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激光射向天空时会出现先变亮再突然消失的断裂点? 第1页

  

user avatar   excited-zy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激光的光路,是因「丁达尔效应」所致。在空气中,充斥着尘埃、微粒,与空气构成了气溶胶,可以散射光线,从而让人看到激光的光路。

没有散射,就无法看到光路。在真空中射出的激光束,若不指向人眼,人就无法看到光线。此时,光路之上必须得有些阻碍,使得光线的方向调转,转而指向人眼。这样,人才能看到光线的形态。

夜空之中,激光光束突然消失,应该是触及了「大气边界层」(Planetary boundary layer)。这一层与字面意思不同,其所指的恰恰是大气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厚度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而在夜里,这个高度还会更低,接近100米左右。

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与地面接近,所以尘埃、或谓气溶胶的密度较大,散射更强,所以看到的激光束也就更亮。此层向上,空气流速则明显加快,其中的气溶胶密度也大幅降低,所以便无法看到激光光束了。

NASA曾经就利用这个现象,靠激光的背散射率,来测量大气不同高度上尘埃的密度(DIAL计划,Differential Absorption Lidar)。

可以看到,在一千米左右的高度上,散射率出现了突变。在其下,散射更强;超过这一高度,散射则陡然减弱。(其中白色代表散射更强,图里写的relative aerosol scattering应该做过倒数或是其他数学变换,使得值越低散射越强)

NASA DIAL计划的Edward V. Browell博士也解释过这个现象:

我们多次向天顶发射激光,也多次看到了同样的现象(译注:即本问题中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大气边界层中的气溶胶密度(大气层微粒)较大,提高了激光散射到人眼的强度。大气边界层之上的气溶胶相比之下就极为稀薄了,在夜里,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可以变得非常之低(<100m)。激光束突然在边界层顶部结束,也正因如此。我们所用的激光雷达则更为灵敏,可以探测到大气边界层之上的散射现象。这说明,激光束并没有在那里就停下,而是继续前行。你若有兴趣,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查到激光雷达的图像(asd-www.larc.nasa.gov/l)(译者注:网站已挂)。

文章/回答精选集:

复杂性科学 - 生活×物理 - 艺术×数理 - 科研评论

公众号/微博:「复杂鱼塘」,complex-zyb

Bilibili: 复杂鱼塘




  

相关话题

  为何激光射向天空时会出现先变亮再突然消失的断裂点? 
  为何光电鼠标很晚才出现?技术难点在哪里? 
  等离子体光学发展前景如何?现阶段发展得如何了? 
  目前是否有研究激光与激光相互作用的实验? 
  晚上开车,如何应对前、后方的远光大灯?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如果 “太空发电站” 这个设想实现不了,可以换这个方式? 
  TE、TM、TEM模的区别? 
  怎样可以在有阳光或灯光下没有影子(科学的、灵异的、搞笑的方法都可以)?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将光屏取下后用人眼在光屏位置看能否看到清晰像(光屏上成清晰像)? 
  如果雪是黑色的,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是什么意思?
下一个讨论
粒子对撞机中接近光速的质子及电子脱离设备后在空气中能穿透多远?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