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本和韩国都属于发达国家,但是相比于欧洲国家(比如法国),感觉普通人活得很累是因为什么? 第2页

        

user avatar   Exodus_van_Gain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区别。

由前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是工业化大生产+共同体塑造(“民族发明”)的过程,同步的,是全社会组织度和动员能力的极大提高,分工协作的深化,社会“有序度”的上升——整个社会急剧的“熵减”。

这种现代化最浪漫(也是最冷峻)的抽象,就是“帝国的燃料/人肉电池,助推星辰大海的瑰丽梦想”。

然而系统的熵增过程,是自发的。摸鱼、罢工、吃福利、“钱多事少”、自由职业,远比泰罗制、福特制、996、血汗工厂和科层官僚的权威压制,更让多数人向往;嬉皮士式的邋遢随意,远比维多利亚时代绅士熟女的优雅严谨,更接近人类的本能惰性;各类“授受不亲”式社会规范,也是对少男少女之思春怀春本能的颇为勉强的刻意压制;而解决了基本生存后,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追求个性/多维价值、“做自己”的本能,又与单一价值的“线性”社会导向和规训,相冲突。林此种种,都需要一个外部机制,来对抗“自发”/“本能”的“熵增”。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生命抵抗熵增,需要外来的“负熵”供给。比如通过摄入食物(大分子),排出废物(小分子),获得营养(蕴含在大分子中的“负熵”)。

这种现代化的“有序感”、“组织度”、“便利性”,实际上是无数“帝国的燃料”、“人肉电池”用996式的奉献、自我禁欲的克制、自我审查的规训,为系统(社会)贡献负熵(秩序感);牺牲自己,抵抗系统的熵增。

这种社会里的成员,有某种“真社会性动物”的色彩,像工蚁、工蜂一样,是“单向度的”、“异化”的人。——直到现在,日韩社会还用“真社会性动物”来自我比拟:

这种带有强共同体本位叙事的现代性之极致,就是20世纪上半叶的“总体战”体制。总体战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成为那个“代价”,都只是国家机器/战争机器上的螺丝钉。“真社会性动物”的隐喻之真切,俨然呼之欲出。——有意思的是,日韩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残留了浓重的战时“统制经济”色彩(韩国也有庞大的“日满鲜体系”遗产)。

然而,在西方,六七十年代,伴随着全球性左翼运动的声浪(以及经济快速增长期的结束/奋斗逼“福报”的幻灭),这种“现代化”体系,遭遇了怀疑和解构

五月风暴,反战,性解放,嬉皮士,女权运动,同性恋平权……在马尔库塞、萨特、波伏娃、福柯等精神导师的指引下,西方年轻人、边缘人,开始向这个“现代社会”宣战。这是“真社会性动物”、“单向度的人”的觉醒,砸烂那些大工业资本主义的“主流”规训与枷锁,从性道德(两性伦理是社会的核心秩序),到财富伦理,到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愿意无条件地服从,不愿意做经济动物,向“帝国的燃料”说不。make love not war,拒绝的,不仅仅是战争。

这是百年左翼运动的伟大历史遗产,“活得不那么累”的西方人,是“五月风暴”的精神苗裔。从此,一个多元、包容、多维价值取向的“非线性”的“后现代社会”,开始显山露水。

而曾经的欧美,也是“很累”的。不只在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笔下,也在欧亨利的小说里,卓别林的电影里,泰罗制和福特制的生产线上。“红五月”之前的西方社会,白领和大学生也普遍西装革履打领带,循规蹈矩、格式化地生活(大家对日本街头、地铁里,上班族一水的西装革履,也是印象深刻)。西方校园和互联网公司的种种“白左”风格(包括程序员格子衫、休闲装),也是那场左翼运动的历史遗产。

当然现在日本社会也在以消极的方式进入“后现代”,所谓“宅”、“低欲望社会”、“食草男“、“性冷淡”、“断舍离”,各类小众团体、亚文化的繁荣,宛若星星之火,次第登堂入室。这和曾经那个“昭和”的日本、“经济动物”的日本人,也有了很大区别。

关联内容:

婚恋、两性关系上,很能体现这种“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区别。

恩格斯评价19世纪欧洲“体面人士”的婚姻,称“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婚姻和卖淫的区别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爱情是幸福愉悦的,但普通人“做生意”显然会“累”。看看目前中国社会的那些条件配对、花式攀比式的焦虑。

而“后现代”,则是“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近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的实现。到那个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泡沫时代的日本,婚恋市场的各种“供养者文化”,简直和现在的中国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而中国现状又被诟病为青年的“N座大山”,有了“租鸡青一”、“佛系”式逆反。


user avatar   make-eas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企业文化、东亚文化的都是避重就轻,不如直接说原因:在日韩,资本家对员工的剥削更狠。企业文化只是其剥削工具而已。

这个问题证明了把共产主义真正落到实处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欧洲的高福利政策也逐渐走到了尽头。这意味着,这个题目所说的现象,欧洲人已经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随着80年代共运遭受挫折,全世界尤其亚洲出现大量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日韩这种还保留着严格封建等级制度的民主选票国家,受益于冷战红利,受制于美国地缘战略需要,把共产主义视为死敌和魔鬼,普通工人和民众并没多少机会接受共产主义的洗礼。

美国人牢牢抓住韩日的战时指挥权,以及对日本的广场协议等等一系列动作,无一不说明,日韩在政治、经济领域,被美国人亲手安装了玻璃天花板。

至于我国的崛起,也算对日韩的另一种挤压,当奋斗逼遇到更奋斗的,只能黯然退场。

而在未来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美国、中国又牢牢占据头两把交椅,连欧洲都要退居二线。

综上可以看到,对内利用封建等级制度压榨员工,对外一方面受美国人压制,发展上限肉眼可见;另一方面,中国崛起挤压或者彻底摧毁其中低产业。综合作用下,留给日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资本家要保持竞争力、保证利润,自然对员工压榨的更狠。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且一眼望穿,日韩只能寄希望于中国产业升级成功,从中分一杯羹。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周和同寝室的哥们老金通电话,和老金上学一个寝室,后来老金跑到日本打工,给山口组卖过鱼丸,去银座找过日本小姐等等烂事,打了七年,出国费用刚好赚回来,等于白干七年。

不是日本不赚钱,而是这位大哥活的太嚣张,赚了钱就玩耍,花完了在上班,完全是没心没肺型。还干过去银座找小姐的事情,让人非常无语,因为价钱当年够在小城交个首付得了。

給山口组卖鱼丸很赚钱,但是赶上和大阪的黑社会征地盘,几百人大场面,他被吓得不敢再去,据说同去的人都小赚一笔,唯独他提前跑了,钱都不敢去要。

总之大家觉得他活的很精彩。直到他从日本回来,大家带着他在家乡小城珲春市玩了一圈,吃饭唱歌蹦个迪,一圈过后他竟然说,早知道国内这么好玩就不去日本了。

原来他在日本的时候,生活高度压抑,下班没人玩,就自己憋在家里,把日服大航海时代玩到顶级。

都是中国人,但是大家都被传染了日本人的孤独,互相没事都不来往,感觉没事就不要去找人玩耍。

让他说,就是灵魂深处被感染了孤独。

回国之后呆了几个月,奈何没钱,又跑到韩国打工。这下可好,上个月通话,天天忙到晚上12以后下班。首尔生活节奏就是如此,为了养家,更是难过。天天早起晚归。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谈地理,再谈人文,不谈制度。


东北亚经济算是比较好的,就目前来说。但是地理环境不好:

1,山多然后还以水稻为主食;

2,地震和海洋气候影响大;

3,陆地南北跨域小,导致战略资源不够厚实;

4,作为年轻大陆的边缘,缺少现代工业国家所需的大部分基础资源;


人文嘛,一方水土一方人,上面地理就是水土。


不谈制度,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制度。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面对现实。

如果去问广大年轻人,你们对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持什么态度?得到的最广大多数回答是:

“为何我们需要对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报以尊重?
我凭什么尊重这种狗屁规则?凭什么比我毕业早五年的同事明明没有我优秀,却买到了一座我现在需要三倍价格才能买得起的房子?凭什么那些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深圳农民什么都不做,一天收的房租比我这个勤劳好学的优秀工程师几个月还要多?凭什么那些房东打打麻将,一年房价上涨的好处比我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还要多?我现在没有钱、没有女朋友、没有时间,很快连青春和希望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让尊重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凭什么?QNMD,该死的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都去死! ”

一部分年轻人称自由主义为:“自由的压迫员工,自由的炒作房价”

生活看不到真正改变的希望,而且又体会过类似于蛋壳公寓事件的悲哀,当资本套利而走、房东呼喝上前,又有谁还会继续保持对所谓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的尊重呢?

经济地位决定意识形态的方向。自由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的坚持,使得自由派不可能获得大多数新生代年轻人的认可。

新一代的大多数将自由主义思想视为给资本、买办张目的洗脑,对其极力声讨,乃是新生代经济利益决定的,而非一种单纯被迷惑。

——大华人必须面对现实,不能逃避现实!其实因为房产金融化,中国已经走到了革命的边缘。

2、观察细节。

我们观察年轻人的呼声,真的是反企业家吗?可以肯定,并不是。

中国年轻人反的,不是实体制造业的华为、大疆、老干妈……

反的是房产金融的吸血得利者,反的p2p之类虚拟金融的金融诈骗,反的教育资本化……

直接说年轻人反自由市场和企业家,实际是扩大矛盾,这种扩大矛盾正好会被海外反华的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利用。

记住:年轻人反的是:房产金融化的“新城市地主阶级”,虚拟金融的金融诈骗犯,教育资本化的教育资本家,医疗资本化的医疗资本家,娱乐至死的娱乐业过多榨取了社会财富再分配。其中,这些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房产金融化的“新城市地主阶级”

有人说,中国房价和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关系大了。

这里必须谈一下中国房价高启不降的根本原因,在1997年以前,中国的房子不是这样的。后来的房价虚高,是房产金融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什么力量,里应外合搞起来的?

1997年后,中国的房产是输入性被香港模式感染,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马仔李嘉诚作为先锋官,来中国内地传授经验,连公摊面积这种绝户把戏也是李嘉诚带进来的。

关于香港的房产金融化,是导致今天香港被美国严重渗透并整个社会青年废青化的主要物质原因。具体展开请看:

《房产的庞氏骗局,中产变丧尸的绝妙魔术》​

美国犹太金融财阀用房产金融化,成功渗透侵蚀了香港,并把整个香港青年人变成了房产金融财阀的丧尸大军。——美国犹太金融财阀用房产金融化,在中国全面的铺开,也是要全面把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变成房产金融化的债务丧尸,使中华民族被彻底绑架在房产债务的火堆上炙烤,使中华民族彻底丧失活力;同时利用房产金融化进行种族绝育,达成让中华民族亡族灭种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构建了反中国中央的三角联盟。包括:某些地方政府,银行,地产商。这个三角联盟靠国际犹资的注入作为催化剂。

国际犹资,通过利益诱导和间接投资,把地方政府,银行,地产商,捏合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房产金融化问题,是拉高房价最初的本质原因,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国际犹资就可以躺着赚钱,同时挑拨离间中国地方与中央关系,甚至架空中央。

这个利益共同体,对下可以抬高房价吸血中产工薪,对上可以通过高房价把中央政府的税节流在地方。高房价换一个角度说,是地方政府、银行和地产商在国际犹资的催化下,再跟中央抢税,架空中央的过程。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以上行为在把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银行及其地产商,构建成在自己领导下的买办。同时对于因地产金融化产生的个别地方干部、银行干部及地产商,国际犹太金融财阀负责把把他们的黑钱洗到海外银行或者离岸基金中。而这些银行和离岸基金都有犹太金融财阀把持,既可以赚取“洗钱”的手续费,又可以彻底控制买办地方干部、买办银行人员及买办地产商的所有金钱,把这三类买办彻底变成自己的马仔和在中国的代理人,甚至成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反华马仔。——这就是卑鄙的外邦魔鬼,用金钱利诱,把人变成吸血吃肉中华民族恶鬼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房产金融化是第一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将功亏一篑,将成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马仔的彻底奴隶!

《21世纪“新城市地主阶级”》:

3、细化资产阶级,找到主要矛盾。

(1)区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前者要支持,比如华为、老干妈、大疆这种。

反对应该是买办资本。

买办资本,就是外国人投资,在中国作为外国资本白手套的资本。尤其是那些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投资而在中国割韭菜的企业,他们是买办资本。比如某些电商企业,打着电商的名义,搞网络放印子钱,搞高利贷,这就是典型犹太财阀代理人的行为;他们甚至要染指中国政府的发钞权;他们垄断本应属于公权力控制的大数据;他们基于互联网搞产业生态链垄断妄图形成李嘉诚一个人统治一个香港的模式。他们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在中国搞人种替换服务,通过广告和影视投资,在中国媒体娱乐广告业推广华女配白男,华女配黑男的逆华人主义;他们推广反华女权;他们推广华人自恨,贬低污蔑华人男人;他们用媒体制造中国的媚外气氛……

凡是有以上行为的企业,基本可以肯定,这家企业具有买办性。

(2)区分实体产业资本和金融虚拟资本。制造实体商品且能大量解决就业的企业就是实体产业资本,这个不应该反。要反金融虚拟资本,比如p2p,炒房、炒币、炒鞋之类。

之所以产业资本996,并非是因为产业资本本身,根本原因是金融资本赚取了更多的利润并压缩产业资本的生存空间,造成产业资本不得不通过压榨工时求生存。

中国人如果反金融资本,彻底限制金融资本的寄生饕餮,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加大,反而工人会提高工资,996现象会减轻。

(3)解决房产金融化、教育资本化和医疗资本化,这三大资本大山。

4、谁是大boss?

打游戏我们都知道,在一关,如果我们不能把该关的大boss打死,非但过不了关,而且小怪是无限刷的。

谁是资本世界的大boss?

人类最大的资本boss是一小撮国际犹太金融财阀,他们制定了全球的资本规则,是造成我们被房产金融化绑架,高房价买不起房的源头。因为房产金融化的规则是他们制定的。也是他们造成教育资本化让我们孩子得不到廉价基本教育的源头。也是他们把中国劳动人民定义成“打工人”奴隶,996给美国制造实体商品,而换取他们发行的绿纸(美元)的。

《“打工人”与美国民主党的野望》:

5、防止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趁虚而入。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很清楚中国的形势,因为大部分形势就是他们造成的。了解中国的房产金融化造成阶级矛盾,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就可以打“马恩牌”,利用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出钱支持在中国搞国际犹太金融财阀领导的“托派”反政府势力,利用自己当初造成的中国阶级矛盾,推翻中国现政府。推翻了政府,犹太财阀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的资产,赚的盆满钵满,同时借机扶植听命于犹太财阀的“托派华奸政府”,彻底奴役中国,亡中国。

犹太财阀还可以出钱在中国培植法西斯势力,用这个势力绑架政府,在国际上与其他不必要的国家进行战争互斗,让中国与犹太财阀事先设计好的假敌人同归于尽,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坐收渔利。

中国如果解决不了自己房产金融化、教育资本化、医疗资本化、虚拟金融吸血及人口绝户问题,几乎必定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多管齐下,下套整死。在中国扶植左人“托派”推翻政府:内斗;同时扶植法西斯与某几个外国:互斗;最终让中国亡国灭种。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投资扶植非犹太国家左翼革命和非犹太国家法西斯互斗的具体方法:

(1)对冲政治投资法。

(2)政治哲学做经法。

(3)政治横切术与政治纵切术法。



6、内部问题,中国解决不了房产金融化问题,政府必将失去民心,中美博弈中国会落败,中华民族将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奴隶,华男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代理人的“打工人”奴隶,华女将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代理人的性奴工具。

解决房产金融化的方法

按照我的继续者人文理论,双职工的中级职称以上劳动力家庭,必须有一套可供生育的房子,用以中华民族的优质人口繁衍。

按照《继续者法则》,民生领域走社会主义,消费领域走资本规则,必须分开。

除商业地产及极个别豪宅外的房产必须纯社会主义道路,政府应该甚至强制赎买“新城市地主阶级”手里的存量房子,分给双职工劳动力阶层家庭,否则,中华民族人口问题无法解决;而且必然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在中国扶植革命的势力。

《继续者法则》:劳者育者,有其屋。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输了,亡族灭种,永世为奴!

所以必须看到问题的最高层,最深层,大华人本体性智慧回归,必须赢!

深度了解继续者人文理论与继续者体能理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V6.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唐僧在花果山念一段紧箍咒,就会当上猴王吗?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花果山的猴子会认为如来是猴王吗?

不扎根基层,群众是不会认可的!


原答案被折叠了:

盖世猴王为何裸死猴山? 数百头母猴为何半夜惨叫? 动物园最大猴群为何屡遭黑手? 游客投掷的食物为何频频失窃? 连环强 J母猴案,究竟是何人所为? 动物园管理处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 数百只小猴意外身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这一切的背后,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是性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 敬请关注今晚8点CCTV12法制频道年度巨献《题主的不归之路》 让我们跟随着镜头走进题主的内心世界…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奇葩说》《圆桌派》《十三邀》等这类节目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甚至,在电视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更甚,在电出现之前,人是不是都思想短浅,认知很慢?

想想上面三个问题,就知道您的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字,不会!

那些节目又不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甚至,就是孔子本人,也达不到这个效果。更别说几个节目。

提升思想,提升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看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高效,最难以替代的途径。


比如,读书。

比如,求学。

比如,行万里路。

实践出真知。

思辨出真知。

电视节目出真知?这个,存疑吧。


所以,认真读一本好书,认真听一堂名校的网课,不见得比看一群人在节目里聊天收获少。

错过那些节目,无需太过焦虑。

把那些节目的作用看得过于巨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思维深度和认知能力。

因为,真知来源于实践,来源于思辨,来源于探索,倒很少来自别人的价值观输出。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sunlight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续航好,牌照好,,那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请看!

Redmi K30s至尊纪念版

优势:

  • 超大的五千毫安时电池
  • 续航非常的长
  • 拍照优化非常不错
  • 骁龙865处理器也不算差
  • 玻璃后壳铝合金边框
  • ip53防水虽然不是很高,但是真的救过我。
  • 支持NFC

劣势:

  • 很厚,很重
  • LCD屏幕,但是屏幕素质非常不错,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多档刷新率,直接的好处就是,省电。

其他:

  • 梦一样的了超高续航手机,牺牲了厚重牺牲了OLED屏幕,但是换来了极其高极其高的续航。
  • K30S的拍照优化真的是非常的好,比小米今年的手机都要好,难道是因为用了公版镜头?
  • 总而言之k30s是我用过的手机中最喜欢的之一

售价:请点击下方卡片查看最新售价。

续航高√

拍照好√

冲!!!



618知乎好物会场,你想看的剁手攻略这里全都有。更有知乎×京东专属京享红包,每天三次抽万元无门槛红包。
领取攻略:点击上方连接后即跳转到领取界面,点击“抢”字即可领取。
领取完后再返回本文章,可以再点击一次再抽取一次红包。
如此反复每日可抽取三次,最高得18618元红包!

知乎引用规范:

【以下内容仅为配合知乎引用规范固定格式。普通读者可无视】

原作者:「以上所有手机配置参数,均来源于各手机官网。」

【所有其他内容均为本人<松果煲粥>原创】

参考链接:

【小米手机官网】[1]

【华为手机官网】[2]

【荣耀手机官网】[3]

【vivo手机官网】[4]

【oppo手机官网】[5]

【一加手机官网】[6]

【魅族手机官网】[7]

【IQOO手机官网】[8]

【realme手机官网】[9]

【努比亚手机官网】[10]

【黑鲨手机官网】[11]

【中兴手机官网】[12]

【锤子手机官网】[13]

【苹果手机官网】[14]

【三星手机官网】[15]

【索尼手机官网】[16]

【联想手机官网】[17]

【诺基亚手机官网】[18]

【LG手机官网】[19]

【HTC手机官网】[20]

【摩托罗拉官网】[21]

参考

  1. ^小米手机官网 https://www.mi.com/
  2. ^华为手机官网 https://www.huawei.com/cn/
  3. ^荣耀手机官网 https://www.honor.cn/
  4. ^vivo手机官网 https://www.vivo.com.cn/
  5. ^oppo手机官网 https://www.oppo.com/cn/
  6. ^一加手机官网 https://www.oneplus.com/cn
  7. ^魅族手机官网 https://www.meizu.com/
  8. ^IQOO手机官网 https://www.iqoo.com/cn
  9. ^realme手机官网 https://www.realme.com/cn/
  10. ^努比亚手机官网 https://www.nubia.com/cn/
  11. ^黑鲨手机官网 http://www.blackshark.com/cn/
  12. ^中兴手机官网 https://www.ztedevices.com/cn/
  13. ^锤子手机官网 https://www.smartisan.com/
  14. ^苹果手机官网 https://www.apple.com.cn/
  15. ^三星手机官网 https://www.samsung.com/cn/
  16. ^索尼手机官网 https://www.sonystyle.com.cn/
  17. ^联想手机官网 https://www.lenovo.com.cn/
  18. ^诺基亚手机官网 https://www.nokia.com/
  19. ^LG手机官网 https://www.lg.com/cn
  20. ^HTC手机官网 https://www.htc.com/cn/
  21. ^摩托罗拉官网 https://www.motorolasolutions.com/

user avatar   fengzhihao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的强大在于美国拥有最好的人才,这个人才不局限于理工,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

美国的强大无论世界五百强占据了多少席位亦或者美国的军事力量多么骇人听闻等等,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拥有最好的人才因此造就了他的强大。美国强大的标志也并非多少艘航母,多少个五百强,而是美国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常年占据世界最好的大学前20中的17-18个(无论中外排名)、前100中的50个左右,美国高校2007年-2017年的论文发表数量高达380W篇,并且每篇平均引用量达到了17.5次。

时至今日,美国每年吸收的高等人才移民和本土的优秀教育发展是他强大的根本。

美国教育的强大要从其建国开始,美国的开国班底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清一色政治家、军事家团体,美国开国的那批人有着非常浓厚的科教背景,例如医学、物理、建筑学等。当美国建立开始的整个国家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建设高等院校。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前,全美仅有9 所高等院校,当百年国庆之时,全美高等院校总数已达700 多所(平均一年建成7所高校),而当庆祝建国200 周年之际,院校总数已超过2800 所, 如今美国共有4810 多所高等院校。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636- 1776 年为大学的创建阶段,出现了殖民地学院; 1776-1862 年为专业教育的发展阶段,独立的专业教育学院得以建立和发展;1862-1900 年为现代意义大学的诞生阶段,当今美国著名的大学相继建立;1900 以后为高等教育发展和多样化的阶段,产生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挥需要的社区学院,大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

美国教育里程碑事件 :1862 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莫里尔赠地法案》, 把联邦政府的土地以每公顷1.25 美元的价格廉价出让给各州,每州约3 万公顷,用以创办和支持院校的发展,特别是创办农业和机械学院,攻克一些农、牧、林业等方面的技术难关,以适应美国农业迅速发展和人口激增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职能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方向延伸,同时也为美国新型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经济环境。此类学院被称之为“增地学院”。前加州大学校长、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克拉克·科尔认为,美国现代公立大学体系至此才开始产生。

随后19 世纪下半叶,美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几项重大改革:通过立法,设立农工学院,建立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体制;向德国学习,发展研究生教育;创立两年制学院,理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关系,奠定美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层次。这几项改革促使美国高等教育在20 世纪初形成了具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三级结构,以及由准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四级学位结构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雏形。为此,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教授和德克萨斯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保罗·韦斯特迈耶等人将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形成之后的美国高等院校称为“现代大学”。

随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幅发展,他们从欧洲科学知识的追随者逐步开始完成反超。

很多人总是觉得一个国家的强大应该是飞机大炮或者航母导弹亦或者芯片机床,但是这些都是都相对来说是结出的果而非因。美国通过建设高等教育和广泛全球吸收高等人才两件事完成了他强大的根本,在美国的技术移民大军中你可以看见大量伊朗、俄罗斯、中国等意识形态不同国度的来者。

在技术移民最疯狂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中的工科领域讲师一度技术移民身份比例达到70%。

除此之外,美国的社科、法学、金融等非理工领域的教育建设的也很好,美国的全球军事体系、美国的构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等都得益于该方面人才的贡献。截至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人才净流入国,虹吸来自亚欧的顶尖学子,而美国优秀的企业、繁荣的金融等等不过是人才基石上长出的花朵。

抛开美国官方对技术移民的态度和政策,美国民调也显示约有78%的民众支持高等人才移民至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不希望有移民的民众中进行调查,依然有63%的美国民众希望高等人才移民保持。

回想二战时期,美国与德国交战中,美军阵中有大量的将领都是德裔美国人。美国这种族裔混居的国家相对于主体民族排外性会更低一些,也会更包容一些,这是他某种程度的优势。

美国截至2015年博士毕业生的数据统计报告,里面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外国留学生的去留比例和就业统计。

报告显示,2015年美国共授予博士学位5.5万人,科学与工程领域占75%,其中有1.4万人为外籍,中国、印度和韩国籍加起来占了一半。外籍博士留美意向统计——想留美的人是想离美人数的3倍以上,2015年外籍博士的总体留美比例超过了70%。博士毕业后继续留美科研或工作不同生源地的比例统计如下:

得益于全球的知识分子的到来,美国的资本家只要做一件事钱给到位,企业就能发展起来,在很多新兴科技企业方面,美国资本家的模式+美国高等教育的成果形成了巨大的优势。

1.航天方面

NASA(甲方机构学术研究为主,有一定工程能力)>ULA>SpaceX>其他国家。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内华达山脉公司、蓝色起源、毕格罗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轨道科学公司、XCOR宇航公司、电子火箭实验室等等。

2.航空方面

世界十大民用飞机公司,美国占据五家。其中波音作为世界头号航空公司,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空客的30%+。除此之外美国还有湾流、赛纳斯等中小型飞机的知名公司。

航空航发三巨头美国占其二,美国通用公司处于市场绝对老大地位,占有40%市场份额,其次是英国罗·罗公司,占据22%市场份额。美国普惠公司占9%的市场份额其2005年为F35研发的F135发动机可能是目前战斗机最强的发动机,

3.医疗机构

世界顶级医院排名

这其中亚洲、中东、欧洲等富人阶级最爱去的美国医院应该是梅奥、麻省、安德森等。

4.医疗器械方面

美国在全球十大医疗器械厂商中独占7家,GE、美敦力、强生等企业实力十分雄厚。。

5.医疗药物方面

在世界医药公司排名中,美国占据绝对的优势,不过优势相比较其他行业没有那么夸张,TOP20中独占10家,美国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创新药物五成以上

6.半导体方面

世界最强半导体企业TOP24,美国11家(英特尔、高通、英伟达、镁光、德州仪器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首次超越英特尔,占据了全球14.2%的市场份额,中国台湾企业台积电与联发科榜上有名。

7.操作系统方面

PC操作系统,WIN7(67%)唯一的对手是WIN10(17%),剩下是WINXP(12%),MAC(6%).

手机操作系统份额排名:Android、iOS合计占98.2%,Windows Phone贵为第三但是仅占0.73%。

8.军事设备方面

第1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军售额395亿美元 美国

第2名 BAE系统公司 军售额327亿

第3名 波音公司 军售额311亿美元 美国

第4名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 军售额266亿美元 美国

第5名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 军售额240亿美元

第6名 通用动力公司 军售额229亿美元 美国

第7名 雷神公司 军售额216亿美元 美国

第8名 欧洲宇航防务公司 军售额162亿美元

第9名 芬梅卡尼卡公司 军售额102亿美元

第10名 联合技术公司 军售额99.6亿美元 美国

9.软件方面

其他数据就暂不列举,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人流流入国以及拥有最好的高等教育。这是他发展的最核心的根本力量,换句话说美国强大崛起给其他国家的提示就是做好本国高等教育、留住本国高等人才、吸引非本国高等人才三部曲

上海交大版全球学术排名

附中国G7高校本科生源去处一览

清华

北大

浙大

2016 届共1416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占毕业生总数的 25.21%

上交

复旦


南大


中科大

本科出国(境)553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1.9%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男生不愿意追女生了? 
  怎么挽回一个已经坚决离开的男生? 
  在新西兰生活比较国内分别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RX-7 和 RX-8 在日本国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欧洲一帮总理总统都没有子女,传说这是某组织选代理人的标准之一,是真的吗? 
  张学良丢了东北,为什么相关问题下的评论都“骂”张学良,却没有人说是日本的错? 
  最好的寿司,味道会好到什么程度? 
  中国在哪些制度上是好于美国,乃至领先世界的? 
  如何看待 8 月 10 日胡彦斌的《和尚》20 周年纪念黑胶 NFT 在腾讯音乐平台限量发行? 
  很多被停产企业的工人反对治理雾霾,他们是文明社会的敌人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衰落甚至崩溃之后的国际秩序?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脑洞大开的设计?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