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当夫妻发生争执时,如何向孩子解释「我和你爸/妈正在吵架」这件事? 第1页

  

user avatar   lisong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我能想到的解释就是对事件的如实描述:「爸爸妈妈正在吵架 / 爸爸妈妈有一些事情谈不拢,控制不住脾气」。如果再加一句就是:「这是爸爸妈妈的事情,跟你没有关系。」

这样回答可能有一点太简单了。我每次这么说的时候,都会有人说:「你还心理学家呢!你不知道父母吵架对孩子有多大伤害吗!」我想可能自己是有点太轻描淡写了,那就多说一点。

吵架是坏事,我完全同意,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尤其是坏事,会让孩子很不舒服,这些毋庸置疑。但接受它是坏事,不见得就要接受「父母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那就太苛刻了。

就像是说,生病不舒服,这是生活常识。但你不能据此得出结论:「绝对不可以生病!」——如果一个人相信这种鬼话,他只会更不舒服。

人们小心翼翼地避免生病,但总还是有免不了抱恙的时候。吵架也是一样。当然了,你可以说:「如果不想吵架,平时注意一点不就可以了吗!或者躲开孩子,换一个地方吵去!」是,没遇到事的时候,谁都可以这么说。但如果你能永远做到,也就不用再往下看了。

对于大多数夫妻来说,吵架都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也不一定总是刚刚好,能把事情控制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发生。所以我们讨论的前提是,已经不可避免地吵架了,也被孩子看到了,怎么办?


生活的首要原则:坏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试图去否认坏事的存在,那是一件更大的坏事。有的夫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话说得难听,一个人就指着孩子怒斥对方:「你TM怎么能说这种话!你知道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吗?」但这句话其实更伤人,因为:

1,它让孩子坚信自己被「伤害」了;

2,它借用孩子的立场来指责对方,让对方背负了「伤害孩子」的道德罪名;

3,它并不是在减轻伤害,只是换了花样攻击对方而已。

事实上,借孩子的名义来解决夫妻之间的争端,几乎永远不是一个好主意。这在关系中叫做「三角化」,意思是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第三个人来解决。稍微展开一点说,我们对「父母吵架会伤害孩子」的焦虑,本身就带有一点三角化的味道。因为从任何角度来看,更受伤害的,或者更值得被关注的,都应该是这段夫妻关系本身……但很多夫妻不习惯跟另一半直接处理这段关系,而是对孩子说:「唉,你看你爸这样,他伤害的不是我一个人,也是在伤害我们这个家。」

这种情况下,妈妈在夫妻关系里遇到挫败,她的应对方式就是去拉拢家里的其他人。孩子就陷入到一个忠诚的两难困境。如果他完全站到妈妈这一边,去支持妈妈,那他就是背叛了爸爸。他必须认为爸爸是一个坏人。但他可能又很困惑,如果发现爸爸对自己还挺好的。有的孩子甚至会背着妈妈,去跟爸爸聊,然后不敢跟妈妈说自己也理解爸爸。他的生活就在双重背叛之中,永远觉得自己犯了错。这种背叛的感觉,可能不会被他意识到,但是会很大地影响到他的心态。

有的夫妻很容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他们在关系中的问题交给孩子来解决。或者有时候是孩子主动。当父母处于关系冲突的时候,有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扮演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帮父母去改善他们的关系。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于孩子来讲都有一点太多了。他根本就没有分辨和抵抗的能力,就会被那些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给压垮。家庭关系对他来说会更加困难和混乱。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让他知道,父母争吵是个问题,但那是父母之间的问题。这样对他来说就会有一个基本的掌控感,他可以不必要过度地牵涉其中。那么对父母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遇到夫妻关系问题的时候,察觉到三角化的苗头,我们两个人的问题,我们内部解决,不要把孩子牵扯进来。具体地说,我们可以用些方式来解释夫妻之间的争吵:


第一,我们都很爱你,以至于都想把自己眼中最好的东西给你

你要学会忽悠。首先要忽悠的就是自己……

告诉自己情况没那么糟,或者比最糟的情况要好。

大部分的争吵,夫妻双方都还在家庭的轨道上。这是一个基础的立场。彼此都很气,但都还是——至少在表面上——认同自己是为这个家好。虽然屋顶都要被吵翻,但两个人只是在合作轨道上,因为不同的理念(如果是育儿理念,就更单纯)起了争执。属于是那种「都是为了革命嘛」的人民内部矛盾。只是矛盾的表达方式……有点放飞自我了而已。

「你还不管!你看孩子的成绩都烂成什么样了!」
「那你倒是管啊!你一周在家才几天?」
「你好意思说我?我赚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在家你都干嘛了!」
「所有家务全是我在做!你嫌我管孩子管得不好,那让我爸妈来帮忙做家务你愿意吗?雇个保姆你雇得起吗?一个屌丝还有脸说赚钱……」
「你刚说什么?你有种再说一遍?」

话说得很不怎么样。可是换一个角度看,两个人的「初心」总算是不太坏的,或者说,正因为初心不坏才会吵。如果是我,发生这种性质的冲突,就可以坦然地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的问题就是都太有个性了……我们都很爱你,都急着把自己觉得对的东西给你……咳咳,然后就会吵架。」

这也不能算是忽悠……

因为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对吧!


第二,爸妈不是很靠得住,孩子,你可长点心吧。

有时候孩子跟我们说:「小明的爸妈吵架了。」

我们头也不抬地看着手机:「嗯嗯。」

「小明害怕他爸妈会离婚。」

我们懒散地一笑:「不用怕,没那么容易离婚。」

「为什么?」

「因为吵架很正常,」我们见惯不惊,「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会吵架。」

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会吵架!但我们又希望自己是例外,因为我们想要扮演「完美的」爸爸妈妈。这不光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什么需要,也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自恋感。换句话说,一旦我们吵架,吵得很难看,我们之所以那么挫败,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自恋感破碎了。

我们做不到完美,跟其他爸爸妈妈一样。

来,一起念一下这句话:

我们只是跟其他爸爸妈妈一样。

对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爸妈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不成熟,他们居然也有自己搞不定的事!而且生起气来就像小孩一样。可怕是挺可怕的,但也没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毕竟,小朋友自己也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在一定限度之内(没有暴力,没有对孩子的严重忽视),还可以应付。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契机,至少,他认识到现实是什么。爸妈像小孩子,那么孩子就像大人一点。反正家里得有一个人靠谱吧。

小明的爸妈不成熟,这对小明是灭顶之灾吗?如果你相信这件事并没有那么悲惨,你也可以忽悠自己说:你们吵架之后,你的孩子也能像小明一样,成熟稳重地应对这一切。因为他的爸妈跟小明的爸妈一样差——当然也可以说,一样好。


第三,这是一个示范:如果你有想要的东西,就要努力捍卫它!

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

「昨天在院子里,你想跟小明他们一起踢球,是吧?」

「对,但他们嫌我踢得不好,不让我踢。」

「我看到了,我还看到你被拒绝以后,一个人默默走开了。」

「爸爸,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上刚刚发生的案例了:「你看,爸爸刚才就被妈妈说了很不好听的话。但爸爸觉得这样说是不对的。所以你看爸爸是怎么做的?爸爸鼓足了勇气,把心里的声音表达出来!你想要什么东西,就要说,要让对方清清楚楚听到你的声音,要有底气。——你看妈妈那么凶,爸爸都没有退缩!」

这就是你们现在叫外卖吃的原因。

当然,孩子可能不理解:「可是爸爸,你说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卵用啊。妈妈没有对你变好一点,她其实变得更凶了,而且连饭都不给我们做。」

你要忽悠他,这只是操作上的失误,但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人家愿不愿意接受是人家的事。但你能不能坚持表达你想要什么,这是你的事!」


第四,在关系中我们有时会失控,这也是安全的。

吵架很糟,因为吵架是失控的。

有一些人会记得他们小时候缩在屋角,看着父母彼此像仇人一样,怒发如狂的样子,天地好像都崩塌了。那噩梦般的场景牢牢地缠绕一生。

他们需要的是在那个时候,父母中的某一方冷静下来之后,走到孩子身边。抱住他,告诉他没关系。我们看起来很失控,但这是安全的。

「不用怕。」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

关系是有底线的。所以虽然爸爸妈妈都气得不行,但还在遵守共同的底线。甚至也许连夫妻关系也有可能失去,但我们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至少还是亲人。所以不用害怕失控。失控是关系的一部分,虽然是痛苦的一部分。


第五,至少你知道了生活就是这么糟,但我们可以很勇敢。

最坏的可能,你连自己都忽悠不住。

你知道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了。对方酗酒,滥赌,家暴,甚至对孩子动手,要把整个家庭一起拖去陪葬。已经彻底失控了,也没有底线可言。

虽然是极少数的可能,但那是你展现勇气的时候:

你可以跟孩子敞开聊聊,告诉他生活的真相是什么。生活不见得永远是这么糟糕,但现在确实有这么糟糕。最糟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我们可以离开这个带来伤害的人。
你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你仍然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麻烦,但你总可以报警,求助,联系一切可能帮忙的资源。

这可能是关系能带来的最大伤害了。但你可以让孩子看到:最糟糕的情况是可以承受的,最糟糕的人也可以隔离到生活之外。只要我们愿意正视这些,愿意面对过去的错误并放手,停止幻想,然后做出新的选择。需要一点勇气,但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灾难,全世界总会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属于自己。

(但愿你永远用不到这一部分建议。)


吵架很糟。我从来没有说它是好事。

但生活中就会有这样的坏事发生。所以有时候你要拿出点不怕它们的劲头。要点在于,它们不见得是很大的忌讳(无论七大姑八大姨当中,有多少声音是这么宣传的)。

父母总是担心这些那些,一不留神伤到了孩子,这份小心谨慎的态度是好的。但对于孩子来说,伤人的未必是生活中的有些麻烦本身,而是他的父母以怎样的态度应对那些麻烦。你爱孩子,这就比什么都强。至少为他提供了一份最底线的安全感。想一想,大不了就是吵呗,能有多坏?你还有机会向孩子展现出你的智慧、温柔、果断、勇气、力量,平常心,或者还有一点幽默感。

说不定这些对孩子也有一点帮助呢?

你说,道理我都懂,不过这种事也不用忽悠自己,重要的还是自我控制,只要能做到绝对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当然,那是最理想的状况。所以前述观点只适用于做不到这一点的正常人。假如你永远用不到上面这些说法,那最值得恭喜。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Momself,转载请注明)


user avatar   fanp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文&多图预警

星球大战前传的漏洞之多,剧情之狗血让我不得不怀疑星球大战正传到底是不是卢卡斯拍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把魅影危机复习了一遍。。以下只总结了部分魅影危机的漏洞。

我甚至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吐槽。那还是在1999年,彼时未上幼儿园的我被父亲大人带去看了人生中第二场电影,星球大战前传之魅影危机。这是我童年最初的几个回忆之一:太空飞船,光剑,还有带颗粒感的荧幕,我觉得这是我看过最炫酷的东西了。直到后来,最初的激动慢慢消退,我在14岁那年第387次观看了魅影危机后,我才意识到我一直以来视为珍宝的童年回忆...

原来是一坨翔!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两个前往纳布星和贸易联盟谈判的绝地武士说起。(此处有配乐)

电影开始之前的字幕就让我很困惑。这个“贸易联盟”为什么要对纳布星进行禁运?为什么这个贸易联盟有如此强大的舰队可以禁运一个星球?他们想通过禁运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一个标榜自己是贸易联盟的组织会去阻止贸易?你有听说过世贸组织对某个国家进行禁运吗?别和我说官方小说或动画里有解释,什么样的电影需要一大批衍生产品来自圆其说?我当然知道根据后来的剧情,这里的禁运只是幕后boss帕尔帕丁为了夺取最高议长一职而秘密策划的。可是对于贸易联盟的人来说,他们总需要一个发动禁运的借口吧?

另外,这里的字幕显示“两个绝地武士被派往贸易联盟”,而我们知道欧比旺是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才正式成为绝地武士的。

欧比旺和奎刚金来到了贸易联盟的军舰里。两人发现房间里开始冒烟(5分19秒)。。

奎刚金马上示意这是毒气,于是二人进入了憋气模式。不一会儿房间的门就被打开了,两人像切黄油一样把一众等在门口的机器人砍死后顺利逃脱。于是我就有疑问了。从电影表现的时间来看,从释放毒气到开门一共只有不到一分钟,正常人都憋不死吧?更何况是绝地武士。为什么他们不等两个小时,再用红外摄像机确认绝地武士已经死了再去收尸?这两个绝地武士已经被困在这个房间里了啊,不开门不是更安全吗?再说说这两个绝地武士,一来就被人家下套钻进了陷阱里,他们对未来的预知能力哪儿去了?为什么在敌人锁门放毒气之后只是选择憋气?他们又不知道敌人过一分钟就会开门。如果我是绝地武士我一定马上二话不说开始用光剑切门啊!

在我第503次浏览魅影危机的时候我还发现了更让人抓狂的细节。就在关门放毒气之前,欧比旺和奎刚金在谈笑风生之余喝了贸易联盟提供的茶水(4分21秒)。

(╯‵□′)╯︵┻━┻

为什么贸易联盟不在茶里下毒?

为什么贸易联盟不在茶里下毒?

为什么贸易联盟不在茶里下毒?

为什么绝地武士会毫不防备地喝敌人的茶水?或许贸易联盟早就知道绝地武士会识破有毒的茶,所以没有放毒,而绝地武士预感到他们不会放毒所以安心地把茶喝了下去。。真是高维度的较量。


(7分40秒)绝地二人离开茶水间后在贸易联盟舰船的船舱内发现机器人军队整装待发要入侵纳布星。面对入侵的军队,奎刚金说我们必须混进登陆飞船,降落在纳布星去警告纳布政府。

和侵略军一起去纳布,然后去警告纳布人有人要来入侵了?

你不觉得这个警告有!些!晚!了!吗!奎刚大师?难道你们不应该马上向银河议会和绝地议会报告吗?就算没有通讯装置,你们也可以偷一艘飞船直接回科洛桑吧?多派几个绝地武士来纳布解决问题啊!别和我说偷一艘船有多困难,在这个世界里能不能偷敌人的太空船向来都是看剧本怎么方便怎么写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奎刚让欧比旺和自己分别搭乘两架不同的登陆船,因为“这样更不容易被发现。”尼玛啊!纳布是一个星球啊!两个登陆艇要是降落在不同的洲怎么办?然而这两个人还是奇迹般地在纳布的一片随机的树林离相遇了。

(11分)然后他们遇见了渣渣宾克斯

我不知道乔治卢卡斯创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到底是在抽大麻还是抽可卡因。为什么星球大战需要一个操黑人拉丁裔口音的畸形兔子?卢卡斯说这是一部拍给孩子的电影,OK,那为什么要在电影里加入冗长的议会辩论以及贸易禁运这样的概念?渣渣宾克斯是我最讨厌的电影角色之一,不但因为他无聊且刻意的搞笑台词和让人抓狂的口音,更因为这个角色把社会对黑人种族歧视性的刻板印象放进了我最喜欢的电影系列里面。星战前传的外星人设定里还会出现更多别的种族歧视,只知道钱的犹太人(塔图因星上的五金商贩),唯唯诺诺的带中国口音的亚洲人(贸易联盟官员),以及更多影射黑人的角色。不得不吐槽卢卡斯的恶趣味。另外在1999年CG技术还没有成熟到让人无法用肉眼观察出来。渣渣的形象在环境里实在 太突兀了!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演员在和空气说话。





(16分21秒)哎,总之奎刚,欧比旺跟着渣渣宾克斯来到了湖底的城市,向首领借了一艘潜水艇,并且得知到纳布城需要穿过地心。


尼玛啊!你没看错啊!要穿过地心啊!入侵的机器人部队居然直接降落在了纳布星的背面!需要徒步横跨整个星球才能到达纳布城!贸易联盟是脑残吗?

(22分45秒)两名绝地武士到达纳布后解救出了纳布政府以及女王一行人。众人决定劫持一架飞行器前往科洛桑(24分30秒)。离开纳布时他们需要飞跃贸易联盟的封锁线。


但大家都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他们这一架小飞机即使有防护罩想要突破这样的封锁应该是不可能的吧?美国当年对日本的海上封锁可谓是滴水不漏。要是连这样的小飞机也可以突破封锁,那不是在打贸易联盟的脸吗?

当然我们的主角一路绿灯地冲出封锁线了。

(28分30秒)顺利突出重围的众人接见了修好防护罩的R2D2。


龙心大悦的女王让她的一个侍从,帕德梅去把R2D2清洗一下。然而我们从后来的剧情中得知现在这个发号施令女王是真正的女王帕德梅的替身。所以在这个场景里是女王的仆从在命令女王去把这个脏脏的机器人清洗一下,而女王迫于不能暴露自己身份的原因硬着头皮答应了。不要和我说是帕德梅自己想去洗R2D2,在奎刚把R2D2介绍给女王前谁都不知道是一个机器人修好了防护罩,所以帕德梅是不可能私下里要求她的仆从命令她去洗这个机器人的。这件事唯一的解释就是帕德梅在和她的仆从在暗暗撕逼,好一场后宫大戏啊!

(33分45秒)由于漏油,主角们所乘坐的飞船迫降在了塔图因。奎刚前往集市寻找飞船配件。


在店主表示不收共和国货币后,奎刚居然就没有去别家店询问,而是打算用赌博把飞船配件赢过来。人家店主说这东西只有我们这儿有你TM还真信了啊?!而且这好歹也是一个太空港,就没有兑换全银河系最常见的共和国货币的地方吗?!

(38分44秒)安纳金向帕德梅介绍自己做的机器人C-3PO

先不说这么小的小孩子哪儿来的天赋和时间来造这个机器人。就算安纳金有这个实力,他手工打造的C-3PO为什么和片头贸易联盟大规模使用的礼仪机器人长得一模一样?





好了,我现在要说说本片最大的bug,也就是奎刚金大师对“原力”的解释。

在影片95分51秒的时候奎刚金向安纳金天行者解释了作为原力载体的“原力素“是什么物质

Midi-chlorians are a microscopic lifeform that reside within all living cells and communicates with the Force.Life forms living together for mutual advantage. Without the midi-chlorians, life could not exist, and we would have no knowledge of the Force. They continually speak to you, telling you the will of the Force. When you learn to quiet your mind, you will hear them speaking to you.
——Qui-gon Jinn
原力素是寄生在所有生命细胞中的一种可以和原力沟通的生命体。我们和原力素有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没有原力素,生命是不会存在的,我们也就不会有掌握原力的办法。它们不断地告诉我们原力的意志,只要你静下心来,你就能感受到。
——奎刚金

尼玛啊!这个原力素是什么鬼?!原力最让人着迷的一点就是在这个科技发达的银河共和国里,有着一群人仅仅凭借对原力的感知而维系着这个科学之外的信仰。奎刚的这番话却把原力从屌炸天的写意的层面拉回到了科学的层面。既然原力可以通过原力素获得,那为什么不大规模养殖原力素然后植入绝地武士体内?为什么不做全民血检找出原力素最强的那个人?当原力可以被量化成”原力素指标二十万“这样的概念的时候,任何围绕着原力的浪漫概念都烟消云散了,都变成冷冰冰的数字了啊!

我们还是看看尤达大师在帝国反击战中给卢克天行者解释什么是原力吧

For my ally is the Force. And a powerful ally it is. Life creates it, makes it grow. Its energy surrounds us and binds us. Luminous beings are we, not this crude matter. You must feel the Force around you. Here, between you, me, the tree, the rock, everywhere!
——Yoda
吾之盟友乃原力也。它由生命孕育形成,它的能量就寄居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是光的生灵,而不是这副肮脏的躯体。你必须感知你身边的原力。它在你我之间,在岩石和树木之间,它无所不在。
——尤达

哼!奎刚金居然还好意思说自己师从尤达。

安纳金的童贞母亲也让我十分费解。(47分30秒处)


她号称自己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怀上了安纳金。于是奎刚得出了安纳金是由原力孕育产生的这样的结论。结合影片后半段绝地武士们不断讨论到的”大预言“,任何人都会联系到这个大预言就是在暗指《圣经》,安纳金就是耶稣。安纳金母亲这样的经历不就是 “上帝使玛利亚怀孕,玛利亚就怀孕了”的翻版吗?

。。现在看整部星战前传感觉都不一样了。原力的意志就是上帝的意志咯?那绝地武士就是一直信奉上帝的犹太人。直到安纳金出现,绝地武士拒绝承认安纳金是上帝的亲儿子救世主,最后被安纳金的天主教会赶尽杀绝。。原来前传三部曲就是星际版圣经故事。

什么JB玩意。



继续讲故事把。。然后还是孩子的安纳金参加了赛车比赛。这场比赛又臭又长,倒是没什么黑点,除了我想不通为什么一船成年人会把他们的未来交给一个第一次开赛车的黄毛小子?就算找不到发动机零件,他们也可以去找那些星际走私贩帮忙好吗?这些走私贩经常往来银河共和国的各个区域,想必也是可以收共和国货币的。我知道集市附近的酒吧里就有一堆走私贩,比如:


或者可以发一封星际电报,请更多的绝地武士来搭救他们。就因为一家小五金店的犹太老板说这个配件别家没有,奎刚金就放弃所有办法了,铤而走险选择赌博吗?

哦?你说魅影危机的赛车游戏卖了多少钱?。。

哎,总之安纳金一行人离开了塔图因前往银河首都科洛桑。银河议会在听取他们的报告之后做出了派一个代表团前往纳布调查取证的决议。(88分30秒)


难道两个绝地武士和女王的证词还不够吗?电影开头的时候两个绝地武士不是作为最高议长的代表去和贸易联盟谈判的?议长连自己的代表都不相信吗? 我想静静。

总之一行人又返回了纳布星,在刚哥人的帮助下击败了贸易联盟夺回了纳布的控制权。我就不费口舌讨论这一系列动作场景中的bug了,唯一让我困扰的是在影片结尾,当所有事情都解决完毕的时候。。

为什么没人去把安纳金的母亲赎回来?!

为什么没人去把安纳金的母亲赎回来?!

为什么没人去把安纳金的母亲赎回来?!

是因为这样在第二部里安纳金就可以因为自己的母亲的死亡而走向原力的黑暗面吗?



——————————————平静的分割线——————————————

我爱星球大战。星战前传是我的启蒙电影之一。曾经的我也把魅影危机看作是开天辟地的神作。但直到我看完了星球大战正传,才慢慢意识到1999年之后的新版根本无法与正传相提并论。

最初的星球大战(新希望,帝国反击战,绝地大反击)代表了那个太空时代人类对宇宙的浪漫情怀:奇异的宇宙人,瑰丽的外星景观,永无止境的探险。那是科幻最美好的时代。刚刚毕业的乔治卢卡斯在简陋的摄影棚里绞尽脑汁用模型拍出惊人的特效,他那时候可以一晚上专心琢磨如何用土豆在荧幕上搞出雪景。

30年前的卢卡斯面对记者关于电影特效的询问,回答道:电影特效只是讲故事的一种手段,电影的核心是一个好的故事,而不是绚丽的特效。

这也是我想对30年后拍了星战前传的卢卡斯先生说的一句话。

1999年魅影危机上映时,卢卡斯已经从当初那个电影体质的挑战者变成了受益人。他已经变成了“当初自己所憎恨的人了“。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没有人再把他当成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而给予建议和指导,身边充满了那些阿谀奉承的把卢卡斯视作神明的人。在关于魅影危机的纪录片里,当乔治卢卡斯自己带着制片人看完魅影危机的样片的时候,他自己也意识到这部电影拍的很糟糕

摄影已经结束了,已经太晚了。


或许当初的星球大战正传之所以这么棒,就是因为卢卡斯没能完全控制他的作品。

星战系列最杰出的帝国反击战是他的老师艾文柯什那指导的。


星球大战魅影危机是大多数星战影迷遇到的最让人失望的东西了吧。糟糕的剧本,糟糕的人物设定,糟糕的摄影,我实在无法想象那些等待了17年的老影迷的体验,他们有些人在电影院门口的帐篷里等了整整一星期只为第一个冲进电影院。

三四个月前,当原力觉醒的预告片刚刚放出,整个星战圈一片沸腾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一个老星战迷他们第一次看到魅影危机的预告片时是什么感觉。他说那会儿比现在还疯狂,他们那时用拨号上网能,看的分辨率只有250*250左右,有些人家里还没有网。于是星战迷们都聚集到了有电脑的朋友家里,一遍一遍地看魅影危机的预告片,憧憬着半年后的这部电影。



哎,希望今年的原力觉醒不会让人失望吧。

(附赠刘看山和R2D2)




  

相关话题

  怎样分析评价面对歹徒的枪口还在大呼“我不要命”的受害者的心态? 
  静不下心来学习,怎么办? 
  如何评价「买书不看,却又以买书为乐」这种行为? 
  中北大学补考考生作弊被抓后坠亡一事中,老师到底该不该负责? 
  得罪(亵渎)神灵了应该怎么办? 
  如何鉴别出渣男或渣女? 
  你为什么不喜欢 MBTI? 
  你遇到过的最奇葩的地域黑是什么? 
  行为经济学如何看待报复与嫉妒心? 
  真心想问问大家是怎么解决自己身体的欲望的,感觉自己好像有瘾一样,想改变但是改不了 ? 

前一个讨论
犬儒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三者有何区别?
下一个讨论
现在知乎上专业性的回答是不是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