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小县城事业编,越来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学的差距,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劝君少看同学会,半夜伤心又流泪。

同学会这种玩意儿,基本上都是混得好的人参加一下,吹吹牛逼显摆显摆就行了。你的同学里有没有在北京混得差的?肯定有啊。但有几个愿意去参加同学会的?

所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到北京的人“混得都不错”。

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拿我们本科时候的班级来说吧,我所认识的人里,大多数人到北京来都是考进了事业单位或者进了国企。虽说也算是在北京有了稳定工作,但买车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也都是个大问题。比如我有个同学在中国联通总部工作了6年的时间,但最后还是抢着政策的档口把户口落到了天津——北京的房子实在是买不起。

当然了,也有混得比较好的,但那也是机缘和个人能力综合的结果——现在隔三差五嚷嚷着要攒局的,基本上也就是这几个人。要是你去看他们几个人发的朋友圈照片,肯定以为我们班的同学到北京个个都年薪百万呢。

而且,按照你的描述,你今年30岁,而你的同学当年研究生都考到了北京,读的是IT专业。那就是说,你的同学大概是在2014、2015年左右毕业的。那时候正是国内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时代给人的红利远远大过个人的选择。而今年这情况……算了,不说了。

赵本山咋说的来着,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别总盯着那些混得好的同学看,那些普通人同样值得关注。现在我身边就认识很多大学毕业后来北京工作,却因为子女教育等问题,会选择在近几年内回老家或者有这个意向的朋友。有些在新东方一个月能挣四五万的人,也选择了回家乡五线城市当高中老师。

最后,真觉得自己不甘心,趁着年龄还不到30,也考个北京的学校试试。考不上,就别羡慕人家了。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模仿我,我也曾经模仿过别人。

8年前,曾经一度狠下心去BAT发展,各方面硬件条件也合适。

但是真正看到BAT的生活,感觉并不适合我。

人这一生,人前的各种标签都是虚的,唯一真实的是每天下班后回家面对的老婆孩子。

所谓的奋斗,所谓的北上广,BAT到最后也是为了这真实的生活。

想明白这一切,其实就好了。

前几天群里说起房子的事儿,我说我们家套内有110多,感觉不太够用。

结果上海的朋友们羡慕得不得了。

这么大的房子,上海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小城市有清洁的水和空气,便利的上下班出行,说走就走的乡村旅行,可以把家里人照顾得很好。

这些都是大城市里中产阶级梦寐以求的。

你得到这些难道不好么?


user avatar   shen-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兄弟,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你根本不知道,在一线城市光鲜亮丽的“年轻中产”,多么羡慕你们的生活,他们羡慕你们每天到点下班,下午活儿干完就可以和同事球友一起换上球衣球鞋踢球打球,周末双休,还能开车去乡下钓鱼烧烤。他们羡慕你有选择的自由。

羡慕你们可以买100平米以上的大房子,还不用背那么重的房贷,如果你在农村,他们就更羡慕了,因为你可能有200平以上的两层大house,说不定还有个院子。他们也养狗养猫,但和你不能比,你的猫狗都是自由自在满世界溜达的,他们的猫狗都是住在笼子里,拉屎拉在家里的。

他们很多人,掏空六个钱包,只能在一线城市买个老破小,或者在郊区买个一室户,有的人甚至只能买个商住loft,落不了户,孩子上不了公立学校,还要花更多的钱去上私立。更多的人,连恋爱都不敢谈,孩子都不敢生。

他们朋友圈满世界旅游、参加各种会议、与各种高端人士谈笑风生、吃饭不是在西餐厅就是在居酒屋;实际上,大部分时候,他们不是旅游而是出差,到哪里都得背着笔记本,高端酒店里还在写方案打电话,参加的会议十有八九都是狗皮倒灶营销会,高端人士往往来拿个出场费,谈笑风生个屁;他们大部分时间吃饭,都是叫个外卖;晚上十一二点,你安然入梦的时候,他们还在灯火通明的大楼里加班,就算回到家睡下了也会被电话赶起来,继续干活。你早上晨跑之后,喝着豆浆吃着早点,安步当车去上班;他们正在挤成沙丁鱼罐头的地铁里挣扎,等着到公司被领导一顿臭骂,被HR点名警告扣工资。

他们一口一个诗与远方,其实他们大学毕业后基本就没读过书,所有的智力都用于办公室斗智斗勇,用于写PPT编excel糊弄牛鬼蛇神,用于斤斤计较自己的房租房贷和蚂蚁花呗,每天除了从领导那里学来的成功学套路、职场鸡汤、知乎看来的营销段子,已经什么都不会了。如果你毕业后在县城还能读书学习,你和他们确实有差距,他们虽然也满口说什么《百年孤独》,其实也就记得开篇第一句话,他们某些方面的真实知识水平,可能不如你家孩子。

你别看这一个个在大公司都是什么主管、部长、经理、总裁助理,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点权利都没有,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可以帮到家人的,他们既没有朋友,也没有人脉圈子。还不如你在县城中任个小公职,在村里做个村干部,在家族里当个话事人,左邻右舍有什么矛盾,还会请你来仲裁仲裁,还会让你帮帮忙,指条明路,他们在他们的社交圈中,社会地位远不如你,回到家乡,更不如你。

人这一生,要有觉悟,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要懂得随之而来的代价。

实际上,正常人年纪越大,越不在乎什么“外在的高端”,大公司、高职位、几百万的“千尺豪宅”、朋友圈的红酒、鹅肝、马尔代夫......不过是梦幻泡影,不如乡下的大房子、皮卡、钓鱼竿、烧烤架、大黄土狗、夕阳西下的时候坐在葡萄架下和二三发小吮着螺蛳喝小酒,拉着二胡唱一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user avatar   daboluog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科高考630+,毕业于武大,毕业后我就是先考的县城事业编,后来又通过努力考到了家乡某地级市的某个局,成为一名小公务员。我同学跟题主的同学一样,遍布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百度、京东、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国外工作生活的也有好几个……

我现在背着房贷,领着死工资,但跟题主不同的是:我过的很快活,从未对未来失去信心!

题主还是太浮躁了。

记住: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

跟别人比你会越活越累,跟自己比才能更好的激发自我的内在驱动力!

你北京的同学混的很好!有多好?跟马云马化腾比如何?跟雷军董明珠比如何?

实在不行降低点标准,跟知乎那些写公众号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的大佬(举例:毕导、半佛仙人,小声比比)比比,你同学比的过吗?

所以你看到没,你再优秀也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你要是非得跟别人比,那你这辈子得累死。

更何况你这眼界,也太狭隘了,你同学比你混的好你就受不了了?不是你同学比你混的好你就受得了了?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学生思维啊!

你还是欠锤炼啊,如果你上班多年,身边的同事家里比你有钱你受得了不?别人爹是局长市长,你爹是打工的你受得了不?各方面都不如你的人找的媳妇比你媳妇更优秀你受得了不?工作能力不如你的升的比你快你受得了不?

盆友,咱是成年人了,成熟点吧!

成熟的人就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不是装13,是最好的心态。

如果你的心智足够成熟,对这个社会以及你自己认识的足够深刻,那你就该明白:生活就像是游戏,前期是为了提升技能交学费的过程,后期是利用所得技能收割金币的过程。

大城市固然机会多,资源多,但收割金币在哪都可以——无论你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偏僻的小县城,你都有发财的机会。改变命运靠的是你的头脑、学识、努力以及资金支持,环境只是一小部分因素。你最该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赚钱的能力,而不是自己有没有更好的环境和格局。

格局这玩意,都是马云这种大佬和那些成功人士爱提的。要我说这玩意很虚,咱没到那个层次之前还是少关注这些虚了八套的的东西,咱们只需要做到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即可。扎扎实实修内功才是王道————成功学固然有可取的地方,但也有不少糟粕,是偷取你灵魂的恶魔,它可能不但让你无法成功,还让你彻底迷失自我。

给题主提个建议: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你足够优秀,那你完全可以把你的学识做成产品(形式主要有文字、视频和直播)在网上出售,不一定非得依靠事业编的那点死工资。不要觉得只有生活在大城市、就职于大公司、月入五万+的才叫成功,不要觉得在大地方格局就大,如果你自身素质不够硬,就算把你放到东京纽约你也成不了事,甚至可能被压力压死。

另外咱有一说一,你当初之所以回小县城考事业编,是否有大城市房价太高生存压力太大、自身个人能力及抗压力不足对在大城市生活没信心这些因素呢?

既如此,你考县城事业编就是市场对你个人能力自然选择的结果,没什么可抱怨的——说白了,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去北上广深生存。

所以就不要在这羡慕你的同学们了,须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啊!

加油吧,朋友!


user avatar   hong-yu-70-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我给你讲讲光鲜背后的。


1、你看他们光鲜亮丽,西装革履的,实际上可能一个月赚1-2w块钱,买不起房,上班的时候金融街张口闭口几百亿的生意,下班后就回到自己五环外的出租屋or五环外的小房子,可能面积也就20-30平。


2、你看他们高大上喝红酒,吃牛排,实际上可能更多的时候是外卖。


3、你觉得在一线城市各种资源多,实际上没房,没户口根本享受不到,有房也得看你房子是在哪里的。

4、你看动不动就飞机,高铁酒店打卡,其实更多的时候挤着地铁,通勤路上花掉一个多小时。

5、看看在一线城市有多少生了2胎的?很多一个养起来就倾尽全力了,甚至一个都没有。小城市养2个孩子的人大有人在。


你现在在家住着100m+的大house,回家陪陪父母,吃着父母可口的饭菜,十几分钟路程去上班,不香么?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一些人简直疯了,公务员,国企员工,回老家仿佛就碾压一线城市中产了?

人各有志,不要与人比,调整好心态。这三条是正能量。

”一线城市的还不如你呢”,这是什么鬼?你一回老家开餐馆卖包子的能成千万富翁,你就碾压那些一线城市顶尖企业的打工仔了?

人家可能参与的是造顶尖手机,云计算,AI,亿万用户级app, 甚至导弹,航母。。。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事。

你开一包子铺儿成千万亿万富翁,当个公务员,局长就碾压人家了?

酸个什么劲那,一线城市代表着最高的竞争力。大概率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事由他们来做。

这世道,做什么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承担,鄙视回家乡的不对,鄙视留一线的就对了?

人人都可胜利,人人都会败下阵来。

你有钱,你在马云面前还是相对的“失败者”吧?马云跟盖茨比呢?

你科研成就高,比一比爱因斯坦,波尔呗。

来世上走一遭,承认有人比自己成功是第一步。

所有的问题都是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明白了,就是流浪做乞丐都甘之如饴。

酸个什么劲那。

提问的:你的同学里有人混得比你好。(当然也有人比你差)。但你的人生还是得你自己选吧?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最终又关你个鸟事?

心理不平衡自杀了,也是你自己活该。

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义无反顾。够了。


有人以为世界一流企业的螺丝钉们没啥价值。

你们以为现在是单打独斗的时代,或凭几个元帅五虎将就改变世界?微软一个操作系统有近5万人在干,你让一个大牛来干出来试试?没错,这些螺丝钉或士兵可以被替代。但,改变世界塔尖的事情是他们在做,而不是你。

你甚至连当这种螺丝钉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你可能比他们有钱,比他们轻松。

评论里已经有几个以钱,房,车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了,不是说这条就一定不对,你得允许别人想要的与你不同吧?别老跟井里的货似的。除了大金链子就是大金链子,换个驴包儿手表啥的不还是大金链子在心中?


燕雀安知鸿鹄志。往往不是鸿鹄在鄙视燕雀(当然,我也不赞成这个方向的鄙视),而是遍地燕雀把鸿鹄当傻子嘲笑。(才有了这么一句话) 。


以自己有钱鄙视没钱的,该骂。

以自己在一线,鄙视乡亲,该骂。

但反过来怎么就成政治正确了?

鄙视一线做螺丝钉的,你先问问自己在一线混得下去否再鄙视不迟。

你们这套逻辑跟“小学毕业照样有房有车,何必辛苦上清北”一样可笑。

选择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种生活,

选择在小地方奋斗是一种生活,

选择在一线奋斗也是一种生活。

相互鄙视个毛啊?

讲真,挑战人类更高的天花板,可能失败混得比狗都不如。这群人该被鄙视?人类进步主要靠得是这批人。

所有挑战自我的人,所有奋斗的人,所有追梦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看别人都去一线,自己就得去。看别人回家,自己就回家。这群人才该鄙视一把。

评论里一些阅读理解都没过关的人,我就不回了。你们确实不该去一线参与激烈竞争。

再说一遍:

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义无反顾。够了。


评论区吵成一片。许多人嘲讽一线的韭菜。我就再提一句,许多一线混的不愿回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圈子不同,聊不到一起。

对有些人来说,大金链子是他的唯一。。。评论区证实了。。。

另外,讲真,中国的发展趋势是城镇化,会有一波从一线城市向周边扩散的过程。但这个与本文所论关系不大。本质是高机会,高竞争地区是否值得留的问题,阿里不也是高竞争?

年轻人,房子的问题未来30年一定会不同(快的话,10年)。自己的思维不必被大金链子绑架。优秀的人渴望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但各人有各人的情况,选择在哪儿是自己的事,不是群体的事,不是跟风就好。


评论里有个天津大学的在鄙视鸿鹄。确实燕雀有燕雀的活法,鸿鹄有鸿鹄的活法。按理说各活各的,谁也别瞧不起谁。

可现在燕雀是什么腔调?:压力大,钱少(收入相比于房价),说来说去就这两条来鄙视鸿鹄。

可有人看重的可能是机会可能是干事儿的成就感。这轮得到你们来鄙视么?在你们眼里,钱学森,邓稼先不也在你们鄙视之中?他们难道不是钱拿得比国外少,压力大,在一线?

他们是特例?你们鄙视的是选择在一线发展的人啊,难道不包括他们,逻辑都是小学生的?你们县里或天津几套房,美滋滋啊。想成为他们的人哪怕没成功,想成为明星的人哪怕没成功。。。,这些人就该被你们鄙视?你们也配?

你天津大学的怎么不想想清华要不要你?你酸不遛秋的鄙视清华或想去清华的人?

北京外来人口就有千万,每年清北毕业的外地生就好几千,不少人留在了北京,可能里面确实不少人去其它城市混更舒服。他们就该被你们鄙视?在华为,小米,字节跳动,百度。。。奋斗的工程师就该被你们鄙视?在北京小区当保安的,就该被你们鄙视?

你们算个什么东西?没号召你们去一线城市。没号召你们奋斗。

戴上你们的大金链子,住上你们的几套房,数着你们上亿的资产,闭上你们的酸嘴成不?你们那颗卑微的心是不是不鄙视别人就活不下去啊?

这些话不仅送给鄙视一线发展的人,也送给鄙视省会发展的人。。。

更送给那些鄙视奋斗鄙视钱少的人。


评论里有些人以为我是高中生没社会经验?

我是你们鄙视的占尽发展红利的70后。我在中国排第一的大学毕业,在米帝留学生活工作十几年。曾在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工作当螺丝钉当你们口中的韭菜。回国仍在科技领域创业,至今还面临99%的失败率。没有靠过自创之外任何关系,留学时也靠的奖学金。没有享受什么房地产红利,钱都砸企业了。同学中一线十几套房的有,普通的也有,二线十几套房的有,普通的也有。三线普普通通的也有。我们关系都铁铁的。各自选择自己的生活,相互鄙视个毛啊?至于当官的。。。聚会时该损该骂不还是一样?物质上好的我高高兴兴蹭他饭,物质差的我请呗,干嘛见不得身边人好?

自己的孩子上公立学校,不宠不惯凭自己。我自己手机外一身行头不会超过200元。至少从目前来看,物质上你们妥妥的可以鄙视我。而且我年龄还这么大了,更应该得到鄙视与嘲笑。(我个人欢迎你们来鄙视)

只是给那些年轻人:

问问自己内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恰恰是这帮人心中的鸿鹄傻鸟,可以继续往下看:

社会没一些人描述的那么美好。更没有一些苍蝇描绘的那么糟糕。做最低的期望,守住底线,心怀光明即可。

人类最大的光明就是人类不全是由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构成,也不是全由quitter组成。

如果你成家了,只要不让另一半和孩子受你拖累就好。你有足够的追梦空间。如果另一半太在意物质条件,祝她幸福你早早离去。

困扰年轻人的房价问题,如果你年轻,完全不必担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不会是问题,如果还是问题,会有比它大得多的问题出现。(一个大的趋势是城镇化,去中心化,但并不意味着去奋斗化)。

年轻人最值得嘲笑的,是I quit。

你可以Adjust, 不要quit。

至于“它们”的鄙视与嘲笑,劝你这个劝你那个,那是它们需要吃药。你爹妈劝你,还有爱在里面。它们除了醋还有什么?

实际上心理学上,无非是loser求认同求安慰。跟阿Q梦睡吴妈一样。他们会告诉你睡充气娃娃比睡真人好。你认同他,是对他最大的安慰。他的未来已经基本确定了。(其实阿Q也不该被鄙视,他不自我平衡麻醉只有疯死麻几条路)。

你的未来还有各种可能。这才有趣而值得期待。


user avatar   zheng-tian-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看人一旦有编,比的就是上限,比的就是精英:“我同学在BAT都年薪百万了,你看我就十几万的基本工资、7-8万公积金和一点点的各种补贴真是太惨了,过得不如it精英不如金融大牛甚至不如自己做生意的老板,感觉自己太落后了”,但他们会和同样985进化工厂、进机械厂、爬电杆的宫酱比吗,会和卑微如尘的老财比吗?他们只会说那是群什么东西,我能和他们比?


user avatar   xie-xiao-sa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资源、社会地位、生活便利,你的那些同学哪个能和你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可曾想过你的那些同学每天还要讨好孩子学校的班主任,而你孩子学校的校长都有可能需要巴结你。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接下来说的话你可能不爱听。

从你毕业回家进编来看,你可能就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你努力的目的不是星辰大海,而且衣食无忧的平静生活。

你自己也说了,你对目前的生活还算满意,而且你觉得“改变很难”。你之所以觉得改变很难,那是因为你心里也许就不想改变。

你只是看到了他人的光鲜靓丽,觉得有点羡慕罢了。

至于不白活这一场?

我觉得人只要做到了两点,就不算白活。首先是过的还算开心,其次是做的工作还算有意义。

之所以用“还算”这个词,是因为没有人的生活是绝对开心的,也没有什么职业是一直在做“绝对有意义”的工作的。


user avatar   da-da-juan-p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赞都有毒吧,必须yy别人的葡萄是酸的,才能宽慰自己吗?

万一经过验证,别人的葡萄就是又大又圆又香甜,你的宽慰体系不就瞬间崩溃了?还是说,做只嘴硬的鸭子,继续阿Q下去?

这些都治标不治本,治外不治里啊。

我来提供两种,不管别人葡萄是酸是甜,都能维护inner peace的底层思路。

这不是鸡汤,这不是鸡汤;作为一个死理性派,我只讲实实在在的:一条从心理调试角度,一条从功利实操角度。


此时,此地,此身。

这是朱光潜老先生的座右铭。

而座右铭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它就像一个快捷方式,只要你念及它,就能快速唤醒你想要的视角。比如念到这句,就快速回到“活在当下”的初心,把最为宝贵的精力,投放在此时、此地、此身,而不是那时、别处、他人的虚妄上面。

朱老先生的本意是这样的:

他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而就我个人来说,我仅就字面意思,扩展出了有所不同的、我自己的理解:

1.此时:我们只有一辈子,并且一次只能活在时间单行线上的一个点。人生残酷处之一在于,时间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回头。我们此刻能利用的,只有此刻的时间。悔恨过去、焦虑未来,都是对最宝贵的此刻时间的虚度与荒废。

2.此地:我们一次只能存在于三维空间的一个点,而过去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抉择,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点。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家乡遥望北京,其实是对自己当下所处位置的不接纳,对自己的一些过往的不接纳,对当下的自己的不接纳。

3.此身:在时空的无涯的荒野里,我们永远都只能占有这一具躯壳。能否做一个相对自由的人,能否全身心接纳自己,决定了能否对这具躯壳支配和调用到最大化。那么首先,保养好身心健康,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长期课题。其次,即使不主动保养,但受外界扰动,而焦虑抑郁,不接纳自己,也是对身心的巨大损耗,是要尽量规避的。

抱团取暖。

一时没想到更恰当的词;但我想表达的本意是:即使从最功利的角度,你的好朋友赢了,火了,走向人生巅峰了,对你也只有好,没有坏。

这个社会,任何领域都只有很小比例的人混得不错。那么,混得不错的那个人,恰好是你的朋友,而不是别人,理性来说,这对你有任何实际坏处吗?

恐怕只有好处吧。你可以通过朋友旧交的关系,借力ta的资源、ta的视野、ta的格局。什么叫一个好汉三个帮,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哪怕你什么都不借,在朋友圈开眼界看看别人的枯燥生活,它确实也没有实际坏处啊。

因为,假使这成功的不是你朋友,那就会是另外一个陌生人,会在一个你完全陌生、完全攀不到的朋友圈里,过ta的枯燥生活。而这时的你,压根连借力和见识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题主之所以酸,我也并非不能理解。

可能恰好题主的朋友比ta强,又强得不够多,才让题主发出“我本可以,你凭什么”的感叹。

但是,我身边是真•有很多又大又圆的甜葡萄;所以,我能比题主更早地、更块地,摸索出以上独家技巧。

觉得有点用的话,记得给我一个赞吖!




     

相关话题

  鹤岗市公安局公开招录事业编,博士学历每年附加十万元补助,是否值得去? 
  现代社会北京的地理位置还适合做首都吗? 
  北方以面食为主,但是奇怪的是北方早餐很少有面条的,我在南方吃早餐都是各种面条,比如热干面,牛肉面? 
  北京复兴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出现疫情,原因是什么?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北京有哪些令人念念不忘的火锅店? 
  《北京女子图鉴》拍得真实吗? 
  在北京做音乐起步时是怎样的感受? 
  男票是回族不能吃猪肉不知道北京哪里的清真饭店比较好吃呢?或者日料? 
  女老师开跑车上班合适吗? 
  能否通过迁都来促进西部稳定?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大毕业生当房产中介的现象,以及引发的热议?高学历去做房产中介,是人才的浪费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总是逃不脱历史的规律,立国几百年甚至更短的几十年时间就覆灭了?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