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辽宁相对于其他的东北地区是否有特殊性? 第1页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宁其实真的有一部分人是远古级别的辽东汉人(汉代辽东郡、辽西郡),

不是传说,是真的有,而且明末大乱也并没有离开,

但这部分人(佟氏、邸氏、祖氏、高频的杨氏、韩氏,以及部分其他大姓人口)跟冀东土著本身是连成一片的,在语言文化上也始终同步演变,所以他们跟冀东人(尤其是永平府)也没有多少区分的必要。到18世纪之后,辽西土著如果想去黑吉定居,跟山东、河北的大部队一样需要“闯柳边”,所以在人口移民史上,角色也是一样的。

目前东北的佟氏有70%来自远古汉人,30%来自女真人的汉姓化,这又是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女真人佟姓的最大来源“佟佳氏”(Dong-giya)从Dong这个形式来看,可能起源反而是渤海国的【董氏】(我认为女真大部分 -giya 系姓氏都源自渤海国汉姓,包括许多地名也是来自姓氏)。

从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女真人很喜欢采用【佟】作为汉姓,这也反映出辽东佟氏的远古土豪级别。这同理类似于苗族大量采用“罗、熊”作为姓氏,远播老挝、美国,目前美国的Xiong姓仍有91%是老挝苗裔,华裔仅占9%。


在明代,辽宁汉人可以实锤讲的是一种昌黎话(根据满文《三国演义》的汉字对音),直到清初在锦州、沈阳被北京话替代,但在秦锦沿海仍保留了质疑式风格。

昌黎话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唐代的营州,一大特色是保留了上古燕国的【诺】(na:k)-> 嗯呐,表示应答,这也仍然保留在今日的东北话中。

你只有了解了昌黎话,你才能明白,明代东北话(昌黎话)虽然在清初调值被北京话取代了,但是有数量不少的特征是传承下来了。比如,扔=leng 我以前以为是来自胶东话的影响,但是现在看来,更可能是明代继承下来的昌黎话。因为在一堆 r- 母字当中,就这少数几个读 l-。

我也是了解更多之后才发现,我的mtDNA——姥姥的家族来源(来自抚宁的杨氏),算是土著中的土著,因为秦皇岛、绥中、兴城等地的最大特色,就是杨氏比赵氏还要多,跟周边完全不同,可能是从久远的郡县时代(辽西郡、右北平郡)保留下来的姓氏结构。


真的由衷感谢《北京方言词典》《牟平方言词典》《昌黎方言志》,这三本书锁定了东北话的所有来源,再也不会被“某某来自满语”的谣言带歪了。在2016之前我甚至自己都被误导了好多年。

否则,现在冀鲁方言消失的这么快,真指不定未来网上怎么乱编乱传、乱偷乱抢(1989年辽宁《岫岩县志》已经惊人的说出“扎古是满语”“街=gai是满语”)。这样的谣言在西南、台湾没有传播空间,但在东北很遗憾,偏偏就是有。也许这就是“不问来源”的恶果吧,不要以为所有的观念都只有优点,他是会有恶果的。


user avatar   qiu-yuan-8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很多

比如说在东三省里,辽宁是唯一一个全省都在松辽分水岭以南,属于“南满”这一地域文化概念的省份。


东北三省,在自然环境、历史积淀、经济地理等方面,其实是有明显的区分界限,这就是由松辽分水岭相隔开的南北之分。

辽东是全部在分水岭以南,处于辽河流域的省;而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大部分,是位于在分水岭以北,处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包括黑龙江省最东部的乌苏里江流域)的两个省

关于松辽分水岭和“南满”、“北满”,以前在其他答案里讲述过。

正是这道分水岭的存在,在历史上,长期阻碍了农业文明由辽河流域向松花江流域的扩张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

辽宁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发达省份(除直辖市)。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计划经济时代有个词,叫做“辽老大”。因为当年计经委每年要派生产指标,很多分项辽宁日常排第一。举个例子,家父体制内全国会议由几个重点省轮流东道主,90年代初轮到辽宁。当年习气也算不当之风吧,沈阳开完正会还要带外省同志们去旅游城市“参观考察”,自然是大连海景拿得出手,走的沈大高速。除了辽宁干部,外省机关,包括如今的南方发达省份,全都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状态,因为是第一次走真正意义的高速公路(同期广东还有一条,但只有象征性的10多公里)。

除了经济,最容易凝聚集体荣誉感的体育比赛,辽宁也是大省。无论足球、篮球还是全运会,辽宁队也都曾经是个非常强大的存在。

这些东西结合,造就老辽宁人对关内有一种地域优越。东北人的失落感,无非源自曾经辉煌过。但就事论事,吉林和黑龙江,巅峰期也是中上省份。而辽宁,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做大哥好多年”,失落感尤为强烈。比如当网上黑东北时,吉黑人的反应是:我又没得罪你们,为啥黑我们?辽宁人,尤其是老辽宁人的反应是:当年摆地摊的南蛮之后,我不歧视你们就客气了,你们也配?

还是以家父为例,他年轻时的经历,出差广州、杭州,没感觉招待所条件比沈阳、大连强(我妈深受马桶刺激,甚至一度同情江浙人民生活条件);反过来,关内人来辽走个高速问一路,时装节看花车里巴西妹子跳个桑巴激动半天,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他90年代初游览长江,从湖南走到重庆,回来就感叹“那边人太穷了”。在他的人生经历里,辽宁才是发达的工业省,关内是贫困的农业省。辽宁的50后、60后、70后,都是这么过来的。在他们对辽宁黄金时代的认知里,除了承认广东老板有钱,其他都不放在眼里。当辽宁沦为二流省份后,他们心理是无法接受的;至于网上活跃的80后90后,是这批人的子女,80后还赶上了辽老大的尾巴,同样会被这种思想感染。这造就了辽宁人特殊的文化气质:拧巴。

辽宁人当然知道辽宁不行了,辽老大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又很不甘心,不甘心也没什么办法。我们有没落大户的死要面子,高赞的黑龙江答主说辽宁人对南方比较自信,很委婉,其实就是一种“没什么了不起,以前给我们修皮鞋的家伙”破落户式的油腻;又有东北基因里的自嘲精神,什么重工业烧烤轻工业喊麦,黑起自己那叫一个不择手段;又有种不甘,身为沿海省份,基础设施也不错,总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表现出来就很精分,特别是网上键政。辽宁人似乎争强好胜,老是比比后进强省;又似乎接受现实,自黑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似乎执着历史地位,沉湎于旧时代的追忆;似乎又满足于小确幸,对相对低廉的房子与烧烤价格颇为自得。总之就是拧巴,五脊六兽,赖了吧唧的。

东北有句谚语:辽宁奸,龙江虎,中间夹个二百五。意思是辽宁人是东北内部的南蛮,奸诈狡猾;黑龙江人武德充沛,性格憨厚,可惜做事不过脑子;吉林人没啥存在感,二百五是为了押韵。时过境迁,现在大家都学奸了,也显不出我们。剩下拧巴,四千万辽拧人。


user avatar   guo-shi-wu-shuang-6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卑。

大概是因为我们4000万人口的辽宁省没比过江苏和广东吧


user avatar   liang-fa-fan-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东北大澡堂女孩子怎么那么白? 
  如何看待近期沈阳,吉林,郑州纷纷曝出猪瘟事件? 
  辽宁最没存在感(不出名)的城市是哪个? 
  为什么东北像是一家? 
  为什么很多人把吉林查干湖鱼叫做“洗澡鱼”? 
  疫情2年,为什么吉林那么严重? 
  江浙沪的文化输出为什么不如西南和东北地区? 
  东北的杀猪菜怎么做最正宗? 
  锅包肉真实历史是什么,锅包肉到底是怎么来的? 
  如何看待企业家毛振华公开控诉被黑龙江亚布力管委会欺压? 

前一个讨论
法国是如何从西法兰克的领土范围扩张到现在的范围的?
下一个讨论
如果现代的一个城镇集体穿越到先秦时代,会被古人反杀吗?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