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司马懿真的不如诸葛亮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abrewy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名气比不过我们可以比寿命嘛。

粉丝比不过我们可以比战绩嘛。

人品比不过我们可以比女装嘛。

气势比不过我们可以比脖子更灵活嘛。

长相比不过我们可以比老婆的长相嘛。

才能比不过我们可以比儿子的才能嘛。

所以到底如不如,你们看着办咯(手动狗头)


user avatar   xue-ye-34-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诸葛亮5次北伐
第一次因为马谡被张郃击败,诸葛亮兵力来不急集结,又怕被曹真,张郃前后夹击,无奈放弃三郡,退兵。
第二次被郝昭挡在陈仓。
第三次收复阴平,武都。
第四次,诸葛终于碰到了宣王!
三国志一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晋书和汉晋春秋记录有些不一样!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汉晋春秋

但是资治通鉴采用了汉晋春秋的记载!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
后来因为李严的原因退兵!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拒守诸葛亮,后来诸葛病死,退兵。
先看第五次!
最初诸葛出兵,先是攻北原,阳遂不利。
曹睿又派了两万援军。
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

之后司马攻孟,结果被击退。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再后来就是司马据守,熬死了诸葛亮,其中还有了
女装大佬和千里请战的故事!
当时诸葛分兵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司马懿仍然不出战,只是坚守,好容易熬死了诸葛亮,追的时候还被,死诸葛走生仲达。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馀日。

第四次北伐,按照晋书的写法是斩俘万计,但是后来怎么说的,
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皆言,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

杜,薛都说,明年麦熟,诸葛一定回来!
帝曰:「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

司马,他就是没粮食!
刚刚斩俘万计,蜀前线部队有多少人,一下子阵亡十分之一,蜀国一共多少人呢?
晋书“刘备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其户20万,男女90万口。”

经过四十年发展亡国时候大概110w,那么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231年,刚建国十年的时间能有多少人口呢?结果第二年还回来,司马懿更是说没粮食!万人更是提都没提,这有点打脸了吧!
但是如果真的是获甲首三千级,衣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甲首3000就是带头盔的小头目,衣恺5000,军策令中曹操说,官渡之战的时候自己只有大铠20,一战司马就丢了250倍,
袁本初鎧万领,吾大鎧二十领。军策令

角弩3100,角弩向来装备中军,如果这么理解,诸葛亮已经攻破司马中军,司马应该是输的挺惨!
魏国军力,国力均是大于诸葛,司马却被诸葛在自己境内屯田,自己敛兵依险,军不得交,还留下了,畏蜀如虎,女装大佬,千里请战,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美名!
再看看古代人对二人的评价!
司马懿评价诸葛,天下奇才!
陈寿一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却被李靖说,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但是陈寿最后也有一句,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晋书以臧荣绪《晋书》为蓝本,在唐代编写完成,那看看李世民评价司马,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详细分析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还有哪位大佬可以教一下我怎么用竖线来规范引文

231年2月——诸葛亮进军祁山、卤城。
  《后主传》“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3月——诸葛亮抵达天水。同期,曹真去世,司马懿从荆州到长安,向陇右进兵。
  《明帝纪》“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晋书》“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
大概一个月,也就是4月,司马懿,张郃等人抵达。和诸葛相遇。因为司马到的时候诸葛正在割麦子(或者在准备割麦子)。北方割麦子大概在4月左右,由此推测!(只是推测,不过时间来算应该差不多)
《礼记丶月令》:“孟夏之月…麦秋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麦秋至。
亮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
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晋书》
先看晋书(接上)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司马懿远道而来,看到诸葛亮没驻扎渭水,就说“简单啦”,而诸葛亮则是望尘而遁!到汉阳的时候刚交兵诸葛亮就退。之后诸葛亮到卤城,卤城有南北两座山,两座山的中间还有河水隔断,诸葛亮把军队一分为二,分别背靠南山和北山驻扎,诸葛亮作为主力军驻在北围,王平作为驻扎在南围,司马懿进军诸葛,诸葛“宵遁”,然后斩俘万计,而进攻南测王平军的张郃不利!
《三国志》“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华阳国志》“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合拒平。”
是不是很奇怪,诸葛亮的主力和司马交锋是一推再退,而偏师王平则能坚守!其一!而且后来张郃在木门道被射杀,木门道在卤城北,什么意思呢,就是长驱直入,不断胜利的司马懿反而回撤!一路战败,一路退兵的诸葛反而进军,才会有后来木门道一事,这是其二!其三,按照时间来算,司马诸葛交锋之后大概在5月左右,诸葛大败之后就退兵,所以按照晋书推测应该在5月退兵!
五月辛已,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
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张合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但是事实上诸葛是在6月,才开始退兵,如果真的在5月打败,这一个月诸葛还能干什么呢!其三!
夏六月,亮粮尽退军!《三国志》
再加上之前的佐证,晋书漏洞太多。
这个时候呢,下雨了,影响了双方的补给!
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李严传》
亮虑运粮不继……《华阳国志》
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华阳国志》
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郭淮传》
雨从5月,一直到6月!但是按照晋书的说法,5月诸葛被破就撤军了,哪里还能到6月,双方也不会有补给问题!
所以说6月底射杀张郃,7月到岐山,8月到汉中的时间来算《汉晋春秋》远比《晋书》可信。
司马援军!
司马一共有两批援军
第一批: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魏书》第一批援军支援司马,时间在司马和诸葛卤城之前!
第二批: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卫臻传》兵力不明,时间可以算一下,诸葛亮退兵在6.7月左右,也就是说卫臻在6.7月到了长安,出发时间应该在5.6月左右!问题来了,晋书中说诸葛应该在5月就大败,为什么还需要拍卫臻支援司马呢?
此外还有张郃之死,晋书一句都没提,为传者讳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2019.10.22修改!

经过私信提示,晋书有写张郃一事:

其七月,车骑将军张郃追诸葛亮,为亮所害。

特意修改!

2020.6.10补充!

蜀国国力衰弱,一次性损失w人主力的结果是承担不起的!

很简单,对比一下魏吴石亭之战!经过就不说了,说结果!

双方共近20w人交战!

魏国:10w+贾奎

休闻之,率步骑十万向皖以应鲂;帝又使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道俱进。

吴国:9w

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以击休。

结果,魏国损失w人!

《资治通鉴》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并进,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魏国一次性损失w人,时隔24年才发动东兴大战,而诸葛只需要3年来储存粮食,看来蜀国的家底比魏国还要厚好多。


user avatar   dong-yu-71-92-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晋朝及其后续的历史…………


岂止是不如,简直是遗祸之辈

可别糟尽我们丞相了……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相关话题

  糜夫人是不是赵云杀死的? 
  给诸葛亮提供一百万个大学生,北伐可以成功吗? 
  为何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就认为刘备是英雄? 
  为何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失守后,直接撤退,而不是再打一波? 
  《三国演义》诸葛近妖,客观上说到底是丑化了诸葛亮还是美化了诸葛亮? 
  如果刘邦附身刘禅,直接封丞相魏王,让他伐魏,跟他分天下,13年时间能成功吗? 
  为什么三国的武将这么多? 
  诸葛亮有没有可能投靠曹魏,联合荀彧等通过宫廷斗争恢复汉室? 
  刘备当年良将齐全,为什么最终还是未得天下? 
  诸葛亮带两万人能守住街亭吗? 

前一个讨论
让小孩子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有什么好处和不好?
下一个讨论
在20多岁的年龄,读历史类书籍真的比其他类书籍好吗?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