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西辽? 第1页

  

user avatar   si-ke-da-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如何评价xxx”往往就是“如何通过谈论题目中的历史人物/古代政权来输出我的键政观点”,跟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个政权关系不大——比如对西辽的评价常常就是对我国某地区写抒情文议论文。

塞妈吐槽过中国史书中东突厥的全部史料加起来也不到200个欧洲印刷页,唐代史书中全部的西突厥记载翻译为法文还不到40页,但是跟西辽一比,突厥那就是富矿了:有关西辽的史书记载相当匮乏,考古发现也少的可怜,这么多年来好像也没什么大的新发现;其大部分情况仍处于迷雾之中。问题下绝大部分人对西辽的了解应该都基于《西辽史研究》,这本80年代的小册子遍历各种文献也只能对这个立国近百年的国家写出不足70页的政治史,关于大石死后直鲁古以前的“中期情况”只有5页篇幅....什么概念呢?我看知乎上有人说宋朝时西藏很乱,资料很少,这也是事实;但是就这么一个“相关研究的薄弱阶段”,以西藏本土史料为主编写出的西藏通史宋代卷,也是六百多页的大部头......

耶律大石离开中原,整军西行,公开宣称要汇集大军,重建辽朝对中国的统治。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个目标难以实现。1134 年他派出远征军,自己并未随行,大概只是一空洞的姿态,而并非真正要重返中原。也可能耶律大石认为,在极西之地建立一个新帝国,更可能会让他名留青史。无论动机如何,他并未认真重返中原。无疑耶律大石的野心是在西面为自己创立一个帝国。

应该强调,目前关于哈喇契丹历史的重建最多仅是试验性的。相关的汉文和穆斯林语文史料常常相互矛盾,而且有时可能两方面都不正确。

对哈喇契丹的文化结构所知甚少。由于材料缺乏,甚至连他们使用何种语言也无法确定。看起来即便使用蒙古语,范围也不会大;而耶律大石周围的人大概是讲汉语。法律事务上使用汉文,哈喇契丹铜币按汉地制式铸造,带有汉字。可以肯定的是哈喇契丹不是穆斯林,取代巴拉沙衮的喀喇汗王朝之后,他们自上而下为当地居民灌输异族文化。但哈喇契丹大多数臣民属穆斯林,使用突厥语或者伊朗语。

耶律夷列在位时期,籍民(人口统计)18岁以上(包括18岁),得8.45万户;这个数字可能不包括被征服地区。哈喇契丹可能继承契丹传统的计算方法,按此每户应有两位成年持枪的男子。而在卡特万草原大战中,哈喇契丹军队大约不足两万人。无论这些数字的价值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契丹人在哈喇契丹控制的人口中只占少数。因此他们对当地主导的经济和文化结构不可能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与其穆斯林附庸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哈喇契丹统治者在宗教上的宽容;这也是蒙古人统治的特点之一。耶律王室可能信仰佛教,但并未将其强加给臣民。

可能有人会认为,随着哈喇契丹政权的建立,出现了取代内陆亚洲传统汗国的一种新政治结构,这个过程的标志是统治者称号宣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国家需要的回应,因为这个国家内的种族、宗教和文化如此不同,几乎排斥了强烈统一感的任何可能。在这个方面,同时也在时间上,哈喇契丹是蒙古人的先驱。两者对臣民所要求的只是对统治的承认,此外就是税赋贡献。哈喇契丹的官员们戒备十足地守在当地统治者的身边,确保税赋正常不断。哈喇契丹可能正确评估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政治目标显得平缓。我们确实看到,其军队的组织和斗志与中亚其他政权不相上下,胜败兼有。

user avatar   levin-87-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我就不爱听

什么叫妥协?你跟谁妥协?总不可能是跟高富帅妥协吧?八成是跟不懂怎么谈恋爱的木讷老实人妥协吧?

老实人又招谁惹谁了?诚心诚意娶个老婆,爱情还要靠对方妥协来施舍?你的爱情就那么高贵?

找不到对象就TM单着,别去霍霍人家真心要结婚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对郑和下西洋的争议评价? 
  文革到底是因何而起,又经历了什么事? 
  古代状元被放到六部一般担任什么职位? 
  为什么加里宁格勒没改名?难道加里宁这个人人品好的原因? 
  德语区地名里常见的-au后缀到底是什么意思? 
  清史现在修完了吗? 
  古代人平时说话也用文言文吗? 
  法律推动历史车轮转动,有代表的大事件都有什么? 
  为什么古代的平均寿命很短,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寿命却很长呢? 
  为什么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汉赵政权要杀光刘备和刘协的后代? 

前一个讨论
秘鲁菜和中餐是不是很像?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与欧美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差距有多大?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