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买了一辆沃尔沃V60遭到了开宝马5系朋友的鄙夷,沃尔沃真的这么low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u-shi-meng-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些留言,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以下几个观点:

一、当下不是20年前,一个虎头奔就可以让ZF、熟人、小弟围着您转。我接触的开飞驰、古斯特、添越的、跃马的,接近一半都是赚快钱的(放水的、做昧心线上的、民间RZ的),我说的这个群体,并不是你们说的有身份的人!千万不因为一个好车作为标签,就放松社交警惕、合作警惕。大家不要被车好就有身份这个节奏带偏了!要理性看待,长期观察!

二、找合作伙伴,一方面在外在(就是留言说的出门那一身行头),另一方面更要看他抗风险的能力(资产、挚友、关系)。

三、结交好友,品行第一、习惯第二,一般品行好、习惯好的人,只要运气不是差到底,一般5-10年的一个周期内,都会有所成就,同时他大概率的不会给您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我的社交经验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针对高调露富的、高调晒利润的、高调晒社会圈子的人,我基本都会主动避而远之。一斤重吹5斤肉的人,往往难以熬过5-8年的周期!5斤重说一斤肉的,往往都能顺势越做越大,逆势避风回港。

商人大部分都是在三教九流中随波逐流,(而且这个波和流是人家造的,不是商人本身造的),针对这点,我作为老实做生意谋生的人,有着很深的体会。


一、车的价格和身份没有正相关关系,这

谢邀!品牌上来说,宝马无疑是知名度更高。但恕我直言:

1、光从车而言,只要你朋友没开M5,5系高配及以上,我自己反而更欣赏买V60的人。

2、从我自己接触的人而言,车子被定位为交通工具的时候很多,就是一个快销品,不具备身份的属性。身边的朋友从95后开始到65后打住,经济实力和用车的价格恰恰是反着的!如果还把车当成一个人身份或者经济实力的外在彰显的象征,着实不妥。

举几个例子,我没生活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如果在这些城市,一套好点的房子就千万以上,一辆几十、2-3百万的车就更没啥身份属性可言。

一位65后的朋友,每年光是吃租金都接近8位数的人,平时一起聚餐,都是他大哥拿家里的茅五剑泸年份酒出来喝(经常是一顿饭7-8个人,饭钱2000不到,年份酒的钱保底1万5起,拿剑南春这些还便宜点,如果年份拿茅台、天知乎这些,酒的成本就更高)。买个车看了大半年不止,最后在年底便宜的时候买了个陆巡5.7,刚100出头。

一位做线上销售的93后,这几年顺势而为挣了接近1千万,今年年底直接去买了个添越4.0(6.0买不起也养不起)。

另外一位70后,在体制内工作,一个关键局的一把手,开个上代途观1.4T,平时一堆开宾利,卡宴,揽胜的人围着。

另外一个80后,不喜欢车,出门都是一老夏朗,但自己那几块PP,朗格,宝玑的表,每块都是一个揽胜高配在手上。

还有一个70后就不买车 ,城市内远了出租车为主,近了走路锻炼为主!喜欢喝茶,一天把远香,瑞泉,莫问这些一斤茶一辆车的奢侈品当口粮饮料喝。

这几个例子比较典型,但反馈出一个信息,经济实力到了一定程度,车子的定位确实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已。

所以开什么车,自己喜欢就对了。

补充:

看了下评论,感觉大家对人的兴趣超过车本身,恰恰5月又遇到一些事情,心情压抑,就大概的说说上面回答中提到的几个人,算是一种解压方式。

首先说下65后,这位朋友准确的讲,我一直都在喊大哥,喊大哥的意思有三层,一是因为其品行、二是因为其无私的帮我、三是因为其年长。

我从这位大哥身上,听他讲自己和他身边人的经历,算是了解到了60年代初期出生的这批人的一些故事,我自己觉得很震撼,他回忆起来却很平淡!(估计知乎里面的大部分群体很难去理解他们的处事风格!尤其是出生较晚的90和00后。)

6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他们的父母或者长辈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比他们自己年长哥哥姐姐经历了上山下乡,在他们刚刚懂事成年的时候,经历了高考恢复、改革开放、在他们血气方刚的时候,经历了1989年的故事

这位大哥,家里的一个亲哥哥、一个亲姐姐在三年困难时期相继因“营养不良“离世,直到63年底,他父母觉得生活有了最基本的稳定,才决定再带孩子生了他。然后13岁左右父母相继离世,跟着家里亲戚过了两年不受待见,15岁到重庆跑码头,帮着搬东西谋生(按大哥的说法,当时他们做的工作,是重庆棒棒的鼻祖),跑了4年码头,因为一个纠纷被冤枉打人失手,20岁的时候被判了20年,因为属于重刑犯,被关在大西北!(听他讲被关在大西北戈壁滩的岁月,说那个时候一两年都见不到一个女人,见到猪配种所有同窗都驻留围观。我认识他后,对同窗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从他的经历来看,关在同一铁窗下的才是真正的同窗,感情比我自己读书的所谓同窗,友情坚固太多)。

判了20年,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关了不到16年放出来,按他的说法,人生重启后从35岁左右正式开始!放出来正值2000年初,跟着同窗一起到了某省,趁着基建、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爆裂式的积累了财富。按他的说法,因为小时候受苦、坐过牢、事事都想留一线,所有他自己参与的房地产项目,商用的铺面、停车场车位他都会留一部分优质的在手上,而不像有些开发商一样全部短期变现!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救了他,为什么救了他,后续再说。

我认识他是在05年(刚毕业2-3年,属于踏实工作,节约工资攒首付的奋斗小年轻群体),那个时候他的身份是一个地产公司、文化公司的董事长,是我所在公司的VIP客户之一,我当时的工作职责就是给类似的这帮人做基础的服务、营销。

工作的时候,一年基本上见他本人就一两次:

一般岁末年初的时候,给大客户送礼品,公司要求我们亲自送到;

还有就是公司每年组织的大客户论坛,那个时候一般流行搞所谓高端成功学讲座、宏观经济分析论坛、财富论坛,公司要求我们亲自给自己负责的大客户送邀请函。

和他们公司接触最多的,是他司机、还有就是几个关键中层,因为具体的服务、营销事项要找他们帮到处理。

从初期的接触来看,这位大哥给我的感觉就是 客气的让人心里 不踏实!!!岁末年初送礼品、送邀请函,我都是先联系他司机,然后再喊司机帮我联系问好久可以过去拜访。第一年打电话问了司机以后,第二年、第三年打电话问司机,都是他本人亲自给我回电话过来,说有空的话提前一天给我说,然后每次送了东西,他都要安排人给我留个礼品在公司前台,喊我自己去拿(礼品都是些很实用的,比较好的茶叶、超市的购物卡这些)。

我正式和这位大哥有交流的开始,是07年6月,我想买房子(当时的房子是卖方市场、股市也很疯狂),想买的楼盘正好离我公司很近,我想尽快买了。先是自己去售楼部,说80多的小户型基本没了,剩下的都是很差的楼层!于是硬着头皮准备买120多的,期间和销售妹儿交流的时候,才晓得这个楼盘是他和几个老板一起修的!于是硬着头皮给他发了一个短信,表达的意思就是能否帮到协调个80多的小户型出来。大哥很直爽,给我回了一个消息,说哪天哪个时候直接过去公司找他。去了以后,给我签了一个单子,一是给了我额外5个点的优惠(很感激,那个时候房子很紧俏),二是80多的户型和120多户型说都可以让我自己选。正在当面感谢的时候,他们公司的财务进来了,给他汇报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 配车给补助的事情,也是因缘巧合,自己一直很喜欢车,就中间补充了一些个人意见,他大哥觉得在理,就喊我一起陪着他们财务一起去买车,因为买车这个事情的开头,后续每隔一两个月,他都要让司机给我打个电话,说有空的话去参加他们公司的活动,我当时心态比较开放,觉得一是必须去,哪怕去傻坐着也要给大哥一个面子,二是去了万一运气好,能多结识几个人也算中彩票。时间就这样过着,后续有两个关键节点的事情,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不为过!

一是 08年5月12日大地震,地震后问候!08年地震以后,城市的网络几乎全部断网无法使用,我出于职业本能,在网络恢复后的下午4点左右,开始给自己认为很重要的10多个客户电话联系问平安!他在这10多个客户里面,又是对我帮忙最多的,我就第一个拨打的他的电话问平安,坚持打了七八次,接通了,然后问了平安,简短几句就挂断了。就是因为这个电话,在2008年11月他儿子满百天的时候,他请了我!那个时候我全靠工资吃饭(穷啊,把房贷,日常生活开支,租房的费用除开,每月节约后留在手上的就1000左右),但硬着头皮准备了6000的红包!去了以后才知道,一共只有三桌人,而且我送红包他开始不接,后来我磨了一两分钟嘴皮子,嫂子觉得场面比较尴尬,才把我红包代收了。然后大哥也是好心,但那个时候纯属折磨我,把我安座到他同窗那桌(都是大西北出来的超哥),我吃饭的时候浑身不自在!他们的话不敢轻易去接,喝酒敬酒也是小心翼翼,直到大哥过来敬酒,说买车可以多问问我;然后说地震以后,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我打给他问平安的!他这么一说,后来我们那一桌的话题我才稍微可以参与一下!

中午吃完饭以后,我就准备走了,因为喝了酒一个头晕想回去睡觉,二就是怕再喝喝多了失态,但到了下午2点出头正准备开溜,大哥打个电话来问我到哪去了,喊我回去陪他和同窗一起喝茶。喝茶期间听他们回顾同窗往事,说现在的生意,我觉得比一般的电视剧剧情精彩太多了,每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一本丰满的回忆录。喝茶到了晚上,我和5个同窗一起,被请到他家里面吃饭。重庆人请朋友到家里吃饭,至少请的人是认可被请人的。从那以后,我一个是和他同窗建立了一些简单的联系,一般都是问买啥车。二就是和大哥联系更多一些,他有时候下午打电话喊我陪他一起喝下茶,听他叙叙旧这些。

二是 2009年年底借钱 2009年10月出事了,当时说是S黑。出事以后,正常的处理流程大家应该清楚,就不啰嗦,周围的人做鸟兽散,贴心的几个人也一起进去了。时间依旧过着,到了2009年12月冬至那天,嫂子给我打电话,说确实过不了坎(流动的、固定的都遭封了,能借钱的都借了),能否借10万应急,说确实没办法了!我说我尽量凑,手里没有那么多钱。估计人家觉得我就是应付下。(我当时手里哪有10万,07年买房给了首付,08、09年两年省吃俭用,存了3万出头,然后年底年终奖参照往年估计有3万的样子)

到了2009年12月底,公司发了4万出头的年终奖,自己留了1万5在手头,5000计划过年,剩下的一万,一部分预留给半年的房租,然后留几千应急,其它的没多想就借了6万出去,期间联系了一次嫂子,问了下大哥的情况,后面我也不好再打电话去,因为一打电话人家估计就觉得我是去要钱的,我也怕人误会我是那种钻到钱眼里面的人。

到了2011年6月初,嫂子给我打电话,说人出来了,我说好事好事。然后说周末到家里吃饭,喊我不担心,大哥人没犯事,事情最终都弄清楚了。去了以后,桌上就七八个人,开始饭局很沉闷,到了下半场大家喝了些酒,话才开始多。

吃完饭没过几天,喊我喝茶,按他的说法,一个是当面感谢借钱的事和还钱给我(多还给我一大截,我没好意思要,估计他也是在这个事情试我的处世观);二就是说有事情可以做,大概说了下要做的事情,问我做不做,我说一是我啥也不懂啊、二是没做生意的起步资金,关键是 事情做不走都没啥,主要是怕整烂了给他惹事。他说这些都好说,喊我考虑下,不急着回话。

(当时我也算在中偏上和体量很大的公司上班,虽然在公司基层,但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领导同事都还认可,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按我当时的想法,是一直想在公司里面工作,以后混个中层,能轻松养家糊口就行,要是公司没啥大变动,是属于可以工作到退休那种。)

期间跟一个大学的同学商量了一下,征求了一下他的意见(他大学毕业就在这行打工),说可以做,只是给我讲了两个原则一个建议,第一不能借水钱(就是所谓的高利贷去垫钱做事等结账),第二就是不能直接参与线下层面的运作;另外一个建议就是喊我不要待人接物都一律客气将心比心,必须分人;这个行业到现在光有匪气不得行,但一点匪气都没得做不走事情。然后同学也鼓励了一下,说这个行业不如地震前那么好,但还是可以做,不属于夕阳产业,自己管细点、上家能及时结款,不出大的安全事故,是能是能挣钱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斗起胆子,在2011年7月,正式走上了这条行业的路,刚起步的时候,给我项目、借给我启动资金,及时协调帮我结款,帮我出面协调地方上的很多关系。在公司上班和在外面做事的状态坚持了一年,外面的事情事无巨细都在管确实撑不住了,就把工作辞了,一直在这行做到2015年年底。自己感觉在的想法上和他出现了一些不同,我担心后面因为意见不同而影响朋友感情,就跟他直接说了想法,虽然当时比较委婉,但好在大哥全盘明白,高高兴兴给我开了一个欢送会,然后友情因为没有了直接生意上的交割反而更为单纯和稳固。

跟着他做事这4年,

一是:我见人识人经验积累最快的一个阶段,身上匪气也涨了不少。

二是: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理财上的操作,那几年除开必要开支以外,我一律都在学他,把多余的钱都拿去买较好区域铺面、好租的小户型。不像一些同行的人,赚了钱买豪车、强力“资助”内在外在都美的大学生,钱赚得快,挥霍得也快。遇到大的政策变动、银行放款放不出来、不能及时结款等,身边几个同时做事的在2016、17年都拖垮了。这也是他能经历大的行业震荡,很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都倒了,他到现在还可以有较好财务状况的主因。

三是让我深刻理会到了低调的好处,跟他做事这几年,他出门都是一个商务别克,手机号也低调,(反而是几个打工的老总副总个个都是PBBA之一,车牌基本都是打眼的三同号起步,手机尾号基本上都是三同四同,),但每次他出去协调事情,在我认识的几个老板中,接触体制内的人最受待见的就是他;每次喊赞助冠名活动的时候,他出场少给的钱也不多(按他的说法,不为难人家也不给自己后面为难),各种社会头衔一律不要;三是公司从来不像其它类似的企业,疯狂的搞年会晒金膘!

另外通过他,我在12年接触到了后续中的另外一个老师,我通过他对不少规则性的东西了解更加清楚,就是70后的关键局一把手(后称一),首先我必须说清楚,不要一来就说啥权钱交易、违规违纪,没这些事情!说到这关于以车量人、以貌取人的打脸的故事就来了。

某年我陪 一 到某地(确实没办法细说,但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是很普遍现象),我主要当跟班,他去主要是服务老大,相当于我是服务的服务,纯小弟。到了就去取提前租好的两个车,一个商务车、一个S,开车的都是我自己公司的人,然后就在酒店里面住着等到被安排。一天晚上 一 喊我去吃饭,说是准备把这个商家引到本地,让我一起去陪下,因为对方也是80后,和我年代接近,说年轻人在一起好沟通。我提前去了以后在门口站着等,站了大概半个小时,对方到了,一看一个某省牌照的一代Q5,下来的人穿的比较高调,接进去坐下就开始边谈边吃。桌上几个人还算谈得开心,吃完饭以后商家说回他公司坐坐,顺便再说说具体细节。然后精彩的事情来了,交代下当时的背景,手机导航很不好用,租来的车子没有导航。商家说他先回去安排准备下,便于等会沟通,我们可以找个出租车带路过来。

我说没得事,跟到您们跑!然后吃饭的地方到商家公司40多公里,S一路跟着跑,当时跟着跑的时候,开车的公司同事就说得不得违章,我说他能跑我们就跟着跑。(因为心里觉得一是车没上百万,二是穿着高调估计也是属于不低调那种),过了好像10天左右,打脸的事情来了,尼玛40多公里的路,办租车的同事给我讲超速违章了7次!!然后一问Q5的帅哥,他说他车牌加了白名单的!当时懂不起啥子叫白名单,后头再打听才晓得是啷个回事,瞬间深刻的觉得和人家的差距是巨大的。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我是彻底的不以车量人、以貌取人了。


另外一个80后,不喜欢车,出门都是一老夏朗,但自己那几块PP,朗格,宝玑的表,每块都是一个揽胜高配在手上,这个人后称 鳖、鳖娃、王八爷,从初中认识他开始没多久,我们就恁个喊他,初高中喊鳖娃、鳖多一些,到了大学毕业后 基本上都在喊 王八爷,其实不姓王。为啥喊这个名字,因为他老汉那个时候有小个业务就是卖中华鳖精,当时的高档营养品,不亚于这几年打广告的某燕窝,某虫草。

鳖的父亲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农民出身、按鳖爸自己的说法,谋生是从走街串户卖皮带开始、创业是从批量卖防风打火机开始,离过两次婚,鳖是他第三个娃,前面有两个姐因为离婚没跟他,就对这个从小在身边的儿子特别喜欢。(我觉得肯定是重男轻女)

鳖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脑壳滑、做人做事一律分人分类对待,在老汉没离世之前,一直都在耍。老汉离世以后,为了接手老汉留下的生意,前一两年被折磨的脱了一层皮。那个老夏朗2.8V6 是他老汉的车,他老汉走了以后他一直留着自己在用。

鳖跟我初二开始到高中二年级一直都是同班同学。初二是因为他转学到我们班上,到高二结束听了我的建议降级!

我先说下降级这个事情,高三准备报名前的几天,我们几个同学约到一起耍,然后鳖说他喜欢一个妹儿,跟我们几个商量,啷个套近乎。我说你晓得那个妹儿住哪点不嘛,他说啷个不晓得!天天早上都去妹儿家门口等到装偶遇,结果还是没搞到着!说完一万个不心甘写在脸上。摆了几句,晓得那个妹儿比我们低一个年级,人长得小乖小乖的,经常打望的对那个妹儿都还是有印象。 然后我给他说了一个建议,你直接降级降到那个妹儿班上去不就得行了。鳖一听觉得可以,兴奋的跑回去找他老汉去了。

回去主动给他老汉说一说:我想好生读书,高三读不走,降级多读个高二。按鳖的描述,他老汉听到起当时好高兴,说一定要好生读书考个大学,他屋头还没出过大学生,然后按照鳖的要求立即照办,鳖如愿以偿降低到那个妹儿班上。




后续再慢慢说。




  

相关话题

  有谁知道沃尔沃T4发动机烧机油的情况解决了吗? 
  沃尔沃安全性真的比其他品牌好吗? 
  是哪些细节,哪些原因让你爱上沃尔沃这个车(品牌)? 
  沃尔沃AWD是前驱平台还是后驱平台? 
  为什么沃尔沃的高端车仍然是横置发动机? 
  如何看待罗翔成为沃尔沃品牌挚友? 
  为什么我觉得C级车只适合坐,不适合开? 
  领克的质量到底好不好? 
  买了一辆沃尔沃V60遭到了开宝马5系朋友的鄙夷,沃尔沃真的这么low吗? 
  如何评价Volvo V90 Cross Country正式开启预售? 

前一个讨论
你会让你的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华为和阿里巴巴谁更伟大?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