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很喜欢三国但觉得三国演义抹黑周瑜,以至大多数人贴上心胸狭窄的标签,怎样能改变周围人看法? 第1页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个,你喜欢的偶像被人写了“抹黑”的同人文
你应该怎么办

虽然你也清楚你的偶像之所以能这么火,同人圈绝对居功至伟
但是你就是不喜欢这些同人文里,你偶像的形象

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

A,抱走不约圈地自萌
B,基于你偶像真实的一面,去了解、探讨和宣传
C,根据你对你偶像的理解自行产粮
D,号召同好把作者给扬了
E,举报这篇文章所有人都不准看


作为肖,咳,作为周瑜的粉丝,我觉得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去分辩什么是对的

欢迎对号入座


user avatar   cx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你只是人云亦云,并没有真正读懂三国演义。


第一,周瑜和诸葛亮只是暂时合作,本质上是分属两个阵营的敌人。而“嫉妒”一般出现在同事、同学、同行、朋友之间,很难想象对敌人存在“嫉妒”。敌人之间只有你死我活,最多可能会羡慕对方拥有的条件,但怎么会有嫉妒?


比如关羽曾在曹营待过,如果说夏侯惇嫉妒关羽那可以理解,但是要说夏侯惇嫉妒八竿子打不着的张飞,那就很不可思议了,有啥好嫉妒的?就算打不过,正常反应也应该是焦虑、愤怒、恐惧,而不是嫉妒。


廉颇会嫉妒白起?

岳飞会嫉妒金兀术?

隆美尔会嫉妒朱可夫?

李云龙会嫉妒山本一木?


除非他们是要争“天下第一名将”的头衔,但是恕我直言,这种事情只有在吃饱了撑的粉圈才会发生,人家哪有这功夫?


第二,罗贯中从来没有说过周瑜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周瑜对待诸葛亮,始终都是站在东吴的立场、为东吴的前途命运不计个人荣辱,而非出于所谓嫉妒,是真正的大丈夫、大英雄。


如果周瑜真的嫉妒,为什么还要招降诸葛亮?不怕诸葛亮爬到自己头上?


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肃曰:“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


这里写的非常清楚,周瑜看出诸葛亮能力比自己强,枭雄刘备若得诸葛亮辅佐如虎添翼,“久必为江东之患”,所以才要杀诸葛亮。


但是鲁肃一说可以让诸葛瑾招降诸葛亮,周瑜马上就“善其言”——说明周瑜并不是嫉妒,而是担心诸葛亮威胁东吴。


只要诸葛亮愿意投靠孙权,威胁解除,那么周瑜并不在意诸葛亮的地位超过自己。


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怎么就嫉贤妒能了?


然后诸葛亮向诸葛瑾表明态度,周瑜知道诸葛亮绝对不会背叛刘备,这才真正下了杀心。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总共有四次要杀诸葛亮:


第一次是让诸葛亮去攻打聚铁山,被诸葛亮反用激将法破解,事后周瑜感叹: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


这里说的还是“必为我国之祸”,而非个人恩怨。


第二次是刘备来访,周瑜在帐中埋伏刀斧手准备一锅端,后来被关羽震慑无法下手。周瑜是这样对鲁肃说的:玄德世之枭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机诱至杀之,实为国家除一后患。


仍然是“为国家除一后患”——注意这里周瑜要杀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难道周瑜也嫉妒刘备?


第三次是周瑜用反间计杀蔡瑁、张允,被诸葛亮看破,周瑜深感震惊,于是以造箭为由逼迫诸葛亮,最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对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虚心请教破曹之策:


鲁肃人见周瑜,备说孔明取箭之事。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少顷,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诡谲小计,何足为奇。”瑜邀孔明入帐共饮。瑜曰:“昨吾主遣使来催督进军,瑜未有奇计,愿先生教我。”


公开坦然承认自己不如诸葛亮,这难道不是胸怀宽广?知乎上的亮黑、蜀黑,能有这样的气度吗?


第四次是诸葛亮借东风后,赤壁之战大局已定,周瑜准备过河拆桥:


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


这里说的仍然是诸葛亮“乃东吴祸根”,因为周瑜知道赤壁之战一结束,孙刘双方就会开始争抢胜利果实,此时不杀诸葛亮,后患无穷。


以上,周瑜什么时候有过心胸狭窄?什么时候有过嫉贤妒能?


从这个问题延伸开去,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三国演义》在写什么?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写的是波澜壮阔的时代下,英雄豪杰们的壮志与悲歌。《三国演义》不是真正的历史,但它超越历史而存在、而不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开篇这首《临江仙》,就是罗贯中的格局和高度。但是现在的某些人,却把《三国演义》看成宫斗剧、职场剧、偶像剧,用三流编剧、营销号和粉圈的眼光来分析刘备、周瑜、诸葛亮,那么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刘备伪君子、周瑜小气鬼、诸葛亮阴谋家。


这样的解读,恐怕配不上《三国演义》。


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在历史的巨浪之中,才能理解周瑜、理解刘备、理解诸葛亮。


周瑜难道不知道自己三番五次给诸葛亮挖坑很不光彩?不知道会被别人耻笑?连自己人鲁肃都觉得不体面,周瑜会不知道?


但是为了孙策、为了江东、为了天下,我可以不要体面、不要名声,我可以付出一切,这就是周瑜的选择。


临终之前,周瑜对孙权说: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


这个倾其所有、到死都咬牙切齿的周公瑾,和长坂坡前迎着千军万马孤身而去的赵子龙、和五丈原落日秋风中的诸葛亮,何其相似?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相关话题

  为什么历史学界不把刘备的蜀汉政权归入汉朝体系? 
  汉献帝刘协“禅让”之后命运如何? 
  杨修之后的弘农杨氏怎么样了? 
  诸葛亮一天吃多少米? 
  把卢俊义的武功放在三国中是什么水平? 
  淮南跑入吴的百姓究竟是十万余户还是十万余民呢? 
  为什么罗贯中选择造神吕布,而不是关羽?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曹操? 
  三国时期,有多少才智、勇武上综合起来能和其父相提并论的“官二代”? 
  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周瑜? 

前一个讨论
将来央视重拍三国,片头曲要出现二十个人物的话,你们觉得另十四位该是谁?
下一个讨论
字母哥(或他的球队)需要满足什么因素,才有可能夺得NBA总冠军?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