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清之争为什么这么激烈? 第1页

  

user avatar   jushis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觉得有什么“明清之争”,我只见过“明粉和中立者之争”。

如果按照明粉那种饰非掩过的标准来看,清粉数量非常稀少。因为无论是清军入关造成的毁灭杀戮,还是清朝闭关锁国造成的科技文化停滞僵化,在稍具历史常识的人之中都是基本共识。一个三观正常的人是很难成为清粉的。

(虽然我觉得“朝代粉”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东西。)

和明粉发生冲突的人,大部分是认为“明朝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清朝”的中立者。

明粉的思维很简单,就是“民族斗争一抓就灵”。只要紧扣民族矛盾,就能(在精神上)战无不胜。任何善政与功业,只要是清朝干的,就一定是为民族奴役压迫这个主题服务的。

对明粉来说,任何关于清朝的历史讨论,都是以“满清如何压迫汉人”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人的无论怎样干,最后一句人民内部矛盾,也就那样了。

只有我大清凭一己之力,做到了把人民内部矛盾全部转化成了敌我矛盾。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满清遗老遗少无非想借着西方列强的力量,重新回来执掌一方大权,再做人上人。但是,我们不想做亡国奴。所以你们永远都别想了

这个我不用多说了吧?



谁会认为日本鬼子侵华不是导致淞沪会战的原因。


user avatar   luo-xie-9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huan-shi-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朝鲜战争中。

美国军很牛X,但是越过三八线,就会让我军打得连北都找不到;我军虽强,但是越过三八线大举深入,也会让美军打得一败涂地。

再举一个最简单例子,在抗日战争中。

日军很牛,但是越过湖南某线继续西进,就会让中国军队打得一败再败;中国军队虽然在这里可以不断取得胜利,但是继续深入追击日军,估计是看不到什么胜算的。


任何两个相邻的政权(或是长期交战的双方),战斗力的强弱,都会在某个边界发生逆转。

比如,曹魏、东吴政权之间,是以合肥一线为分界的。

曹魏大军敢大举越过这条线,通常都是以大败结束的。因为这意味着,曹魏进入了一个对自己不利,对东吴有利的地区打仗。

反过来说,东吴军队敢大举越过这条线,通常也是以失败结束的。因为这意味着,东吴进入了一个对自己不利,对曹魏有利的地区打仗。


总的来说,任何两个相邻国家的分界线(或是交战双方长期存在的分界线),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双方之所以会在那个地方分界,是因为甲方越过这条线,通常就会挨打;乙方越过这条线,通常也会挨打。所以双方都不敢轻易越过这条线。于是,双方就会达成某种默契,以这条线成为事实的分界线。


曹魏、蜀汉的分界线,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出现。

诸葛亮的北伐,从来都没有大举深入过曹魏境内,只是在这条分界线附近不断骚扰罢了。

如果有例外,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因为出期不意,所以深入了曹魏境内。就算如此,诸葛亮也不敢大举逼近长安城。关键是,就算如此,最后也是以诸葛亮自贬三级结束。


只要我们知道这种最基本的军政知识,自然就会知道,诸葛亮北伐,曹魏不应战,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诸葛亮的军事行动,一直停留在一个比较微妙的地方。这个地方,你说对诸葛亮完全有利吧,也实在未必,因为他已越过了长期博弈出来的分界线。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诸葛亮显然不会真正远离这条分界线的,曹魏军队进入这个地方与诸葛亮作战,显然存在太多不确定的风险。

关键是,曹魏军队根本不用与诸葛亮打仗,只要耗一段时间,就可以让诸葛亮退军,并且夺回失去的地方。既然如此,曹魏军队为什么要与他作战呢?


这就好像我在分析刘备东征时的表现,刘备大呼小叫了半天,但是一直也不敢远离山区。表面上,这是刘备打得陆逊不敢应战,其实呢,刘备真有胆子,就直接顺流而下进入平原地区啊!

诸葛亮也是如此的,如果他真有心与曹魏作战,玩什么稳扎稳打呢,直接大举深入曹魏境内就可以了。


诸葛亮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我想和你打仗,但是希望在一个对我有利的战场上、用对我有利的方式开战。

司马懿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你想的仗,就得到一个对我有利的战场上,用我对我有利的方式开战。

既然双方谁也不愿意让这一步,自然无法进行战争了。


这不是谁怕谁的问题。战争的时机对自己有利,那就动如脱兔了;战争的时机对自己不利,那就要不动如山了。

作为一个将领,如果总纠结于,我不出战,别人会笑话我,别人会觉得我无能、我胆小。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因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所考虑的问题永远是,现在出战的时机成熟吗?出战对我有利吗?至于别人会怎么看,那就叫扯淡!

======================

鉴于一些人的军事政治常识,所以补充一些答案。

任何交战双方,在进行到一定阶段,都会存在一条事实存在的分界线;任何相邻国家在博弈到一定阶段,都会存在一条事实存在的边境线。而且这种分界线、边境线为什么会存在呢?我在答案中以为,这就是常识,没有想到太多的都对此惊人的一无所知。

这种分界线的存在,取决于各种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自然是地理、地缘,比如某条大江、大河、大山,一方越过,就会丧失地理的屏障,一方越过就会进入险地。所以双方自然都会轻易越过。

再常见的就是后勤补给原因,你越向前推进,后勤补给压力就会越大;交战双方也好,相邻两国也好,通常都不能无限的向前推进,推进到某条线时,自然就会停止不再轻易向前了。

当然了,这只是客观原因,还有主观的因素,国力、军队素质。如果在这方面你非常强大,地理、地缘的困难,阻止不了你向前;如果你的军队素质非常强大,后勤的压力也阻止不了你,因为你的后勤可以从敌方那里获取。

但是不管怎么说,交战双方、相邻两国在特定的时间范畴内,都存在力量边缘的地方。魏强大,也不敢轻易越过秦岭;界牛X,也不敢深入关中;关键是,就算他们敢这样干,通常也得不偿失的;就算取得一点胜利,通常也是难以保住胜利果实的。

——————————

至于说,将领害怕别人笑话,所以出战,那只能证明他不合格。

有人反驳说,司马懿是非常优秀的将领,但是因为害怕别人笑话,于是就让两个将领出战,于是让诸葛亮打得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按你这说法,司马懿肯定不是优秀的将领。

这逻辑,真让我无语了。司马懿是非常优秀的将领,并不是因为司马懿打过这种仗,如果司马懿就打过这种仗,我们只能说,他真不是合格的将领。

这就好像有人说诸葛亮知人善任,并不是因为诸葛亮重用过马谡。人们说曹操非常牛X,并不是因为他差一点被张绣杀死了。当然了,我们说司马懿是优秀的将领,也不是因为他因愤派军,被打得大败。

逻辑有两种。一种正常人的逻辑,一种是无良讼师的逻辑。

=======================

看到太多无聊、幼稚的人抬枉,就再补充一点。

魏蜀那条边境线,在诸葛亮执政前,就存在了;刘备不能向前突破;曹操无法突破;诸葛亮执政时期也一直存在,诸葛亮北伐若干次,也不能真正突破;诸葛亮死后,它依然存在了三十年。

事实证明,如此稳定的一条线,许多人非要无视。没有任何一条线,是可以永远存在的。但是一条能存在四五十年的线,无数当时的牛人试图突破,都只能徒劳无功,自有它存在的足够的道理。

如果这条线如此好突破,诸葛亮一再北伐无法突破,情何以堪啊?如果这条线如此好突破,诸葛亮死后,曹魏怎么还需要等三十多年才能突破?


user avatar   aha-8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说晚清灭亡是因为慈禧昏庸的统治,可是又听一些人说有内因和外患,那么晚清灭亡是因为什么?


  

相关话题

  想了解一下为什么近代东亚这边只有日本维新成强国了? 
  为什么明朝科技领先世界几百年,到了清朝反而落后那么多年?没有清朝,大明还会继续领先世界? 
  清朝时留发不留头,那明朝或者明朝以前有强制老百姓留长头发吗? 
  元朝、清朝,这两个朝代怎么看比较好? 
  有人吹牛说2万西班牙方阵军队可以一路从广东打到明朝北京城,这可能吗? 
  清末有一批士大夫给清续命,明末怎么没有? 
  若《李尸朝鲜》中丧尸继续北扩明朝该如何应对? 
  清朝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在清朝占领山海关以后,推进速度那么快? 
  朱元璋和朱棣用内阁制置换了丞相制对于明朝来说是个对的选择么?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郭嘉力征乌丸的建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高晓松对安阳曹操墓的质疑?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