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还有独自分娩的能力吗? 第1页

  

user avatar   yan-yan-69-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派出所就接过这么一个奇葩的警:一个清洁工大爷在公共女厕所的坑里发现了一个刚出生嗷嗷大哭的男婴。

到目前为止这是一个正常的弃婴警情,我们一边和120一起把孩子捞出来就近送医院救治,另一边开始翻监控。

这个把孩子生在厕所的女士,居然是骑着摩拜单车去的厕所!二十分钟以后生完了,骑着车走了......

真的,生娃和拉便便一样容易!

而且这个男婴,身体真的超棒的,五斤七两,皮肤一点也不皱巴巴,在坑里就嗷嗷大哭召唤人来救他,去医院体检有点外伤,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紫绀,医院判断大约是在39周左右的足月儿,五个小时以后出院了紫绀低体温都没有了,酸中毒也好转了很多。

我亲手抱着他去的弃婴接收医院,那时候我还没生孩子,就觉得这个小婴儿好乖哦,不哭不闹居然还会笑。

只能说这位女士的身体素质也太好了……连带着孩子的身体素质也这么出众。

这个身体素质出众的女士很快就被我们找到了,后来因为遗弃罪被抓啦,虽然她把孩子遗弃了可还是在哺乳期,事发后一年干净利索的把人收进来。至于孩子肯定不会给她啦,一个刚出生的健康婴儿,多少家庭排队等着领养呢,相信孩子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我是分割线—————

看到大家说把这位女士按遗弃罪抓了正能量真开心,肯定是会抓的,她要不是生在这种公共厕所里,而是农村那种坑里,那就不是遗弃罪是故意杀人了~

关于有些朋友问脐带怎么剪断的,一看你们就没生过娃。脐带连接的是婴儿和胎盘,这位身体素质很好的女士顺顺利利把婴儿和胎盘都生出来了(要知道有些顺产妈妈即使生了娃,胎盘分娩不出来还得助产士用手掏出来),婴儿、脐带和胎盘都在厕所里,所以不用剪脐带。

这个案子带给我的正能量就是....怀孕的时候想想这位女士都不好意思矫情了,开宫口开到一指还在想人家静悄悄的生厕所里,我开一指就大喊大叫是不是太娇气了......结果没等我思考完医生给我上了无痛 ,一秒上天堂~

最后,关于大家关注的孩子爹为啥不负责任......孩子爹没找到,主要是孩子妈也不知道孩子爹是谁。社会底层的某些人,他们的思维你理解不了,在我们看来不来例假赶紧看看是不是怀孕了啊,意外怀孕不打算要赶紧流掉啊,人家就对自己的身体漠不关心,等发现怀孕月份都好大了,拖一天算一天稀里糊涂就生了。孩子爹,不存在的......孩子妈连自己跟几个人好过都不知道。

最后的最后,本案中的嫌疑人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不自爱,也不懂爱人,即使她自己生了孩子骑车走了,看似身体强壮的不行,我相信她也会面临很多身体的后遗症,只是自己不自知罢了。不希望有人看到这个答案觉得女人生孩子就是很容易,不舒服都是女人矫情,希望所有的准妈妈都能在医疗环境完善的医院,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下自己的宝宝。笔芯❤️


user avatar   thus-hel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亲历“厕所生子”,而且还亲手把这个掉进粪坑一身大便的早产儿捞了出来,具体内容参见我之前的回答:

如果你问现在人类还有没有独自分娩的能力?有,因为分娩这件事情,它真的发动起来,是挡也挡不住,憋也憋不住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生在了路上”,“生在了车上”,甚至“生在了厕所里。

但是你能独自分娩,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处理好。我们知道,在曾经没有医院分娩的年代,破伤风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感染,大出血等等这些问题,也夺走了无数产妇的生命。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进化到今天,医学水平的进步和发展给我们提供的保护,是功不可没的。在一些欧美国家虽然依然存在家中分娩或者自然分娩,但是也仍然存在助产士的干预,并且也有注意无菌和产后的护理。

1990年,每10万例分娩的产妇中,死亡的人数为110多,也就是说,一万个产妇之中,就有11个人会因为分娩而死亡。

到了2016年的时候,这个数据变成了20以下,也就是说同样10万个分娩的产妇中,只有不到20个不幸的女性在分娩中被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你能生吗?能生。真憋不住了,到哪都得生。

但是,因为不慎在家里生了以后,因为不会处理胎膜胎盘,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因为在田地里干活就生了,生的太快孩子掉在了土堆里,滚了一身的树叶,后来脐带感染的;还有因为没来得及走到医院,把孩子生在了路边花坛里,在大冬天因为严重的肺炎住保温箱的,还有因为在家急产导致产妇会阴裂伤和大出血的,这些都是风险和代价。

危险一直都在,只是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让这些危险可以被预防和控制,看起来变得不那么危险了而已。


user avatar   chen-mo-yun-c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抖机灵】

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日本民众欢呼雀跃,因为日本从此被纳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列强的第一步。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民众欢呼雀跃,因为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系统,开始成为超级经济体的第一步。

然后二十世纪80年代,日本最喜欢看的,就是采访一堆白人,然后看他们如何夸日本,并且在酒吧雇佣白人陪酒女来现实面子。

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国人开始喜欢,看一堆在中国的白人做节目,然后看他们如何夸中国,并请了一堆白人来做广告。

历史都是一种循环,十几年走了日本七十年的过程,也算不错了嘛。东亚中日韩三个民族,虽然彼此互相嫌弃,但骨子里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可否认,世界上有许多对于日本/中国 ,感兴趣有好感的欧美人。只不过,许多我们看到的,已经被做成生意了。


user avatar   wang-yang-42-21-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user avatar   meng-xi-he-xi-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上为什么有“情话”这个词?
user avatar   xiao-yao-6-30-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

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相关话题

  2020 第七次人口普查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数据?包含了哪些关键信息? 
  有什么好的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的方法? 
  为什么女生越来越多不想生孩子? 
  如何看待《一个名字叫「喂」的女人》一文刷屏,女子被拐 35 年,背后暴露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建议穷人不要生孩子? 
  妻子害怕生孩子,身为丈夫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安心? 
  女朋友是丁克,不想要孩子想要我结扎以证清白,我不同意,有问题吗? 
  国家发文严厉打击代孕等违法行为,将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泰国2020年出生人口首次低于60万人,总和生育率降至1.51,创该国历史最低记录? 
  进过产房的你,最终明白了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印度人在硅谷如日中天,华人却很难混入高层?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奇葩说》储殷说:「结婚是大多数人“最不坏”的选择是因为 55 岁之后需要照顾」遭马东反对?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