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文学界有哪些著名的双子星cp? 第1页

  

user avatar   fanshi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那不得不提海明威&福克纳。

福克纳出生后两年,海明威出生;海明威死后一年,福克纳去世——年代上同属“迷惘的一代”。

两人同是二战期间美国文坛的佼佼者,海明威比福克纳成名早,福克纳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五年后,海明威也获此殊荣。两人都曾受到舍伍德·安德森的提携,两人都影响了日后拉美文学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

两人的创作风格泾渭分明:福克纳庞杂浩繁,海明威精简凝练。福克纳更擅长篇,海明威更擅短篇。福克纳是意识流小说在美国的代表,作品自然深挖意识世界,文字繁冗,海明威主张冰山理论,作品以行动为主,尽力避免心理和情绪上的过分描写。

海明威好张扬、热闹,享受聚光灯,近乎自负地展示硬汉形象,其实内里又是个脆弱敏感的人,颇有表演型人格特征。

福克纳爱独处、安静,性格孤傲、刻薄,喜欢冷嘲,有点谁都不放在眼里的感觉。

两人经常对骂,有时甚至从作品上升到人身攻击,在创作理念上有很大分歧。

去年我在班上做小演讲时提到过一段两人的隔空对喷

Hemingway has no courage, has never crawled out on a limb. He has never been known to use a word that might cause the reader to check with a dictionary to see if it is properly used. ——William Faulkner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in 1947

海氏翻译:海明威没出息,他就从没想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用的词,读者从来不需要查字典看看是否用词得当。——福克纳于密西西比大学,1947

(言外之意,海明威用词单一,缺乏变化)

Poor Faulkner. Does he really think big emotions come from big words? He thinks I don‘t know the ten-dollar words. I know them all right. But there are older and simpler and better words, and those are the ones I use. ——Ernest Hemingway in the interview of The New Yorker in 1950

海氏翻译:这福克纳啊!他真觉得生僻词儿才能反映深情实感?他以为我不懂那些“高级货”单词,我懂!但我用的词儿更古朴、简练、也更好!——海明威受访与《纽约客》采访,1950

在这一点上,我是认同海明威的,我也觉得上佳文章——大道至简。但我觉得,福克纳只是在刻意挑刺儿。

因为我本人更偏爱海明威,所以就贴一下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结尾。

《永别了,武器》这个翻译很不好,因为原文是A Farewell to Arms. Arms, 在英语中既有武器、力量,隐喻战争,同时又有臂弯、拥抱,隐喻爱情。而这也是这不书的两条主线,既永别战争,又永别了爱情。可惜,我们没在汉语找到类似的双关词。

I went to the door of the room.
“you can't come in now,” one of the nurses said.
“Yes, I can,” I said.
“You can't come in yet.”
“You get out,” I said. “The other one too.”
But after I had got them out and shut the door and turned off the light it wasn't any good. It was like saying good-by to a statue. After a while I went out and left the hospital and walked back to the hotel in the rain.

这就不用翻译了。

福克纳的书,看过《八月之光》,《喧哗与骚动》看过一点。福克纳工于结构、叙事,这也是他为什么擅长长篇,小说形式感很强。《八月之光》我还挺喜欢,但没有想看第二遍的冲动,他的一些见地确实新颖,但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十几页文不加点的意识流。英文版没看过,总之翻译过来看得很累。

我对意识流有偏见,希望读者不要被我带偏了,喜不喜欢还得自己看了以后才知道。

海明威与福克纳的骂战,看起来基本就是这种感觉:

海明威:&%¥%#&*%*&%<?><&%#

福克纳:呵呵,傻逼。

要知道,以海明威的性格,你攻击他、骂他,他都不怕,会奋起回击,一般这种人都受不了“呵呵”两个字,偏偏福克纳就是这么一位傲慢的人。

但两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又惺惺相惜,比如海明威《老人与海》出版时,有编辑请福克纳写点评论,福克纳说:海明威不是那种在狼群里是狼,落了单就是狗的作家(对应海明威的作家集会)。按理这是一种夸奖,可从福克纳嘴里说出来,就带着揶揄。

私以为,福克纳懂海明威多一些,他也很早地发现了海明威硬汉外表下脆弱的一面,所以当海明威自杀时,福克纳并未感到多少震惊。

我觉得,在世界文坛中,这两个人当之无愧的双子星(反感用CP这种词形容作家)。

当然,其他的也有很多,比如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德国的歌德&席勒,先看看有没有看,若有,有机会再写吧。

更新一下: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物理老师认为《三体》缺乏科学人文精神而对它全面否定的看法? 
  同样是反乌托邦敏感题材,<濑户内海>和<北京折叠>在瞩目度上为什么相差巨大? 
  明朝时《西游记》是禁书吗?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怎样看待新世界里的小耳朵,金爷?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忠义谦虚善良的武士在侵华战争中会如此残暴? 
  你这一生梦过最奇怪的梦是什么?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董卿在《朗读者》里读的「血脉偾张」和「老舍」是正确的吗? 
  如何写小说写得很带感? 

前一个讨论
你最喜欢哪个作家,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芥川龙之介在中国为什么不那么受到读者欢迎?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