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历史名人是被小人物打死的? 第2页

        

user avatar   chi-cheng-ling-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德国坦克王牌米夏埃尔·魏特曼。

作为一个纽伦堡法庭钦定的犯罪分子,魏特曼的名声实际上是在80年代被卖模型的无良厂商给捧起来的。但最为讽刺的是,魏特曼一贯对自己要求严格,力求不在战斗中犯错,但他在最后一战里却自己带领着部下无法挽回地步入一个死亡陷阱中。

详细版魏特曼翻车过程请戳下面的链接,我接下来只说简略版本的:

1944年8月8日,由于盟军“总计”行动的步步紧逼,德军不得不发起反击来为后撤防线争取时间。

12时20分,魏特曼带领他的小队以上图方向前进。由于战前缺乏侦察,德军只了解到②方位会有盟军驻守。而根据多年的经验,魏特曼则是额外对①方位保持了警惕。由于地形开阔,魏特曼的队伍中的3辆坦克(314号,008号,313号)很快就被①方位的第1北安普敦郡义勇骑兵团A中队第3分队侦测到,该部队当时只有1辆“萤火虫”能与“虎”式匹敌。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在③方位,藏着他始料未及的宿敌——拉德利-沃尔特斯少校与舍布鲁克燧发枪团A中队。

12时40分,①方位的“萤火虫”首先摧毁了视野中3辆“虎”式里位于队列最后的那辆008号“虎”式。

12时47分,在转移射击阵地后,“萤火虫”再次出击,将313号“虎”式击毁。

12时49分之前,魏特曼指挥的007号显然已经注意到前方2辆“虎”式——313号与008号被击毁。12时49分,魏特曼向霍夫林格的213号发出撤退的消息,此时007号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右侧的第1北安普敦郡义勇骑兵团A中队第3分队“萤火虫”上,但魏特曼还未说完就被左侧隐藏在高米斯尼石墙后的舍布鲁克燧发枪团A中队给击中,此时霍夫林格在收到右侧有反坦克炮的消息时将炮塔转向了右侧,在霍夫林格向左望去时,他看到了魏特曼的007号一动不动。

12时50分,几乎是在收到魏特曼那残缺的喊话之后的不久,霍夫林格的213号也马上被击中了,他不得不马上弃车,与乘员们一起逃离燃烧的213号。而在发现被右侧的盟军反坦克火力伏击后,314号与304号也急忙倒车,企图脱离“萤火虫”的射程范围。333号已经察觉到了异常,开始掉头准备撤离。

12时52分,304号仍未被“萤火虫”发现,成功逃离,314号被“萤火虫”击毁,而见状不妙的333号成功掉头后撤。


关于魏特曼的死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台风”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弹击毁了魏特曼的坦克,因为当地农民塞尔日·瓦林曾记录道:

我从未想过,这张我一时兴起,摄于1945年春季的没有炮塔的“虎”式照片会在那么多年之后引起如此大的讨论。从1944年的夏季开始,我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带上我亲爱的柯达照相机,来回奔走于附近的战场进行考察。这辆没有炮塔的“虎”式就在离公路大约有60米远的位置上,一道高高的树篱将它的身形遮蔽住,这使得它难以被发现。它的炮塔就在离车体几米开外的地上,这一景象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马上就注意到在车体的右后方,引擎的通风格栅完全地扭曲并被扯掉了。在爬上车体后,我注意到车体内部被炸得一团糟,毫无疑问,这辆“虎”式的弹药被引燃并发生了殉爆,导致炮塔被炸飞。我围着这辆“虎”式转了一圈,没有在车体和炮塔上发现被炮弹击穿的迹象,这意味着(引擎通风格栅)那处损伤可能是由垂直或是大角度抛射的炮弹所导致的。

塞尔日·瓦林的这段记录,与他在附近找到的一发火箭弹,成为了“台风击毁魏特曼坦克”这一说法的力证,然而我们其实可以换另一种思路来思考。毫无疑问,007号是被舍布鲁克燧发枪团A中队击毁的,而007号的车体与炮塔没有明显的被炮弹击穿的痕迹,但引擎通风格栅却扭曲了。就像老话所说的,当你排除掉所有的不可能,无论剩下的是什么,即使是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一发来自左侧的炮弹击中了007号“虎”式的炮塔,但由于入射角度的原因,这发炮弹发生了跳弹,在RNGesus的安排下,这发炮弹刚好击穿了引擎通风格栅,引燃了“虎”式,热量很快蔓延至弹药,最终引发剧烈的爆炸

舍布鲁克燧发枪团A中队事后也没能弄清楚打出这发致命炮弹的究竟是谁,因此击杀魏特曼的战果被认为是整个集体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荣誉,虽然在当时,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击毁了谁。

无论东西,此时的德军都在盟军的步步紧逼下呈现颓势,节节败退。德国的末日已成定局,没有哪个孤军奋战的英雄能拯救这个国家。在这场失败的反击中,第101重装甲营折损5辆“虎”式,而1944年8月8日也成为“警卫旗队”重装甲营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如果一位盟军指挥官犯下这样不可原谅的战术错误,那么这个案例将会被反复地提起,并且成为盟军指挥官无能的力证。而魏特曼的最后一战,对某些人而言显然有更大的渲染价值,他们可以提到勇气,提到牺牲,将这个人和他的战友当作英雄——显而易见,死亡将魏特曼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宛如死后前往瓦尔哈拉的传说英雄。

然而残酷的是,上帝所圈出来关键词并不是“英雄”,而是“死亡”。这点不仅适用于魏特曼,也适用于他所带领的士兵们。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样的历史名人其实真的很多。

1、晚明万历年间的名将李如松意外死于埋伏

万历年间的“万历三大征”,李如松主导参加了两次,即平定宁夏之役抗倭援朝之役,灭哱拜,转战朝鲜,鏖战平壤,血战碧蹄馆,李如松可谓是战功赫赫,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没料到回国之后却莫名其妙地死于万历二十六年四月的一次对鞑靼人的例行“捣巢”军事行动中,葬身塞外,尸骨无存。

《明神宗实录》记载:

虏寇辽东,总兵李如松远出捣巢,死之,抚臣张思忠以闻,上悼惜之,令恤荫加等。即用抚臣议,以李如梅自朝鲜驰还代任。

辛未,兵科给事中侯庆远奏言:属者李如松捣巢中伏而死,特命其弟李如梅继之......

诏:李如松战殁虏地,忠魂无依,准照例衣冠归葬,以示优异。

《明史》记载: 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死,帝痛悼,令具衣冠归葬......

按照《明神宗实录》和《明史》的说法,李如松是在鞑靼进犯辽东后,率轻骑远处“捣巢”的行动时意外中了埋伏而战死的。

捣巢”、“ 赶马” 是明朝趁蒙古主力转战别处之机,派兵深入蒙古后方,杀戮家小,抢掠牲畜的一种常规例行军事行动,李如松却不幸遇到了鞑靼的大部队,力战而死,尸骨无存,以至于只能“衣冠归葬”,至于具体死于谁人之手,就不知道了,或许只是一个鞑靼小兵,甚至就是一支流矢......

如果不是意外死于万历二十六年对鞑靼人的“捣巢”,李如松八成还会参加万历二十七、二十八年的播州之役,达成完全参与“万历三大征”这个大满贯。

2、大明内阁首辅张居正死于一医生施行的切除痔疮手术

张居正的死因其实并不明确,一些野史说他是吃春药纵欲过度死的,有些还是与他有冲突的人所说,比如王世贞,多不可信。

按照他本人在《答上师相徐存斋三十四》的说法:

贱恙一向不以痔治,迁延十有余年,故病日深。近访得一名医,仰蒙胜恩赐假治疗,乃得去拔去病根。今病虽除,而血气亏损,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寸步难移,揆之生理,尚属艰难。
贱恙实痔也,一向不以痔治之,蹉跎至今。近得贵府医官赵裕治之,果拔其根。但衰老之人,痔根虽去,元气大损,脾胃虚弱不能饮食,几于不起。

所以,张居正很可能是得了痔疮,请一名叫做赵裕的医官动了外科手术,之后术后感染而死的,那么张居正大概算是死于一名小医生之手了。

3、东魏权臣(齐王)、北齐文襄帝高澄死于厨子之手

初,梁将兰钦子京为东魏所虏,王命以配厨。钦请赎之,王不许。京再诉,王使监厨苍头薛丰洛杖之,曰:“更诉当杀尔!”京与其党六人谋作乱。
京将进食,王却,谓诸人曰:“昨夜梦此奴斫我,宜杀却。”京闻之,置刀于盘,冒言进食。王怒曰:“我未索食,尔何遽来!”京挥刀曰:“来将杀汝!”王自投伤足,入于床下,贼党去床,因而见杀。

这个兰京是南梁将领兰钦的儿子,被东魏所俘虏,高澄将其分配到厨房,兰钦请求赎回自己的儿子,但高澄不许,兰京再次申诉,高澄派监厨的仆役薛丰洛将兰京打了一顿,还说:“再上诉就杀了你!”于是兰京和他的六个党羽图谋作乱。

兰京将要给高澄进送食物,高澄拒绝了,对大家说:“昨天晚上我梦见这奴才用刀砍我,应该杀掉他。”

兰京听到后,把刀子放在盘子里,假装说进送食物。高澄愤怒地说:“我没有要吃的,你怎么这样快就来了!”

兰京挥着刀子说:“来了要杀你!”

高澄自己一跳伤了脚,钻入床底下,这伙人撤去床,高澄于是被杀。

高澄的弟弟就是有名的神经病皇帝高洋,其实北齐高家一群人没一个正常的,全TM是神经病,但高洋、高澄的一些为政举措还是可圈可点的。不过高澄莫名其妙地死于一个厨子之手,而高洋又迅速地将兰京千刀万剐,他未必就不是杀害其兄的幕后主使。

4、辽国辽穆宗耶律璟死于近侍、盥人、厨子之手

辽穆宗耶律璟是辽国第四位皇帝,为人暴虐,对近侍极端残忍,常滥刑滥杀,嗜杀成性,且长期酗酒,终于为近侍所杀。

据《辽史》记载:

二月己巳,如怀州,猎获熊,欢饮方醉,驰还行宫。是夜,近侍小哥、盥人花哥、庖人辛古等六人反,帝遇弑,年三十九。

二月己巳这一天,前往怀州,打猎猎获了一头熊,痛饮正醉,驰马回行宫。这晚,亲近侍从小哥、管理盥洗人花哥、厨子辛古等六人反叛,一齐弑杀了耶律璟。


user avatar   chu-zou-de-qie-g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国科学家熊大缜,放弃了在清华大学当助教的优越生活,参加八路军,为冀中兵工厂研制炸药,地雷,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就这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却死在了一个小兵手里,还是自己人

1939年1月,时任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派一个考察团到冀中,有个叫方平的团员到了供给部,熊大缜见方平是读书人,试着用英语与之交谈,双方一下子交流顺畅起来,越聊越投机。这让供给部的政委王文波在一旁听不懂,又气又恼,将这事当成特务嫌疑上报了。

1939年春天,国共关系急剧恶化,各个根据地都成立了锄奸部,发起了一个旨在清洗汉奸特务的锄奸运动。冀中军区锄奸部怀疑军区内部有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供给部是它的大本营,技研社则是它的活动中心,熊大缜无疑是首要分子。他们广撒罗网,抓捕了熊大缜等技研社全部技术员。接着又把供给部、炸药厂、印刷所、卫生部、医院、电台、银行、学校、报社、商店、教会等机关中平津来的所有知识分子全部抓了起来。总共有100多人,搞出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特务汉奸案。冀中抗日根据地一下子抓了这么多知识分子,远在延安的党中央震惊了,党中央派彭真和许建国等人到冀中复审。复审最后的结论是:逼供不足为凭,锄奸扩大化应予纠正。除熊大缜尚需进一步审查外,其余人员全部释放。

1939年夏秋之交,日军对冀中根据地发起了更为疯狂的大扫荡。7月下旬的一天,在军区机关的转移途中,锄奸部一名叫史建勋的战士负责押解犯人,半路上因与熊大缜发生口角,一怒之下竟擅自决定要将熊大缜处死。面对死亡,面对这天大的奇冤和屈辱,年仅26岁的熊大缜诚恳地建议省下一粒子弹去打日本鬼子,自己则宁愿被石头砸死。于是,史建勋放下步枪,真的找到了一块大石头…

1986年10月,河北省委根据调查取证的大量事实,终于作出了《关于熊大缜特务问题的平反决定》。此时距熊大缜被害已近半个世纪。


user avatar   liu-te-z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浅沼稻次郎。

1960年10月12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党首),也是原本应该在1960年当年的国会大选中做为社会党的首相候选人的浅沼稻次郎(隶属社会党右派)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发表演说时,被一名十七岁的极右翼分子山口二矢突然冲上讲台刺杀。(浅沼在送医过程中不治身亡)


顺带一提,下面这张拿到普利策奖的所谓“浅沼稻次郎遇刺”的照片实际上是伪造的,属于事后摆拍,而且有美化进行袭击的极右派刺客与丑化浅沼稻次郎的嫌疑。


当然至于浅沼稻次郎遇刺这事所牵连起来的一串事情也是值得说道说道:

①浅沼稻次郎遇刺的日比谷公会堂,实际上是1945年11月2日社会党结党大会的地点,当时,也正是浅沼稻次郎在大会上宣布社会党结成的,浅沼稻次郎也是伴随社会党一起成长、壮大的社会党领袖,虽然说他是社会党右派人士,但是他的政治立场也是比较坚定的(诸如在安保斗争中的表现,率社会党代表团访华时公开说“美帝国主义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敌人”,坚决反对《美日安保条约》的立场),因其特有的嗓音和能量,号称“人间机关车”(火车头人)。浅沼稻次郎长期住在下层居民所住的公寓,很受人们的爱戴,都亲切地喊他“奴妈桑”。实际上来说,旧社会党虽然长期都是左派优位体制,但是社会党右派中也有很多人坚守它(例如河上丈太郎一家),哪怕是社会党衰落之后。

②浅沼稻次郎不是许多右翼人士污蔑的那样是共产主义者,虽然他坚持社共共斗,但是他早年也是翼赞议员(社大党时期就支持过军部当局,二战时期,曾参加“圣战贯彻议员联盟”,并出任东条内阁“国家总动员审议会”委员),本人也比较维护天皇制,1951年社会党分裂后他也出任过右派社会党书记长。不过他跟西尾末广[1]之流是两码事:1954年1月初右派社会党召开十二大,讨论为保障日本安全建立“区域性集体安全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会上出现了右派社会党内部“新右派”(西尾末广、曾祢益、西村荣一、伊藤卯四郎等)与“新左派”(河上丈太郎、浅沼稻次郎、河野密、松泽兼人等)的分野,而这些“新左派”恰恰是反对附和所谓“区域性集体安全保障制度”,自卫权问题必须等到完全实现主权恢复与独立之后再讨论,并且坚决护宪、坚决反对通过《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新武装日本的[2]两派社会党统一之后他也做为党的书记长努力协调党内各派关系。

③有关浅沼稻次郎遇刺的一些细节:

(1)当时正在举行自民、社会、民社三党党首在大选前的表态大会,听众2500多人,会场座无虚席。浅沼遇刺之前他曾经在大会上发言,结果在场的右翼分子起哄“中共和苏联的走狗滚下去!”几次打断浅沼的发言,尔后主持人制止了右翼的起哄浅沼委员长才得以重新讲话。

(2)浅沼委员长被凶手使用34厘米长的短刀在胸口连刺两刀,当场昏死过去。被送到医院后经过医生抢救,但是仍然伤重不治而死,享年61岁。主治医生当时也感慨:“他的身体至少还能活10年!”他也是战后日本民主主义进程中最高级别的政治殉道者。

(3)根据凶手的“斩奸状”,浅沼稻次郎是因为其访华时的言行以及在安保斗争中鼓动民众冲击国会而惹来杀身之祸。

(4)凶手山口二矢(17岁)实际上也是“惯犯”:1959年干了12件坏事获得监护观察4年的处罚,尽管如此1960年他仍然变本加厉实施了打砸社会党宣传车以及袭击反安保示威者等5件恶行,一直到刺杀浅沼稻次郎。而事后对于他的处理也是典型轻拿轻放:他虽然是极右组织“大日本爱国党”的成员,但是经过警署提审到警视厅询问后说“没有背景或者教唆杀人的线索”,故而将其定为”个人罪行“关押到”少年鉴别所“。20多日后凶手利用无人监视的空当利用白绳悬梁自尽,并且留下五首绝命和歌以及”七生报国、天皇陛下万岁“等字样。他的所作所为也是1960年前后日本极右势力猖獗的一个缩影。


④浅沼稻次郎是当时日本非常有名的政治家,他的遇刺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奇怪的是,当时的日美等有关各方的主流媒体,都集体保持了缄默,并未对此有任何大规模报道和评论。

⑤浅沼遇刺这件事还为社会党新一轮的党内政争埋下伏笔,为什么这么说呢?浅沼遇刺第二天,整个社会党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中举行第十九次临时党代表大会,浅沼委员长被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全党决心“跨过浅沼委员长的尸体”全力投入当前的大选,以慰牺牲者之灵,大会上接二连三提出的报告和议案,也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异议就通过了。然而,在当时江田书记长提出的《为大选的胜利和党的发展而奋斗》的这一方针中,已经提到了党的“新路线”,即结构改革的方针。后来这个结构改革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这个方针的主要内容,是革新阵营关于“结构改革”的设想。这个设想是为了针对池田内阁提出的为垄断资本服务的“改变产业结构政策"而提出来的。据说,其动机是要拿出社会党自己的、关于经济结构的先进计划来,以便和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池田内阁的“改变产业结构政策"进行斗争。这个方针的中心目标有三个:提高国民生活;限制和控制垄断的政策;改革贸易结构,并实行与此相适应的中立政策。接着,它又说到必须重视五个条件,例如,要通过粉碎军事同盟、拥护一般的民主主义、改革地方自治体等,将这种经济上的结构改革的斗争作为“政治上的结构改革”而进行斗争;为了这种斗争,要反对日本共产党关于建立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错误主张,倡导“为反对垄断、实行结构改革的国民大联合”;通过这种国民大联合来建立党所期望的“护宪、民主、中立的政府”;要实现以上的结构改革路线,党必须成长为能领导群众运动的政党,等等。

这个方针草案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在大会上决定了。谁也没有觉察到,这个草案会成为后来爆发大论战的根源。这是因为,从一九五八年的年中起,虽然在党内的一部分人中间,特别是在党中央书记局等部门中,已经开始了关于结构改革路线[3]的研究,而对于这次大会的党代表们来说,这个问题却是突如其来的。这件事说明了整个党内对党的理论问题的反应比较迟钝。但从另一方面说,当时全党对浅沼被刺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正把斗争的焦点放在当前的大选上面,在这样的时候,突然提出这种“新路线”,其本身可以说也有问题。

固然,江田三郎[4]版本的“结构改革论”从社会党左派的角度来看是有那么些右倾的错误[5]不过长期从事群众运动工作的他也是在革新高扬的时候提出这种路线的,更何况问题在于以社会主义协会派那种僵死版本[6]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实际上正如批评者所指出的那样,社协派的观点似乎是一种“等待经济危机到来的理论”)。这场论战不管一开始引爆炸点的理论如何,本来应该成为社会党审视自己过往路线及时调整战略战术的机会,结果这场论战辩论内容十分差劲,水平也太低,沦为单纯派系力量踢来踢去的一个皮球,这也就抑制了脱派系的党内积极分子像过去讨论左派社会党版本的《党纲》一样讨论结构改革论,社会党方面也没有动员年轻的青年理论家们参与这次论战。而更致命的问题在于,社会党丧失了一次宝贵的调整政策路线的机会。日本社会党最终亡于右倾化的进程中,然而社会主义协会派僵死的马列主义路线对于90年代社会党步子太大扯着蛋,在急转弯中失去重心而瓦解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右翼人士沾沾自喜于刺杀浅沼阻止了共产主义在日本的发展,的确,从事后的一系列事件发展而言,浅沼的遇刺对于日本的革新势力、对于日本的社会主义事业打击都是巨大的。

参考

  1. ^ 社会党内典型的极右派分子,1960年在安保斗争的大背景下他仍然率领西尾末广派与部分河上丈太郎派议员组织民主社会党,成为日本保守势力与美国打压革新阵营的帮凶(民社党能够结党也是因为美国CIA投放的经济援助促成的,目的是为了分化瓦解日本的革新阵营)
  2. ^ 严格意义上说,是否支持日美安保条约才是日本左右派的最大的分野。自民党的核心价值恰恰就是维护日美安保条约。这也是代代木党纵然对于天皇制原则做出很大让步,100%拥护和平宪法,也不敢废除党纲里头要求废除日美安保条约的条款的原因所在——在日本,大凡支持日美安保条约的,一概开除左籍
  3. ^ 结构改革论是当时的意大利共产党所采取的政策路线,也是“欧洲共产主义”的一大成果。这不可能不会引起一些社会党以及代代木党人士的关注
  4. ^ 江田原来是社会党左翼会派的,不过结构改革论之后江田派也成了“主流派”(社会党左派)眼中“右派联合”的一部分
  5. ^ 江田版本的结构改革论反对社共共斗,而且江田三郎在宣传这一方针策略时所采取的主动降低阶级斗争与反美调门,以及他提出的一系列与池田内阁针锋相对的诸如提高国民生活【生活向上】、限制与控制垄断以及改革贸易结构【反独占】、实行与之适应的中立政策【中立】,外加他后来提出的美国式的社会生产力、苏联式的社会保障、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度、日本的和平宪法”的“江田展望”导致在党内处于优势地位的社会党左派怀疑结构改革论有很深的改良主义倾向,这种嫌恶感由于浅沼遇刺后党内普遍的反右派情绪反而增强不少
  6. ^ 社协派的马列主义是以劳农派理论家的马列主义理论为纲的,而劳农派甚至比做为日共理论指导的讲座派更推崇苏联式计划经济

user avatar   yang-si-xua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哈尔滨铁路局的车迷注意!

这道题你们可以有一个很熟悉的案例——

哈站1站台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事件发生地

安重根义士纪念馆揭幕的时候,摆在韩国(沈阳)领事馆的领事和哈尔滨方面的领导面前的,还是1985版残破不堪的车站大楼

近来哈站改造接近完工,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已于哈站南广场复馆,供中朝韩三国旅客凭吊

我参观过未翻修时的该馆,但照片已不在手边

补图来自 @大石林牙


user avatar   hdhdbg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大将,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瓦图京。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了,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这种恶战都扛过来了,按照他积极进攻的风格,有数量和质量上都够好的部队给他冒险,在后面的反攻中,必然功劳大大的(个人认为他的进攻能力甚至不比科涅夫差,尤其是比科涅夫更会用坦克)。

1944年,在乌克兰,出门看到一群鬼鬼祟祟的人,下车查看,被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打伤,伤重不治去世。打伤他的人,规模上来说,其实也就是一小股土匪……


user avatar   long-teng-teng-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冢田攻

公元1942年12月18日,日本帝国陆军第11军最高司令长官,日本中将冢田攻乘坐一架飞机,由南京飞往汉口,被国民革命军第48军138师412团3营9连高射炮火击中,飞机坠毁,冢田攻身亡。

后来,这厮被追晋陆军大将。

我不知道击杀这头战犯的国军将士姓甚名谁,就一句话——干的漂亮!


大角岑生

1941年2月5日晨,大角岑生搭乘日本海军的大型运输机“微风号”,率高级幕僚从广州飞往海南岛,在那里组织南谴舰队为进攻香港和东南亚做准备。谁知,大角的座机在途经伶仃洋上空时,突遇旋风,运输机引擎失灵,被迫折返珠江口西岸,拟就近迫降三灶机场修理,不料又遇上大雾,飞机迷路后闯入中山县第八区中国军队的阵地上空。国民党军挺进第三纵队防空观察哨发现了日机,即报纵队司令袁带,袁当即下达射击命令。于是,我三纵机枪群战士便以密集火力射向敌机,运输机中弹后摇摇晃晃向前飞去,接着传来“轰轰”的巨响。村民们循声望去,只见黄扬山的山腰上有一股浓烟腾空,还不断发生爆炸,前后持续了大约半小时。不久,中国搜索部队赶到,在坠机地点展开搜索。在现场找到了几具血肉模糊的日军尸体,其中2具穿着日本海军将军服装。从捡得的证件上发现,头部中弹、额头炸裂者正是日本海军大将大角岑生

另有说法认为:是大雾导致了飞机触山

但无论如何,这是殒命中国的日本海军最高级别将领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伏现宫邦家亲王之子,仁孝天皇养子

曾被幕府推举为东武天皇

1895年11月5日,时任日本陆军近卫师团中将师团长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台湾义军击杀。

据台湾文史研究者黄荣洛考证:北白川宫能久在新竹牛埔山即已中弹身亡。当时其弟伏见宫贞爱亲王刚好率兵至台支援,日军于是隐瞒北白川宫死讯,以其弟伏见宫作为替身南下。贞爱亲王在彰化、虎尾、嘉义又迭遇险境终受重伤,日方为了保密,继续将其以能久亲王的身分在台南由担架抬上船,让台南目击民众以为能久亲王重病回国。

我们甚至不确定究竟是哪支义军击杀了这条日本中将,后来他追晋陆军大将。


白川义则

1932年4月29日,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被韩国勇士伊奉吉用伪装成便当和军用水壶的炸药炸成重伤。

策划这次暗杀的是鼎鼎有名的王亚樵

于5月26日伤重不治,一命呜呼。

追封男爵。


user avatar   jiang-xiao-ma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日军中将死于一个小小的伪满军队的马夫之手。

1943年5月2日,日本关东军驻满洲军事部最高顾问楠木实隆中将,率领伪满洲国最高军事视察团,前来视察号称北满“陆上航母”的五顶山要塞。 当他到目的地,刚刚下马正在活动身体时。给他牵马的马夫,也就是伪满靖安军步兵第一师一36团二营四连士兵常隆基,偷偷的从马粪兜里掏出一把从连长那顺来的手枪,走到楠木实隆中将面前,先是抬手给了他一个清脆大嘴巴,随即掏出手枪对着楠木实隆的就是两枪,而后翻身上马,又对着随行的伪满洲国军事部大臣邢士廉连开几枪,然后趁着周围日军目瞪口呆之际扬鞭策马而去。等周围日军反应过来,常隆基早已经跑远。

常隆基本来是想逃往苏联,前去投奔在苏联的表哥,结果在日伪军的搜捕下走投无路,跳进松花江投河自尽而牺牲。

至于常隆基打死楠木实隆的动机现在已经不可考,有的猜测是常隆基身负国仇家恨,出于民族大义刺杀日军高级将领。 还有的猜测是常隆基经常被日军教官虐待,心生怨气,就想出口气。 还有的猜测是常隆基已经被抗联策反,在抗联的策划下实施的暗杀。

至于常隆基到底是出于什么动机什么目的去干这个事其实都不重要了,现在只需要知道他是一个民族英雄就行了。





user avatar   gong-ye-hua-he-jin-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永乐朝老臣、四朝元老英国公张辅在土木堡死于乱军之中。

霍雷肖·纳尔逊。特拉法加海战中打中他的法国水兵是谁并不为人所知。

日俄战争期间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和一战期间的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都是因座舰遇水雷沉没而意外死亡,布雷者也应该都是普通水兵,更想不到布下的水雷居然能以这么低的概率“撞大运”。

山本五十六座机被美军飞行员列克斯·巴伯击落。

苏联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被乌克兰地方游击队意外杀死。

江上青烈士死于小股地主武装伏击。


user avatar   fei-xiao-wu-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民不是移民,中国显然不应该接收任何形式的难民,难民经历了太多人性中的极端状态,人性中的残忍被激发的更多,再加上宗教与战乱因素,为了生存难民的底线会更低,为了生存难民不惜恩将仇报、鸠占鹊巢,其对于稳定的社会有巨大的破坏性。

—————————————————————————————————

难民如果席卷欧洲,欧洲没落,欧洲储备的大量人才,中国要做好准备。

中国要为未来潜在的优秀移民提前做好准备,所有移民至少符合以下标准:

1、接受归化。接受中国法律、传统和习俗的归化,华文参加水平考试;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进行郑重的归化仪式,宣誓并视频记录这一过程。

2、有一技之长,科学技术领域优秀人才优先。优秀人才需要中国指定科研、技术或教育机构进行鉴定。

3、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4、在移民中国之前,没有触犯过法律(以中国现行法律为准)。

5、符合以上四条者,到中国后需要数年的准备期方可有资格加入中国国籍。

6、6岁以下健康儿童(以中方骨龄测定为准),以及符合1至4条相貌姣好的25岁以下女子。

7、宗教类神职人员、有反华行为及反华言论者禁止移民。

——世界上没有无条件的爱,以上是移民的标准。


——————————————————————————————————

另外,中国作为一个各种人均指标都较低的国家,按照“谁提出问题,谁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原则”,哪个国家指责中国多,哪个国家就应该帮助中国解决一部分问题。这些国家要真金白银的给中国出钱,不出钱不帮助就别BB,还要中国人自己勒紧裤腰带独立自主的自己解决。美国作为经常指责中国的国家,我觉得美国应该尽力帮助中国,比如至少接收中国1个亿的“难民”,如果美国接收不了也不想出钱,最好闭嘴。




        

相关话题

  你读历史读的是什么?读出了什么? 
  宋代行政区划等级制度中,都督州、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和刺史州有什么区别? 
  明朝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的真相是什么? 
  地理大发现时,为什么是美洲印第安人感染病毒大量死亡,而不是白人感染病毒大量死亡? 
  汉武帝为什么要在李广利出征的时候收监他的妻子呢? 
  如何看待西方既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又要同俄加强反恐合作? 
  沙俄时代的俄罗斯比较落后,为何苏联上台,就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为何李氏朝鲜可以延续500年之久,超过所有中国封建王朝? 
  历史上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复仇故事吗? 
  历史上有谁的阳谋或阴谋把自己玩死了? 

前一个讨论
雷古勒斯在替换挂坠盒之后为什么不和克利切回家?
下一个讨论
《云南虫谷》同样是进献王墓,为何陈玉楼失败了,而胡八一成功了?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