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华裔不是中国人」这句话?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西方华裔普遍面临的尴尬。这些人很多放弃了华夏文化,却又不被西方接受,两面不讨好。

华夏自古讲文化认同,而不是种族认同。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说中文,认同华夏历史,吃中餐的才是华人。北越人、朝鲜人,日本人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但肯定不是华人。

在中国人看来,马来华人保留了华夏文化,所以是我们的同胞。而在西方生活的华人,面对近代强势西方文化,普遍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希望彻底融入西方文明,而且往往比西方人更排斥华夏文化。这些不会说中文的ABC,对我们来说,和在美国出生的日本人、韩国人后代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只能算亚裔,但不能算华人,也不是我们的同胞。

但是西方文化种族主义深入骨髓,向来讲种族认同。在美国,白人不管来自英国,德国,还是俄罗斯,大家都是美国白人。而黑人不管来自哪里,世世代代都是美国黑人。西方华裔虽然抛弃了华夏文化,但是却脱不下黄皮,所以白人黑人都不会把他们当自己人。

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无解,除非华夏文明或者西方文明之一彻底灭亡。对于西方华裔的遭遇,我报以人道主义同情,但是很难有同胞受苦时的痛心,也不会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与其去帮助这些对我们并不友好的亚裔,不如去开发非洲。


user avatar   xu-nan-5-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到了把这图放出来的时候了

枪指着他的时候,你是中国人,他也是中国人;

枪指着你的时候,你还是中国人,他却变成美国人了。

以我看美国一战、二战史的经验。如果美国和别的单一民族国家开战,凡是和这个国家/民族有关的东西会被宣传机器一下碾压过去。一战,美国所有的德国卷心菜都滞销,烂在地里,家庭饲养的德国牧羊犬和德国腊肠被大肆虐待泄愤;二战,宣传机器很快就把珍珠港遇袭的黑锅甩给日裔,日裔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送到集中营甄别,甄别完了,走在路上都经常被大兵打骂,没有一个敢还口的,敢还口还手的立马坐实是奸细。

然后呢,你以为被宣传机器黑的德日族裔就会奋起反抗,和美利坚离心离德?不可能的,德裔自己就是最大的族裔,谁没事黑自己玩?抵制一下德国卷心菜,虐虐狗就行了。在欧洲杀和自己同宗同源的日耳曼人不要太开心。日裔就一个个迫切的想证明自己忠于美利坚,无论太平洋还是欧洲,都是冲在最前面,杀自己同胞的时候比欧洲的蛮子不知道有精神多少倍。

(居然有人不相信太平洋战场有日裔……

为什么美利坚是民族的熔炉?就是这样让别的族裔死心塌地的卖命,哪怕是朝着自己的同胞。


试想一下,川普作为德裔是德国人?肯尼迪是爱尔兰裔就是爱尔兰人?


user avatar   cheng-shi-xi-ren-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简单得离谱。

以美国为例,当涉及到中美利益冲突的时候,美籍华人会向着美国(但还是有一些美籍华人向着中国)。

当不涉及中美利益冲突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美籍华人对中国的感情大于等于日本、印度。。。譬如说,美籍华人对汶川大地震的关怀显然高于(至少不低于)对日本、印度地震的关怀。

~~~~~~~~~

打一个不是很贴切的比方,中国人之间算亲兄弟姐妹的话,外籍华裔算没有出五服的堂兄弟姐妹。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人遇害,类似于亲兄弟姐妹遇害。而美籍华裔遇害,类似于堂兄弟姐妹遇害。

~~~~~~~~~~

一个极其爱中国的中国籍蒙古族人,除了爱中国之外,肯定是最关心蒙古国的灾情而不是伊拉克的灾情,懂了么?

中国籍的中国人应该希望外籍华人过得好,外籍华人也应该关心中国。


user avatar   liu-xiang-xi-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说一下,我和壮士的观点在论据上一致,但是结论上不同。

首先我强调的是无论怎么试图在中文上区分 "华裔“和”中国人“, 在世界其他人眼里,这些吵成一团的人没区别,是Chinese, 是 Chino, 是 Chinois, 是 kitaysikiy.

那么当有人说出 Kill all Chinese 的时候, 无论喜欢与否, 无论旗帜是否一致, 我们都因为相同的祖先和血统都是被屠杀对象。 当有人辱骂 chick 的时候,鼓吹要抢就要抢 Chinese 邻居的时候, 护照的颜色和几代居住并没有任何区别。

因此我很明确,当讨论国家利益的时候,我会根据我效忠的政体做出选择。 但是当涉及种族利益的时候,我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所在国的族人,不分国籍。

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一个前美军,现联邦探员,会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华人嘉奖,基于我对留学生的贡献。

当我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军人的时候,代表的是国家利益的碰撞。而当我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的时候,我帮助的是我血脉相承的同胞。 公私分明罢了。

某种意义上我同意壮士说的”华裔有各自的祖国,所以不需要中国人的国家认同(这里我更倾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 这是一种自由。 但是我在尊重其他人自由的同时,选择了忠于文化的义务。

汶川地震时我还身在美军,无法离开,但作为全家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 自己是唐山开滦医院震后出生的前几批孩子之一,我捐助了能拿出的半月津贴(平常不存钱)并参加了Amherst 华人的义卖。 虽杯水车薪,但愿以表寸心。并对中国军民在地震,冰灾中的奋斗表示崇高的敬意。

盛世由自己的双手打造。 望诸君努力。


user avatar   yi-yong-hou-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出生时,你的父母就是二三代移民了,你能怎么办?想要台湾的时候就说咱们是同胞,血浓于水,炎黄子孙,现在又一脚把所有的外国华裔踢开了,又不谈血浓于水了,这时候说“谁跟你中国人了”这时候跟台独绿蝇一个嘴脸了,请问您精分吗?

只要不是漠视甚至仇视中国的,愿意回来找亲戚的,你何必要一棍子打死,一定要把所有人推开,把世界华裔都推向我们的对立面才行?就这么作死?

最高票贴的什么影视图的,那是说 人家韩国政府不要人家 不把他们当同胞,正如我前面所说的 把别人硬生生推向了对立面,才有了这个结果,这就是你们要的结局?本来是很容易团结的对象,非常宝贵的可以善加利用的人群,这倒好,被你们直接拒绝了。

你们不把华裔当中国人,人家美国可不这么认为。。。就像当年夏威夷有大量的日裔,即便加入了美国国籍,美国人对他们还是不放心,还是要给他们设集中营 统一看管起来,组建的日裔师团更不敢投入太平洋战场。瞧见了吧?

当年毛连美国黑人都要团结,都不放弃统战的对象,反观你们今天,连自己的亲戚华裔都要拒绝,可笑不?


要知道,东南亚华人不仅有李光耀,更有陈嘉庚,还有郭鹤年。你们只看到美国的吕超然,却不提菲律宾回国的叶飞,你们只记得背叛祖国的华裔,却把抗日时东南亚捐款捐物 甚至回国捐躯的爱国华人华侨忘得一干二净了?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真的是春虫虫啊

就像东南亚的华人分为 李光耀和陈嘉庚两种一样,世界各国的华裔也是不一样的,该争取的要争取,该提防的要提防。

如果按某些人的一根筋逻辑,那种以偏概全的看问题方法,你看到抗战时大量的伪军、汪伪政府,是不是能得出整个中国都是替日本人卖力的,二战时中国是日本的仆从国的结论?


user avatar   pangleioz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近来质量确实堪忧,很多谩骂,侮辱,造谣,扣帽子吵架的比比皆是。很多回答变成了互相挂人,根据答主片面的推测给另一方扣帽子,然后一帮人推波助澜各种污言秽语,在任何涉及到海外华人群的话题中表现的尤为严重。我觉得作为一个来求知或者找段子的用户,在诅咒和问候别人父母之前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留点尊严?还是你就是来发泄的?

最让人心寒的,是我们这些海外用户大部分是真心想帮助需要海外生存,生活,学习经验,并总结了自己多年生活积累的经验技巧来无条件过来分享的。我不需要你的钱财,也不贪图你的美色,也许我欢迎那么一点点关注和赞赏,来增加自己那虚荣的存在感。可我真的就是单纯的想分享我多年来辛苦积累的经验,让同为华人的你,能少走一点我走过的弯路,相信我,那条路真的有血有汗。

真谈及影响到自身的话,可能远远没有那么直接。对我个人来说,新一代华人在澳洲树立的高素质,乐观自信的形象,会改观澳洲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你影响一个人,那个人有可能就影响他身边的人,有一天本来可能波及到我的种族歧视或者刻板印象就可能因此而避免。这也是我努力追求的,并鼓励年轻人健康积极向上和拼搏的态度。从自身改变,改变自己的朋友,改变每一个愿意改变的华人,因为无法改变的是我的肤色和黑眼睛。

我是学计算机的,我的所有有用的知识几乎全部来源于网络和书本,都是别人的经验。而我人生能走到今天,也只是因为在我生命的几个关键时刻,遇到了几个关键的人,跟我说了关键的话,才一步步有了一点点微薄成就,过得不是那么艰难。这些人,在分享这些今天看来改变我命运的经验的时候,没有对我索取任何金钱和利益,只是单纯的分享而已,而我也是想做同样的事情,万一要是有用呢,万一要是不经意让某个看我回答的人少走一大段弯路或者节约一大笔金钱呢?如果我不回答,那就万一的可能都没有。

同样在澳洲的华人,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分歧和歧视,昨天有个在悉尼的知乎用户在和我辩论问题的过程中(我有很大责任),突然说出了“维州收入低,消费低,房价低,适合我这样的穷人”的言论。震惊之余说实话有点无奈。我追求自由与平等才移民到澳洲,结果还是无奈的被同在澳洲的华人划分为穷人,原来还是逃不出来自自己同胞的歧视。就连澳大利亚也要地域黑了?维多利亚原来是穷人区?

就算我穷你富,大家都在澳大利亚,你能影响到我?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摘掉有色眼镜,平等的思考,回答每一个问题,因为到最后,大家还不都是追求真理的人么?

“敌意”很多时候是自卑的表现,希望答题的人,评论的人,在无端树敌之前,给自己保留一点气度和风度,给双方都多一些尊严。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在太复杂了,有很多因素。但是今天只讲一点:


关于海外华侨与中国的关系,周总理在处理双重国籍问题之前有一个比喻:嫁出去的女儿。


中国政府早在两三年前就公开宣布,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只要根据自愿的选择,并得到当地法律许可,取得侨居国国籍后,就不再有中国国籍了。这些人是不是会受到同胞们和中国政府的歧视呢?不会的,因为我们还是亲戚。亲戚有什么不好呢?就好象女儿嫁出去后,不再是娘家的人,但是还是亲戚嘛。男的呢?男的也可以招赘嘛。

做一个守法的模范的侨民--领袖人物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我们现在知道,媳妇在夫婿家受到了欺负,第一件事就是找娘家。最能保护她安全的,也就是娘家。


这时候如果娘家表示“不关我事”,反正我家媳妇已经嫁出去了,已经是别人家的了。 那只能表示你是懦弱冷血,让人寒心。


user avatar   tidus930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犹记得那节大学汉语课,老师站在讲台上问我们:“在汉语中,有个词组一旦出现,就代表对方不想和你讲道理。同学们知道是哪个词组吗?”

看着台下面面相觑又不明所以的我们,他微笑着说出:“反正。

所以要问怎么看,呵呵,不看。

对于这种不讲道理更不讲逻辑,只输出情绪的言论,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就好。


————————假装是分割线————————


04/22/2018更新

答主小透明一枚,首次破百赞受宠若惊,反正谢谢各位~

本来只是想抖个机灵,结果没抖明白,评论区出现好多大佬,各个说话又好听,答主已经被玩懵(笑哭)


评论区里有人说“反正华裔不是中国人”这句话本身逻辑没什么不对。

确实,从法律上来讲,华裔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至于中国不承认双国籍这点答主不是100%确定,如果有知道的大佬还请指教,似乎跑题了……)

但如果这句话出现在如问题中新闻的评论里,答主感觉这两个事物之间没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更接近纯粹的情绪输出。

诚然,这句话就算是绝对正确的、逻辑无误的,然后呢?所以就可以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所以就可以蘸着人血吃馒头?圣母确实不受人待见,但拿这种事来带节奏是不是太那个啥了?

评论里有人说是有逻辑的,我在恶意揣度。Emmm……也对,我算是在恶意揣度。既然看到了,第一直觉上难免对这种加了“反正”二字的观点恶意揣度,所以答主还是选择不看的好,哈哈~


小透明答主学识不精,文字表达能力弱鸡,见到的世界有限胆子又小,还请各位大佬高抬贵手嘤嘤嘤


至于说拨乱反正这个词的……………………

陈独秀你坐下!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中国人,但是人。

不是中国人就不同情的,开除了自己的人籍啊。


user avatar   han-dong-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团结一切可团结之人,这才是智慧。


如果一个华裔把自己当美国人(对中国人爱答不理),我一般会把他看做“可怜的ABC”。


如果一个华裔把自己看作中国人(比如题主把自己看成是出了国门的中国人,而不是彻底斩断中国这条根),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同胞。


一个人真正的归属,还是要看他的心之所在。


有些海外游子,虽然身在他乡,但是心系中华,建议网友们在认清敌友之前不要出言过重,免得寒了队友们的心啊!


当然,对于出了国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瞧不起自己的祖国和同胞的人,大家爱怎么怼就怎么怼吧,我绝不会拦着:)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国高速铁路有望恢复 350 km/h 的最高运营速度? 
  为何中国式的葬礼给人一种「俗」的感觉,而西式葬礼则给人一种「雅」的感觉? 
  如何看待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 
  哪件事让你为中国自豪? 
  36 岁华裔女性吴弭当选美国波士顿市长,打破波士顿白人男性市长历史,华裔在美政治参与意识是否正在觉醒? 
  莫雷事件是不是充分体现了美国人不把中国当回事? 
  中国的党政结构是怎样的?具体的政府部门有哪些?隶属关系又是怎样?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代表着什么?民众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还要多久? 
  中国战略忽悠局有哪些成员? 
  中国的2020-2030年将会是怎样的十年? 

前一个讨论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 · 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去世,享年 91 岁,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下一个讨论
LeCun 为什么要卸任 FAIR(Facebook AI 实验室)负责人,工程和研究的矛盾可调和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