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益相关:

@马伯庸

忠实粉丝,见证着他的微博粉丝数从五十万到两百万。

《长安十二时辰》和之前的《风起陇西》和《欧罗巴英雄记》一样,新瓶装旧酒,以古代的背景写现代的故事。本书剥离开书中的背景,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警匪片的套路。书名都很明显的看出调侃了一下《反恐24小时》。但放在唐朝的背景下,就给人以不协调的幽默感,这也是马式幽默的一贯表达方法,他本人称之为文学立定跳远。马伯庸的这一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征服玛雅史》,但不论是对人物的塑造还是情节的安排,已经比《殷商》的无厘头高了三个段位。从这一点看,马伯庸的成长非常明显。

本书的优点非常明显,就是突出了标题中的“长安”二字。在主题类似的《风起陇西》中,陇西的地域特征其实并不明显,不管是成都、汉中、还是邺城,都让人感觉不到这座城市的细节特征,似乎不管在哪儿都是一样,有时甚至感觉除了称谓不同,这就是一个现代城市。这对于塑造书中那种不相匹配的幽默感和穿越感其实是不利的。

而在本书中,借助对长安的地理地貌的合理想象,尤其是抓住的长安最突出的“坊市”的特征,让人物在坊市的屋顶上穿梭,借助严密的防卫抓捕敌人,让长安这座城市立体起来。这样才真正让书里的长安与北京、南京、东京都不一样。写了几章之后,作者还兴致勃勃的加上了自己创作的长安复原地图,可见其志趣。在我看来作为小说加上这样的地图有些画蛇添足了,出版时应该也会有所处理。但这种沉入穿越的城市里去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夸赞的。

本书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精于细节但疏于大局。可能是由于连载的原因,被读者指出疏漏后就不得不改动剧情,导致书中剧情不连贯之处也非常明显。比如最让我尴尬的是第七章,作者借李泌之口吐槽:

“可咱们回想一下这一路的追查。突厥狼卫之前已潜伏有大量人手,既有万全宅,也有集结用的货栈,还能联络到外地的货运脚行……有这种眼光的人,对长安一定非常熟悉,还用得着再去找舆图吗?”


我看的时候都想替作者回答,尼玛我让他们去抢地图的时候,还没想到后面这么多出啊!


当然自己用角色吐槽比后面读者拍砖更好,马伯庸也尽量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文脉的零落之感非常强烈。


事实上,如果本书的野心没有那么大,就到破获突厥存储的炸药为止,可能是一个节奏更为紧密的中篇。但作者还希望更进一步扩大世界观和背后的大阴谋,就开始显得略显拖沓。但毕竟按作者的思路,现在微博上公布的才刚刚三分之一,后面究竟如何走向,还需要拭目以待。


另外,本书也充斥着马式幽默,即用半文言积极化用现代的意象。就像《三国机密》里生造的“据溷不屙”,《风起陇西》里孙权的外交辞令,到本书中开了挂一般存在的“大案牍术”。对所谓“大数据时代”的调侃溢于言表。这种写法可能与晚清文人用文言、诗词描述西方新事物有关,马伯庸现在已经能灵活运用,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风格。偶尔出现,就像是和读者约好的暗号一样,让人会心一笑。


不论如何,本书是马伯庸纯熟的作品,总体质量均属上乘。而且在正式出版/改编影视之前,还有修改时间,希望能看到一部让人激动的新作。




  

相关话题

  可以送我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吗? 
  你最中意哪一场武林大会?可以是金庸小说之外的。? 
  如何避免玄幻小说后期「圣阶多如狗」的状况? 
  古龙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有哪些惊艳绝伦的描写? 
  有哪些曾经看到深夜哭湿枕头的虐文小说? 
  女频玄幻为什么冷门? 
  文学界有哪些著名的双子星cp? 
  你怎么开始写一篇小说? 
  为什么日文歌的歌词中文翻译总是像诗歌一样优美精致? 
  明朝妇女的贞节观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金瓶梅里的女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改嫁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炒好火锅底料?
下一个讨论
你们的第一次写小说是写在网上公开,还是私人笔记本上自己看的?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