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生二胎、三胎,长远看以后会后悔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

谢谢各位。我的疑惑和不解都是一过性的,关了知乎完全抛到脑后,挨几句骂影响不了我的日常开心。没错啊,管他们认不认可呢!

婚都没结就说“我这辈子一个孩子都不生”的;自己经济条件养一个孩子都勉强的;因为自己当年不是独生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享受独生待遇的…… 都没错!都OK!都有权这么想米有问题。BUT,是不是走错片场了?这问题明显不是提问给这些人的啊?如果我的时间线里面出现一条“不保养前列腺会不会后悔?”(我是女生),我会翻白眼掠过,我非得点进去吐槽一番是涂了个啥?还是…莫非…其实我有一颗想拥有前列腺的心,我恨自己无法拥有,我这个不甘啊!我必须进去怼一怼这些“垃圾”。前列腺保养个屁?我这辈子都不去保养前列腺!那些保养前列腺的人都是吃饱了撑的,花钱买罪受,越保养越后悔!哼~

至于问题里的会不会后悔…… 咋说呢,我学艺术的,当年只顾尊重自己爱好没考虑就业不就业的,走进社会时不时会吐槽“呀~当初咋没学个金融啥的”。但是吐槽完了五分钟以后,喝杯奶茶又开始开开心心画图了。See?大部分人不都是这样么,有时候觉得别人那样真好哈~ 但是回过头看看自己,发现自己过得也还行啊!谁能真的余生看着自己可爱的宝宝,心理不停的想“真尼玛后悔生这么个瘪犊子”… 如果真持续这样,建议看看心理医生。


————分割线是不是随便画画就行————

原答:

我有点看不懂知乎的风气。

为什么生了二胎说自己不后悔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为什么说坚决不生就狂赞,说想生二胎的就一顿讽刺?

我之前回答过一道关于独生子生不生二胎的问题,简要说了一下自己的观点: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身边朋友也大多独生,随着年龄增长,并且自己也当了妈妈以后,意识到独生子女有一些问题,比如理所应当的觉得父母的钱天然的属于自己,比如相对更自我。我觉得“独生子政策”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时代产物,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尤其是独生子女不应该在尝到了这个政策甜头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政策是最应该的生育形式,家庭的组成形式可以很多样,并不只有421。在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尚可的情况下,我们家迎来了二宝,我说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回答完了下面评论把我骂的…上来直接骂我垃圾。哺乳期的我也是挺玻璃心的,被骂了也挺伤心的,吓得我直接删了回答,这次更是吓得匿名。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选择生二胎的,在知乎就不配拥有幸福?就非得后悔,就非得坚决不生二胎,才能得到认同?


user avatar   jing-zhi-hua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网上各种对二胎的冷嘲热讽包括但不限于:

1.“二胎都是富人和穷人生的多,普通中产很少生”

言外之意,你没钱还生二胎,活该穷。

这种情况多用来嘲讽现在有一定学历的工薪阶层,零食水果玩具没问题,保证两个孩子每天都能上各种课外培训班有点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一周六次课外班的一个孩子好,还是一周三次课外班的两个孩子好?是一个排满时间承担了所有家人压力的孩子好,还是两个劳逸结合一起学一起玩的孩子好?养娃的投入也是有边际效益的问题的,并不是在一个孩子身上堆钱堆得越多越好。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有人陪伴,就很幸福了,这些做到并不难,并不需要太多钱。觉得钱不够用的往往是那些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而盲目进行教育竞赛的大人。

养娃的钱很多都是弹性支出,钱多就多出点,钱少就少出点。在能解决基本需求之后,生不生二胎跟经济情况没有关系,只跟是否愿意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资源继续挤压给更多的娃有关,也就是愿不愿意为了多个娃,让自己付出更多的代价。

有些人,动辄就想要最好的生活条件,坐月子住的月子中心越贵越好,开的车越豪越好,住的房子不是别墅就是苦日子,背的包不是奢侈品牌叫委屈了自己,孩子没有上最贵的兴趣班叫苦了孩子,在这些条件上,你要说这都是可以弹性的,他们会说那怎么行,不能降低生活质量,这是刚性不是弹性,为了要二胎牺牲这么多不可接受。他们还要反过来嘲讽那些愿意为了多个二胎而接受生活质量弹性的人。

有的人,高消费是刚性的,生二胎是弹性的;有的人,生二胎是刚性的,高消费是弹性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保持自己不被消费主义洗脑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生了二胎的都后悔了,但是后悔也不能说啊,总不能塞回去吧?”

生了二胎的确实不能后悔,但是只生一胎的倒是很有可能后悔并叛变,并且一般在有了二娃后说是意外怀孕。

其实后悔的人,都是对自己的选择后果估计不足的人,我在生二胎之前,或者准确的说,在生一胎之前,就已经是坚定的二胎支持者,而且做了很多准备功课,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可能出现的糟糕情况,心里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样在二胎出来之后,发现并没有比想象的更糟糕。

而且二胎是个越养越轻松的过程,老二一岁内是最累的,等会和老大互动后,两个娃精力互耗,大人只要在旁边时不时瞄一眼就够了。

我从来不会说自己的任何一胎是意外怀孕,总是意外怀孕对自己的人生是有多么不负责?我每次都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怀孕的,怀孕前都吃够了三个月的叶酸,这都是我最希望来的宝宝啊,每次都是满心欢喜地欢迎的。

3.“我要把所有资源都分给一个孩子,我要给他百分百的爱,再生一个硬生生夺走他的一半不是很残忍吗?”

凭什么小孩生来就该独自霸占家中所有资源?为什么是二胎抢走了他的,而不是他先占有了二胎的资源?

就不拿古代来说事了,就说现在吧,不管是什么经济发展水平,随便地球上哪个地方,会默认生一个小孩才是常态吗?我们现在这么多默认一胎才是正常的,你们说是什么原因?(友情提示:最好别在评论里提jhsy的事情了,我前面回答讲了一段,就给我折叠了,说是zz敏感原因,让修改,我删了好多才通过的)

如果独子才是正常的,4-2-1一直下去,就不说人口骤降吧,家里所有人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小孩身上,这压力难道不大吗?

先不谈生二胎会不会减少父母对老大的陪伴,但是至少生二胎增加了老二对老大的陪伴啊,小孩子一起玩不是更开心吗?笑点都一样啊!

而且生二胎真的会减少父母对老大的陪伴吗?目前社会大部分家庭的现实就是,妈妈对带孩子要求诸多,导致不放心爸爸带娃,从而自己大包大揽,但是生了二胎之后,凡是有责任心的爸爸都会分担带娃的责任,而妈妈分身乏术,也只能放手让爸爸上场,这样爸爸妈妈一人陪一娃,并没有减少对老大的陪伴啊,相反娃儿们还得到了更多的父爱呢。只不过以前是爸爸妈妈轮流休息或者爸爸休息得多,而二胎之后是两人并肩作战,还可以二拖二带出去玩,无论老大还是老二都不会觉得减少了亲子陪伴的时间啊,最终只是牺牲了爸爸或者妈妈的个人时间吧。

还有,我这里全篇说的都是二胎,是二胎,因为二胎正好爸爸妈妈一人管一个,完全没有牺牲亲子陪伴时间,还可以调动爸爸的亲子教育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实人的本能就是想要更多的后代的,只不过城市现代化程度变高,抚养成本增加,为了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家就越来越被迫在是否要为了生更多娃而自我牺牲更多之间挣扎,或者说,是人的繁衍本能在和享乐本能作斗争。

有些人说,我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想整天围着孩子转,这些我都能理解,我愿意牺牲,但是肯定有人不愿意牺牲,世界是多元化的。

我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决定,一定要敢作敢当,这就是自己的生育观问题,别拿孩子当挡箭牌。生二胎的,别说是为了老大,其实独生子女并不会觉得孤独。不生二胎的,也别说是为了孩子,其实你们只是不想再累一遍了。

觉得自己比多个孩子更重要的,就不生,觉得多个孩子比自己更重要的,就生。不要自己不生,还反过来脑补别人生了的会后悔或者老大会很惨。

我生二胎,就是因为自己喜欢有更多的小孩,我想要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一个孩子,他不可能既内向又外向,既嘴软又心软,既好动又好静,每个孩子,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他,我不会妄想改变任何一个孩子本来的天性,同时我也会因为有另外一个孩子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而欣慰。

对我这样把孩子在生命中比重看的很大的人来说,没有孩子的人生就像一维,只有从生到死的一条线,一眼可以望得到尽头;有一个孩子的人生就像二维,父母和孩子之间多了无数的互动,留下了无数的回忆;而有两个孩子的人生就像三维空间,除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孩子与孩子之间也多了无数的联系,他们一起长大,一起变老,和父母一起编织出无数种灿烂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有两个娃这本身对我就是巨大的吸引力,就算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空间金钱精力,我都是心甘情愿的,绝对不会用来道德绑架孩子。

当然,我也有条件养,我每天都保证足够时间的高质量亲子陪伴,努力和孩子们一同成长,尽量给他们很多很多的父母之爱,也创造条件让他们培养出很多很多的手足之爱,这就是我心中的幸福生活。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的,不过你只会后悔生第一胎。


user avatar   xiuxinxiu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聊下吧,最近正好思考了些有关方面的东西。

本人37岁,老婆比我大一岁38。现居住北京远郊,本人老家山东,毕业安了北京户口。老婆跟着我过来的,老家也是山东。目前远郊房子一套,无贷款。算是远郊县城的中心地带吧(学区房)。夫妻两个均不是体制内,年收入五六十万左右,目前还算稳定。有一女,我俩均无要2胎的意愿。

上面我简单介绍了我的状况。下面慢慢聊下为啥不要2胎的选择。重申一边,选择生与不生,都不是错,只是个人选择。只是谈下我个人的选择。

我是个非常喜欢孩子的人,平心而论,也觉得自己不是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的人。按道理我两个的收入虽不是富裕家庭,但在北京郊区也算可以了,所以生2胎应该也不纠结。可是往往人的认知性格的差异性就决定了不同的选择。

首先我们夫妻两个都不是怎么有安全感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不自信。因为我们恐惧于未来未知的不确定性,对未来产生危机感,以至于我们两个常常规划未来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后的生活,尽管我们知道不靠谱,但总是尽我们可能的降低未来的风险性。说了这么多,就是我们两个都不属于体制内,虽说收入还算过得去,但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那天就企业不行或者中年危机了。所以我们想趁着年轻,收入还算可以尽可能的多些积蓄,以便应对未来的失业。同时我们两个尽可能的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可能延缓那个危机时刻的到来。顺便说下,我们心中有个存款的最低目标(xxx万吧)目前还在努力当中。可能这些钱对于一些富裕家庭或者流量明星来说很简单,但这就是我和我老婆基于目前生活品质所顶下的初期目标。有人可能说,未来钱会贬值等等。我们掌控不了,我们也没那个能力。不会投资,也不相信天上掉馅饼。除了我老婆公司入的原始干股(预计2年后出效益,年分红二三十万的样子。我老婆是公司核心骨干带领团队,比我强。),我们大部分存款都流向大额存单或者低风险理财,所以不指望财富翻倍。其他的就随天定。说了半天就是从我们两个人的性格来说,我们属于谨慎的人,不敢生。

从生活的角度再谈下为什么不生2胎。目前的女儿上中班了,由爷爷奶奶帮忙带,主要上学放学接送。孩子爷爷奶奶都小70了,身体不如从前。尤其爷爷之前还做了肠癌根除术不能过于劳累。如果生2胎势必我们两个就要面临一个全职带娃(外公外婆不愿常住北京,我们又不放心保姆)。如果生了2胎,面临支出翻倍,收入骤减。对于两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很容易焦虑。焦虑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等,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更何况,我们还要面临老人们的养老问题,虽然都有退休金,但是退休金在一些重大疾病面前来说杯水车薪。这些我们都要考虑。

再从育娃的角度来说,我和我老婆都自认为没有足够的情商。可能有人说情商跟育娃有啥关系。但我们的认知,认为1个娃,我们可以用我们两个人的综合素养去培育,培养出的孩子不说多好,但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要是2个娃,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到能让2个孩子一碗水端平,让整个家庭和睦。担心偏心会让某个孩子或者2个孩子都发生心理扭曲。也许有人说想太多了。但是客观事实就是如此,我们两个工作很忙,陪1个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更何况2个孩子。我们还认为,得不到足够的的爱和陪伴,或者心理发生扭曲的孩子未来的生活是不快乐的,即使他可能事业成功。还有可能2个孩子互存埋怨,或者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这样的情况,再多的孩子,又能怎样。

说了这么多,只是借个人的例子来刨析下我们的选择,不适合其他人。但可以借鉴。另外想说的是,很多人养孩子是为了养老。先不说这件事情本身对不对。我认为要让孩子真心实意的给你养老,首先孩子要从你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并学会感恩。能做到这些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基本的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时间上的陪伴,精神上的共鸣,习惯上的培养。所以不要简简单单认为,供孩子读完书就算完事了,孩子就会感恩回报。。。。。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是一个大老板,以前当过海军,他的智慧很让人佩服。

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属于乖孩子,脑子好,爱学习。他的成长轨迹就比较传统,努力学习,考好大学,毕业后出去创业历练,准备接他老子的班。

二女儿和小儿子都属于不是学习的料那种。二女儿性格很大妞,在男生里面很吃得开,有点北京话混不吝的味道。小儿子属于精力超级旺盛,一分钟都坐不住那种。于是他们爹这么安排:二女儿除了上学,都带在身边,谈生意只要条件允许,也让她跟着。美其名曰爱女儿,其实大概是为了看住她,别年纪轻轻被男孩子骗;小儿子送去练体育,好像也练武,他托了关系,要求教练每天把他小儿子练到回家倒头就睡的程度,不为别的,为了好身体,也为了不让他有精力去外面惹是生非。然后呢,等他们每天都精疲力竭了,在找家教不紧不慢的补点习。他们这个时候就稍微能坐的住,多多少少听一点。

后来两个孩子大了,二女儿送去参军,还是海军,小儿子送去当海员,出去见世面。二女儿后来就一直在军队里面,因为人情世故懂得多,军队里面比较吃得开。小儿子后来在非洲有了自己的生意。具体怎么样不太清楚。

我觉得他的教育方法成本不算高,也比较适合三个孩子,可惜现在中产阶级父母们都砸重金希望孩子成为大儿子那种类型的。

————————————————

突然看到评论,当爹的这么安排也是明里暗里护送老大平稳接班啊,老二在军队,一律不许……,老三大本营在海外。

高,实在是高。


user avatar   ou-ou-70-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zxcvbnm-6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




  

相关话题

  我老婆为什么不给我生二胎? 
  如何看待中国生育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加速到来? 
  那种想杀了自己父母的孩子 是什么心态? 
  计划生育的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计划生育实行了这么多年,人口数量还在增长? 
  如何看待高龄父母生二胎? 
  如何看待中国生育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时代加速到来? 
  如何看待高龄父母生二胎? 
  既然知道男的不好找对象,为什么依然有迫害女婴? 
  为什么二胎家庭里老二总比老大精?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上气》公布加拿大华裔刘思慕饰演男主角,梁朝伟加盟?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全面战争:三国》新 DLC 预告片「八王之乱」?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