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自制人工耳,测试A35播放器的“推力”? 第1页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 顺便提一下, 入耳 SENNHEISER MM50 只需要 0.005V rms 也就是 5毫伏就能输出 80 dB 以上的 SPL RE 20uPa。 不需要什么耳放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入耳 SENNHEISER MM50 驱动到完全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120 dB SPL.





笔记本也能随便把 入耳 SENNHEISER MM50 驱动到完全足以造成听力损伤的 120 dB SPL.





怎么标定麦克风的灵敏度可以看这里:



外耳道长度的均值是 2.5cm, 还有它的直径(如果截面是椭圆有两个直径,如果是不规则形状则有更多直径)都会影响外耳道的共振频率。



这个是自作仿真耳的时候要考虑的。 还有就是体积也尽可能要接近真实的外耳道,这个关系到声阻抗。精确地模拟人耳, 还得考虑体温对声波的速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实际的人工外耳道要比 2.5cm 要短, 或者要保持室温在 37摄氏度 。

做到了以上的考量,虽然您还会被喷 “民科”, 但是您已经不会脸红了。因为您知道喷您的大湿连小学文化都算不上。 您就把它们当超导体放了。


为啥说不要脸红呢, 人家欧洲的硕士论文也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user avatar   vasud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5月14日更新:

参考评论区的意见,终于借到了传说中的“专业设备”,今天就要用它给我的“非常业余人工耳”补充一个响度校准。

以下为设备支持的测量范围及标准,给专家看的,其实我也看不懂:

正面美照:

先对比个环噪,大约43B,2个设备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然后笔记本相距0.5米外放1KHz 0dB正弦波(办公室不敢太嚣张,凑合看吧,记住我是业余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367218097700864

人工耳误差大约-4dB,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读者福利:

补充一个

《A35音量/耳机响度对照表》(误差约4dB)
A35音量:N3AP/N3AP+75Ω/ER4S响度
15:53db/40db/42db
20:58db/42db/46db
25:62db/44db/49db
30:64db/46db/53db
35:67db/49db/54db
40:69db/51db/56db
45:72db/53db/59db
50:75db/55db/62db
55:77db/58db/64db
60:79db/60db/67db
65:82db/64db/69db
70:84db/65db/72db
75:87db/68db/74db
80:89db/70db/77db
85:90+db/73db/80db
90:THD/75db/82db
95:THD/77db/85db
100:THD/80db/87db
105:THD/82db/90db
110:THD/85db/90+db
115:THD/88db/THD
120:THD/89db/THD

有了这个表,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幼年失聪了!

๑乛◡乛๑


以下为原答案:


今天有幸拜读了 @飞傲James 的文章:





帮我系统学习了播放器的功率、响度、推力等基本概念。

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我初次掌握了“推力”这一貌似玄学概念的科学解释。

基于本人粗浅声学知识的粗浅理解——只要1KHz波形没有失真,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响度,就几乎可以等同于系统“推力”上限。

既然理论已经摸清,剩下的就是我最(极)为(度)拿(简)手(陋)的声学实验了。


一、实验目的

1.测量群众普遍认为“推力不足”的A35播放器,考察其“推力”上限。

2.检验 @飞傲James “推力”理论的实用性。


二、实验方法

通过自制人工耳,在A35播放器下测试两款较大阻抗的入耳式耳机,记录1KHz波形不失真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响度,以判断该设备是否存在“推力”不足的问题。


三、实验器材

1.人工耳

测试入耳式耳机先得弄个人工耳。参考了 @麦文学 的教学文档以后,感觉实现难度挺大的:





只好先搞个简化版的“一只耳”,这就是神秘的原材料:

(1)外耳道





是的,你们没看错,原材料就是这只圆珠笔和硅胶小鸟,总共成本2元。





取下橡胶材质的握笔环(应该和成年人耳道差不多长,也许稍微细了点哈哈),在一端钻个对穿的洞,扩孔的时候注意不要搞出豁口。





(2)鼓膜





把E10C耳机的线控强行插入孔中,反复插拔数次,将麦克风开孔对准“耳道”入口,背面用电工胶布密封。





记住别傻乎乎把线剪了,测完以后还得靠它来睡前asmr呢!

你问硅胶小鸟哪去了?它刚刚被我姑娘救走了,怪我咯?┐(´-`)┌

累计制作时间3分钟,史上最简陋、最廉价、最业余的人工耳(没有“之一”)就做好啦!





2.噪声计、频响仪、示波器

我需要一个噪声计来记录耳机响度,前世是裁缝的我很快找到了一款名叫Sound Meter的app。

听老麦说噪声计还要校准、买证书什么的,我是业余人士嘛!不耽误自己用的话,差不多就行了。

我还缺频响仪和示波器,监测波形失真。这也难不住我,两款免费的app:RTA Analyzer和Oscilloscope正好派上用场。





3.播放设备

SONY NW-A35(国行),系统版本1.20,生产日期20171002,产地马来西亚,据说每声道最大输出功率15mw。





4.拾音设备

360 Q5 Plus 行政版(国行),骁龙820,安卓6.01,生产日期201609,产地中国。





5.耳机

(1)声美SoundMagic E10C(国行,仅作麦克风配合360手机使用),产地中国。





(2)SONY XBA-N3AP(国行),原厂哥伦比亚耳机套,生产日期20171225,产地泰国,标称阻抗16Ω。

配件达音科阻抗棒,绿圈标称75Ω,三芯3.5mm插头,实测每声道阻抗74Ω。

(3)ER4S复刻版,娄氏29689动铁单元,音特美原厂三节硅胶套,产地中国,阻抗103Ω。





四、实验内容

1.测定A35搭配N3AP的推力上限。

A35打开1KHz正弦波,直接暴力音量开到120/120,波形失真严重,心疼我的N3AP一秒。





音量降到85/120,波形终于正常了。










此时噪声计响度90dB(app/拾音系统测量上限)。





频响仪的同期数据,1KHz的形状像不像凸?





2.测定A35搭配N3AP(原线+阻抗棒,合计阻抗90Ω)的推力上限。

(过程略,不失真音量120/120,响度88dB)










3.测定A35搭配ER4S的推力上限。

(过程略,不失真音量110/120,响度90dB,已达app/拾音系统测试响度上限)










五、实验结论

1.A35搭配N3AP(原线,合计阻抗16Ω)的推力上限(分测左右声道相同):
1KHz不失真最大音量:85/120
1KHz不失真最大响度:90dB(app/拾音系统测试响度上限)


2.A35搭配N3AP(原线+阻抗棒,合计阻抗90Ω)的推力上限(分测左右声道相同):
1KHz不失真最大音量:120/120
1KHz不失真最大响度:88dB


3.A35搭配ER4S(阻抗103Ω)的推力上限(分测左右声道相同):
1KHz不失真最大音量:110/120
1KHz不失真最大响度:90dB(app/拾音系统测试响度上限)


WHO好像说过人耳的安全听力响度要低于85dB,A35最高88dB的1KHz不失真响度,大家的耳朵是否能受得了?

现在还有人说A35/低端播放器/手机“推力不够”么?还有人继续说推好N3AP/ER4S必须上国砖、功放么?

如果还有的话,快去耳鼻喉科检查听力吧!

๑乛◡乛๑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手机留有耳机孔都变成卖点这件事? 
  有没有定量测试耳机解析力的方法? 
  大佬们,zx300a+pha-2a+xba-z5+4.4金宝这个组合怎莫样? 
  2022年买airpods2还是3? 
  腹肌南波湾还是索尼大法好? 
  100~200元价位的耳机有哪些推荐? 
  如何评价淘宝上千元价位的无品牌 DIY 耳机? 
  有哪些好看不贵的耳机值得推荐? 
  200w音箱功放带的耳放口来推耳机会是怎样效果?例如hd800 T1这类耳机? 
  拜亚 t1要什么耳放能推好? 

前一个讨论
用仪器煲耳机和自己放音频煲有区别嘛?
下一个讨论
外置声卡对于pc听音乐的影响有多大?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