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称「未来 5-10 年就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 第1页

  

user avatar   Te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芝士喵 邀,没有回答的邀请已经有100多个了,实在是对不住大家-_-

汪老板人家说的是预测,而且是一个挺宽的时间范围:未来5-10年。预测这种事是没法证伪的,只要等待时间去检验,所以本来没啥可说的,不过我看了视频感觉这个说法有非常大的问题,必须指出来,怒答。

解释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必须明确如何定义“合成生命”这个概念。合成生命应该区分为四个阶段。

比如 阶段I 是指一个生命系统的DNA(遗传物质)用化学的方法来合成,但是不改动其中的序列,而是简单的复制一遍,因为一旦改动可能就不Work了;同时细胞的其他部分还是用天然的,比如细胞膜、细胞质。

而 阶段II 是在 阶段I 的基础上开始在DNA上做修改,如果把DNA理解成软件,那么相当于把造物主写的1.0版本的程序进行一次大升级。

阶段III 和 阶段IV 就是分别要在 阶段I 和 阶段II 的基础上把细胞内除了DNA的其他部分都用化学合成的相同物质替代。这里面问题就太多了,远远没有解决。

迄今为止Phase I的技术实现路径是完全清楚的,Phase II虽然合成没有问题,但是设计还不能做太多,一旦做多了生命就活不了了,因为人们对于生命的运作机制还不清楚。Phase III和 Phase IV还没有成型的技术实现路径。


目前人类已经实现了 I-A 和 I-B。

I-C 就是汪老板在视频里说的:我们合成了一个酵母。这是个国际合作项目,叫做Yeast 2.0,今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四篇文章内容也是这个。

不过Yeast 2.0还没有完成,原因是酵母有多条染色体,目前已经完成合成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染色体。

另外 II-C 之所以也有一点绿是因为Yeast 2.0 的合成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照搬原来的序列,还是加入了一些人为设计的序列,也删除了一些明确知道可以删除的序列,因此 II-C 还是完成了一小部分的。

有非常牛的合成生物学家致力于 II-B 的研究,也就是重写一个原核生物,在相当大的尺度上修改DNA序列。

————————

接下来是结论:

汪老板说的未来5-10年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指的是把第一行打通,I-A 到 I-F ,如我上面讲的,整个 Phase I 从技术原理上来讲完全是可行的,事实上 I-F 人基因组的合成已经在筹备了,项目叫做 GP-Write,也是一个合作项目,华大也是参与方。

但是大家听完这个演讲会认为汪老板指的是第三行或者第四行最右边 (Phase IV-F 或者 Phase III-F),我这么解释完大家应该就清楚了,10年内完成真心不大可能。

我不知道汪老板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而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说他并不认为第一行和第四行之间有区别。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合成生命有多难?

人类至今尚未彻底合成过任何生命,就包括辛西娅也是合成DNA。现在华大连酵母染色体都尚未完全搞定,就开始讲全合成生命这种科幻,这有点遥远!

当然你非要说DNA就是生命,无话可说,如果你是说给你一堆化学原料然后你合成出一个生命的话,距离很长。


—————如何合成一个生命—————

我们这里以复杂生命,打个比方,人为例,而不是单细胞生物这种的话。

1合成人,需要合成器官和组织

2合成组织和器官,需要合成细胞

3合成细胞,需要合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合成细胞核,需要合成染色体

5合成染色体,需要合成基因组


而我们目前,对于人类,能做多少呢? 第2步?你想多了! 第3步?你太乐观了! 第4步?不好意思! 第5步?额,我们正在努力!

我们目前第5步都没法完成。

下面细细道来:


首先,请允许我我粗暴的把合成分为全新合成组合合成

前者是指纯粹的依靠生物化学或者物理的能力去合成,后者是指通过各种模式生物系统来完成


如果是前者的话,我估计100年都悬,因为我们目前的水平不够;后者的话,其实现在大家已经能完成了,比如克隆人,比如基因编辑,这些都是直接可以用的。

假如,我们就是要选择hard模式,就是选择前者呢?来看看我们的征程吧

1、纯粹合成基因DNA——10年解决可以期待

合成基因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我们经常合成基因,基本上目前合成一个碱基可以降到1块钱左右。对于做生物的人,更明白,做实验用的引物就是用直接合成的。

困难:合成长度是有限制的。目前,我们常见的合成的基因双链长度为1-12kb,再长一点就是目前攻克的难度,比如华大基因目前正在试图合成酵母基因组,主导了2号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长770 Kb)。

但是人类基因组非常庞大。一共23对染色体,最短的21号染色体,长度是48,129,895。而最长的是1号染色体,长度是249,250,621(2亿个碱基)

所以这个难度还是不低。

替代方案
当然,可以通过分段合成再连在一起,这个也许可以解决。
但是,我不得不指出,目前的连接能力对于操作这么长的基因,效率和正确率,非常的低。

2、合成细胞核——还需等待

主要问题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而我们目前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约等于0.


也许会有人说,直接让基因表达不就行了吗?
对,说是这么说的,可是你要知道基因从转录到翻译需要的那些因子呢?需要的那些细胞器呢?需要的那些能量呢?

其实,我们并非从0开始,在人还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你已经从你的母体里获取了大量的初始内容,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桶金,而没有这个第一桶金的话,就是你和王思聪的区别。

看看人家2011年就上了新闻联播了


好吧,中间穿插的这段戏,就是告诉你,没有这个初始积累,那个难度简直就是登天啊


虽然目前,我们可以合成多肽,但是多肽距离蛋白质的距离,大概就像我们知道加减乘除然后去计算原子弹。
蛋白的精妙体系,目前我们都尚未解读,近几年,随着结构生物学的进步,我们可以多少对一些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解析,所以造就了一大堆解析结构的“诺奖级”成果。
但是,直接合成高分子蛋白并完成精确修饰,我们还要做的很多。
像ATP泵这种精妙到了极致的结构(不少高级反进化论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以及生物的翻译系统和酶系统

ATP系统,这里的每个部件都是非常精妙的。


替代方案:
用各种生物系统合成,比如大肠杆菌系统、酵母菌系统和人的细胞培养技术。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在其他物种,比如菌类里面合成。但是由于不同菌的修饰不一样,导致蛋白质最终和人体内的蛋白质还是存在差异,哪怕用酵母来合成。
当然,我们可以用人类细胞去培养蛋白。

3、合成细胞——我看不到头

虽然目前我们膜法高深,但是对于合成细胞这种规模的工作量,简直无法想象。

无论是流动镶嵌模型的膜系统,还是各种细胞器。


替代方案:

直接用一个成熟的细胞,然后把细胞里面的基因组去掉,再装进合成的基因。

这个方案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案,包括v神他们合成人造生命也是这么干的。人造活细胞_百度百科

合成步骤如下

1. 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 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将人造DNA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
4.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
5. 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新的生命诞生了。



4、合成人类——更看不到头


这个需要人造子宫,人造子宫是比上述合成基因和蛋白更难的一项技术,当然,应该和合成细胞的技术不相上下。
如何精确地模拟哺乳动物子宫和卵生动物卵的条件,使受精卵在人造环境下发育,从而摆脱对母体的需求,难度巨大。
我们要知道,人类在孕期,各种经历,饮食啊,活动之类的,都会对子宫产生影响,因为子宫是肉做的,不是一个不动的铁盒子。
所以,如何模拟,还是个未来。

替代方案:借宫生子。
这个就不用说了,试管婴儿之类的就是这么干的。克隆人也是这么干。

好了,说完上述的内容,相信大家应该对合成一个人的难度有所了解了。但是,这期间的每一个进步,都可以是一个史诗级的进化。


利申:

华大基因,做生物的都不陌生;

王思聪,请给我打钱。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B站UP主“凯喜博士”的在小白鼠实验中发现非布司他存在肾脏毒性的视频? 
  自动驾驶攻破的难点在哪,何时能到 Level 5? 
  猫与狗的智力水平比较起来如何? 
  如何评价亚马逊利用算法自动解雇无效率的仓库工人? 
  为什么不能用蒸馏的方法制备工业酒精? 
  如何看待 AI 换脸软件「ZAO」的爆火? 
  腾讯自己也做芯片,为什么还投资AI/DPU等初创公司?他们之间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和寒武纪? 
  拉屎很臭是好事么? 
  我爸是方舟子铁杆粉怎么办? 
  如何看待人机大战第四局李世石战胜 AlphaGo? 

前一个讨论
作为 iGEMer,你对中国地区 iGEM 交流会 ( CCiC ) 有什么组织上的意见建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青岛宰客大排档一只虾卖 38 元的事及后续发展?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