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客机在卡拉奇机场附近一居民区坠毁,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ray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已经隐身到这种问题都没有人邀请我回答了,估计马上就能转型健身博主。

A320正好是我执飞的机型。

整个事件(尤其是有了陆空通话的录音证据之后),摔飞机的直接原因现在可以有九成九的把握确定为双发失效,但这个过程扑朔迷离

如果真的是双发空停,那就是自2009年US1549以来十年时间里的第三次出现双发空停了,最近一次甚至只在一年前,这个概率有点恐怖。

事件的基本经过在 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客机在卡拉奇机场附近一居民区坠毁,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这个答案已经写的非常清楚了。

2020/06/25更新:现在官方的初步调查报告已经出来了,机组一顿骚操作,真的秀得我脑壳疼,有兴趣的可以前往一看:

2020/05/24更新:之前没有发现有关于25L跑道道面划痕的报道,再加上flightradar24的高度数据并没有标明气压基准,所以完全想偏了,现在重新修改这个回答。

重要的基本事实

以下是当前(2020年5月23日)得到权威可信来源证实的重要基本事实,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基本事实也可能在后期调查时发现有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之处,但是我们目前惟一能掌握的信息。

  1. 机龄不到16年 —— 根本不算老飞机,所以基本可以排除结构老化、性能衰退等可能性。
  2. 飞机在飞行前有长时间的停场 —— 这个角度肯定会深入调查
  3. 第一次进近由于起落架不正常在低高度复飞,左右发动机分别与跑道道面摩擦
  4. 第二次进近时被视频拍下:双发下大量黑色痕迹、RAT放出
  5. 陆空通话表明机组向管制员报告了双发故障,这之后不久飞机就失事了

2020/05/29更新:flightradar24公布的校准后高度、空速、下降率数值

可以看到最后进近(也就是机组报告已经建立下滑道之后)的①阶段下降率巨大(这个近地率是可能要响近地警告的),而且空速一直在230kt以上,②阶段一杆拉平后重新下降、稍微减小下降率(依然过大)但飞机依然是处于正常着陆构型的超速状态(或超速边缘) —— 这是一个典型的盲目蛮干的不稳定进近

②阶段的后半段机组开始减小下降率准备接地,可以说如果起落架放下了的话,这个落地几乎就要“成功”了。

2020/05/24更新:两次进近前的陆空通话录音

PK8303陆空通话录音 https://www.zhihu.com/video/1247858350064738304

中文翻译版:


四个疑点

1. 第一次进近的复飞时机对于起落架故障来说过晚了(数据来源是flightradar24的官方Twitter)

一个简单的起落架放下操作,有多个环节把关:

(1)大部分的飞行起落架都是在1500-2500ft之间放下,在1500ft之前起落架就能放下锁定到位,如果起落架放下的方面有故障,此时一定会有现象,而且空客飞机有声光警告,“绝对不可能”出现有故障而机组却没有立即发现的情况。如果此时起落架警告出现,大部分的机组都会选择立刻终止进近、排查故障,那么复飞的高度应该会在1500-2000ft。

(2)大部分国家法规都有1000ft稳定进近的要求,在离地1000ft的时候就必须完全建立着陆形态,其中就包括起落架放下锁好,否则就是严重违规。就算机组心大,在进近过程中尝试重置,也必然会把尝试重置的最后节点设定在1000ft —— “如果1000ft前放好起落架,就落地,没放好就复飞”,那么复飞高度应该在1000ft左右。

(3)ECAM的起落架未放下锁好警报时机为离地750ft。

(4)GPWS近地警告系统的起落架未放下报警时机在离地500ft左右。

从(1)到(4)大概要飞2-3分钟,给机组的反应时间是非常充足的,而本次航班的时机复飞时机在275ft(数据修正后:擦地之后复飞),实在是太晚了。(flighradar24的高度数据应该是需要进行气压基准转换,实际上飞机是擦地后才复飞)

可以推测两个可能性:(1)前起落架故障为低高度突发情况(但很难想象出这种情况怎么会发生,毕竟起落架放下锁好就不需要再动了);(2)机组技能实在太差、且法规意识淡薄到令人发指

另外一个猜测:机组报告的前起落架故障,会不会指的是前轮转弯出现故障,前轮转弯的电子故障在低高度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不是没有可能。

2020/05/24更新: 第一次进近复飞时的录音中能听到主警告响了(录音45秒的位置),可以猜测这是ECAM的起落架未放下警告,触发高度是离地高度750FT,之后过了一分多钟机组才向管制员宣布复飞,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情况,看来飞机第一次进近前就是带着故障的。


2. 第一次进近的高度过高,不是一般的高 (2020/05/25更新)

从录音来看,飞机在第一次进近时,距离跑道头还有5海里的时候高度还有3000FT左右,并且声称自己已经建立了25L盲降。

按照正常来说,5海里处3°下滑道上的高度是1500FT左右,飞机实际的高度比这高了一倍,也就是刚好在6°下滑轨迹上,也许是截获了错误的下滑道,对于下滑道天线的工作原理来说这是可能出现的,所以才会建议飞机任何时候都从下方截获下滑道。

这么大梯度的俯冲,无论是从飞机姿态还是外界目视参考都是非常怪的,我作为一个遵章守纪的飞行员实在难以想象这种情况下还不复飞。就算再一门心思的要落地,750FT和500FT的两个警告是不可能被忽视的,而且后面的通话中也能听到主警告响了,说明FWC是正常工作的。

再加上通话开头的“We are comfortable now”和第二次进近时ATC没头没尾的一句“Comfirm you are carrying out a belly landing?”

总之这一次进近让人充满疑惑。


3. 复飞后再次进近的高度变化比较奇怪

复飞后的上升梯度偏小,而且重新开始下降进近后突然有个高度的爬升(橙色圈)也有点奇怪(也就是最后坠机下降前的那个高度上升),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无论是从飞行程序设计上还是操控上来说都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可能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情况,比如飞机失去动力后用速度换了一点高度。


4. 发动机底部的黑色痕迹

2020/05/24更新:第一次进近复飞时左右发动机都触地并与跑道道面发生摩擦,所以磨出了黑色痕迹,并且可能是导致最终发动机完全失去推力的直接原因。

简单总结

这次事故的原因就是双发失效,飞机失去动力

主要让人疑惑的点在于,第一次因起落架原因复飞与复飞后出现的双发失效是否有必然联系呢?为什么起落架有问题还要尝试落地?为什么擦地之后又要复飞?

2020/05/29更新:

从目前的所有消息来看,这套机组技能不足、盲目蛮干的可能性很大,大概情况可能是为了落地,大速度俯冲导致了飞机超速和近地率过大,这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驾驶舱警告并且两人都被眼前的不正常景象所震撼,导致机组忘记放下起落架、并且忽视多次出现的“起落架未放下”警告,最终发生非预期的发动机接地并造成发动机损坏,然后复飞。

另外,机组也有可能是有意提前关闭GPWS系统或有意无视GPWS警告的,因为这个落地的近地率持续过大,他们可能对于近地警告报警是有准备的,只是忘了GPWS警告还包括了构型警告。

2020/05/25更新:

  • 假设1:750FT主警告响的时候,机组才发现没放轮(如果是这样,那SOP、稳定进近、检查单的落实,两人一个都没做到),他们决定不复飞、立刻放轮,那么一般来说这个时间也是够的。
  • 但是如果假设2:750FT主警告响的时候,俩人都懵了,且愣住十几秒以上,最终决定还是不复飞、并且才开始放轮,起落架还没有完全放好就接地的话,起落架舱门就不可能在飞机接地前完全收上。
  • 那么只剩下假设3:750FT主警告响——两人无视,500FT近地警告响——两人继续无视,这基本上属于“故意自杀”行为了…然后在发动机擦地的瞬间,突然间又决定先不自杀了?
  • 不论如何,总体看起来,这个航班的机组好像不太高明的样子。

有一个可能性是:起落架故障为“放下未锁好”,机组决定尝试落地,结果落地后起落架直接折叠回去了,导致发动机擦地,于是机组决定复飞重新检查起落架功能,或者做一个有准备的机腹着陆。

应该很快就会有初步调查报告,静待结果。

不太可能的原因

  1. RAT放出导致飞机低速时失控

RAT放出说明飞机至少遭遇了短时的完全的交流电失去或液压丧失。

仅靠RAT提供的电力和液压操纵飞机落地是比较困难的,但绝非不能,无论是电力还是液压都够用,这是RAT存在的意义,并且大部分的飞行员都有这个飞行能力。(当然前提是要有发动机)

2. 操纵失误导致失速而坠机

3. 燃油耗尽

4. 天气原因


user avatar   chai-jian-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7月11日南京外国留学生醉酒疑似寻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持刀杀害? 
  飞机上和加油站都不允许打电话,大部分人在乘坐飞机时会严格遵守,但是在加油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为什么? 
  如何看待波音737MAX获准复飞,停飞 20 个月损失 200 亿美元?这一机型还能否重拾大众信任? 
  美军的“游骑兵”属于特种部队吗? 
  J-15真的只是SU-30/SU-35的加强版吗? 
  像印度巴基斯坦的这些弱核国家如果遭遇美国射程外这些国家核打击他们的核武器还有什么用,岂不是成了烧火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与机电学院的航空工程专硕,在研究方向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MC-21客机航程那么长? 
  在低空,航空发动机停车后为什么很难再重新启动?航空发动机停车后重启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成功迫降事件。如果由你来做编剧,会如何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一个讨论
目前主流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和成像技术都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劣?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三星推出的 5000 万像素 ISOCELL GN1 传感器?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