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各个环节都做的李荣浩的混音?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i-fei-32-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平时不太听李荣浩的歌,不过身为同样是一体机型的音乐人,并且混音算我强项,觉得可以强答一下。

首先纠正一下,母带这个环节,李荣浩挂的头衔是“母带制作人”而并非“母带工程师”,以最近有被讨论的《年少有为》的完整名单来看,母带工程师是周天澈老师。母带制作人的工作是把混音整理好、拿到母带棚,交给母带工程师,告知大致的要求,然后全程在旁边监制,每一首歌都当场提出修改细则,做一首就要过带一首(不然大部分专业的母带是以硬件效果器为主来做的,很难还原参数,做完就要及时过带出来才能继续用这些效果器做下一首歌)然后还要和母带工程师一起决定歌曲间隔、淡入淡出等一些细则,最后拿着母盘离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再试听,返回修改,直到确定。这其实也是很辛苦的工作,并且要扛责任,但的确不是他本人下去做,这必须明确区分,因为母带工程师真不是谁都能做的,需要的经验值很高,监听环境也和做混音会有些许不同(侧重点不同)

---

仔细听了几首他的歌。

先听了新专辑的《年少有为》《耳朵》《王牌冤家》《念念又不忘》又听了之前的《有理想》专辑里的几首(原因后面有写)

对混音能力整体的评价:

基本功不错,乐器的tone都顾的不错,人声很稳,细节都很好。但有些太安全也太干净了,混响和delay不太敢给,风格上有点像几年前的我的风格(但比几年前的我混的好的多,因为他tone调的漂亮,毕竟成长的环境比较好,所以审美比以前的我好太多了)

《耳朵》这首歌,宽度有些不自然,经过检查,出现了一些技术问题,就是左右有部分声音反相了。《念念又不忘》似乎也有一点。记得以前Facebook上有别的混音师同业也有发现他以前的专辑(从时间线推测,是说《有理想》专辑,所以我又折回去听了几首这张里的歌)里也有一样的问题。由此可见,他混音没有mono check的习惯,并且喜欢把声音加宽……

母带方面:

因为我没有按顺序听,是先听了年少有为、耳朵,又返回去听了前两首,感觉做的,emm,不太完美吧…………前两首的人声明显比中间两首要厚,感觉他们做母带的时候没有不断的返回去检查和前面的歌方向是否一致,亦或者是故意为之,想要保留前两首的那种vintage味道,但以我个人的标准来说,作为专辑,这母带不算太成功……(如果是作为单曲则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

综合以上,得出结论就是,李荣浩应该是在自学和大量接触高端设备、大量听欧美音乐的情况下把录音和混音学起来的,不负责任的推测,他没有专门去跟着师父系统学过混音。

这其实也没什么不行,混音混的好还是不好,很多时候就是取决于心里那条审美的线,这条线越高,你能做出来作品的上线就越高。李荣浩的这条线应该说是很高的,所以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录和混出不错的音色来,这样已经打趴了国内许多所谓的混音师了。

但,术业有专攻,缺一些就是缺一些,没辙……有些有经验的专业人一听就知道的问题,在没有人点醒的情况下,领悟不到就是领悟不到。我前面说了李荣浩混音风格和我几年前很像,那时候我也是觉得,音色混好了、审美提高了、自然水平就上去了……直到我去上了两个大师的课,以及近几年参加了几个大大小小的混音比赛,对混音观念开始变化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高的目标。现在我感觉吧……能把tone调好真的只是基本功,而还有更多在此之上的部分……这部分实在无法长篇大论展开来说了。

-----

至于他为什么要全部包揽下来自己做,除了省钱,应该主要是那种可以完全掌握自己作品的控制欲。同样是一体机我觉得很能理解那种心情……与其沟通来沟通去然后收到一个不合期望的东西,反正自己也有能力做,那为什么不自己做掉算了?(并且在这种控制欲的驱使下,会让自己不断想去学各种相关的技能,比如我现在在练贝斯,还动了练半音阶口琴的念头)而且这也是种成就感,觉得,就,个人履历可以很丰富啊~~像我有时候作曲的歌发行了,因为编曲不是我,会觉得有空虚感;如果作曲编曲都是我,那基本内心可以认同作品是我的了,但如果混音混的不喜欢,我会很心痒的想自己混一个版本(然而未必有机会这样做),甚至当一个作品作曲编曲混音都是我了,作词是别人,我也会觉得我只创造了这个作品的一半,心里有点不想把它当成我自己东西(但偏偏我作词就是战五渣)(这个病态的想法最近已经比较不会有了,心态有了很大改善……)……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跟李荣浩同一天生日所以觉得好像特别理解他……可是我并不很喜欢他的音乐风格啊唉~~~纯属个人喜好问题。他还是很厉害的音乐人没错。

以上




  

相关话题

  为什么 M/S 立体声拾音制式要把 Side 信号复制一轨并作反相,再分别把两轨放到极左极右呢? 
  有没有哪一首歌曲你听了后觉得是超级难听的? 
  编曲的同志们有没有混音师把你的作品混成屎的经历? 
  怎么看待听歌鄙视链,和国内某些音乐人觉得听众垃圾的现象? 
  真力8010a低频行不行啊 听说箱子最好买6寸以上? 
  学院派作曲系在研究什么? 
  混音的重要程度是否在一些方面被过分夸大了? 
  为什么感觉软音源相较于实录音频更难混音? 
  电脑编曲,电音和交响乐哪个更难? 
  为什么外放听不到底鼓的声音? 

前一个讨论
国际足联官方宣布俄罗斯世预赛出局,对手波兰直接晋级,如何看待这一结果?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部分明粉将明亡的锅全甩给流寇?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