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开车真的有那么累吗? 第1页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累啊

累啊

累啊

累啊

我一个人开了1400公里,除了加油上厕所,没休息过

回来我就睡了差不多18个小时,还没缓过来,而且不想开车,非常不想


user avatar   xiao-yuan-bao-shi-guai-bao-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和老婆自驾出游都是我开车。每天开8到10小时。

老婆会一直在副驾上陪我聊天说笑,讨论沿途的风景、见闻。她会准备零食、饮料、水果,剥好喂给我吃。

并且她懂得我超车时、并道时、转弯时是不能喂我的,要等我平稳开在直路上时才喂我。

她准备了鼻通等提神的玩意儿,在我需要时帮我打开给我吸,我犯困时她帮我抹薄荷油按摩头部,挑我喜欢的歌播放着听我跟着唱。

在服务区我放下靠背睡觉时她就在旁边自己玩,我醒来总会看到她带着笑脸问我休息好没有,要不要吃她刚买的xx食物。

所以跟她一起时,我开车是不累的。

题主,你能做到这些吗?


谢谢各位捧场,再补充下吧,其实老婆的行为也是要引导的。就拿喂我吃东西的时机来说吧,老婆最开始也不太了解什么时候能喂什么时候不能喂的(她不怎么开车不太懂什么样的路况需要全神贯注),她以前会随时喂我吃,假如我在超车,我就会说等一下,等我平稳下来了,我说现在可以喂我了。


补充,我是没预料到这答案会火,哈哈……

回应几个问题吧:

1.有的评论疑惑的一天开8-10小时的问题,当然不是一直开啦,不说我的身体了,就算车的油箱,也不允许我开这么久啊……中间肯定至少有四、五次休息的。只是从一天当中的起止时间来算,有8-10个小时。

2.“不累”肯定是相对的。咋可能绝对不累呢?那些问“腰”的,问“腿”的,你就算在办公室坐一天你也会累啊。所以本文的“不累”,当然是指驾车这件事没有为我增加额外的“累”……

3.是否觉得累应该也和个人喜好有关。我从小就喜欢车,喜欢开车,就是从小90%的玩具都是车,去游乐场从碰碰车到转圈圈赛车与车有关的必玩,长大后关注汽车资讯、周末会去4s店一条街挨个试驾的那种喜欢。自驾本来开的又是自己选的自己买的驾驶感最好最熟悉最顺手的车,更不累了。(如果是开单位那些破车,我应该会累,而且烦躁)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开车越来越容易累了。

比如当老板的,一般都会配个司机,因为平时精神很紧张,处理的事情不具有连续性,东一件西一件的,开车时的假性放松会很容易疲劳想睡。

我自己开车两小时就困得不行……看了一下各个大神的回答甚至有开十小时的,真的佩服得一塌糊涂。


user avatar   a-hua-68-2-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累,其实精神都是高度集中的


user avatar   bei-fang-de-xiong-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的开车:点火、挂D挡,上路开巡航,到地儿停车熄火。

实际的开车:

上路:

这段路非机动车多,刚刚看到好几个闯红灯的,得慢点儿,注意非机动车,诶,那个老头了哪儿出来的。前面道路施工,把右侧拦了,得往左并,诶,后面来车了,大灯减速等着从他后面并。后面有救护车来了,左边还想还有点儿空间,并过去把他让过去。到收费站了,etc好像在右边,准备并过去。

上了高速:

限速120,车速太低了,赶紧提速。前面那车怎么那么慢,估计不是玩手机就是新手,得赶紧绕过他。右前方的车后面的空间够过去,但是前面好像还一个慢车,这条线不合适。再右边没有车,可以从那条线绕过去。看到测速牌了,好像有一点点超了,松油门慢一些。好像快到出口了,但是右侧车道看起来车有些多,赶紧先并出去。后面的车闪我了,那让他先过我再并。

到了地方:

草,没地儿停了,先进去绕一圈,诶,那有个车准备走了,开过去等着。不过好像是个残疾人车位,他瞎停我不能跟着瞎停,再绕一圈吧。

想到再补。

总之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要么安安静静别废话,要么帮着看路线,堵车的时候赶紧帮忙看一下有没有不太堵的路能绕一下,快到地儿了赶紧查一下附近哪里有停车场,地面停车场还是地下停车场(一般地下车位多),哪个离入口进一些。


user avatar   jing-ru-jing-ji-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先反问一句:

“读书真的有那么累吗?”

如果你想考个野鸡学校,随便学一学没太大问题,“学费”可不低哈。

如果你想考个985、211,每天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可能考的细节,你说累吗?


开车也是这样子,你可以选简易模式,drive like an asshole,跨双实线、逆行、闯红灯、不避让行人,胡TM开。

你也可以选择困难模式,尽可能保护好每一位交通参与者。

我把之前写的春节跑长途安全驾驶指南发给大家,这篇文章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A、车辆的准备(7项)

B、驾驶员的准备(6项)

C、乘员的准备(5项)

D、必要的驾驶技巧(20项)

E、如何处理突发状况(8项)

开一个车就得研习这么多内容,你跟我说开车不累?


—— 6200字长文 / 阅读完毕需要10分钟 / 点赞or收藏请自便 一起来更好——


  世上本没有老司机,车开多了自然就有老司机出炉。就如坐飞机不允许带100mL以上瓶装液体和不能托运锂电池那样,每一条看似不可理喻的交通规则,都是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教训。

  春节回家,求的就是一个团团圆圆齐齐整整,安全知识多学多用没坏处。不赘述,下文请:



车辆的准备


1、轮胎

  轮胎是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零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我们需要保证轮胎胎壁没有鼓包,因为鼓包会直接导致爆胎,车辆会失控。

  其次,我们要确认轮胎没有过度磨损,如果都快成光头胎了,还是赶紧换掉吧,快过年了,汽修店的人都快手关门回老家啦。

  再者,我们需要一套胎压监测,这比每次都下车踢一脚轮胎来得靠谱。



2、三大件

  如果真的要跑很久的长途,不妨提早做一个小保养,换换油水,检查刹车,顺便让4S店或者快修店师傅给你检查一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是否性能完备。

  谁都不想车子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抛锚,这还是春节期间呢,谁来拯救你?钱给够当然有救援,但没人想多花两三倍的钱对吧。



3、制动系统

  车子跑得快不快不重要,多数中国驾驶者都是轻踩油门,担心转速超过2500rpm就会自爆的。只要舍得轰油门,开着雷克萨斯ES200这种13秒破百的车,你都能当红灯前的王者。

  车子是否刹得住,是中国人更忽略的一点,而制动系统的健康状况真的就是决定生死的一个要素。绝大部分民用车的100-0km/h刹停距离都在40m左右徘徊,如果春节回家是满载状况的,制动距离会进一步拉长。

  出发之前,我们必须到4S店或汽修店检查一下制动系统是否运作正常,刹车片是否已经磨到底了,制动液是否该换了。



4、照明系统

  有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车子坏了外部光源,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路上看见“独眼龙”的原因。

  检查照明系统根本不需要去店里,找个哥们到车里控制灯光,你在外面指挥他打灯,1分钟就能检查出有无问题。

  如果真的有需要更换的灯具,这时候叫京东送货估计已经来不及换了,去汽修店弄一组吧。



5、装ETC可能省一点时间

  不是所有人都在春节免费7天时间内出行,如果装备ETC的话,的确可以省却很多时间。因为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强制推广ETC,只开了极少的人工收费通道。

  至于“不装ETC不能享受春节免费通行优惠”的话术,纯粹是无良自媒体自编自导的谣言,取消关注垃圾自媒体就是了。



6、纯电动车的真实续航

  目前,国内通用的续航工况测试规则与NEDC基本相同,国内还允许厂家“只采用市区循环进行试验”(不用跑高速啊),因此几乎所有NEDC成绩都低于正常用车情况下所能得到的平均电耗值。

  如今有一些逐利的厂家和媒体,关闭空调、暖气、音响甚至涉及安全的灯光,在远郊找个几乎没车的地方慢速绕圈,或者在高速路上以60km/h龟速行驶,最后把这个续航成绩写成文章公布给大家看。

  君可知,那些尾标打着“EV300”的车,NEDC只能跑230km左右,某些厂家和媒体可以匀速跑出350km来。那些尾标打着“EV500”的车,NEDC只有400km左右,他们甚至能跑出650km来。考虑到真实续航比NEDC续航还要少20%左右,遇上极寒天气甚至要少40%,因此各位开电动汽车上高速之前请注意保守估算安全续航值。



7、纯电动车的真实充电时间

  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充电时间计量方法,多数公布的是20%-80%充电时间,这是针对直流快充的数值,一般市售电动车能做到30-50分钟内完成这段充电。有些电池技术特别牛的厂商,甚至能在30-40分钟左右完成0-80%充电。

  实际上,因为环境温度、电池温度、充电桩性能、是否共用充电桩、是否进入涓流充电模式(SOC 80%以上)、是否排队等情况,充电时间会相应增长,但从不缩短。

  建议大家多预留时间给充电过程,因为纯电动车的销售热潮还在继续,春节期间高速上的充电桩必然是不够用的,坏桩必然是很高概率的。





驾驶员的准备


1、千万不要认为“新手只能开高速,不能开市区”

  这是最体现达尔文自然选择的一条,必须放到前面来说。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朋友亲戚同学,刚刚拿牌,不敢开市区路,一个劲往高速上面“练手”,却不知市区低速碰撞(反正新手们也不会开快)顶多就弄花/弄瘪点覆盖件,而高速碰撞就是来世见。



2、鞋子

  长途驾驶,高帮鞋子根本不适宜穿,更别提女生的高跟鞋了。带一对软底运动鞋,最好是鞋面透气的。



3、墨镜

  特工戴墨镜不是为了耍酷,而是为了发现逆光处的敌人。老司机戴墨镜也不是为了耍酷,而是为了防止长时间对视阳光造成疲劳不适。请记住,遮阳板的作用非常有限,即使你用上路虎的双层遮阳板也不如一幅墨镜好使。

  带度数的墨镜有点贵,需要在眼镜店按照常规配镜流程走一遍,来不及配备合适墨镜的眼睛侠们,可以去买一组夹片,夹在镜框上就能解决问题,几十块钱而已。



4、手动挡

  开上高速之后,手动挡与自动挡的区别不大,毕竟都在最高挡位上锁着。问题是,这可是春运,哪有这么通畅的路况供大家畅游。

  如果你开手动挡不算熟悉,建议带上一位同样会开手动挡的朋友。当然,会骚操作的手波党并不多,所以自己还是做好左脚抽筋的准备吧。



5、紧急救援小物件

  胎压监测系统只能监测,若是缺气还得靠气泵,买一个电动的大概100。三角反光板、荧光服、灭火筒、千斤顶必须带着,谁也不想用到,但谁也不能落下这些必需品。

  缺气保用轮胎虽然有点吵,一旦中钉子却可以不换胎直接跑到汽修店。若是没有这项黑科技,就只能自己换胎或者等救援,请注意把非全尺寸备胎换在从动轮上(四驱的请当我没说过),请注意到紧急车道上换胎,请注意放好三角反光板(因为中国最不缺占用紧急车道的缺德驾驶员),请让车内乘员都到高速栏杆外面去带着,请让一位有经验的人给你到反方向50米的栏杆外放风(因为中国真的不缺占用紧急车道的缺德驾驶员)。

  对了,如果轮胎超过19英寸,还是别换了,直接叫拖车吧。真心换不动,太重太大了。



6、药品与干粮

  晕车药是必备,还有一些类似藿香正气丸和薄荷膏的百搭药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矿泉水要带足,尿袋可以备着几个。干粮可以多带咸味的,甜味的跑长途没那么好使。





乘员的准备


1、一名合格的CoPilot

  副驾驶位最忌讳给两种人坐:啥都不说、啥都不帮、纯粹混吃等死的木头人,以及啥都乱说、啥都给你急的祸害。

  一名合格的副驾驶员,必须是驾驶员的得力助手,帮忙看导航中的关键点(与前方路牌比对信息),帮忙观察可能遇到的周遭风险,帮忙递点吃的喝的给驾驶员,陪着聊几句不太烧脑的闲话。



2、一名合格的乘员

  一名合格的乘员是必须绑好安全带的。时速120km/h之下的碰撞,生还概率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汽车厂商基本都只做60km/h左右的碰撞测试。



3、不要超载

  有很多长辈是没有行车安全意识的,他们会认为绑安全带和不允许超载是交警为了罚款创收想出来的点子。

  对于任何要求超载的无理要求,我们都应直接拒绝。驾照在你手上,他们当然不担心被罚,但若真的中招呢?罚款还是小事,出事故谁负责?



4、行李超载

  春运期间,很多车主就开始了自己的印度开挂之旅,不仅人员超载,连行李空间都用到150%去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骚操作。

  虽然车子是你买的,但怎么用可是国家规定的,在车体外部制造不稳定因素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是违法行为。

  此外,大家要留意车内物件的固定,在急刹的情形下,这些物件有可能往前飞并造成人身伤害。



5、来点音乐

  选一点节奏轻快的音乐吧,活跃一下车内气氛也挺好。



第1页




一些很必要的驾驶技巧


1、如何用灯

转向灯在高速公路上也是必备灯语,变道的时候必须提前3秒打,不然周遭时速100km/h以上的车辆无法正确判断你的意图,一旦碰撞就会酿成大祸。

双闪灯不是在雨雾天气中开启的,而是车辆故障必须靠边停车,或者前方突发拥堵需要一起急刹时开启的。

远光灯在有路灯的任何路面上都不应该开启,它会让对向车辆驾驶员、前方车辆驾驶员失去视野,造成事故。“远光狗”不可当。

雾灯在能见度低于200米的雨雾天气中就必须开启,我国生产的所有车辆都标配后雾灯,前雾灯得看车企是否厚道。



2、如何刹车

  手动挡车主在长下坡等非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低挡位制动,自动挡车主可以通过手动降挡来完成同类操作。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用不上紧急制动,因此仅需要平稳制动即可,不要刹车刹得一惊一乍的。

  当遇上情况需要紧急制动时,必须迅速且坚决,因为绝大多数用户(特别是女性)碰到这种情况都会因为车辆急刹抖动而放缓了制动力度,这是非常致命的操作错误。



3、进入盲区

  有很多山路有盲区,此时我们必须减速、观察再通过。必要时,长按喇叭警示对向来车。

  不要担心吵到山上觅食的小动物,自己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4、永远不要跟其他车并排行驶

  无论在高速还是县道,与其他车辆并排行驶都是非常高风险的操作。旁边车辆的任何一个摆动都可能造成连环事故。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要跟大型车辆(水泥车、大拖头、客运大巴等)并排行驶。因为快速行进的两个物体之间,空气流速很快,压强很低,我们开着的小车就会被大车“吸”过去。这叫“伯努利原理”,1726年就已提出,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5、雨雪天少占最边车道

  无论你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最怕就是遇到单边车轮打滑,如果行驶时速很高,轮胎排水性能一般,ESP电子稳定系统缺失,那么面临的危险将是巨大的。

  何时会遇到单边车轮打滑呢?雨雪天气时,高速公路的最左或者最右车道会有积水或者结冰,造成车轮左右轮的抓地力差距变大,单边车轮打滑之后很难掰回来,极度危险。



6、切勿开窗驾驶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开窗并不能节省能源,而且随时可能从外部冲进来的小物件会威胁到乘员安全。长时间开窗驾驶,驾驶员会耳鸣,造成判断失误。



7、切勿疲劳驾驶

  此条不需多言,感觉困了的时候,这已经是风险特别高的阶段了,必须尽早进休息站稍作歇息。



8、压着限速跑

  很多人喜欢在最左边超车道以限速60%左右的时速慢慢开,这是中国特色驾驶方式,不仅仅拖慢了整体车流速度,还有可能酿成追尾风险。

  正确的驾驶方式是压着限速跑,在中国超速10%以内是不罚款的,一般的“脚抖”也不会超过10%的速度,有定速巡航或者自适应巡航可以省事很多。



9、变道注意盲区

  超车必须从左侧超。如果你在一辆大车后面往右边车道超车,由于驾驶座在左边,看不全大车右前方的障碍物,你有相当高的前撞风险。



10、不要走应急车道

  老生常谈的中国式驾驶老毛病,永远都有大批大批的人选择违法。在这批牲口眼中,应急车道就是给自己赶时间用的,老子天下最大。



11、不要跟车太近

  底盘低的车,在时速较高或前方路况不好的前提下,必须留够跟车距离,不然前方的障碍物或者坑洞能报废你几个零部件。

  正常情况下,每10km/h时速就要留狗10m跟车距离,也即是100km/h巡航时的跟车距离是100m。由于中国式加塞驾驶方式盛行,无论你留100m还是120m,总有智障儿一个加塞给你缩减至20m。



12、不要压水坑

  鬼知道里面有什么,鬼知道水坑有多深。



13、从匝道进高速要全油门

  很多中国驾驶者不舍得全油门开车,但若你开着一台小排量车从匝道进入高速主道,让你并线的距离是很有限的,你没有足够的助跑距离去慢慢加速跟上主线车流速度。

  为了不让慢车道上的大车追尾,我们的求生技能里面就必须包括全油门加速加速。

  笔者曾经试过开一台1.0T三缸某美国品牌轿车上高速,在德国无限速公路上被大车追得魂都不见了。问题不在三缸之上,而是超小排量发动机真的没办法短时间内内输出足够的功率



14、从匝道出高速要看时速表

  开了几小时高速之后,至于出匝道到市区或者县城了,这时候必须盯紧了时速表。开惯了120km/h就不会觉得80km/h很快,但市区限速才60km/h……



15、服务区

  服务区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需要时刻谨慎对待。如果夜里没亮灯,这个服务站也别过去了;如果站内人太多太杂,撒泡尿就赶紧走,记得人离车的时候,车窗可见的范围内不要放贵重物品。

  服务区不仅公共设施脏,食品也不一定卫生(部分发达省市的服务区除外),大家尽量食用大品牌的包装食品,对于服务区的那些“当地名小吃”可是要多留个心眼,因为在高速堵车时闹肚子真的非常不体面。



16、停车

  停车之后开门要非常小心,现在汽车和走路时还在看手机的人太多了,碰上了不仅产生车损,弄不好还得赔对方钱。

  回乡停车需要非常小心,不懂事的小孩子会用石子钥匙刮花车漆,更有甚者在车底放鞭造成自燃事件。



17、在小村落行驶

  小心农村的鸡鸭鹅狗猫,赔不起。小心蹲在路边玩耍的小孩,车的四周都是盲区,坐进去只有没有360°全景影像就真的看不着了。



18、谨慎越野

  绝大多数SUV都不是越野车,四驱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别瞎去跑山劈弯,除非你想全村人都知道你开什么车……(比如下图这样把全村人叫出来抬车)



19、学会用儿童锁

  童锁不仅在春节期间保护别人家的孩子,还能保护车主自身利益。在中国,无论给什么恩惠,只要对方因为自己不小心闯祸,都会因此状告恩人。

  举个例子,最近就有一位医师善心帮助骤然停止呼吸的老人,心肺复苏时压断了对方肋骨,人救回来了,老人家人居然还状告医师。



20、车不外借

  不要借车给任何亲戚朋友同学,都不靠谱。让他们自己去打滴滴,大不了付钱为他们叫车。(脸皮这么厚的人还真的存在)





如何处理突发状况

1、千万别“要车不要命”

  普通的日子,吃完火锅,唱着歌儿,高速路面,超车道上。前车一个凌波微步,右切一道,出现笔者面前的就是下图这一幕(自己P的):

  双闪坏车一台,无警示牌,一位大叔摇着手中树枝,并用自己的皮肉之身,保卫自己的爱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目睹大叔对这车爱得深沉。



  正确操作是:即使车子坏在了车道上,驾驶者放好三角架之后就赶紧撤离到高速公路栏杆外,别留恋你的车子,保险公司罩着呢。

2、检查交强险

交强险标签目前已经不用张贴在前挡风玻璃上了,遇到外省交警罚款扣车,请及时拨打12389公安部举报热线进行举报。



3、让速不让道

  这条就是为了让对方全责……

  遇到突发情况,如果让道了,违法成本得自己支付,特别冤。



4、打喷嚏

  如果在高速巡航路段打喷嚏,必须双手握紧方向盘,右脚轻放在制动踏板之上(但不要踩下去)。

  不要理会鼻涕是否喷出来,这不比任何事故恶心。



5、玻璃起雾

  前挡风玻璃内起雾,用空调去吹走,冷风治标(起效快),暖风治本(起效慢)。前挡风玻璃外起雾,用雨刮弄掉。



6、急刹车要看内后视镜

  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项自我保护驾驶习惯。很多时候,急刹车的瞬间我们都只会望着前方,但这时我们面临着一个可能更大的危险,那就是后方刹不住的大车有可能会追尾。

  刚刚我们提到了中国式加塞驾驶方式,大家也知道还有中国式超载运输方式,这两项叠加起来就会酿成大车刹不住追尾前车的风险。

  如果后方真的有大车,看看左右两侧有无生存空间吧……



7、毁灭性碰撞的逃生时间

  纯电动车的逃生时间只有60-120秒,汽油车的逃生时间会相对长一些,但谁也说不准具体是多少(谁也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在何时殉爆油箱),因此只要人逃出来了就别回去拿东西了。



8、车外借出了事,对方家人想你赔偿……

  中国人太拘泥于情面上的破事,总是耐不住软磨硬泡就把车子外借给不靠谱的人,那些还你一台空油“拉力涂装”车的人已经算是很道德的损友了,有些去酒吧泡妹还酒驾被刑拘,有些去冰面漂移结果掉水里的,还有各种想当车神结果送一车人去见耶稣的。

  遇到损友作妖直接产生伤亡的情况,对方家人往往不会赔偿你刚刚失去的车子,还会埋怨你不该借车子给他儿子,你现在欠他家一条人命必须偿还。

  这时候,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口咬定车子是他儿子偷走的。




结语

  汽车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生态圈,我们的经验都是基于一次一次自己或他人的教训,慢慢地形成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机制。

  中国社会发展太快,工业化最硬核的这三十年让万千中国家庭开上了私家车,但只有很少比例的驾驶者真正步入了汽车文明社会,中国式的驾驶习惯依然停留在野蛮阶段,依靠社会呼吁是无法快速成长的,我们需要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交通法规来规范和引导。



  在一个健全的汽车社会建成之前,我们还有好些路要走,春运之路便是其中一条。

  先说这么多了。祝大家归家顺利。安全回家,才是最伟大的旅程。


user avatar   li-xiao-xiong-1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开车累的都是没孩子的。

等你有了崽子,不管长途短途,想想领着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崽子,追公交?手头三个大包和两个崽子一起去火车站?

再远一点坐飞机那是没办法。但凡有选择,你会不开车?

累?不开更累!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活动开了不累,但如果一晚上下了没出汗,那就是大问题了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老公叽叽歪歪,你就拿钱砸在他脸上,"去,买台特斯拉,你就知道开车有多轻松"


user avatar   Padmasambha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我晒过自己的书柜,我喜欢看工具书,尤其喜欢看逻辑哲学神学伦理。我的同事就经常问我,看这种书难道不累么?

真不累。

我有个好朋友喜欢刷美剧,我看两集就不行了,他一个周末能刷40多个小时。

他也真的觉得不累。

王者那么好玩,我老婆最多陪我玩一局。

抖音那么有趣,我朋友听到那声儿就烦。

女人逛街走10公里不累,男人逛了3个店就得找地方坐下。

每个人都会有累点。你也有。

每个人的累点都不同。你也不同。

如果你是我老婆,你不体谅我就罢了,还用这种小学班主任式的说教去逼我。

这一刻我对你的爱下降10%




        

相关话题

  开车的时候,有人一定要插进来,怎么处理? 
  目前(2021年)看起来L4/5级别自动驾驶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为什么这么多资本投入呢? 
  刚学完驾照上路,明明方向盘没有动,为什么总感觉车是歪的没走直线? 
  开车戴白手套是一种什么心态? 
  ESP 是否会起反作用? 
  「大多数女司机不会开车」是偏见还是事实? 
  开车怎样过减速带才不会感觉特别颠簸? 
  为什么有人乱打方向盘却能回正?靠的是手感吗? 
  下决心不打方向盘直接撞向高速公路上的流窜动物的那一瞬间,是怎样一番心理 / 技术体验? 
  在培训机构上班从业三年多,因生源问题导致部分专业要撤掉,现在要被辞退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屈臣氏是如何让消费者一生黑的?
下一个讨论
生了二胎,12 岁的女儿不接受,家长该怎么办?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