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故宫的牌匾上很多都有满汉双文,满文的意思可以完全对应汉字么?还是有别的意思? 第1页

  

user avatar   hasura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请在WiFi环境下阅读!

故宫牌匾上的满文有两种情况:一是音译,二是意译。我就此二者分别解释一下——


一、音译:

所谓「音译」,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汉字文读读音来拼写。由于满文是拼音文字,这类牌匾上的满文可以近似视为汉语拼音。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上面汉字的音是按照韵书读音来写。比如题主所贴的「乾清门」,其满文写作「kiyan cing men」,按照满语拼读规则,其发音近似于「kian qing men」——可见「乾」字读音为「kian」。

类似的牌匾,还有如「交泰殿」,满文「giyoo tai diyan」,读「giao tai dian」:



等等。




二、意译:

所谓「意译」,就是按照汉语的意思,用满文翻译而来。一般来讲,故宫牌匾满文部分的长度如果非同寻常的长的话,这类满文都是意译的。

如「宁寿宫」,满文「nikton jalafungga gurung」,其意为「安宁长寿的宫」:

再如「勤政殿」,满文「dasan i kicere diyan」,意为「政务勤勉之殿」:


再如「长春宫」,「forgon enteheme obure gurung」,意为「使时永恒的宫」:



北京故宫的很多牌匾,在民国时期都有损毁或撤换。比较著名的「大清门」换成「中华门」,如今大清门已经没了,更勿论其匾额。清代时,这些主要大门的牌匾,满文部分的确是意译的——这一点从老照片中即可得知。

大清门,「daicing duka」老照片局部:

正阳门,「tob šun i duka」(正的太阳之门),老照片局部:


庄吉发《满文史料与雍正朝历史研究》一文中,曾列举过雍正时期有史料记载的各牌匾满文的音译、意译情况,现将意译牌匾部分截图列出(音译牌匾略)

在乾隆时期,又有一部分牌匾的满文,做成了意译的——这部分牌匾不好说是原先为音译,乾隆时期换成意译的;还是原本是意译的,乾隆时期更新了一些词汇。无论是何种情况,但凡看到「宫」字满文写作「gurung」(而非gung)、「阁」字写作「asari」(而非「g'u」)者,都应是乾隆及以后做的牌匾。


如前文所提及的,民国时期故宫很多牌匾被毁掉,如今有些牌匾上只有汉语者,应当都是民国以后新做的牌匾,如只有汉字的「保和殿」。不做满文的原因,推测是因为「保和殿」满文是意译的,估计当时懒得考证清代原文是怎么写的(经

@陈豪

提示,没有满文的原因是「故意为了抹掉原来的满文才新制的。这是当年袁世凯称帝时的“政绩”之一,之后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还有一些满汉文皆有的牌匾,从满文部分也可知其为现代新作的牌匾,如:


还有一些牌匾,可能汉文部分与牌匾本身是清代缘故,但满文部分是新做上去的。这类牌匾对于不熟悉满文的朋友来讲,可能有点难于分辨。两年前我与雍和宫官方微博狂掐「雍和门牌匾满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尽管不是故宫里面的满文牌匾)——由于与主题不相干,这里就不详述了。详情可参见我博客打脸文:

为何我坚持认为雍和门牌匾是改动过的




  

相关话题

  满文和蒙文有什么区别? 
  清朝是从东北那块过来的,东北人说话一嘴大碴子味,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说话是不是也是大碴子味? 
  怎么开车进故宫? 
  皇太极的原名就是「皇太极」吗? 
  如何把“春光明媚”一词翻译成满语? 
  满语中「喳」和「嗻」有什么区别? 
  满语为什么不会改用拉丁字母? 
  如何把“春光明媚”一词翻译成满语? 
  蒙古语有什么借词是来自满语的吗? 
  为什么蒙古语和突厥语族的通古斯一词是猪的意思,不应该指通古斯人吗?有什么相关历史源渊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史博导教授冯玮入驻B站?
下一个讨论
明朝建立时期有没有屠城的记录?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