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施一公研究组 2015 年 8 月 21 日在《科学》在线发表的两篇论文对分子生物学领域有什么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科学领域内部的反意见:不希望得诺奖。绝对对中国科学百害无利。施一公靠海外起家,靠巨额经费投入,靠组织团队攻坚而有所成。这种模式完全不符合基础学科在培育人才和普遍性上的要求。但是会使得某些人被打鸡血去强化这一模式。

我国的经济模式根本就不需要这些成果。比如最直接的医药领域,我国有哪些药物用到了这些基因研究成果?我们紧跟国际潮流,可是我们自己却用不上。我们花钱买外国人仪器,研究外国人感兴趣的课题,提升国外期刊的质量,为国外需求做贡献,最终推进国外技术的进步,甚至还会提升外国期刊的影响力,向他们支付出版费,购买阅读版权,甚至为他们的sci检索付费,,,所有这些还都是用我们自己纳税人的钱。这些年来,看国产仪器,比国外差距更大,而不是更小,就是拜这种功利主义科研所赐。

诺奖,对中国乃是毒药,而非甘露。

匿了,省得爱国学生乱喷。




  

相关话题

  人类进化为什么把体毛和尾巴进化掉了? 
  现实中现代热武器是否对金刚、哥斯拉、恐龙等巨型生物有效? 
  如何确定出门是否锁门? 
  章鱼真的是外星生物吗? 
  为什么吃没熟的猕猴桃嘴巴会出血? 
  免疫检查点 PD-1 抑制剂与 CAR-T 细胞联合应用是否对实体瘤造成致命性的打击? 
  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别的生物养宠物吗? 
  从遗传角度分析,生男生女一样吗? 
  部分分子人类学研究人员对血统进行研究,是否有损民族认同,是否缺乏责任感? 
  吸血鬼会被热血青年烫的一嘴泡吗? 

前一个讨论
名校 PhD 当高中老师的感受如何?
下一个讨论
《星际穿越》里布兰德教授写在黑板上的公式是什么公式?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