珅:纪先生你有所不知啊。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麸糠。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

麸糠是什么?谷壳,麦皮,茎杆,谷物脱粒后剩下的东西,热量不如晒干的草。牛羊是反刍动物,吃这个没问题,马吃这个都会饿死。灾民吃十斤麸糠,还比不了吃一两米。

要是这个道理成立,那一斤口粮可以换一万吨观音土,全世界的饥荒都被和大人解决了。

再有,你以为口粮为什么要换成糠麸?是因为在饥荒状态下,很多有钱人是愿意高价收购粮食的。从快饿死的灾民口中夺出来的粮食,可以换成白花花的银子。

和珅:你不要把眼睛瞪的那么大。你知道不知道,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活着,还什么麸糠啊,那是好东西。草根、树皮、泥土都可以吃。

和大人说得对,草根、树皮、泥土都可以吃,就是不可以吃粮食,因为吃粮食会耽误你们贪污对吧?

和珅:你当然感到震惊,你是一介书生,你只会在书斋里,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官僚逃避监督的典型说辞,“你没去一线你不知道”,那么是谁阻断了前方灾民和后方书生的沟通渠道呢?

和珅:你以为我毫无人性,是不是?你以为我只知道贪财敛钱,是不是?我亲自到灾区去过,到那儿一看我心都凉了。

凉的恐怕不是贪心。

我这才知道,不管朝廷发下多少救灾的粮食,永远也不够。如果我不设法变通一下,那你在灾区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白骨喽!

典型的偷换概念。粮食不够,你把粮食卖了就够了?所谓的“变通”之后,饥饿会加剧而不是缓解。

和珅:朝廷?你知道国库还剩多少银子?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征大小金川,平准格尔部,眼下国库就只剩下个空壳子,你知道不知道?

我寻思你把粮食卖了以后银子也没交国库啊.jpg

和珅:救命先救官,官都活不了,还救什么民。

人的生命权是第一位的。你告诉我,

哪个官饿死了?

哪个官饿死了?

哪个官饿死了?

说不出来我ri你祖宗信不信。

和珅:这是事实。千千万万的灾民啊,谁去发给他们赈灾粮款,是你发,还是我发?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嗯?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

这倒不是完全胡扯,古代的行政架构,内部消耗过多,统计方法又太过粗略。但是,提升行政效率的方法,绝不是任由官员去贪污腐败。

或者我干脆说破了吧,乾隆年间,为了解决战争费用问题,搞了很多汉武帝时期的方法,卖官鬻爵啊,赎买罪行啊之类的。问题在于,你靠卖官充实国库之后,这些花钱上来的官员,其能力根本不足以满足要求。吃饱了的猪它还是猪。根本就不存在“喂饱了他们,他们才肯给我去卖命”这个逻辑。

和珅:对啊,那我不依靠他们,我依靠谁啊?啊,我这个军机大臣,要是没有他们撑着,那就是个屁,我容易吗?

感谢你啊和大人,你终于说了一句真心话。贪墨赈灾款项和粮食,为的是你个人的官位,不用钱喂饱了贪官,不联络好地方势力,在朝廷里怕戴不稳乌纱帽,对不对?死个几百万几千万老百姓,九牛一毛,对不对?

——————————————————————————

我告诉你,当时纪晓岚要按照我这套词怼回去,你100%不会觉得和珅可爱纪晓岚讨厌。

问题在于,原剧的台词······不信你找原词去看,我tm······不是,我都讨厌纪晓岚了,铁齿铜牙,就这?就这?

——————————————————————————

补充说明一下: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讨论历史中的真实人物,纪晓岚与和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和珅弄死他如同踩死一只蚂蚁。只说电视剧中和珅的一些言论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啊,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能不服啊。事实就是如此。小孩子才分对错,好人坏人,当人长大了,只看利益的多少。


user avatar   qian-xie-yi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珅的经济学错在哪里?

  文艺作品本是戏说,反映的是作者的世界观,本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退一步讲,即便人们对清朝历史真的存在某种误解也不是多么大的问题,可有人偏偏把“和珅经济学”当成实干派的代表,然后拿电视剧中的逻辑来为现实中各种虐民和歧视行为开脱,这才是这个问题的真正复杂之处。

  和珅的这段话当然有很多错误。但我首先特别不认同一种反驳和珅的观点,那就是代入立场,这种观点认为那些支持和珅的人只是因为把自己的视角代入乾隆,如果代入那些被和珅坑害的人就不会这么想了。首先这不符合事实,现实中越是被特权坑害的人,往往越容易产生崇拜和神化特权的思想;其次,当我们用阶级伦理来讨论问题时(每个人应当认清并维护所谓的阶级利益),我们就把这个问题置换成了站队问题甚至战斗问题,这相当于默认了没有超阶级的正义观和真理,既然这样,那就没有任何可以批判和珅的理由了,因为他也不过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所以,“代入视角”无法真正反驳他人,因为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话的取消,是一种理论上的自我认输。

  回到这段对话本身。我认为,认同和珅的人最大的错误在于:把自上而下的bureaucracy和基于理性原则的现代公司制度混为一谈。我曾经在一个【想法】中说过:

  许多人之所以觉得和珅是实干家,无非是因为把corruption当做制度运行的必要成本进行核算,他们默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大大小小的Official都是理性的职业经理,当和珅只允许贪三分之二时,下面的人就会丝毫不差地刚好贪三分之二,并且把账目准确上报。

  然而事实上是,Corruption和必要成本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前者是不能放到台面上说的,更不可能把具体数目写进报表里面呈送上级,这意味着这种行为基本上处于失控和无约束、无理性的状态。明代初年,朱元璋的肃贪行动空前严厉,凡“赃至六十两以上者”,即“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以至于“明初二十年,两浙,江西,两广,福建”的官吏没有一人干满三年,都因为贪赃去职,然而即使采用这样严酷的手段,依然不能阻止千千万万的官吏们贪墨,就连朱元璋自己也感叹无法制止这种行为:

  府官、州官、县官、州吏、县吏,一切诸司衙门吏员等人,初本一概民人,居于乡里,能有几人不良?及至为官为吏,酷害良民,奸狡百倍,虽刑不治!
                         ——《大诰·吏属同恶》
  呜呼!奸顽之徒难治,扶此彼坏,扶彼此坏。观此奸顽,虽神明亦将何如?
                         ——《大诰三编·臣民依法为奸》

  又如,明穆宗曾想吃果饼,询问近侍,结果原本价值5钱的饼花了数千两银子,原因在于内府宦官、采购人员等上上下下的官吏都要从中层层盘剥,使得任何一项微小的成本都成了无底洞。

  如果说以如此严厉的酷刑和打击面都无法阻止疯狂的贪欲,即使在宫廷内部都难以做到对Corruption的规模进行限制甚至仅仅是知情,那么远在天边的赈灾粮款能保证只被贪污一定比例才是怪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就指出了当时像江河决口这样的国家灾难都能成为大发横财的机会:

  天启以前,无人不利于河决者。侵剋金钱,则自总河(官)以至于闸官,无所不利;支领工食,则自执事以至于游闲无食之人,无所不利。其不利者,独业主耳。而今年决口,明年退滩......而溺死者特百之一二而已。于是频年修治,频年冲决,以驯致今日之害,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国家之法使然......

  当一些人认为“和珅经济学”至少能够在短时间内救人一命并对其感恩戴德时,他们忽视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许多灾害在Autocracy下之所以频繁发生,民众之所以每次都陷入无能无力,需要被拯救的状态,正是Autocracy的必然造成的结果。顾炎武的深刻之处在于,他认识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之法”,即Autocracy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利用一切资源维护皇权的长久运行,“民”充其量只是一种载舟的工具,救民护民的限度应保持在不至于覆舟的水平,因此corruption在Autocracy中,承载了非常重要的功能,即上层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地位的需要,有意纵容和默许corruption作为牵制下属的绳索,而当时机成熟时又可抄没其贪腐所得,不仅可以获得声望,而且消除了政治上的威胁,还扩张了自己的财富。而这也是经济成本和corruption的本质区别,即经济成本是为了实现经济目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人们想方设法所要降低、规避乃至消除的东西,而corruption则恰恰相反,它的本质是一种租金和“许可证”。Joshua Charap和Christian Harm在论文《制度腐败和盗窃型政府》中论证了Autocracy为何必然沦为“掠夺型政府”:

  腐败充当了一种抵押机制,它使由腐败官僚机构的处于低层次的内部人发动反叛的可能性最小化:他们被有效地制约住了——由于他们自己的参与——而不去站到公众一边来诋毁这个体制......
  上级官员能够确保大部分抽取来的租金会被上传至自己手中,因为下级官员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上级官员就会威胁要将相关的发放(腐败)许可证的垄断权力从下级官员手中转移或弱化。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因为它缺乏透明性或可计量性。

  由于corruption有着如此特殊的功能,故它在Autocracy是不论如何都不可能消除干净的。

  当然,和珅有问题不代表纪晓岚就是对的。纪晓岚的问题在于,他像传统中国所有的清官那样充满了民本(实质上是君本)思想,默认了君和民是利益共同体,不明白“为君分忧”和“为民造福”之间的必然冲突,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

  和珅说国库没有钱是一个大前提,似乎是无可置疑的客观现实,然而这个客观事实主要是谁造成的呢?征大小金川、征准格尔部花费巨大,这些战争真的有必要发动吗?事实上,乾隆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其中不少是好大喜功的结果,以被列入“十全武功”的征大小金川为例,两次金川战役(分别是乾隆十一年和乾隆三十六年)前后耗费银两7000万,但其成果可以说十分失败,战争造成了四川民力凋敝,徭役繁重,却未能真正平息矛盾,相比战争,一次灾害所耗费的赈灾款就少得很了。因此,只要皇帝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或面子,而肆意发动战争,只要皇帝的权力仍然受不到任何客观有效的制约,可以说不论官员有能无能,或清或贪,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的趋势。

  许多人认同和珅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只能在“能干的贪官”和“空谈的清官”中二选一,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到其他的可能性,这当然是一种一厢情愿(因为一个人能干不代表愿意为了你的利益去做事)。因此,在不触动帝制的情况下,清官与贪官的所谓两难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伪问题,是经不起推敲的。当“和珅经济学”的一切目的都旨在维护帝制(价值判断),那么不论它说的多么动听,罗列了多少数据和事实,人们都可以大声说一句:stop。

公众号:Free Harbor

相关文章:

从京师同文馆看近代中国为何难以工业化

评纪晓岚与和珅的一场对话


user avatar   si-tang-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您这个心态最好别去做任何有管理岗的工作路线规划。

要不然指不定祸害多少人还跟那洋洋自得,“和大人教我的”“这叫御下之术”“我活的真实”。


user avatar   wu-bi-xuan-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大多数人太年轻,十几岁二十几岁,觉着自己学着和珅那样圆滑一点,世故一点,脸皮厚一点心黑一点就能做到那个位子上了。所以全成了精和,但是我知道,我爸60年代的985,做事认真,人情练达。一毕业就进机关,最终连省委委员的门都摸不到,别说当高官了,而我比我爸都差远了,所以早就不做这梦了。


早在几年前,我就发现,不管在知乎上,还是整个网络上。哪怕仅仅在网络上呼吁一下社会公平,种族平等,都会被标签化,污名化,毛左白左等词在知乎上臭不可闻。不少人公开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视一切道德和法律为垃圾,似乎只有回到三体黑暗森林里那种人人相互杀戮,那样的人相食的社会才是最好的。 这些人的偶像我已经替他们找好了,黄种人细皮嫩肉的,想必博皇吃着一定也满意。



赵高指鹿为马,逼群臣站队,那是因为多少他还要朝野支持,这些人是 王侯将相,三公九卿,郡县长官。很多不明事理的人却真的认为,只要自己也做个聪明人,墙头草,就能混成赵高 和珅,至少也能成为赵高,和珅的马仔,不能成为黄老爷,好歹也能成为武举老爷,汤师爷。

让子弹飞里面,一个卖凉粉的,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吃人社会里,一个底层“聪明人”的结局

县长张麻子(纪晓岚)试图为他维护正义,他却仍然坚定的站在更强势力的黄老爷(和珅)一边,不但不为自己申冤,还聪明的借机反舔一把,如此举动把老江湖汤师爷都看傻了



他的确获得了机会,帮着陷害县长儿子的机会。即便小六子用枪口顶着,他权衡利弊最终也选择了更强的一方,何等明白啊。

可是他最终怎么样了呢

就这样


———————————

补充

据我的感受现实中的很多中下层人民大都非常聪明,如果只是简短交谈,或者是不熟的饭桌上,都会觉得那些人非常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情商也非常高,甚至几句话就能大概猜出你个七七八八。但你真的了解多了一点,就会发现,这些人就和《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或者保姆小蔡一个样。这些人大都把和珅那套吃的透透的,而且学以致用,但因为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没有一点做事的本事,更没有真诚待人的心。最终也就只能那个样了

顺带一提,美国底层穷人,还有angry young,往往都是共和党的拥渠,明明共和党个方面都倾向于资本家,倾向于减税,同时降低福利这些(号称让给穷人更多机会)。为什么底层反而支持共和党呢,因为美国人也要做梦啊。虽然老子是穷人,可是万一过了十年八年,我发了财呢? 什么狗屁民主党,就是剥夺老子发财致富到机会,我才不要政府限制高收入人群给我发福利,这是瞧不起我!而老练的资本家,还有硅谷,好莱坞,这些荟萃精英的地方都知道他们梦碎是迟早的事,所以,都在主动配合民主党,把钱让出一部分,省的到时候那些发觉梦碎恼羞成怒的红脖子们变成陈胜吴广,那就是钱和命都没喽。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问主的这个感受跟我那老婆很像。

她也说纪晓岚不讨喜,反倒和珅形象更加丰满。

我经常笑她傻,还三观不正。

直到有一天她说:

你看那纪晓岚,

每当他大义凛然,鼓吹忠君唯圣的时候,

必然会有学生、粉丝或者友人死于非命或者诬陷残害,

这算不算沽名钓誉?

而且很多人的死,是因为纪晓岚在和珅面前嘚瑟,点拨和提醒了和珅,

然后迅速被和珅先下手为强。

这,因果关系很清晰啊。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了吗?

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不知道还没有人记得劳荣枝,就是自1999年后潜逃20年的上古女逃犯。她是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也是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更是与法子英合谋杀害7人性命的女魔头。

然后这个人,在2019年11月28日,因为被商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而被捕。

略过其20年的逃亡轨迹和肢解尸体的残忍,其20年容貌的变化和隐形埋名为什么仍然会被人脸识别抓住呢?

第一个原因,不管是电脑训练的过程,还是在线识别的过程,都需要对人脸的典型特征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全局特征、两个眼睛的特征,鼻子的特征、还有两个嘴角的特征。所以担心换了发型后打不开支付宝是多余的,女生留长发后遮住耳朵也不会影响人脸识别。人脸有些特征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次,人随着年龄生长这些部位会有一些变化,会影响到人脸识别,但人眼睛上部的轮廓、鼻子两侧的颧骨、还有嘴角边缘区域的颌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劳荣枝逃亡20年后,仍被抓到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劳荣枝逃亡后,仍坚持健身、跳舞等,相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要不然凭目前的人脸识别还是很难抓到。

以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做了双眼皮或者是短时间内脸长胖或者变瘦也并不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结果。因此,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相当完善了。

2、人脸识别的隐私困境

然而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原因是可能会与法律和道德相冲突。

(比如上图,给不同陌生男性开门这种隐私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和失足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可能是该女性的私德,不应该进入人脸识别领域。PS:网上选取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察)

目前如果强制接入全员无差别的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并没有特别健全,这个时候接入会造成隐私泄露或滥用安全隐患。明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对人格权建立了独立的章节,从1032条-1039条都对隐私权进行了规范,但之所以说目前法规没有特别健全,原因有三:

1、《民法典》还尚未真正施行,要到明年的1月1日才开始“转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援引原来《民法总则》关于隐私权的法条,一般要求侵犯隐私权的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利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

2、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还有很多的补丁需要打,很多的解释需要颁布。法律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律是谈不上完善的。

3、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也没有对人脸识别做出特别的解释和适用。其中1033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三)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明眼人想想就知道,上面的那个“失足”截图中,违背了民法典规范的多少种信息类别。姓名、身份证好吗、联系方式、肖像、住址、电话号码(有打码)、行踪信息等等,如果大面积使用人脸技术,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渐成普遍?这可谓是现实版本“黑镜”了。

另外,IBM也宣布将不再提供和开发面部识别技术,并指责执法机构或私企滥用面部识别技术的行为了。在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今年六月致国会的信中表示,IBM将不再提供通用面部识别或分析软件。IBM也将不再开发或研究这项技术。

信中说: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人脸识别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提供相关技术的通常是缺少监管的私营企业,而这些技术也被证明存在对年龄、种族和族裔方面的偏见,这使得这些工具在执法和安全方面显得不可靠,并为潜在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3、人类识别的授权困境

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就算再成熟,真的那么适配目前的社会吗?

需要考虑的是,与用户或者公民签订“人脸识别技术”的是商业公司还是政府?(不会想一声不吭就识别了吧?虽然现实往往是默认地认为“你的隐私没有价值”)如果要求用户签订协议的话,那么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保护呢?要知道,《民法典》第20条下调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范围,8周岁以下的统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人的人脸识别协议怎么签?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签订的人脸识别协议在法律上又该判定为效力几何的合同?

立法还尚未跟上,又怎么能仓皇普及呢?但若人脸识别有相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就能处理目前很多因为“人和操作者对应不上”的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对游戏进行支付和对主播打赏等等。

例如,国家对未成年游戏付费的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为其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到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到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现有条件(手机号、身份证授权等)没有办法检测谁是未成年人,所以实践中导致了两个问题:1、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游戏,充值,最后被家庭发现产生诉争和讼累。2、成年人充值之后假托是家里未成年所为,要求退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脸识别和法律授权、司法解释完全合拍之后,这两种问题当然也就在可能性之外了,但如果人脸识别与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这方面的衔接不跟上,怕是很难真正普及,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

总结:人脸识别好技术,法律保护不滥用

目前我国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正在越来越好,除了明年实施的《民法典》独立出了人格权编,今年10月1日出台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明年的《民法典》,都对个人的隐私权做了更大的保护,对其他各方使用、存储、买卖用户信息做了更大的限制。假如有一天立法能更上(事实上已经在飞速发展了),人脸识别技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一个普遍技术了。但还没有去毒之前,随意放出笼子可能会产生一些《黑镜》之恶,这也许就是社会不想看到的了。


user avatar   qhx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回答问题

武士刀不耐用 或者说长刀其实都不太耐用

具体文献里关于刀战的记载不少

比如古代武力值爆表的足利义辉知道对手安排人来砍他,准备了名刀十几把放在一个走廊里一个人群殴来访的刺客,斩杀数人之后刀毁人亡力竭而死。这算是一个剑圣最浪漫的死法了

还有就是新选组某次街头和叛军激战,事后记载每个人的刀要么废了要么要大修。

作者:midair2 链接:zhihu.com/question/309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64年7月8日,著名的日本武士武装团体【新选组】在一个叫池田屋的旅馆与尊攘派志士发生火并,造成9人死亡。 这次无甲战斗造成的刀剑损害: 一番队 副长助勤「冲田总司」的「加贺清光」... 「铓子」折断。 - 二番队 副长助勤「永仓新八」的「播州住手柄山氏繁」... 「铓子」折断。 - 三番队 副长助勤「斋藤一」的「摄州住池田鬼神丸国重」... 小伤无数。 - 四番队 副长助勤「松原忠司」的「加州住藤岛友重」... 大伤四处,小伤十九处。 - 五番队 副长助勤「武田观柳斋」的「越前住常陆守兼植」... 小伤六处。 - 六番队 副长助勤「井上源三郎」的「奥州白河住兼常」... 无损。 - 八番队 副长助勤「藤堂平助」的「上总介兼重」... 「物打」小伤十一处,近「锷」却有大伤四处,无药可救。 - 十番队 副长助勤「原田左之助」的 「江府住兴友」... 「物打」小伤七处,近「锷」大伤两处。 此外,队士「浅野藤太郎」的「武州重住藤原是一」,「岛田魁」的 「奥州仙台住源兵卫国包」,「三品仲治」的 「备州长船住藤原佑平 」和「佐佐木藏之丞」的「越中住兼明」出现了弯曲情况;队士「筱冢岸三」所用佩刀「云州住家贞 」的「物打」折断。

影视作品里也有比较真实的反应锐器消耗的

比如方世玉身背十几把刀去砍人的

七武士最后大战到处备刀砍一把扔一把的

单说武士刀不耐用不太公平,应该说大多数细长造型的锐器都不耐用,开刃越多越薄的越不耐操。先要明确武器重量是有限制的,一般单手兵器不超过3磅重,刀身越长肯定就越薄,也就越不耐操。很多武器在设计的时候为了提高耐久度,都是不开刃或者半开刃的,刀身一大半是钝的,只有刀尖那一块有开刃。用的时候靠捅和刺而不是砍。最极端的就是刺剑,就是个菱形铁条,强度反而非常高,甚至有专门用刺剑去砸断别人武器的招数

刀刃非常容易损伤,刀刃损伤之后武器切割能力是直线下降的

比如下面视频这个,美国大师级别的刀匠(david baker,漫威电影里冷兵器的制作者)打造的大马士革夹钢长弯刀在经历了三轮轮强度测试之后,也就是砍了不到二十次,砍得还是猪肉、羊皮、竹竿和木桩子这些比较软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劈砍能力了,连布甲都不能破防。刀也歪七扭八元气大伤了。视频里没有显示,另外那个小哥打造的弯刀稍微好一些,刀没有毁,但也不能砍破布甲。这还是现代工艺现代材料顶级工匠的手打武器,质量应该完爆日本贫铁矿打造的武器。一般的长刀这样用估计已经断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72485780876333056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锐器的破甲能力非常一般,都不需要铁甲,普通的皮甲/藤甲/纸甲就能抵抗大多数轻型锐器的劈砍。当年参加过械斗的老炮们大概都知道,皮夹克能防砍,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夹克真的是耍帅防身两不误。但不防捅。

被我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刀除了帅之外非常鸡肋?确实很鸡肋。刀其实应该用来切割,不太适合劈砍

一把刀拿来随便操一操,就变成这样了。就这其实还算保持的不错的,毕竟刀还是直的。

适合劈砍的刀也有 比如狗腿刀,说是刀,实际这个重心更接近斧子。你看看这厚度,而且刀刃也短,这个厚度做长一些就太重了抡不动了

这个造型走下去 就是战斧 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 战斧一般都挺薄的 不是消防斧那么厚重一大坨 单手战斧的重量一般也不超过三磅重 再沉砍出去就拉不回来了 破绽太大


所以劈砍其实主要是靠武器的重心转移,而不是锋利度

另外就是弧度和长度的问题,步战的时候直刀比弯刀要好控制重心,马战用弯刀更舒服因为可以拖刀增加切割面积。

长度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好用,不是越长越好,一般刃长不要超过使用者身高一半,不然很多战技不好发挥,刀太长了收到鞘里拔出来都费劲。古代日本打刀刃长在60-80cm这个范围,因为古代日本人个子矮,平均身高140cm左右,70cm的刀刃加上刀柄就快一米长了,别在腰上都容易拖地。再长一点比如野太刀,就是纯双手武器了。而且刀刃越长对工艺要求越高,也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现代设计的长刀尺寸会更大一些。

游戏里比较真实的就是怪物猎人,砍两刀磨磨刀再砍,还有就是绿帽奇侠在野炊里的林克,每次出门都背十把刀才够,每把刀砍个三五十次就烂了扔掉。

刀剑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

逼格高

易携带

缺点太多了:

对制造者水平要求高

对使用者水平要求高

不耐操

需要大量维护

攻击距离短

所以一般而言刀剑不会用于战场列装,比较适合城市治安战,比如锦衣卫,新选组这些高级特务一般都是砍无甲的才会装备刀剑。

然后过去捕快,走江湖防身比较流行铁尺。这玩意挺克制刀剑的,专门有破刀的招式,比如两手架住对手刀剑,一错一剪,就把对方武器给卸了。这玩意在日本也很流行。忍者神龟某只就用这个。携带也方便,别裤腰带里就行了。而且还便宜,一两银子找村口铁匠打一副,就能废了别人祖传的宝刀宝剑。想增加杀伤力就把头磨尖再稍微开个刃,捅谁谁死。


user avatar   guo-zi-xue-ji-j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gu-su-hao-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相关话题

  怎么看曾志卖孩子为党筹党费? 
  历史上有哪些躺着也中枪的故事? 
  哪些名人你觉得他过世了,其实还在世的? 
  小时候觉得史记高大上,长大了才发现史记只是一部小说,有同感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什么没有对六国王室赶尽杀绝? 
  为什么史迪威没有带兵经验,而能做到中国抗战参谋总长? 
  美剧《萤火虫》(Firefly)为什么有那么高的评价?它在哪些方面比其他科幻剧优秀? 
  为什么曾经撑起中国文艺创作的「京圈」,已经无法再吸引观众? 
  《亮剑》中的赵刚,是不是谭正文的原型,就是帮助罗某制造“二陈冤案”的那位? 
  有哪些自带音效和画面的台词? 

前一个讨论
男生在公共场合看穿超短裙的女生的腿是否符合情理?
下一个讨论
假如你是范疆,张飞要你三天凑齐十万件白旗白甲,否则就杀头。你会怎么做?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