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欧洲法院裁定欧美数据传输协议无效,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1页

  

user avatar   luo-xue-zai-zuo-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可以看作是欧美脱钩的关键性事件之一。其标志着美欧在政治上的不信任已经相当严重,未来很可能爆发更加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补充一下背景材料

这一数据传输协议被判无效,意味着在欧洲经营互联网业务的公司必须把存储欧洲用户数据的服务器放置在欧洲。而之前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受到协议的保护是允许把这类服务器放置在美国的。

有人可能有疑问,反正公司都是一样的,服务器所在地有影响吗?

答案是有,而且影响巨大。因为中美欧法律都规定,政府可以随时征用本国境内的服务器中的数据。因此,为了国家安全,各国都会竭尽全力要求互联网企业把关键服务器放在本国境内(这也是当年google退出中国大陆的原因,但讽刺的是类似法律大陆是仿照美国法律制定的)。

2016年,凭借着英国以及部分亲美成员国(比如一些铁杆反俄的东欧国家跟北欧国家)的游说,欧盟最终通过了堪称丧权辱国的《欧美数据传输协议》。这一协议标志着欧盟对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完全开放以及不设防。这种单向的透明,事实上也是欧盟缺乏内部共识,依附美国的表现。

但同年,欧盟首次尝试发行统一的欧元区债券。这是欧盟财政一体化的首次尝试。这中间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政治妥协,不得而知。(但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欧盟通过有关协议的对美妥协换取美国对欧盟财政一体化的默许)

但最终因为欧盟内部的原因,这次财政一体化的尝试无疾而终。欧洲财政一体化遭遇挫败。

但今时不同往日。13年的棱镜门已经让原本存在裂痕的美欧关系,尤其是美德关系雪上加霜。如果大家有兴趣逛一逛德文互联网,就会发现,德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在棱镜门后急转直下,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德国在华为问题上一直与美国唱反调的原因(最坏就是被中国监视呗,但保底能逃出美国的监视)。

随着英国脱欧,以及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衰退,美国对欧盟的影响力每况愈下(说来也正常,毕竟欧盟成立就是为了制衡美国的)。

最终,在这场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中,欧盟终于再度等来机会。“抗疫债券”成为欧盟再度尝试财政一体化的借口。但这次,欧盟成功或者说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

这里贴一个我之前的回答,有关美欧渐行渐远的分析。

毫无疑问,本次数据传输协议被撕毁是美欧关系破裂的又一标志性事件。随着英国脱欧已成定局,北约战略价值逐渐被欧洲联军概念取代,欧盟的独立性将越来越强。欧盟各国开始从美国的跟班,变成了可以被争取的对象,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中欧关系,稳定一带一路大局,估计是下个阶段中国对外关系工作的重点。

(说句题外话,中欧关系搞定了,未来不一定谁发愁没有光刻机呢~)



更新一下,欧盟近期就7500亿抗疫复苏基金达成共识。欧盟将首次发行共同债券。这是欧洲财政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欧盟作为一个实质统一的经济体,已经初具雏形。同时也标志着欧盟国家从美国附庸变成了一个更加独立的政治实体。

长期来看,这可能是世界第三极的崛起的标志。美国为核心的五眼联盟(美英),中俄为核心的远东(中俄),法德为核心的欧盟(法),三国演义的好戏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为什么没有把东盟,非盟,拉美国家联盟这些势力算进去?因为五常已经归位了,剩下的势力被吞并或撕碎只是时间问题。)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互联网殖民的重大胜利。

二十年来,美国的互联网企业通过人才优势、先发优势,垄断了大部分互联网业务,成功的将包括欧洲在内的各个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针对互联网的法规税收的滞后性,使得美国的互联网殖民毫无约束,高效的利用流量、数据,对被殖民国家进行剥削。

结果是大多数国家的本地互联网企业面对美资毫无竞争力。本土产业被打垮和并购。

美国互联网和金融资本几乎在同时剥削全世界。

这个势头必须被遏制,未来数据的价值越来越高,工业互联网的普及也迫在眉睫,如果任由美国人横行,很多国家不仅财政要出现问题,主权都会出现问题。

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的。

趁着美国一门心思对付我们,这帮人也要在互联网领域搞事。

陛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了!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能说欧盟的办事效率是确实慢,居然今年才裁定


user avatar   jiu-yuan-7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看张牙舞爪,近看基操勿六。

这个玩意其实中消协几乎每年都发,变着花样发。


20年,直播带货大火,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醒大家直播带货槽点多:

19年中消协没发,但是让各市消协发了,提醒购物时保护隐私:




18年同理,第一条是提醒支付安全:



17年自己出来发了,那年微商很火,所以第一条提醒大家警惕微商讨论:


16年 提醒大家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


15年,电商才兴起没多久,跟16年提醒差不多的意思,要求商家保证货品与明示相符

……

更早的不想找了,想看的大家自己去查。


这么一梳理,消协这个提醒,真是反映了一部宏大的中国电商发展史啊,什么火提醒什么。


我感觉,消协的营业频率就比圣诞老人略高一点,平时毫无存在感,消费者维权也做的不突出。


只有一年出来营业2次,刷刷存在感。

一次是315,一次是双11。


在双11这么大的消费节点,不出来说说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提醒了这么多年,今年终于被人们看到了。


可敬可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要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年被看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年各大媒体的新媒体能力提升了。


懂得提炼其中一句最扎心的话作为新闻,博取眼球和流量。


「双11有可能全年最贵」,一句话能扎穿多少剁手人的心。


但你看看往年,没人报道提炼,你会知道它其实孜孜不倦给你提醒了好多年吗?


论炒作,还是得向媒体老师们看齐!




  

相关话题

  拜登称确信普京已决定进攻乌克兰,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火箭一二级以及整流罩的掉落,是否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为什么法国那么多好吃的,而它的邻国英国和德国,却吃的如此单一? 
  为什么波兰沿海没有像德国一样形成大城市群? 
  美国为什么不能直接派兵占领格陵兰岛? 
  如何看待拜登向国会提交6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预算,比特朗普任内最后一次预算案高出25%? 
  大连理工大学南门发生车祸,一名研究生不幸去世,事情情况如何?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你如何看待「美国失业维修工来中国当外教,睡了 200 个中国女孩」的视频? 
  马云可以随意修改自己的支付宝余额实现无限购买或提现吗? 
  如何看待「大连某餐厅内一女子因女童喊闹做出过激反应,女童母亲与其发生冲突」的现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曾经的「天才神童」袁岚峰,现在也只是做简单的科普工作?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为疑似将通过自建IDM形式在国内建成芯片生产线, 摆脱美国控制?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