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以外新冠确诊265万例,死亡18.7万例,为何国外病例数增长这么快? 第2页

           

user avatar   tao-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概是不够资本主义(当然也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一月份开始封城,强制要求带口罩。在这个时间点,恰逢中国人员返乡,工厂大量停工,就算有生产线也没人生产。中国政府及私人只能大量进口口罩。

在这种环境下,外国,特别是欧美口罩产量基本没有增长,像中国企业那样修改生产线或增加生产线的事一次都没见过,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肯定不多。

这可是14亿需求的市场,不是14亿的潜在市场,是实实在在的14亿市场啊。以口罩的生产成本,加上运费,300%利润可是肯定能保证的。然而时隔两个月,这口罩主要生产国还是中国。


user avatar   gua-zi-10-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方,当前中国之国民和某国之国民,某种程度上就像是超导体和普通导体,或是激光光源和普通光源,又或是电磁铁和普通金属之粒子的区别,有序与无序,量变到质变。

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那就是: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归根结底,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三大法宝的力量:武装斗争(坚决迎战),群众路线(全军、全社会大动员)和党的领导。

三者缺一,那就意味着十几个、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武汉!


user avatar   ta-ge-er-xing-6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越来越感觉到外国政府确实是小政府。

因为他啥都不管。

每个人活的好不好,都得靠你自己,靠不住政府。

政府管什么?管社会秩序。即使你财富不自由生存能力不强,那都是你自己的命。

只要不绕乱富人们的生活秩序即可。


user avatar   aoehero-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不到十万年前,地球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还是一个共祖,十万年在生物演化史上连生殖隔离都办不到,所以地球上的人随便那旮旯窝凑一对都能生孩子,那大家在病毒面前大概率基本就是平等的。

那就取决于你要什么了!

如果相信好死不如赖活着,老老实实接受管制,那就死的少点;

如果相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那就要付出自由的代价。


user avatar   lao-ye-hu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31日 已更新

做了两张图表,展示几个典型国家的疫情发展情况。这里将确诊数与死亡数按各地区人口比例处理,并调整至同一疫情爆发时间

下图为人口确诊率曲线,横轴为距疫情爆发的天数,纵轴为每一百万人口中的确诊人数

下图则为人口病亡率曲线,横轴同上,纵轴为每一百万人口中病亡人数

西班牙严重程度超过意大利几乎是确定的了

好消息是 欧洲各国的日增量可能已进入了平台期甚至是下降阶段,“拐点”正在到来

下图是按人口比例调整的每日新增变化(数值含义为每日每百万人中新增确诊数量)一个颜色段代表一周时间

比较奇怪的是伊朗反而上升了一个台阶……

———

【31日更新】以人口感染率(百万人感染数)为序的各地区统计表

————

【以下内容为较早前数据】

对于欧洲的疫情 我在整理数据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意外的发现:

北欧的几个国家和德国比利时等国会有详细的每日病例情况统计,其中冰岛、挪威、瑞典、丹麦列出了输入性病例国籍,这几个国家的输入性病例目前(16日数据)都在六成左右。

四国合计输入病例最多的国家竟然是奥地利,高达1026人

  • 奥地利 1026
  • 意大利 685
  • 法国 24
  • 西班牙23
  • 英国 19
  • 伊朗 19
  • 瑞士 18
  • 美国 17
  • 德国 10
  • 荷兰 3

若是除以国家人口,奥地利竟然是意大利的十倍,瑞士第三为意大利的六分之一,西班牙为意大利的二十分之一,德国为意大利的百分之一。(仅粗略估算,还受出游选择的影响)

奥地利是有什么特殊情况或特别爱好去北欧游玩吗?如果不是的话,难道其实最先爆发的是奥地利?

———

此外我们也可以来看看各国确诊病例的年龄特点

60岁以上病例:

  • 意大利 55.9%
  • 日本 44.4%
  • 比利时 26.4%
  • 韩国 22.2%
  • 德国 16.9%
  • 挪威 15.4%
  • 丹麦 12.3%
  • 芬兰 65岁以上 5.2%

其实结合超低的死亡率和较低的老年患者比例来看,德国和北欧这些国家其实算是检测排查的比较广泛的(虽然他们自己说检测门槛很高,但好像身体还算诚实,德国采取排查密切接触者的方式查出了很多无症状者)。这点类似韩国,属于疫情还在前期就介入的,而意大利西班牙的介入时间就属于比较迟的了(毕竟也是意大利的爆发给他们拉了警报)


user avatar   chuo-da-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排除特朗普在美国蓄意纵毒的可能。


美国的肺炎重灾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新英格兰、西海岸以及大城市,这些地方人员集中,疫情扩散快,同时也都是民主党的票仓。


疫情加重,会损伤民主党的票基。


南部和中西部的乡村、小镇、锈带多是共和党的地盘,相对安全。


像伊利诺伊、华盛顿这样的蓝州,都是靠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芝加哥、西雅图来支撑民主党的选票,其实广大的乡村全是红的。对特朗普来说,只要把芝加哥、西雅图废掉,这样的州就能转红。这样的州很多,摇摆州、深蓝州都有。


用瘟疫消灭一部分民主党选民,再把另一部分民主党选民吓得顾不上选举。


这是一个粗疏的推测。


user avatar   makak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以后,基本的生产就跟不上了,大部分东西都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自己都是搞点高科技,文化产品,奢侈品,或者体育产业啥的,这些东西是很挣钱的,不可否认。但是这些东西并不能确保他们出现灾情的时候迅速的拿到相关防护用品。

以最基础的口罩为例,在全球的分布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看到东亚这一块,口罩厂是多么的集中,就生产的数字来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口罩的最大产能在2000万只/天左右,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约50%。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超过50亿只,可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54%。口罩虽小,但涉及的原材料种类多,相关联的企业数量也众多。

中国的产能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我们都知道,疫情爆发的时候,中国恰好处于春节假期,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基本处于休假状态,不然的话,中国的口罩应该是不缺的,加班加点的生产的话,满足中国自己用的话,是不缺的,正是因为是春节假期,老百姓又大量抢购,所以造成口罩产能不足的样子。中国每年生产世界一半以上的口罩,而中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以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去抢百分之五十的产能尚且不足,其他地方会发生什么,还用说吗?

也就是说,就口罩这个最基本一项来说,外国就无法跟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来比了,其他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

我在这个回答里面

如何看待中青报发表文章呼吁「停止妖魔化外国抗疫」?目前国外抗疫情况看,有哪些其实是靠谱的?


引用了我一个在欧洲留学的朋友亲身的见闻,她走在大路上基本看不到一个人戴口罩,这说明政府宣传的不到位,人民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到病毒的危险性,这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就算是大多数人还没有开始抢,欧洲的口罩已经告急了!意大利和德国已经扣押了瑞士在海外购买的防疫用品了,中国在欧洲的好伙伴塞尔维亚向欧盟求救得到的信息是欧盟自顾不暇,无力救助他们,只好转身向中国求援。欧盟本身不重视东欧国家是一方面,当然另一方面就是,物资的确也非常紧张。

----

除了防疫物资的生产方面,很多国家的问题还在于这么多年来,过于强调自由性,忽略了集体性。

地方的权力逐渐增大,政府在很多时候,要向地方势力妥协,以换取地方的支持,那么这就必然导致中央的权威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在平时还看不出来,一旦出了问题,就会明显表现出动员能力不足的特点。我们不能说欧洲的所有国家都不太重视(当然英国这个奇葩除外),很多国家的政府还是很快动员起来的,但是受限于这么多年来的向地方让渡权力的限制,这种动员远远到不了最基层的地步,于是就显得好像自由散漫一样。西方反智主义横行,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一部分政府的努力。中国当时人民日报报道了双黄连,所以很多无辜的老百姓才去药店网上抢购的,如果是换一个媒体,中国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会上当,最起码会多一些怀疑的声音,而其他各国国内,类似于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并不是很多,一个媒体报道了,另一个媒体可能会口诛笔伐,这当然增加了言论的自由度,但是在这种时候,声音太多也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前几天听一个专家点评中国的此次救灾,他称赞中国的表现很好,但是他说他的朋友是这么跟他争论的:“这正体现你们中国是典型的战时体制,动员能力超强,这次正好展示出来了,这也正是我们害怕你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我们自古以来就要跟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仗,进入近现代又多灾多难,离我们最近的还有大三线建设也才过去三十多年,我们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欧美。。。那真的是承平日久,好日子过惯了。


user avatar   mo-mo-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增一点原因:自以为很了解!!

我跟美国的朋友说了要戴口罩不要出门,他跟我说他们美国的科学家(还跟我强调了是很有名的)告诉他们不用戴口罩,他相信科学。

哦,那你吃点好的喝点好的吧。

我妈刚还跟我说她微信上看到专家说特朗普死了呢,我妈她也相信科学。

总结之前提到的,一共三点原因

1.不在乎

2.认知时间差

3.自以为很了解,所以不再继续认知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说服。

病毒看了很高兴。

现在的情况其实对我国而言不是非常有利,疫情在国外不断扩大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当歪果仁面对这个崩坏的世界,由于舆论的宣传和多年的洗脑,他们很大一部分人都会选择仇恨(毕竟理智很少有,仇恨又太容易),仇视中国,我推特上看到了很多仇恨信息,有歪果仁坚信近代几次传染病都是来自中国,甚至她说美国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征也是中国的,还有好多人点赞和转发,这对未来中国的贸易和交流是很不利的。

……~~~~~~~~~~~~~~~~~~~~~分割线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在乎。

政府不在乎,民众也不在乎。

政府稍微在乎一点了,民众还是不在乎。

政府在乎了,民众才隐隐约约在乎。

就像现在问多少人知道非洲的疫情一样,这谁在乎啊,既然都不在乎了,根本就不会去主动了解,深入的了解就更不可能了。你都不了解,何来防范,没有防范,那不就只能等着海德公园了么。

人基本都不会太在乎(自认为)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

十二月份刷到微博说“没有明显人传人迹象”,当时读到的时候想为什么专门写这一句,他完全可以确定地说不会人传人,稳定民心,让大家不要恐慌,要这么绕两绕说话,肯定是不确定,有种心虚的感觉,第二天还跟同事说了这个事情,不过大家都觉得武汉离我们蛮远的,又没有亲朋好友在那里,不关心这件事,就根本没再跟进这个消息。

春节的时候去了北欧,当时浦东机场的旅客还是很多人没有戴口罩的,外国游客基本不戴,我男朋友倒是买到了五个N95二十个医用,一定让我戴上,我一开始戴了个医用,入关后,我发现机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戴着N95,我才第一次有了危机意识,因为N95戴过的人都知道很闷很难受,耳朵勒得疼,如果不是到了不得不的程度,没人会长时间戴这个的。

你看我一个中国人都因为一开始不在乎这个事情,根本不去了解相关信息,是根本不会去防范的,我觉得人眼界其实都挺短的,有时候不是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真的不会太去关心的。

后来在英国转机,整个英国heathrow机场,就只有我和我朋友戴了口罩,再也没看到第二个了,我以为我们戴口大家都是知道原因的,后来在机场买了几圈,发现就连中国的销售人员都不知道武汉的事情。

到了北欧后,一路上包括酒店前台、公共交通的人员、旅游景点的人都没有人提起过任何关于肺炎的事情。我一开始是想,估计新闻没有报道吧,然后晚上酒店里的电视,十个台大概三四个在报道新冠,当然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报道,大概就是说各国呼吁公民撤离中国,还有近期内不要去中国。但是这个病的传播方式,防御方式,基本我到二月份为止,都没有听到一个台报道过。

当时歪国普通民众偶尔看到新闻台播报这个新闻的时候,估计就跟我当年偶尔听到非洲在闹埃博拉一样吧,基本心里反应就是,哦,知道了,下一个新闻。

其实这个时候国外已经开始零星出现病例了,通过武汉的经验,这应该是防控和宣传的最佳时刻,但是他们当时根本没有关注过武汉,更别提总结我们的经验了。

转折点大概是二月初,当时新冠基本上全国都有确诊病例了,家乡也有确诊病例了,我开始疯狂刷微博,补之前漏掉的课。歪果病例也开始遍地开花,这个时候我发现很多景区都开始贴中文的纸,说武汉或者武汉接触者如有发烧咳嗽等症状请不要进入。

再想象一下二月初的歪果仁心理变化,大概就是我们当年听说中国出现了几例埃博拉病例,政府肯定是不让有症状的人入境了,普通民众估计还是很佛的状态。

这个病其实最恶心的点就是,潜伏期长,无症状患者在早期传染性也特强,但是歪果仁根本不了解这个知识点,所以他们估计觉得有症状的政府肯定拦住了,不会和普通民众碰到的,就继续佛。

二月初的时候我开始北欧各地买口罩了,因为家里人告诉我,家乡根本买不到口罩,当时北欧各个城市里中国人还是蛮多的,我看她们都是很悠闲的状态,以为口罩什么的肯定买得到,结果悠闲归悠闲,屯口罩倒是不手软,辗转几个城市,问了起码十几家药店和我所有经过的超市便利店,都没有,一个都没有!

后来在我再次铩羽而归的时候,我听到一个香港的夫妇问药店店员,可不可以预订,我听到店员告知两天后有货,可以预订,而且那店员的表现是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些亚洲人要疯狂买口罩的,因为她不限购,她以为我们只要买几只,直到香港的夫妇说她们要预订所有,她才和领班商量了一下,说一个人只能买五百个,那香港的夫妇就预订了一千个。

换算下来两块五人民币一个医用口罩,有ce认证的,按照北欧的高物价,真的是非常便宜了,而且当时国内基本上有价无市,基本从那天以后,我再也没在北欧买到一个口罩。

大面积口罩脱销,按理说已经是敲响警钟了,北欧的卫生部门却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机场交通设施里没有任何预警和测体温,此时此刻,歪果仁依旧对新冠一无所知。

后来武汉爆发性增长上万例病例,歪国各地病例依旧在缓慢增长,我的回国航班被取消了,打电话问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说三月份之前不会再飞中国,还说了几家合作的欧洲航空公司都不飞中国,要么退钱,要么把航班换到三月份的,打电话问大使馆,大使馆叫我们留在北欧到3月底再回国,说三月底国内估计能控制住了,到时候航班也会恢复。

所以当时欧洲政府的共识应该就是,三月份中国的疫情差不多会结束,一切会恢复正常,自己国家呢?自己国家当然啥事没有,照常生活,你说新冠传染性很强,无症状患者balabala,和我无关不听不听。

如果政府都觉得事情不大,那民众更不可能去关心这个事情,当网友让歪果政府抄卷子的时候,她们政府估计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场考试。

后来买了从从莫斯科转机回国的机票,全程戴着N95在莫斯科机场睡了一晚上,因为当时从欧洲各国想要回国的国人基本挤满了航站楼,不过所有人全部戴着口罩,手里还拎着口罩,一上飞机,大家整齐划一开始用酒精棉消毒小桌子和座椅。

啊!亲人呐!踏实!

回国后到机场,让我们可以手机填写也可以纸质填写一个健康卡,当时那个版本的健康卡我觉得不是很严谨,对于转机和健康信息,全部都看你个人素质了,有人赶着走,就估计就是按照怎么好走怎么填的,也不会来检查,交了就可以走了,之后就是全程畅通无阻了。

在回国前,我就上报了社区和单位,回国后一个月没出门,单位会在群里发每个员工的所在地和情况,基本到二月底我们这边慢慢好起来的时候,我美国的朋友才突然发现我们国家有了这个疫情,来慰问我。

二月底了朋友们啊!当时美国都不少病例了吧,他当时居然才知道这个事情???然后,三月一号,我一个德国的留学生朋友告诉我,觉得德国不安全,他想要回国了。

所以按时间线梳理,一月底我们大规模歪国不在乎不知道不关心,二月份我们爆了歪国隐隐约约有听说过吧,三月初我们好了歪国我们好像也有了。

但其实,天天看新闻的我们知道,二月初歪国就开始传播了,基本没人在乎没人关心地传了一个月,前期压根不在乎我国疫情,他们在三月份的时候对病毒的了解估计才到我一月初的水平,这种认知上的时间差,很大程度上放纵了病毒的扩散。

现在是3.19,估计很多歪果仁才刚刚补完课。

我觉得还有一点,普通民众和网友也有一个认知上的时间差,例如我们父母和我们一开始对新冠的认知是完全不对等的,那么现在歪国网友的认知如果到我们二月初的程度了,歪国普通民众估计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病毒,那疫情快速增长期估计会拉得更长。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美国就爆发电子烟病毒,但死亡率不高,烟草商把锅甩给了电子烟(电子烟都出现多少年了怎么现在才有肺炎?)

然后美国又发生流感就把电子烟病毒病例通通归入流感不管了。

电子烟病毒在中国变异大大的提高了死亡率,美国把新冠当成未变异的电子烟病毒,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病毒,这玩意就是大流感。(如果没有其他情报与傲慢,正常人会把饱和式救援后依旧有5%死亡率的病毒当成大流感?)

至于川普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是想先下结论,让世界都习惯称之为中国病毒。就如第一次美军病毒,快速甩锅西班牙,即使事后知道这是美军传播的病毒,但又有多少人称其为美军病毒而非西班牙大流感?


user avatar   bao-bao-zhuan-shu-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看一组数据:中国境外输入病例152例,基本保持每天十几例的增长,而中国每天的入境人数大概是12万左右,也就是说,入境人员的感染率大概是万分之一。

据此,做出一个大胆的预测:中国境外的新冠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万分之一了,也就是说已经有50万左右的感染者。而现在才确诊了10万,还有40万人在外面传播,这是什么情况?想想吧,境外确诊人数的上升才刚开始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

所以,现在增长的速度快吗?不快啊,更快的还在后面呢。检测量才刚开始上来而已。看看美国的数据吧,马云才捐出去两天,破万了,其实现在应该说的是——

更新,今天境外输入已经是单日三十多例了,还要再看几天才知道感染率是不是又上升了,不过,估计大概率是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意大利又一护士因感染自杀,超 5000 名医护感染? 
  为什么很多长寿的老人都是留长胡须的? 
  怎么看美国加州人互喷口水庆祝疫情解封? 
  瑞典的群体免疫能实现吗? 
  新冠感染的持续爆发会引起内部分裂,从而让印度亡国吗? 
  医学实习生操作时误把患者留置针拔掉了,心理阴影很大,怎么办? 
  3 月 14 日,全国新增境外输入病例连续 3 天增长,湖北新增确诊 4 例,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成都能否在元旦之前控制疫情? 
  如何看待以安倍为首的日本自民党议员,每人出 5000 日元支援中国抗击疫情? 
  历史上有哪些体型比较肥胖的皇帝? 

前一个讨论
印度有崛起的可能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波音700亿美元市值而茅台1.3万亿人民币市值,茅台市值是波音的三倍?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