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彭德怀如何打败李奇微?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评论《跨过鸭绿江》,我写了一个抗美援朝的小总结

如何评价2020年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

1、一次战役,设想打个突然的大伏击,计划歼敌3、4个师。虽然昼伏夜出,但因为难民影响行军速度(这都是史实),最终口袋没有抓紧, 歼敌只有1个师左右。但我军入朝站稳脚根的目标已经实现。
2、二次战役,好在美军仍以为我军只有5000人左右,没有意识到已经有20万人入朝。所以二次战役做了一个更大的口袋。西线几乎全歼美骑二师,东线长津湖包围美陆战一师。
二次战役是一个大胜仗,达到了歼敌3、4个师的规模。美军从此被逐出三八线以北。但是因为长津湖恰逢史上最冷天气,我方出现严重冻伤情况。而且我军三次炸断水门桥,美军三次修复,导致陆战一师大部分逃脱。美中不足。
3、三次战役,李奇薇已经上来了。我军打过汉江,占领对方首都。但是美军识破我军“礼拜攻势”,大踏步后撤。我军没有实现大规模歼敌有生力量,但政治上表明我们可以打过三八线,意义重大。
4、四次战役,美军从西线反扑。我军计划以少量部队守住汉江防线,主力迂回到东线歼灭韩军,然后回师从侧后围歼美军。不料,回师关键节点砥平里久攻不下。围歼美军目标再次没有达成,但表明我们可以守得住
5、五次战役,我军拟从东线进攻并消灭韩军,结果美军反而奇袭我军大后方的铁原,铁原是一块大平地,也是我军的后勤保障中心。铁原有失,我军休矣。但是铁原作为后方我军起初没有放太多防守兵力,还好有一支部队正好路过铁原,发生了激烈的铁原阻击战,同时我军大部队被迫立即后撤。结果是美军奇袭铁原没有成功,我军也被迫撤回。五次战役战果也有限。
6、然后转入阵地战。我军发起“冷枪冷炮”运动,互相传授狙击经验,发起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狙击战。由于我军平时就重视射击,结果人人成了狙击手。反而大量歼灭了敌军,据说歼敌达到5.2万人,自身损失不足千人。有个高地被美军称之为“狙击兵岭”(后来拍成电影《狙击兵岭》),在这里对方就损失了几千人。美军不敢出工事、掩体,连拉屎、撒尿都成了一个大问题。

我军前期(一二三次战役)取得较大的战果,主要是因为:

1、美军在纨绔子弟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轻敌冒进,留下很多空档,有利于我军穿插

2、我军在三八线以北作战,补给线相对较短,而且当地有群众基础

3、我军战胜果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兵作战经验丰富,并且保家卫国士气高涨。

随着我军突破三八线,战场前移,补给线越来越长,越来越容易被美国飞机轰炸破坏;而且没有群众基础,征粮和情报来源都成问题。

更重要的是:越往南,美军组织严密性越高,掩体和工事越完善

原因很简单,越往南,越接近美军的大本营,美军原本修筑的防御设施越完备,防守兵力的布置也趋合理。

所以,跨过三八线作战后,我军再去打战术穿插难度陡增

三次战役后,我军几乎没有再打过穿插了。

四次战役时,以小股兵力守住汉江防线,大部队迂回到东线歼灭韩军后,准备从东往西、从侧后迂回包抄美军。可以砥平里久攻不克,失去了战机。也就是说,从四次战役开始,穿插、迂回这些战术不好用了。原因很简单,过了三八线后,美军每个据点的防备都严密很多,一是美军战线收缩了,必然力量更集中;二是这些地方对于我军属于“生地”,对美军是“熟地”,美军组织严密,基本没有太多空档可以用来穿插。

五次战役我军进攻对方较薄弱的韩军,不是以穿插的方式,而是集团冲锋的形式。但是却被美军反而突击了一把后方的铁原,我方险些吃了大亏。

此后,双方进入了阵地战

什么是阵地战呢?说白了双方都把自己的阵地搞成了铜墙铁壁。我方是到底挖坑道,到处储备粮食弹药。对方是修碉堡,交叉掩护的掩体。

可以说,双方在三八线上都修建了一座马基诺防线。而这是一条横贯东西的防线,没有任何死角。而且处处都是地雷。

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一方跨过三八线,代价都是极其庞大的。

双方的防守有多强大呢?

美军想突破,搞了一次上甘岭,被我军顶回去了,死伤了大量韩军。

我方也试图突击了金城地区,也没有占到便宜。

最后双方都明白,再打下去没有意义。


user avatar   soumuch-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您好

在这里,讲几个故事

李奇微沉思起来,看着几次战役的详细报表,还有后撤的记录,以及行军的规律,停战的时间,在指挥部几天几夜研究对手,终于发现一个规律除去没有月亮的那天,志愿军无论优势多大,进攻7天后都会停止,原因可能就是弹尽粮绝必须修整,李奇微不断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决定一种新的战术{磁性战术},在第四次战役中,李奇微一边后撤一边验证自己的结论。

又是7天后,志愿军停止进攻,双方在三八线附近修整,彭德怀深感越是深入府邸,后勤保障越是困难,部队以及到了极限,再打下去风险太大,于是彭德怀电告中央提出全面修整,后撤。很快中央回电考虑目前19兵团入朝,我方应该再组织一次大反攻,继续大规模歼灭敌人,对日后谈判也有利。

第五次战役就这样拉开序幕,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全线进攻,突破三八线解放汉城,然而李奇微下达命令每天有序后撤,后撤速度是经过计算的,几十年后美军档案解密才知道,美军每天后撤的距离就是志愿军行军的最大极限,这是李奇微精心计算出来了,也就是引军深入,每天在后撤时李奇微布置任务是做好全面攻击准备,所有开会的将军面面相觑,什么反攻?

李奇微坚定说:是的,做好全面反击的准备,一举歼灭敌军。

面对如此顺利的进攻,彭德怀焦虑感不断上升,面对地图彭德怀坐立不安,周围邓华,洪学智等大惑不解,一天一天过去了,眼看就要到志愿军的极限七天了,李奇微开始让部队做好各项准备,这次李奇微派出美一师最精悍的部队,亲自视察各个连队,在二战美一师最顽强的精锐之师,下达23号凌晨佛晓发出全面反击,美一师最快速度直插铁原。

同样望着地图的彭德怀有种不祥预感,看似顺利的志愿军其实已经弹尽粮绝了,万一敌军反扑后果不堪设想,考虑再三彭德怀看看周围同事,突然下达指令:24号下午全军后撤,安全为主等待补给后再说。

全面后撤,全部傻眼了,立刻开始传达全军,这与敌人下达进攻命令晚了20个小时,敌人反扑已经越来越明显,冲在最前面180师误判形势,结果毁坏电台失去联系,两翼部队已经撤离,被美军包围。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彭德怀死死盯着地图上一个点,那就是李奇微也看重的地方铁原。这是极其重要关口,是志愿军集结整修,物资转运的集结地,万一被美军突破,整个志愿军无法从新组织防线,有可能全军覆没危险,这时美军机械化部队正快速向铁原挺近,包抄志愿军后方。

彭德怀没有犹豫,立刻交给19兵团任务坚守铁原,杨得志丝毫没有犹豫选出63军,彭对军长傅崇碧说:就是拼光63军也要守住铁原20天,关系到所有志愿军的生死。63军下割三个师,188师,189师,187师。

2万4千多人的63军抵挡5万多以美骑兵一师为首5万多军队进攻,谈何容易这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正面阻挡敌军是蔡长元率领188师,蔡长元这位师长本来调往志愿军总部任参谋长,可这位仁兄非常生气,最后彭德怀骂道:回战场吧。正是这个决定成就188师,成就63军。

在美骑兵一师只用6天接近铁原,63军官兵面对暂时宁静似乎嗅到火药味,但谁也没有想到铁原阻击战的残酷是无法想象的。为了志愿军所有部队安全转移,63军坚守铁原20天,三个师前仆后继,一个团打下来也就200人,最后傅崇碧动用警卫员,炊事班,通讯兵等无人可用了,打到13天时志愿军总部奖励各班一瓶茅台。

面对铁原防线李奇微没有放在心上,心想很快会突破防线直插志愿军后方,包围志愿军,分割围歼。因而彪悍美骑兵一师开始疯狂进攻,飞机遮蔽天空洒下连片的炸弹,这种炸弹碰到树枝就引爆,覆盖一定范围难以逃脱,大批战士被炸伤,炸死。但李奇微也犯了错误,这位西点军校毕业高材生,没有摆脱188师阻击继续向前,而是采用整体推进全面肃清的方式。

于是蔡长元利用李奇微这一点,把整个师分散几个人一组,分布在各个地点与敌人周旋,就这样打光退一点,纠缠到整整20天圆满完成任务,代价也是惨重的,几乎拼光所有人员,让李奇微日后回忆录也是感慨万分,承认中国军队的顽强。傅崇碧身负重伤,4天4夜抢救过来,醒来对着彭总第一句话:我要兵。

看到这里,想必一目了然

以上


user avatar   zhang-xin-zhu-34-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尼采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微观心理学开创者、历史上最强的古修辞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经济学之外均有涉猎,而且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马克思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第一国际领袖、历史上最强的历史学家。

再后来发现他除了心理学之外均有涉猎,同样年仅24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恩格斯是个哲学家。

后来发现他还是女权主义开创者。

再后来发现他在当年属于全球顶级富豪,却为了无产阶级的幸福奋斗终生。

再再后来发现他奉行不婚主义这种顶级女权价值观,并且跟一对双胞胎姐妹同居共度了一生。。。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列宁是个革命家。

后来发现他更突出的是理论家,共有著作2600万字。

再后来发现他的革命成功才真正奠定了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并且奠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思路。


很小的时候只知道切格瓦拉是个很帅的印在衣服上的性感大叔

后来发现他是个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顶级战士

再后来发现他带着80多个人挤上一条荷载11人的小破船去推翻古巴军政府,登陆后三天就死剩12个人,然后这7个人最后居然真的把古巴军政府推翻了。。。



最后。。。

以前知道毛主席跟我差距大的无法跨越,我真的知道

但这件事让我把这个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毛主席24岁的时候。。。靠嘴,就缴械了3000北洋馈军。。。

我活几辈子也没信心能靠嘴把3000士兵缴械。。。


user avatar   wu-zhao-tia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制海权在英国手里,人家在海岸线想打哪打哪,大青果只能被动设防,囿于清军体制和交通条件,根本追不上英军,面对不断上升的军费,道光觉得还是赔款更划算。PS:大青果一鸦赔款1470万两,军费花了3000万两,其中1000万两被吃空饷了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梁思申家庭,从剧中的暗示来看,应该是49年之前的上海工商业者。他们家至少他父母这一支还算是爱国的,49年之后并没有跑路而是留了下来,属于政治上靠得住的工商业者,文革之后被国家启用。

这样的家庭基本上在海外都有亲属,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联系上,这也是梁思申改革开放之后选择移民国外的原因之一。

梁思申自视甚高,她说自己没有歧视,但宋运辉说得对,她就是歧视了。她确实想促成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她心里已经内化了西方资本的逻辑,她认为中国要发展,做西方的附庸就是理所应当的。她并不知道,也没想过,为什么重点国企必须由中国掌握控股权的原因,也不在乎,只要她能完成这笔投资,受到老板的表扬,她的价值就实现了。

剧中对梁思申这一路人的小心思写的是很好的。这就是改革开放中华人华侨的真实想法。

她和宋运辉的矛盾,不是谁和谁斗气,或者性格冲突,而是根本立场不同。对梁思申来说,单子能谈成,中国市场开拓出来,她就实现了自己在美国人中的价值;但是对宋运辉,他就必须考虑中国化工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长远利益,为了这些利益,政治底线是不能退让的。

梁思申说自己受了歧视,实际上和宋运辉说的歧视并不是一回事。梁说的,是她作为美国华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这种歧视,宋和大部分中国人当然没有体会,也没有理由就要体会。毕竟梁还是要在美国社会混的,宋和大部分中国人不需要。

宋说的歧视,则是西方大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并不把中国当做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是趁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这点,梁实际上是不在乎的。毕竟,就算控制了又能怎么样?梁还是吃香的喝辣的,大不了回美国去。

对吉恩一路人来说,梁当然就是个工具。毕竟买办永远也不可能和老板真的平起平坐。

当然,梁思申并不坏,我相信她主观上也是想为中国好的。但是她长期受美国的教育,认为中国处处落后,美国的一定先进,所以自己有先天的权力去决定东海应该如何如何,还自以为是为中国好,实际上就是个二鬼子。

宋运辉也不傻,这点他肯定早就看透了,但是为了合资,一直到吃饭之前都没捅破。宋也一直在和日本还有其他公司联系,该摊牌就摊牌,可见也没有对梁这边报不切实际的希望。


大结局了补充一下:最后两集说明梁的层次还是比宋差远了。她以谈判为要挟,不仅救不了宋,而且会让上级部门更加怀疑宋和梁有不正当的交易。她以为靠自己就能扳动洛达,靠一个洛达就能改变党的组织原则。而她实际上就是个工具人,不可悲么?

最后她和宋的谈话,宋对她是大失所望的。本来吃饭的时候,宋以为她回来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的建设,结果因为她自己的一点私心,说不投就不投了。她看得上的人就行,其他中国人统统不行。我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梁思申这种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会走到完全西化派的路子上。


user avatar   a-feng-3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民党阵营有没有人军事能力比他强的?
user avatar   william-li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源代码没啥可评价的。

但对RISC-V的生态有何影响还得再看,简单说把risc-v带入Android生态,就给risc-v的应用提供了不小的应用场景,但是还不清楚相关的工具链的成熟度。新闻上Android studio/NDK已经支持了RISC-v的交叉编译环境,但还不知道成熟度如何,这些实际上都会对选型有影响。Google对Android的性能调优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不少工具,这些东西何时开始支持risc-v也比较重要。

理论上RISC-v依赖Android生态,对Google是好事,但毕竟Google利用GMS还是控制了相当程度上的Android生态,当年号称不作恶的谷歌还是利用开源方案包装了一个半开放系统。依赖Android的任何厂商实际上都面临华为之前的问题。华为被迫选择了HMS之路,但其他中国厂商呢?

我觉得是时候由中国厂商联合比如欧洲或日韩厂商推出一个绕开GMS的,真正开放的andriod生态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抗美援朝选择了彭德怀作为主帅? 
  请问张富清革命军人老前辈奖章有多么难得? 
  请问张富清革命军人老前辈奖章有多么难得? 
  彭德怀如何打败李奇微? 
  为什么四大野战军,二野三野四野都是司令员政委双首长,一野彭德怀军政一肩挑? 
  如何评价电视剧《彭德怀元帅》? 
  美国军事界和影视界是怎样评论或描写彭德怀? 
  彭德怀和麦克阿瑟,谁的军事统帅水平更高? 
  请问张富清革命军人老前辈奖章有多么难得? 
  如何评价彭德怀元帅在世界军事史中的地位,对比于美国的麦克阿瑟上将和艾森豪威尔上将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媒体报道「东北三省一年减少42.73万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能解决人口负增长吗?
下一个讨论
中方公布涉加勒万河谷冲突消息出于怎样的考量?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