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电影《过春天》? 第1页

  

user avatar   Reek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躲避《惊奇队长》这头巨兽,原定妇女节上映的《过春天》,不得不改档315。

那么问题来了,请看过这两部电影的人,诚实的告诉我:

哪一部是好莱坞爆米花,哪一部是中国青年导演扶植计划?

哪一部代表美国女权,哪一部代表中国女权?

哪个更像是真女权?

我想公道自在人心。那么,那些说中国是伪女权的,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中国的女权底子是非常好的,因为我国忠实的落实了第一波、第二波女权的理念。苏联解体后,西方女权开始跑偏,某些偷懒的人,就开始照搬照抄西方女权,结果把一手好牌打烂了。现在反而有人说,西方女权是好经,被中国人念歪了。这样颠倒黑白,良心不会痛吗?

而《过春天》则代表一种突破,她让国产现实主义独立电影,不再迎合西方的宣传、不再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心态而展现中国人的“劣根性”、阴暗面,或者把中国描述为一副法外之地、可以让白人男性尽情YY。

众所周知,在西方的宣传中,内地和香港的边境,经常类比为柏林墙。那么,侵犯中国边境主权的行为,就会被描述为“争取自由”,偷渡就是争取劳动力流动自由,走私就是争取贸易自由。总之,你的犯罪分子,就是我的自由斗士。

归根结底,是为了消解中国法律的有效性,矮化中国法律,称中国法律的制定程序不够民主,没有西方法律有效性高,所以西方人就应该享受治外法权,西方毒贩就不应该被判死刑,毕竟,他们是为吸毒者在争取自由。

面对偷渡、走私、毒品、卖淫等犯罪,西方放弃了阶级分析。结果就会导致两种错误,第一种是,痛斥罪犯的同时,也把底层被裹挟、利用的人抓紧监狱,充当廉价劳动力(白右);第二种是,对底层偷渡客、吸毒者、卖淫女和水客进行人文关怀的人,顺便也“关怀”一下毒枭、老鸨、蛇头(白左)。而中国则将两者区别对待,这既是策略,也是目的。

《过春天》在对主角所代表的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时候,并没有像以往在西方获奖的电影那样美化犯罪。有一场戏,是讲犯罪分子,是如何引诱未成年人的:领导把脏活累活交给你,那是对你的信任/是想锻炼你。这个活赚得很多哟。我想干还干不来呢~总之各种哄骗、威逼利诱,让你为了他的利益铤而走险,黑白两道的套路其实挺像的。《过春天》能把这个层次拍出来,是非常难得的。

答案最后,说回好莱坞巨兽独霸妇女节档期。左派都知道一句话,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叫“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或者说,毁掉我们的,不是《1984》这种让我们厌恶的事情,而是《美丽新世界》。所谓《1984》,就是把《过春天》这样的电影一禁了之。而《美丽新世界》,则是窃取你的名字、占据你的注意力,就像王思聪窃取屌丝的名字,这个名字本来是用来反抗他们的,他们却窃取了,让你没有名字可用;就像敷衍人的好莱坞爆米花,占据了妇女节档期,让真正的女权电影进入不到你的视野。

所以,不要怪中国没有女权电影,你没看过《二十二》《嘉年华》,不代表她们不存在。


user avatar   gang-jin-hun-ning-tu-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产青春片一直是一个挺尴尬的词儿,因为绝大多数影片,都是走的十几年前台湾偶像剧的路子,“逃学斗殴”、“王子爱上公主”、“冤家变情人”,对于青春,永远都是浅尝辄止,剧本尴尬的台词对白,演员浮夸的肢体语言,上演了一幕幕可笑的荒诞戏码,今年的《一吻定情》,去年的《21克拉》、《脱单告急》皆是如此。


好在总有那么一些电影人,还是有着那么一股倔劲儿,想为华语地区的孩子们,展现出他们青春的“痛感”,去挖掘出年轻一代身上所背负的那些深沉而又敏感的内容,2016年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2017年文晏执导的《嘉年华》、2018年曹保平执导的《狗十三》,皆是如此。


非常开心的是在2019年,这么早的时候,我又看到了这样的一部国产青春题材佳作,获得了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来自青年导演白雪执导的电影《过春天》。


没有陈果的《香港制造》那么丧,也没有曹保平的《狗十三》那么激烈的冲突,整部影片充斥着柔和的色调,动感的配乐,精致的构图,独特的美学元素,各类典型的细节之下,青春之殇被彰显,梦的沉浸,破灭,最后回归平常,一气呵成,非常棒。


下面我就来详细解说一下这部电影好在什么地方,以下内容有剧透,欢迎观影后阅读。


第一处好的地方在于选材的独到。


整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身份特殊的女孩儿误入犯罪歧途的故事,女主角佩佩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孩,跟随母亲住在深圳,母亲长年在家打麻将,和别的男人鬼混,父亲则在香港有自己的家庭,而她自己,却是一个身居两地,每天从深圳跑到香港上学再回深圳的“单非仔”。


选择这样一个“单亲”、“跨境学童”的女孩儿作为女主角,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单亲家庭里子女对于父母的疏远,异地上学的孩子对于乡土的迷茫,这是两个看似身份特殊,实际上在国内广泛存在的人群,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挣扎被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好像电影中,佩佩在饭店做兼职,遇到了同事的询问:家在哪儿,她的回答:家很远。这不光是深圳和香港的距离,更是心和家庭的距离。


第二处好的地方在于影片的造梦元素。


花季的少女,都有着一段爱做梦的年纪。影片里佩佩和闺蜜JO在学校天台上的那段戏非常经典,去日本泡温泉的计划,已经细致到幻想出各类细节,动作设计到位,对白设计也很巧妙,尤其是当JO幻想出清酒很好喝的时候,佩佩的那一句“好喝是一种什么味道”,可以说神来之笔。


身处一种非常糟糕的生活状态之下,依旧对于某些美好的事物,存在的好奇与憧憬,对于简简单单的味道的存疑,更体现出了女主当初所处现实的不堪。


第三处好的地方在于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女孩子在陷入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阶层之下,与众人的格格不入。


聚会之中,闺蜜是和各位帅哥们畅饮开怀,而佩佩是静静地坐在一旁;聚会之后,闺蜜是坐着帅哥的豪车继续夜生活,而佩佩是孤身坐地铁回家,虽然闺蜜平日里帮着她一起卖手机壳,用着生日为幌子帮着她赚钱,但酒后的那一句“灰姑娘”,还是暴露出了阶级之间的鸿沟。


也正是如此,佩佩在不会下水的情况下,还是逞能从船上跳入了海里,电影在表现船内众人欢乐游戏的时候,曾给过几个佩佩的面目特写,佩佩是开心的,毕竟16岁的年纪,谁不贪玩呢,也正是这种迫切想融入周边环境的心思,促使了她之后成为了水客,并乐此不疲地沉浸在那个危险而又刺激的梦境当中。


第四处好的地方在于对“性”的描写。


是的,少男少女的青春里,终究是少不了有关性的叙述。导演在这方面的刻画,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电影里说性有三个层面,其中第三层是权力层,在表现佩佩和周边人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用了相当多的戏份来表现这个所谓的“权力层”。


游艇上,闺蜜和男友亲热,佩佩只能看着;闺蜜的家里,闺蜜和男友在厨房亲热,佩佩依旧只能看着;这种毫无顾忌的秀恩爱,其实对于佩佩本身而言,确实是一种极为冷酷的伤害,尤其是双方一个是让她心动的男孩子,还有一个是她为数不多的好朋友,这种孤独,透着银幕,也能让观众感受着到。


相比于前半部分的冷酷,后半部分有关佩佩和阿豪在小房间里藏手机的那段戏,就显得浪漫得多,柔和的氛围,昏暗的灯光,少男少女单薄的衣衫,还有那极为明显的呼吸声、吱呀的胶带声,无论是从光影效果,还是从音效上来讲,都极为的自然,虽然没有戳破那一层窗户纸,但情感饱满得已经可以溢出来了,这种程度,刚刚好。


第五处好的地方在于细节。


电影里塑造人物形象,细节描写有很大的功劳。


比如佩佩赚了钱之后,有一次接电话,手上用的手机,屏幕边角仍旧是碎着的,用碎屏手机,同样凸显了人物的“穷”。


这样不经意的细节还有不少,也正是这些雕琢,才使得这部影片的人物,跃然纸上。


第六处好的地方在于人物的情感是递进的。


人物情感的爆发,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一方面,影片做得也很到位。


就拿佩佩和闺蜜JO最后的那一场吵架来看,JO其实早就察觉到了佩佩和男友阿豪的异常,但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显露出来,这个时候情绪是出于可控的状态的,接着又出了一件事儿,那便是JO家里人重男轻女,说好的出国留学,去爱尔兰的只有弟弟,而她却被抛弃在了香港,这个时候,JO的愤怒情绪已经被刺激到了顶端,而男友和闺蜜的同时背叛,则成了划开这道口子,情绪宣泄的导火索。


同样,佩佩对于母亲的不满,也存在了许久,一直处于一种漠视的状态。直到被闺蜜骂了母女都是鸡的时候,她的情绪便被刺激到临界点,这个时候她回到家,看到母亲被男人甩的场景,情绪爆发便水到渠成。


这便是对于人物下足了功夫,才在冲突戏上有的火候。


第七处好的地方在于摄影,声音上的出色,所形成的美学。


在摄影上,有两个画面我觉得非常不错,一个是少女在鱼缸面前,看着鱼影的画面;一个是女儿在店里吃面,透过店的玻璃窗,父亲在外边,父女两人好似被一道玻璃给隔开的画面,这两个画面构图上都极有美感,而且饱含寓意,很妙。


在音效上,佩佩身上绑着手机在雨夜奔跑的时候,响起的那一段配乐,动感十足,同时也预示着梦境达到高潮以及透露出人物内心的彷徨,很协调。


以上便是我对这部影片好在什么地方的总结,还是真心推荐各位观众趁这几天有功夫去影院看一看这部电影的,优秀的国产青春电影,太需要观众的支持了。


(文/星夜行)




  

相关话题

  有哪些好看的战争电影值得推荐? 
  为什么章子怡不拍电视剧,难道真的因为电影逼格比电视高? 
  如何评价「章子怡演什么都是一个样」这种看法? 
  你打算看《上海堡垒》吗?为什么? 
  奥斯卡的「最佳艺术指导」到底是个怎样的奖? 
  电影《芳华》里描述的战争场面是历史中的什么战争? 
  如何看待白箱被撤下上影节? 
  电影和生活的区别在哪? 
  香港万达集团起诉迪士尼侵权,称《旺达幻视》侵犯 Wanda 商标,谁的胜算更大? 
  如何评价杨超导演的电影《长江图》? 

前一个讨论
归化球员侯永永和李可(延纳里斯)加盟北京国安,如何看待我们在归化球员上迈出的第一步?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电影《八佰》自行下映?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