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军侵华和满清入关为何结果相反? 第1页

  

user avatar   qiu-suo-1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要建立一个国家,只有两条路。要么玩民族要么扮阶级,要么是圣人王要么是解放者。

第一种是朱元璋驱逐鞑虏、第二种是努尔哈赤干翻带明。第一个就不用说了,讲讲第二个吧。

很多人常常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满人这么少汉人这么多,10个汉人vs一个满人,耗也能把满清耗死吧?

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爱新觉罗家坐了268年龙椅。所以很多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汉人不行巴拉巴拉。

其实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虽然大家都是汉人,但是明显汉人和汉人不是一种人。简单来说你也配姓赵?

当时底层汉人的生活有多难呢?“生于辽,不如走于胡”绝对不是一句玩笑。

基本上当时要想活命,山西人润俺答,辽东人润土蛮,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你说为什么在大明活不下去?在蒙古人那边就活的下去?是不是这些人是恨国党?50w?

真不是,就是活不下去。假如你是当时一个辽东底层汉人,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你除了要对抗越来越离谱的朝廷,对抗越来越不给力的老天外(小冰期)。还要随时防备各种各样意外危险,比如东北虎光临你家、蒙古人来抢铁锅、甚至还有官兵打不过蒙古人,想借你的头理发报个功等等等等。

你说普通人怎么活?就别提普通人了,李成梁一个正儿八经有世袭官职的人,就因为家里没钱30岁还在当猎户干雇佣兵,哪天出门就不回来简直太正常了。

所以当时想活命就得润俺答和土蛮,他们再离谱在版升城总不会被理发吧?

而努尔哈赤比起蒙古人又更好了。努尔哈赤在李成梁手底下混过多年,又当过佟家上门女婿。基本上就是半个汉人,听得懂汉话对汉人也没什么歧视,对这些润来的汉人基本上就是当自己人看了。

所以当时人是这么评价的:

建州彝地有千家庄者 ,东西南北周回千余里 , 其地宽且肥,往年辽沈以东 ,清河 、宽奠等处与彝壤相接 ,其间苦为摇役所逼者 , 往住窜入其中 , 任力开垦,不差不役 。
视为乐业彝人利其薄获 ,阳谓天朝之民也 ,相与安之,而阴实有招徕之意 … … 乃今公私之差日增月益 ,巳自不支 , 而矿税之征朝加夕添 ,其何能任 。
况在此为苦海 ,在彼为乐地 , 彼方为渊为丛 , 民方为鱼为雀 ,而我方为彼为鸥 ,以故年来相率逃趋者 ,无虑十万有余 。

总结:此为苦海 ,在彼为乐地。

到了后期辽东汉人越想越痛苦,最后搞出了著名的四大恨

军兴以来,援卒之欺凌诟谇, 残辽无宁宇, 辽人为一恨。
军夫之破产卖儿,贻累车牛,辽人为再恨 。
至逐娼妓而并及张、刘 、田三大族,拔二百年难动之室家 ,辽人为益恨。
至收降夷而杂处民庐 ,令其淫污妻女 ,侵夺饮食,辽人为愈恨。
有此四恨,而冀其为我守乎?”

你说最后辽东汉人是会向着努尔哈赤,还是向着带明?怕是巴不得带明公卿全部和崇祯一起走吧。

所以满清入关靠的不是烧杀抢掠,而是阶级矛盾。(当然我这里不是说满洲人是解放者大救星,只是说当时满州确实给了这些活不下去的汉人一条活下去的路。)

视角转到日本人这边,他们知不知道这些呢?

当然知道。要不然也不会搞出了一堆像“大东亚共荣”、“满洲国”之类的怪胎了,可是当时民族和阶级这两个生态位,早就都已经有人了。

国民党天然继承了孙中山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族);

共产党人发动工人争取权益,正干的如火如荼(阶级)。

你这盗版怎么打得过正版?

而且当时日本国内矛盾也是早就按不住了,下克上搞了都不只一轮了。发动战争就是要拿你来补国内,那还有心情和你扮圣君、玩解放者cosplay?

总的来说就是反动必然失败,不管你是谁。


user avatar   di-zhi-xin-xing-zhi-cheng-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可比满清更有优势,但是中国汉人也有前车之鉴。

满清成功一大优势就是基于南明内斗和汉奸迭出,没人看得上满清,到最后被逐一击破。

日本也学满清,跟满人联合起来准备再现满清的成功,这又是寇鞑的一大优势。

太祖说: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做着蒙古灭宋,满清灭明的美梦。

所以,太祖跟光头联合起来一致抗日,这便是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国歌其全名叫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


user avatar   mao-qi-shi-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相关话题

  请问如何评价比较一下那俄皇彼得大帝、法王路易十四、印度皇帝奥朗则布和清圣祖康熙帝之间的盛世功绩成就?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讨厌清朝? 
  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近代东亚这边只有日本维新成强国了? 
  清朝灭亡后,各地的革党有没有对旗人进行大规模报复? 
  清朝皇帝去围猎一趟耗时多久? 
  如何评价湘军? 
  为什么有人洗白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为什么清宫戏这么多却没见过什么明宫戏? 
  同样是中原王朝南迁,为什么南宋能延续一个半世纪之久,而南明却只坚持了十几年? 
  这么说吧,明朝灭亡,尤其是被满清征服,究其深层次原因,是不是和晚明时期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联? 

前一个讨论
这个社会为什么总是对大龄剩女有太多敌意?
下一个讨论
生育率真的下降了很多吗?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