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从未受过体罚的前提下,为什么小孩子有的听得进父母讲道理,有的听不进?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须承认,绝大多数人天性顽劣,不适宜教育


user avatar   yu-gan-2-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修电脑的时候,接触过很多人家,有家境很差的,有家境很好的。

有那种你修电脑的时候,孩子大吵大闹,家人当祖宗一样护着,你就差把不满表现出来,甚至还要委婉说出口,人家才假意何止一下的。这种人家有些时候孩子也会过火,过火了父母就会骂。然后下次孩子又是如此。他们的道理往往是在孩子过火后的禁令。

还有一些人家的孩子,十岁左右,不说什么知书达礼,总之对待外人就是一个小大人,让我这个三十岁的大叔都觉得自己汗颜。这些人家父母对于孩子往往都是和颜悦色,但是却会在处处细节上讲道理。

他们的道理不是说,你不能这个,不要那个。更不是把孩子当做小孩子一样,而是试图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他们会在孩子还没有做错事之前先告诉孩子,一些行为细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同样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比如爸爸妈妈怎么认为的,如果是对方会如何,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如何等。等到有一天孩子犯错了,根本不需要说这说那,直接告诉孩子,上次和你说的,是不是应该如何如何,是不是应该不如何如何。孩子就会想起之前的沟通交流,而这反而成了事后的验证。

他们不仅仅是在事后给孩子禁令,而是事前就让孩子自己懂得是非对错,等到孩子犯错后,也不是为了惩罚,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错了,孩子改错后称赞。你也看不到他们气急败坏,而是和颜悦色。他们的禁令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也不是因为别人不满。

人生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都是提前的,很多时候你会遇到很多小大人,他们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父母会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早早地就对孩子进行行为礼仪的教育,而不会等到孩子真正接触外人的时候才开始引导。

很多时候他们也会有事后的禁令,但是不仅仅是时候禁令,还有禁令之后的沟通。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恰恰是父母的禁令本质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权威,这是会让孩子反感的,尤其在外面的时候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孩子和父母不是敌人,但是孩子有自己的认知,他们拒绝的是那种命令式的禁令,拒绝的是以道理为名,强压式的指令。

他们不会把孩子当做不懂事的孩子。他们会尝试让孩子理解。而不是全盘强制接受。

这些家庭的孩子,虽然很多时候还是小孩子,很多道理都不懂,但是家里的大人时刻教育以身作则,他们也不会好像另一个家庭蹦出来的。或者说对他们来说,教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以后走上社会如何如何,而是纯粹的,这个家所有人都是如此,孩子也应该如此。他们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融入家庭成为一员。所以很多时候,所谓的教育,在孩子走出家庭之前就已经完成,到了外面,你反而看不到父母怎么管教。

说到底就是教育的重视程度。那些你遇到素质很高知书达理的人几乎没有谁是父母依靠暴力教育出来的,他们就是家庭环境的熏陶,事实上教育孩子本身并不难啊,从小言传身教,在孩子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引导孩子正确的观念,而不是孩子长大了才开始教育。

恰恰是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教育才更容易。当一个家庭所有人的行为都是如此的时候,其实父母反而不需要教育,孩子就会自我纠正,因为当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是非对错就是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小孩模仿大人。

现实里很多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父母自己就不是讲道理的人。从某方面来说,在这些家庭,孩子讲道理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很多人不讲道理没礼貌惯了,总以为孩子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也懒得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学了自己,犯了错,却突然讲道理,这孩子只会觉得突兀,他习惯了,就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这也是为什么贫穷容易使人犯罪的原因,因为贫穷使得人很难有机会去教育子女,很多时候父母起早贪黑的干活,又如何能好好教育子女呢,而他们因为自己的境遇,又渴望孩子以后能有好的成绩,于是更加关注学习而不是品性。

而更多时候他们前面还在训斥孩子,转头就把孩子当做宝贝。

久而久之孩子或许不懂,但是知道所谓的道理只是一时的气愤而已。

等到父母开始重视品性的时候,已然来不及了。

也因此,很多时候讲道理的孩子往往是不需要暴力手段的,而那些动不动暴力体罚的,你其实可以在孩子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

孩子潜意识是拒绝父母否定自己身上的他们。明明我们都是如此,为什么你要说是错的呢?这些家庭的教育,反而成了把孩子往家外推一样,久而久之更令孩子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深山生9娃的90后夫妻,已搬进新家,150平米小楼由政府修建? 
  11 月 13 日香港教育局发布明日全港学校停课通告,正在紧急撤离香港的学生情况如何?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好不好?大家觉得呢? 
  河北为什么没有好大学? 
  5岁孩子超迷地铁,每周末都要父母陪坐地铁一整天,企图坐遍全上海,你会支持他吗?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私立学校强制毕业班教师寒假期间无偿空中教学是否违法? 
  如何看待刘诺一大喊「我是中国人」? 
  作为初中生家长,发现儿子书包里女生的小情书,你该怎么办? 
  在这么重视教育的年代 为什么游戏行业依然不倒? 

前一个讨论
打算疫情过后一个人去泰国自由行,有什么推荐的地方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和异性交换身体,你想做什么呢?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