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极简主义?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下图,极简主义需要极为精准高效的思路以及技法,绝大多数普通人完全不可能做到。再譬如断舍离,很多人糊里糊涂把重要的必需品也扔了,第二天生活就陷入了绝境,我看是断老命。

对于做不好而达不到的事情,能不气馁进而愤怒吗?同样,国际共运的悲剧即来自于此,不是不好,是太高。

说回极简主义,除了极端聪慧的人,像我这样的笨蛋,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欣赏不盲从。


user avatar   bu-shi-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到主义听起来像是哲学概念,而我们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过于宣传一种思想不免会令人引起反感。啥条件才能极简主义,按房子得配置来说户型要配备玄关鞋帽间、衣帽间、储物间和佣人间。或者是主人足够自律。

断舍离 是日本杂物管理师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一种理念。要舍弃家里堆砌的无用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问题在于住宅本身的建筑格局就不一样,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区别很大。底子和面子都不相同,又怎么能强迫每个人都接受。对了,应该还有一大部分人不知道断舍离这个概念。

现在,很多人装修房子都说要简装,装着就变成混搭风格,住着就有了主人的性格。即便是收纳的柜子空着,也没有把看着并不舒服的东西塞进去。

生活和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而这些空间应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那是假的“极简主义”。

真正的极简主义应该是便捷第一,简单第一,不复杂化,网上鼓吹的那种极简反而是需要用尽心思规划,竭力剔除,只余下极少的选择,实际应用起来是非常累的,而且一点抗挫折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例如一旦停电、隔离,温饱都会出问题的,那是依托于便利城市生活和即时生活服务的“假极简”,真正有生活经验的人肯定会不喜欢并且反对的。

真正的极简主义应该是生活必需品总是足够且唾手可得,不搞复杂的仪式感生活而将精力时间省下来过感情生活或者精神生活,不为物质生活所累。


user avatar   bu-kan-liao-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扯多了,极简主义,断舍离,本质就是,房子太小,放不下东西。

日本有把家庭妇女当工作做的传统。

三十年前日本房价飞升后,房子越来越小,家庭妇女愁啊,导致两大观点被人喜欢

一个是收纳,教你收家,叠衣服,收拾抽屉,摆放东西,把小小的家收拾好,日本这样的书有一堆。

另一个更彻底,就是断舍离,干脆连收拾都免了,东西能不要就不要吧,不要你就不用操心家太小而放不下东西了,简直睿智!!!


本世纪初刚通网时,也从日本传来很多这样的视频,日本妹子教你收纳,教你过极简生活,不过没人太当回事,最多是看着新奇。

现在中国房价走了日本的老路,普通人房子越来越贵,越来越小,越来越贵,越来越小。

家里东西放不下了,这种观点就慢慢火起来了。


为什么很少看到老美教你收纳,教你极简?

因为人家不用啊。

东西太多,没事放院子里啊!东西太乱,没事放车库啊!

此外还要一个房间放个人爱好,比如,球鞋,乐高什么的。

不光不要断舍离,还要背道而驰玩收集,扎心吧!


请问,一个被现实所逼的主义,一个用所谓的“高b格”来自我麻痹的主义,自己喜欢就好了,为什么要每个人都喜欢?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西不在手边着实急人。

俺家房子大,放得下。

我乐意,咋的了?


user avatar   li-de-bao-99-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在世,只有一次,随性一点。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qi-qiu-61-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第一感觉,这些条款是针对护士的,或者说针对护理部的。

其直接目的,或者说可以预见的结果有两方面:

一,病源会增加。当然,增加的不一定都是碰瓷病人。这条争议性新闻的出现,势必会火遍界首市的朋友圈,成为老百姓线上线下、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界首市人民医院」的招牌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实现了高效传播。

知名度高必然会带来流量效益,对于有求诊需求的人来说,这至少不是一条负面新闻,即使这也不见得是正面宣传,至少在广大市民心目中怒刷了一遍存在感,不亏。

二,护理部效益会缩减,矛盾传导到一线护理:上克扣奖金,下遭病人投诉,饱受夹板气的一线护理工作者会流失一部分。而这可能正是医院希望的呢,受疫情影响,现在所有医院业务量都大幅缩水,奖金基本靠预支年终奖勉力维持,无论是临床还是行政都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饭碗问题。

这个时候,劝退谁性价比最高呢?行政科室皇亲国戚动不了刀,临床医生培养时间成本太高下不了手,合着低年资一线小护士看上去似乎最好欺负,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1.你受不了这气,被劝退了,好!硬!之前的补贴一笔勾销没了嗷,往后医院也不用养你,奖金也省了,另外你单方面违约,按合同交违约金吧,赶紧的。2.你一想到经济惨淡生活不易,此时离开也未必在短时间内找到好出路,打碎牙齿和血吞,我忍!那就乖乖被投诉背锅然后坐等科室扣钱吧,当然实际上扣不了多少钱,主要是脸皮受辱的问题,后面会讲清楚。

这里唯一的仁慈之处在于,扣钱肯定不是直接扣在你个人名义上的,而是扣在整个科室头上,最后平摊才会到你个人,主要看你脸皮之厚薄能不能承受这种无妄之辱了。

那么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事是针对护士而不针对医生呢。原因很简单,针对医生的条例实际上并不苛刻,而且诸如「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本来就是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内容,服务延时制、绿色通道、MDT会诊制就算你不强制要求,也是常规操作。

而护士的条款在规定些啥呢?你必须一针见血,你必须按铃秒回,你必须10分钟收治完毕,30分钟执行医嘱…且不说遇到抢救这种极端情况,哪怕同时跑来两个病人,你就等着扣钱吧,扣钱就完事了,不过扣个采血费护理费本来就没多少,习惯就好。

写到这里,我突然摸出头绪了,nnd都是套路啊!其实这一纸空文对护士的影响根本没有那么大,采血费常规护理费能有个几块几毛(采血费4块采血针3毛采血管1块等级护理26块),哪怕全退给你有何妨…关键是有了业务量,正所谓「一人背锅,全家吃饱」啊!服了服了。反正护士的利润也不出自常规护理、采血等基本操作,大家吃大锅饭而已,我上文说针对护理部可能是我多虑了。不过我也懒得删改得更严谨了,也许我上文的推测又是对的呢?

当然我所预测的第一条肯定是没毛病的,现阶段,各地医院为了扩大病源规模,都十八般武艺各施神通,很有意思。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下混口饭吃,希望大家能对这件事有更多一层认识,而不是简单归因,盲目愤慨。

一句感叹:在人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只要有意地顺风煽火,风助火长,把零星火苗驾驭成熊熊烈火简直是轻而易举。以前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会如此...这句话并无贬损之意,只是感慨人类情绪传染法则的奇妙。

比如俺一直关注的 @陈子杨Dr.outside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就陷入思维定势了哟,这么想就想偏了↓

如何看待「界首市人民医院」推出的二十项服务承诺,患者不满意就退费?


user avatar   sithf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电影中背景音乐多为宏大壮丽的交响乐,那这些配乐是怎么录制的呢?是每种乐器都配有一个麦克风收音,还是整体录制后期调音呢?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极简主义? 
  家里空无一物是种怎样的体验? 
  你觉得“极简主义”对你来说为什么重要,可以分享吗? 
  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极简主义? 
  为什么极简生活在中国不流行? 
  有哪些好看极简的手表? 
  家里空无一物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哪些极简主义的头像值得分享? 
  断舍离是推崇低欲望生活方式吗? 
  怎么让一个囤积症、购物狂变得极简主义一点?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尿急憋到憋不住的经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乌鲁木齐这四个字是蒙语?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