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中物理学不好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hei-yu-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C9学校物理系毕业,闲暇时间当家教带过两个学生的前来发言。

(本答案仅限于高中阶段内的理科学习。语文英语政史地之类的科目别套用这个方法)

要理解一个事情,就是:

逻辑链和思路不是一回事,要去重视思路的形成。

比如说题目给了条件ABC,要你去求一个量S。这题的正确的逻辑链可能是这样的:“由A和B根据定理XXX得到结论D,由A和C根据定理YYY得到E,由D和E根据定理ZZZ得到S。”

你拿到一题不会做,看答案也好、等老师讲题也好,往往只能得到这个逻辑链。

但是,事实上,可能AB也能得到条件F,BC也能得到条件G。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选择去往D和E上想,而不是去考虑F和G能推出什么呢?

这个思维方向取舍的过程就是思路的形成技巧。

思维方式的训练是不容易的,也不容易教。对讲授者自身做题能力的要求很高。很多老师因为多年不去自己亲自做题而是对着答案讲题,已经不具备了讲解思维方式的能力。而是采用“对着题型套模型”的方式教授,去让学生把题目进行归类(比如人船模型等),去套用模型的解答方式。

套模型的学习方式在一开始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差生掌握了如何套模型,能很快成为一个中等生。但是这样是一种作茧自缚的行为,沉迷于套模型会导致正常的思维探索模式失去的锻炼的机会。一旦题目超出模型范围,往往就会瞬间傻眼。是的自己的理科成绩陷入一个“会的题秒解、不会的题懵逼”的瓶颈,难以进一步提高。

学习思维模式我个人的建议是找一个学霸抱大腿,必须是那种擅长难题的学霸而不是熬夜狂战士类的学霸。去经常的问他“这题你是怎么想的?从看到题目第一眼开始,你的这个心路历程是什么样的?”自己解题的时候去脑内模拟:“如果是那个学霸的话,他会怎么想?”假如学霸真的有心帮你(而不是故弄玄虚秀优越装B)的话,你能获得很大的提高。

另一个方面就是做题的时候的心态,其实很多题并不是“难”而仅仅是“繁”,条件多但是并不像真正的难题那样需要“顿悟”。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觉得“哎呀,好复杂啊!”,心里就露怯了。加上某些老师宣传的“难题跳过去、简单题保证正确率”的做题策略,他们就很容易把这题跳过去。

我并不是说这个策略一定不对,但是我认为这种策略应该在高三的时候才使用。因为高三的时候,你的主要任务是要学习如何把自己的水平完美的发挥出来,而不是如何提高水平了。中考高考前很多人的名次有较大的变动,一方面有心理抗压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这种策略的影响——别人发挥一般的时候你发挥得很好,当别人也变得发挥好的时候你就被比下来了。

对于这种“复杂”的“繁”题,我给一个心态上的忠告,就是“静下心、慢慢来、别着急”。凭自己的能力吃下一道原本不太会的题,比刷100道基础题有用得多。虽然会花一点时间,但是这个是正确的努力方向。比起那种“一晚上刷4套卷子然后自我感动觉得自己好努力”的方法有效果得多。

第三点,就是做出一道不是太简单的题之后,试图去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个答案。这个我们举个例子:

这个是之前我的学生问我的一道题,这道题相对于他来说属于那种跳一跳才够得到的难度。他跟我说他不是很能理解选项B。

那这个题目讲起来就可以像多个角度发散,去建立物理直觉。比如:

理解为什么下面的板子电势不变,初步的说可以就只说到没有电流所以U=IR也是0就和地面没有电压差了。如果继续深入辅助理解,可以打比方,说“电流就像水槽里的水流,电阻像水槽的粗糙度,电压像水面高度。水流大的话粗糙的槽壁就会‘蹭’出高度差,静水无论多粗糙都不会有高度差”。这样的比喻来加强理解,建立物理直觉。

理解为什么电容的Q不变,简单的说可以就说因为上板隔绝所以Q不变。深入一些可以继续说为了电容整体不带电所以下板电也会不变,如果变化的话电场会怎么驱使接地点的电荷移动使之平衡。

理解为什么电势增大,可以说简单一点U=Ed。也可以在进一步打比方说“下板就像地球,我们把地球拉远了,东西的‘重力势能’就会增加。”进一步说能量的来源等等。

这些对于高中阶段培养物理直觉是很有效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的一切是这个样子的? 
  如何看待某数学博士宣称传统中医完全是扯蛋? 
  如果一直凭空生成能量,宇宙会不会被撑爆? 
  如果地球形成的时候半径比现在大一倍,这时候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如何看待中国计划建造的大型对撞机? 
  教师该不该告诉学生这个社会的功利性? 
  如何追学霸女(物理系的)? 
  如果宇宙空间确实如同某些大理论所设想,是十一维结构,那么此前提成立的话,我们自身是不是十一维结构? 
  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看《生活大爆炸》是怎样一种体验? 
  长程力在三维空间必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如何证明? 

前一个讨论
你认同《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吗?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流行的游戏战术是设计者肯定没想到的?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