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不同国家或民族语言有什么有趣的巧合? 第1页

  

user avatar   hei-zhi-sheng-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说说斯瓦希里语和阿拉伯语的巧合。虽然斯语吸收了大量的阿语词(和日语吸收汉语的水平有得一拼),但是在吸收过程中与本身的班图语法融合后,发生了一些巧合的、且能产重新分析现象。

先铺垫一下:

  • 斯语中第1-2类名词一般指人,第1类前缀m-,是单数;第2类前缀wa-,是复数。如mtoto是“一个孩子”,watoto是“孩子们”。
  • 在阿语中mu-加在复式动词[1]前可变为分词[2]。如词根√drs是“学”,重叠词根中间辅音后darrasa“使……学”即“教”,mudarris是主动分词“老师”。

可以发现,斯语的m-和阿语的mu-看上去就有点像(尽管彼此完全无关),那么比如阿语的muhandis“工程师”借入斯语后,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mhandisi[3][4]/m̩.ha.ˈndi.si/,也即斯语共时层面来看词根就是-handisi(和阿语原本的词干还是很接近的),并可以进一步派生成第11类的抽象名词uhandisi“工程学”。

类似的例子还有一些[5],如muḥarrir“编辑”→mhariri,muḥāsib“会计”→mhasibu,musāfir“旅行者”→msafiri等等。(但有些斯语词尽管带m-,实际上原本在阿语里没有mu-,这个m-是根据斯语自身语法要求加上的,不是重新分析,如mshairi“诗人”来自阿语的šāʕir而非*mušāʕir)

有个例子比较特别:muʕallim“老师”→斯语mwalimu,看起来和前面的没什么差别,把mwalimu里的m-提取出来即可。但事实上,m-还有一条规则——当后接词干以元音开头时,这个m-要变成mw-,也就是说其实共时层面被分析为了mw-alimu(音节划分是/mwa.ˈli.mu/,不是/m̩.wa.ˈli.mu/),若要派生成第11类抽象名词则是ualimu。中间冒出来的/w/吧,说它保留自阿语的/u/也行,说按斯语mw-的规则加上去也都行。

另外,阿语中mV-是个用途很丰富的前缀(尽管在不同词式中mV-的元音会不同),分词以外的词式有些会变成斯语的第3-4类,第3类和第1类一样前缀也是m-,但对应的复数(即第4类)是mi-,所以传统上仍算作两组四类。比如:

  • C₁āC₂aC₃a动词的动名词muC₁āC₂aC₃ah,如sāʕada“帮助”的动名词musāʕadah→斯语msaada。
  • 工具名词miC₁C₂aC₃ah,如misṭarah“尺”→斯语mstari“线”。
  • 地点名词maC₁C₂iC₃或maC₁C₂aC₃(ah),如masgid[6]“清真寺”→斯语msikiti,manārah[7]“灯塔”→斯语mnara。

P.S. 再来个不是mV-的巧合,斯语“吃”的词典形是kula,和阿语的√ʔkl“吃”有点像(而且√ʔkl的/ʔ/还不太稳定,比如在命令式二阳单就会变成kul,/ʔ/丢了之后就更像了)。但事实上,所有斯语动词的词典形默认要加不定式的ku-,其词干只有-la(甚至-a是动词后缀,词根就一个-l-),所以也没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斯语m-例子是基于巧合的重新分析,斯语和阿语正好有比较接近的前缀,但不会对词干或词根本身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和另一个重新分析的例子相区分:阿语的kitāb“书”(词根√ktb“写”)借入斯语后变为kitabu,此时ki-被重新分析为了第7类表工具的前缀,词根变成了-tabu,并可变成复数形式vitabu——这就算不上是巧合了。


顺便,斯语和日语也能找到点联系。

斯语里表示方位的第16、17、18类名词丢失了原本原始班图语的前缀,三者合流并产生了后缀创新-ni。如nyumba是“房子”,加上后缀变成nyumbani“在房子里”(属第17类,“在大房子里”是nyumbani kukubwa,形容词ku-前缀能说明是第17类而非第16或18类)——于是乎就和日语に的用法比较接近(当然日语还要考虑に和で的区别,斯语不需要)。

以及,斯语有个特殊疑问词是nani,但并不相当于なに“什么”,而是“”。然而,斯语里询问名字时用的是“Jina lako nani? (你的名字是?)”,这时候就碰巧和なに有点像了(虽然“名前はなに”是有点怪,用“名前はなんですか”会比较正常)。

参考

  1. ^ 动词词根放入一些特定词式后的派生形式,区别于不派生的“简式动词”。
  2. ^ 具体是主动还是被动分词,则需要根据倒二音节的元音来判断。
  3. ^ 斯语没有音节尾,必须要词尾増音。
  4. ^ 标准斯语基于桑给巴尔方言,而桑给巴尔一度是阿曼帝国的首都,所以斯语里阿语借词的直接来源是阿曼阿语(而例子里的转写都基于标准阿语)。阿曼阿语中应该存在一些「非重读开音节删元音」的情况,所以可能在阿曼阿语里就是mhandis了,即mu->m-。
  5. ^ 考虑到阿语的分词有很多相当于形容词的功能,不是每个分词都指人,所以也不能说所有借入斯语的阿语分词都会被这么重新分析,如muhimm“重要的”→muhimu,mu-里的/u/就还保留着。
  6. ^ 可能词源是埃及阿语,所以⟨ﺝ⟩读/g/而非/ʤ/。
  7. ^ 词根中有个半元音w,所以形式特殊一些。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一直希望有大神回答我

为什么各种种族和语言中叫母亲都是“mama”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语中男性生殖器叫做“좆”,南宁白话的土话中男性生殖器也叫“tsot”,两者发音基本相同……南宁白话土话的“tsot”演变到如今的“南普”后念做“cuǒ”,已经虚词化,作为一个强化语气的虚词,绝大多数只会“南普”的南宁人即便口中时常说出“cuǒ”,如“多cuǒ余”“不cuǒ懂”,也基本意识不到它本是生殖器的名称。

另外《水浒传》里就有“撮鸟”(cuo diao)一说,可见撮和鸟(diao)应该至少是元明官话里就有的说法,流传至今。“撮”字正好是t尾入声字,应该就是南宁白话“tsot”的本字,似乎在西南官话里也有“哈戳戳”这种说法,字面上对应的其实就是“傻屌”。

PS. 与“撮鸟”对应的女性生殖器名称应该是“兮屄”(即人人皆知的“娘希匹”),“兮”在两广粤语里普遍使用,即用作接尾词的“hai”(一般写成“㞓”)。

韩语的“좆”貌似也可以虚化(接头词),比如좆같、좆새끼、좆나、좆밥、좆물,不但发音跟南宁土话的“tsot”一样,用法也神似,都是用性器官的名称来加强语气的说法。

其实在骂人用语的语法构造方面,汉朝两族真是惊人的一致,尤其是“将男女性生殖器名称虚指化或活用为其他词性,乃至已经让说话者意识不到自己说的是性器官”这一语法现象,在西方诸语言和日语中似乎都没有类似用法。比如英语的语法活用最多只是把动词“fuck”虚化成“fucking”之类,没有说把cock、pussy这种性器官的俗称名词弄成副词、形容词乃至动词的。而韩语的国骂씨발,本意是表示女性生殖器的씹+하다,也就是将其动词化,这跟粤语里的国骂“屌你老母”的语法构成完全一样……汉语各方言中撮、屌、兮、屄四大性器官名词虚词化的用法想必不用多说了,韩语的좆、씹同样可以大规模虚化,上面列举了좆的一干衍生词,씹衍生的씨발놈、씹새끼之类,跟汉语各方言里的这傻屌、这逼之类的用法在字面上简直毫无违和感。而且双方连在书面语上的避讳形式都一模一样,中文用“傻X”“我X”,韩文也用“X발”“X되고요”。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汉语很多国家名称带“亚”一样,维吾尔语很多国家名称都带ye后缀,比如:

汉语―英语―维吾尔语

德国―Germany―Germaniye

巴西―Brazil―Biraziliye

俄罗斯―Russia―Rosiye

日本 ―Japan―Yapiniye

英国―England― Engiliye

法国―France― Firansiye

意大利 ―Italy―Italiye

西班牙―Spain― Ispaniye

其实,这个ye不是汉语那样音译的结果,这些国名原本带这个后缀。而维吾尔语的这个后缀并不是音译的结果,这方便跟这些语言存在巧合。

ye在维吾尔语里是“土地”的原生词根,可以派生出家园、国土、领地、属地、农田等很多跟地有关的含义和组词。

日本人叫yapun,日本国叫yapuniye,意思是日本人的土地和家园。

可能是祖先们知道人要吃饭活命需要依靠土地,所以在维吾尔语里“吃”叫ye。


user avatar   zdim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ma-cheng-28-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alephalph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英主,不存在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同样的,汉高隋文光武康熙也可以与这三位还有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user avatar   yu-hsh-ch-19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


user avatar   duo-lin-guo-duoling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居然有人要华裔赶紧离开美国,我就想知道,他们都是美国公民,享有神圣的美国宪法的保护,在自己的祖国里,凭什么要跑?跑哪里去?

华裔应该拿起枪来,组织起民兵团,象那位十七岁的里腾豪斯那样,见到作奸犯科的不法之徒直接开枪,警方管不了那就代替警方维护治安,记住要用热武器!

另外对于赤果果的种族歧视,华人应该学黑叔叔那样上街抗议,甚至可以适当考虑暴力形式,用ylm运动去给整个社会闹腾个天翻地覆,这就相当于给种族主义者划下红线,谁敢公开挑衅华裔,跟他们个没完。

我们华人不好过谁都别想好过!就象《死神永生》中那个艾aa一样,自己跑不了谁tm的都别想跑,要死一起死。做人就要有这种狠劲!

当然最优选择的还是学犹太人,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掌控美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把反华渲染成象希特勒屠犹一样的极端邪恶行为,谁敢公开表示反华反亚裔,各种封杀!

美国华裔要记住,在这个地盘上一味的忍让与退缩,甚至通过骂自己的母国的方式来取悦他人(红脖),换不来安全,反而助长那些人的气焰,让自己谋生更加艰难。

只有拿出血性才能在北美争得自己种族的生存地位。

====

(新添感言)

不要拿华人数量少当借口!这种借口一点意思都没有。

美国犹太人口数量比华人还少一大截,但在美国谁敢招惹犹太人?犹太人甚至把母国以色列整成了太上皇国,要美国纳税人出血汗钱去每年供养这个海外的爸爸国。

反观华人呢?你们只能靠着骂母国贬自己的同胞讨好白人来获得生存机率,真为你们感到既恶心又可怜。更恶心的是某些高华还在为打击同胞和出卖母国出谋划策,纯找死的节奏!

美国华人应该反省了,你们越是放低姿态做出讨好,就越是在鼓励变本加厉的欺辱,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就算中美没战争都可能进集中营。还很可能连累了其它的亚裔族群,日、韩、越。。。最终都会恨死你们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们中国特别强调“孝”? 
  为什么要用「照」这个动词来说「照镜子」? 
  请问这段话是什么语言,什么意思? 
  现代汉语里的「爸爸」「妈妈」是外来词汇吗? 
  你经历过的哪些事情使你感受到越南一些方面还是挺厉害的? 
  为什么国外的人不跳社会摇或者其他揺? 
  真正顶尖的大师都是师承的吗? 
  为什么欧美文化作品中有较多的「人造语言」,而中国却几乎没有? 
  《半岛铁盒》中,男声跟女声说了「谢谢」,女声为什么会回复「不会」? 
  为什么广东粤语区人讲起粤语感觉理所应当,而类似山东人山西人讲起方言就感觉很土? 

前一个讨论
请从历史.人种、信仰、文化艺术方面简单介绍一下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两者有亲缘或继承关系么?
下一个讨论
如果原神在完结之后出现pc单机重制版你希望会是什么样的?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