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的阿里被腾讯打的节节败退,会不会被就此打垮腾讯一家独大? 第1页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阿里的问题就是:

成也支付宝,败也支付宝。

一个做电子商务起家的公司,必然是零售思维。

而一个做社交起家的公司,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

阿里要不是有一个支付宝,和什么京东,当当有什么区别。

现在支付宝收归国有了。自然就打回原形了。


user avatar   wendaoba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几何时,BAT互联网三巨头已经变成了AT。

我曾经在百度做过电话营销,后来也代理过阿里巴巴的诚信通,做过腾讯的游戏代练。

可以说BAT都接触过点点皮毛。

针对阿里和腾讯两大财团近年来的动作,不难看出,两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十分的激烈。

两家公司的投资风格都略有不同。

拿阿里来说,阿里动物园里,有天猫,蚂蚁,神马,菜鸟,飞猪,盒马,闲鱼,虾米,松鼠等,园长是马云。

这群小动物们手拉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链。

而咱们网友,就是动物园里的猴,每天逛着动物园,给这些动物们投食。

将小动物们喂得块大膘肥,体态丰满,珠圆玉润。

腾讯靠着一只小企鹅与阿里众多小动物们展开了多年血雨腥风的厮杀。

但是两家财团你争我夺,竞争了这么多年,都有了各自成熟的领域,都有各自的优势。

腾讯早期的互联网创新思维,使得腾讯历经千难万险,不断的紧跟市场步伐,用QQ击败了ICQ,用QQTM击败了MSN,用QQ群击败了聊天室。

阿里一直想做一款即时通讯社交软件,但是一直都没成功。

陌陌,来往,钱砸下去了,甚至一度想将支付宝也做成一款社交软件,但是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没多大水花。

众所周知,腾讯是做流量起家,阿里是做线下推广起家。

目前来说,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领域可以说是各有优势,各有所长,即便有一两个领域一家独大,那也是市场的选择。

腾讯一直追逐着阿里的步伐,例如移动支付,例如电商……

腾讯早年一直想做一个可以与淘宝抗衡的做电商平台,像以前的拍拍,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京东的二手交易平台。中间还经历过了几次难产。

移动支付方面,腾讯也是紧赶慢赶,凭借强大的流量,稍微追上了一点点阿里的步伐。

但是与之庞大的交易流量相比,微信的移动支付还不够看。

支付宝的芝麻信用积分,蚂蚁金服花呗,借呗,在未来的移动支付道路上,就足够吊打微信的移动支付。

而腾讯的游戏领域,却并不是一家独大,留下了许多的竞争空间给对手。例如网易。

阿里游戏的收入从原来的创新业务被并入数字媒体文娱版块。

腾讯的投资多以并购为主,主要投资领域围绕着社交为核心,投资方向也以游戏文娱为主。

而阿里的投资风格则比较强势,更讲究战略投资和收购。

我相信,在未来的市场考验下,这种一家独大的格局可能会有所改变。

而就目前的格局来说,想要改变,绝对不能按照现在的思维来看。

不能以老一套的观念,打土豪分田地的模式。

我之前是做品牌运营的工作,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

“消费者对任何品牌都没有丝毫的忠诚度可言。”

考虑到社会福利,消费者会对品牌的忠诚度逐渐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所以,互联网巨头们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如何逐步扩大市场,千万不要触动国家逆鳞和人民的矛盾,对消费者保持敬畏之心。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两大互联网公司,都不要滥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对消费者,对自己的力量,对科技,都要充满敬畏。

看起来阿里被腾讯打得节节败退,实际上也仅仅只是在社交领域阿里是真打不过。

而游戏领域,阿里几乎是没有涉足。

腾讯占上风,个人觉得,也仅仅只是表面现象。

谁打败谁?

这两大财团,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洪七公和欧阳锋,都是势均力敌。

回答提问来讲。

阿里被腾讯打的节节败退,这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市场也绝对不会被腾讯一家独大。

消费者不会同意。

我也不会点头。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代商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楚汉争霸,而是文艺复兴般的降维打击。

前者的逻辑就是竞争,不过是打价格战挤压市场的初级模式,而后者的逻辑则在于变革,是蒸汽机对牛车的碾压,是文艺复兴对人类思想的升华。

其实这种引战大家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这些也不过是某些无良媒体想搞个大新闻吸引眼球罢了,动不动就是谁革谁的命,谁动了谁的蛋糕,然后顺带着掺杂点小道消息顺带编排一些大佬密事争整上一出大型悬疑剧。

而剧中的腾讯阿里不共戴天,二马见面那是分外眼红,见面了那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双方咬牙切齿,勾践夫差之感跃然纸上,背地里那是硝烟四起,烛光斧影,恨不得搞点玄幻巫术强扎娃娃,整个就是一楚汉争霸问鼎中原的局势。

但这种桥段虽说看上去总会让人有热血沸腾之感,但却着实经不起推敲。

纵观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是被竞争对手打倒的,虽然后世之人总喜欢给失败的公司找各种理由进行解释,但归根到底决定公司兴亡的从来就只有他们自己。

诺基亚的王朝并不是因为苹果的出现而消亡,而是诺基亚自认为达到巅峰后的不思进取,以及面临全新形势后的固执己见,诺基亚并不是没有机会去翻盘,但最终让它丧失翻盘机会的则是它的傲慢和偏见。

商业的世界残酷却也现实,历史上没有任何企业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一家独大,即使是在世界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一笔的东印度公司也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商业的世界从来都是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成功。

我们就拿腾讯和阿里为例,它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们在过往的时候用自己的模式淘汰了旧有的模式开辟了属于自身的赛道,腾讯的出现是对中国社交模式的塑造,阿里的出现则是对中国原本商业模式的变革一般,它们抓住了时代的发展脉络,自然就走向了成功。

但没有任何企业是有资格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腾讯不行,阿里也亦然。

就拿问题中所提及的例子吧,拼多多的出现确实对阿里电商业务产生了冲击,但拼多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原因在于拼多多成功认准并抓住了“下沉市场”的定位进行了反击。

这不能算是阿里的失败,只能说是拼多多比阿里更敏锐地捕捉到了现实中其他用户的需求,并抓住了客户的痛点进行了开拓,这是市场正常的竞争活动,也是中国现代商业迭代中对企业运营者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应的,京东最初做的京东物流并不被看好,甚至说京东自营也没有引起淘宝的重视,但最后京东也确实依靠着些优势闯了出来,也同时倒逼着马云整合物流成就五岳盟主,这些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而这些竞争也不仅仅只是针对阿里的,腾讯的发展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竞争,如果当时腾讯选择抱着QQ止步不前而不是支持张小龙去搞微信,那么现在的微信就可能不再属于腾讯。

而这就是商业的逻辑,机会就在这里,市场就在这里,用户的需求就在这里,机会对双方都是平等且公正的,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更好更精准的服务,谁就能抓住用户,谁就能最终赢得市场。

而这些充分竞争的市场也是利好我们消费者的。

没有腾讯的出现,或许我们现在还会用着并不便利的短信通话,如果没有阿里的出现,那么我们的网购可能还没有现在发达,而如果没有拼多多,或者下沉市场就没有这么多机会去接触到电商的便利,中国电商的整体蛋糕或许也就不会这么多。

而一个规范完善的市场从来都是不吝啬机会的,现在的我们去讨论未来的情况未免会显得特别托大,时代的变化在科技的剧烈发展后改变的最为强烈,就像十多年前所有人都认为诺基亚将会是下个十年的霸主一般,而今天的腾讯阿里也是一样的,他们或许会在未来继续延续他们的伟大,但也完全不排除他们在未来会一蹶不振,成为历史。

腾讯阿里都拥有着优势,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很高的成就,但这不代表他们在未来依旧就会一如既往的成功,决定他们自身企业命运的钥匙从来不握在他们各自的竞争对手,而只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user avatar   kouga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的感觉正确.

醒木一拍风雷动,折扇轻摇论AT. 对, 没有B.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从今天起我就和大家掰扯掰扯互联网的那些事.

第 1 回 拒奇兵逍遥子分兵派将

update: 2020.10.24

话说那日, 探马流星似的飞跑进阿里的中军宝帐, "报 ---".

马老师正坐在帅案看片儿呢, 不看书呢, 看到这小校慌慌张张的样子, 心说大事不好, "你快报上来"!

"腾讯已兵进杭州文二路, 距咱们的西溪大营仅 6.5 公里, 11 个红绿灯".

"啊---", 马老师听完后也是大吃一惊, 腾讯这都快"兵临城下" 了.

旁边的逍遥子微微一笑说道, "主公你慌什么, 咱们杭州城西带甲百万, 战将千员, 蒋凡, 孙权等将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眼看蚂蚁要上市了, 咱们的粮草吃 10 年不成问题. 反倒是腾讯从深圳远路来伐, 将士疲惫, 不足虑也".

听完马云也乐了, "逍遥子你说的太好了, 刚才听说腾讯都快打到咱们家门口来了, 让我是有点紧张, 你这么一说我就放心. 要不, 逍遥子你来调兵遣将吧". 逍遥子一番推让后, 见马云执意要让自己派遣, 便不再推辞了.

马云把帅案后面的正座让出来, 自己在旁边拉了个座.

逍遥子秉正归了座, 开始调兵遣将.

令大将阿里云弃守 "云栖小镇"兵扎欧美金融城, 与在未来 park 的钉钉成 "掎角之势".

蚂蚁金服不要回西溪防守了, 因为回来的道儿已经被腾讯挡住了, 向南撤退, 东临之江, 背水一战.

在原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嘉泰学院)的位置上, 聚草屯粮, 深沟高垒, 修造号称全球最大的阿里总部 5 期, 效仿当年关羽筑城防守江陵那样, 两城之间设立甬道, 互相支援.

此外, 阿里巴巴在中泰附近还设有达摩院, 之江实验室等兵将, 还没动呢...

听完逍遥子这番安排后, 帐内的将校无不拍手称快, 马云也频频点头称是.

这时怒闹了帐下一人, "主公何必这样大费周章, 我愿保举一人, 此人可破腾兵!"

哦? 大家纷纷扭过头去看, 原来说话的竟是他!

预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魔性视频版(老版本), 感兴趣的阔以康康 :)


看到这点赞的说明这些梗都 Get 到了,

祝大家 1024 程序员节快乐, 分享一个打开程序员隐藏神技能, 开启财富认识. (不是广告, 也是我的回答, 和抖的这个机灵相互印证吧)

1024 程序员节即将到来,互联网人都有哪些隐藏的神技能? - 科技挖掘机的回答 - 知乎

第 2 回 破腾兵老陆荐春宁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介意,当然介意,那些说什么再正常不过,都什么年代了,你真爱他应该包容,blabla的,那你们就再互相都和ex同居过的人在一起好了呀,挺好的,没必要还贬低一下别人。听听说的这都什么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又高尚伟大。你能包容人家打过胎家里贫困又难看?如果你能,我敬你是条好汉。我没你伟大,我的爱庸俗又渺小。介意的人,或者说题主!你也完全不用管他们说什么,该介意就介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日子到头来还不是咱自己过。


user avatar   yi-xi-74-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人会不会出轨,主要考虑几个方面:

1)有没有男人来撩;

2)有没有未满足的生理欲望;

3)出轨的风险与利益权衡。

所以,性格的内向和外向与出轨本身没有关系,但是:

外向的性格,更加容易满足第一个条件,就是吸引男人来撩。

因此,在封建社会,我们把性格外向的女人戴了几顶帽子,例如:

水性杨花、招蜂引蝶等。

---

对于女人来说,年龄是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四十几岁的女人容易遇见的几个问题:

1)性需求的波动比较大,这个年龄的女人是个宝藏,就看男性是否懂得开发了;

2)被生活琐事牵绊,更加需要倾诉;

3)更加理性,对两性情感的需求程度降低,夫妻关系的衍生物太多,出轨的风险与成本太大。

推荐阅读:

21种出轨模式,你玩的是哪出?

预防出轨之“夫妻之爱——你要大声的告诉对方!”

出轨的动力分析:她为什么出轨?


user avatar   rz30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比中国还成功的故事可以不?

越南vinagame


越南网络游戏市场的起步比中国稍晚一点,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有破解版的网络游戏进军越南,越南第一款正式网络游戏叫坦克宝贝,据新闻说

第一网游如何炼成?《剑网1》越南历程全回顾 _国内网游资讯 _太平洋游戏网

2004年9月,越南vinagame成立,2005年初,《剑侠情缘》来到越南,从此,改变整个越南网络游戏的进程。

vinagame公司市占比非常极端,比中国最极端的时候都极端,2005年,刚刚起步的越南网络游戏市场,vinagame依靠剑网,占据整个越南网游市场收入的95%,简直是超级垄断。


2005年8月,《剑网》开始收费,刚开始vinagame想用点卡的模式,被玩家激烈反对,被迫改成月卡模式。2006年全年的《剑网》总销售达到1500万美元,雷军表示

雷军讲述海外辛酸:后悔没投资越南_天极网

这应该是雷军最后悔没去投的项目之一了。


vinagame的市占率比当年盛大集团还要极端,自然会受到当年盛大的同样待遇,与中国一模一样的是,自2005年9月开始,越南媒体突然指向网络游戏,这又和中国一模一样,什么电子海洛因之类,由于vinagame市占率最高,因此受到的打击最大。


《剑网》在越南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高于传奇在中国的地位,也是越南历史最悠久的网游之一,当然《剑网》在越南不叫《剑网》,叫《武林传奇》,嗯,诡异的名字,一度占据越南网游的70%的市场,震惊了雷军,运营商vinagame非常优秀,经常组织各种对抗赛,vinagame积极学习中国市场的推广经验,尤其是网吧这块,从2008年开始,vinagame免费给网吧提供网吧管理软件,但是要求网吧的桌面必须放置《剑网》的广告。


《剑网》在越南成功的本身,除了vinagame的成功推广外,本地化做的非常扎实,尤其是翻译这块,真是功不可没,我们知道《传奇》当年在中国,翻译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个例子


这把武器在中文传奇里面叫什么?叫炼狱,知道原版的叫什么吗?就叫大斧。


由于中文本身表达间接,比如说“降龙十八掌”,这要在越南语里面,得有26个字母,直译过去只有一个下场:乱码,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因为超出对话框了,为了这个翻译的工作,vingame和金山来回矫正,包括名字,地理,历史背景等等。


在越南市场,《剑网》还有两个特别的优势


第一,由于武侠和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传播的比较广,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在越南早就流行,因此《剑网》这种游戏对于越南人来说不陌生。


第二,这点我敢说知乎的网友没几个想到的,就是中国特有审查机制。审查机制在中国早就被骂惨了,比如说《WOW》里面的骷髅之类的,中国政府要求所有的网游不能有过多的色情暴力之类的,这点看起来很操蛋,对于中国游戏开放商束手束脚,但是当开发商开发出这类游戏的时候,投放到越南市场,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南政府也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中国游戏到越南反而删减的部分非常少。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这点重要性,越南本身就是一个小中国,越南政府长期在中国有驻点,中国政府一旦有各式各样的改革文件,一般都会被翻译成越南文,包括限制网络游戏在内,越南规定,网络游戏时间超过3个小时以上,经验和道具减少50%,超过5小时,完全无法获得经验和道具,同时禁止播放网游广告,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所有网吧必须关门,学校200米之内禁止设立网吧


是不是很中国style?


当然,当年在金山的雷军说没钱投了,对于腾讯来说,钱这玩意,那还算个事?

于是乎

中国企业海外大并购之进击的腾讯_搜狐科技_搜狐网

2008年,腾讯收购游戏公司VinaGame约20.2%的股份,并于2009年增至22.34%,后者目前是越南当地最大游戏运营商,并开发出一款类似微信的通讯应用Zalo。


我们翻翻当年的报纸,以《电脑报》2005年11月7日的报道为例


《剑网》奇迹与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蜡笔小新
发生在越南的 网络游戏奇迹

提起越南,大部分读者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东南亚旅行的介绍中得知的。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我国改革开放一样的“革新”,IT 行业也在这个时代,悄然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生越南的互联网奇迹、网络游戏奇迹的土壤已然成熟。


2004 年 10 月。此时的越南没有任何网络运营商认为人们玩游戏应该交钱。就在这个月,越南公司
Vina Game 来到了北京寻找一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准备代理运营。此时他们竟然也面临着和中国的网络游戏创业前辈的尴尬:同样账面上只能拿出 30 万美元最后一搏,同样面临一个未知的前景不明朗的市场。
他们拿出这最后的 30 万美元选择了代理金山的《剑侠情缘 ONLINE》,由于游戏名称意译过去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给越南版的《剑侠情缘 ONLINE》取名《武林传奇》。他们当然不知道,“传奇”这两个字对于网络游戏业界,特别是中国网络游戏业界,代表的是一个奇迹。

《武林传奇》于 2005 年 6 月正式公测,结果这一个开端惊人地与当年那个网络游戏奇迹一样:首日公测在线人数就突破了越南的历史最高记录,过了万人。在 9 月正式收费第一天 3 万多
付费用户把他们吓了一跳。而到了10 月,这个数字是 5万,到了11月初,这个数字已经是 6.2万,活跃账号有 80 多万,并在不断增长中。此时,越南各大网吧里,已经充斥着这款来自中国的网络游戏。而 Vina Game,也和当年盛大一样,淘到了越南网络游戏的第一桶金。

奇迹的另一头
这个奇迹无疑让 2005 年有些郁闷的国内业界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把金山的软件卖到全世界去。”,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显得非常有信心因此这个成功他认为是非常自然就发生了的。

谈到《剑网》在越南的成功,他显得兴致勃勃。当时金山考虑到越南市场容量并不算大,折合起来潜在消费人口 2000 万左右,因此就抱着大家友好合作,支援越南方面的心情把《剑网》的代理运营权给了 Vina Game而在分成等方面的条件也“相当优惠”,十分灵活。


30 万美元,同等金额在中国也许是很多渠道商代理点卡销售的入门保证资金。可以说在一开
始似乎《剑网》卖得似乎太便宜了点。然而 2005 年 8 月雷军应 Vina Game 的邀请到越南考察运营情况的时候吓了一跳。“走进每一个网吧都看到里面六七成的人都在玩《剑网》越南版,我拉住一个高中生模样的玩家询问,他说他们班上每个同学都在玩!”

“看到这个情景我就知道这游戏在越南算是成了!”雷军依然掩饰不住当时的兴奋。而越南方面则对收费还是有所顾虑,因为玩游戏收费在越南还是头一次,何况收费金额并不算便宜:月卡价格
6 万盾,折合人民币 40 元,只比中国版《剑网》便宜8元。

“我坚信网络游戏一定会响彻全球,因此告诉越方,收费后玩家过 3 万绝对没有问题,运营得好可以上 10 万。”后来的情况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现在可以说,《武林传奇》确实已经成为了“越南的《传奇》”,在越南的网络游戏市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周我们有员工去武汉,在网吧中看到一种没有发现过的《剑网》,以为是私服,上去调查,却发现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越南留学生在玩。”
尽管雷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给记者透露具体数字,“这是商业机密”,他笑着说,“但是我们今年的确可以从越南的代理运营业务中收入不少。”

看来,奇迹的另一头,也未必不是奇迹。然而,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奇迹三要素:品质、题材、耐心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在内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走出去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为什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这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难题。

“品质是最重要的。”在和《电脑报》记者的讨论中,雷军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国产网络游戏‘走出去’要想成,要做到以下几点:别吹牛、好题材、慢慢来。”而这一切都是以品质作为核心的。

“要想在海外成功,就先不要吹牛,你就必须在本土市场成功你如果连本土市场 10 万人的市场规模都做不到,怎么做规模小些的海外市场?要在本土做成,品质就很重要。”
的确,国产网络游戏以前是走出去了不少,但是国内的玩家在看到这些“振奋人心”的新闻的时候,往往会非常纳闷:我怎么没玩过这款游戏?

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并没有在国内进行正式运营,甚至连规模大的公测都没有进行过,像这样游戏品质当然难以保证,怎么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成绩。而且这种“拿洋人当小白鼠”的心理,也极大伤害了海外合作者。因此很多“走出去”的国产网络游戏往往走的是“一锤子买卖”,在很低的游戏品质下,游戏往往运营一年便无疾而终,海外运营商也将其转为免费运行的“添头”游戏。可以说,粗制滥造是中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海外之路并不顺利的一大症结。

同时,以游戏品质为核心牵涉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题材。很多国内厂商在自身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盲目模仿“韩国模式”,操作的题材大走奇幻路线,而且是在对奇幻文化不熟悉的情况下操作这样的欧美化的游戏。结果是欧美的玩家认为这些游戏完全没有内涵,错误百出,而亚太玩家又毫无认同感(特别是在一些文化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两头不讨好,只有失败。而立足于本土文化或者是文化圈的认同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经验。

而慢慢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公司选择海外代理商只看人家有钱没有,急功近利,不看对方的长期合作诚意。结果有钱的海外代理运营商不重视,往往只把这些游戏作为扩大的产品线的组成部分。而《剑网》在越南的成功就是因为金山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后来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们(Vina Game)的推广确实非常卖力,还搞了很多选秀之类的活动大造人气。”

看来,国产网络游戏长期以来走得出去,赢不回来的困局,并不是因为我们先天不足。经过数年的市场与玩家的考验,我们的运营与开发商在世界上对网络游戏可说是最为熟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自信务实的心态,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精工制作的品质,只有拥有这些,我们的原创网络游戏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从代理国外游戏开始,然后注重线上线下培养市场,注重网吧推广,甚至连起家的本钱都有点像盛大:都是30万,当年陈天桥从陆家嘴集团辞职,而VNG的CEO黎洪明也是一样,他是从普华永道公司辞职的,而今天的VNG比曾经的盛大集团更加成功,它不但有王牌的网络游戏,而且已经推出了ZINGMP3,电子支付123pay,输入法laban key,网吧管理软件CSM,互动社区zing me,甚至还有个即时通讯软件zalo。


它是越南的盛大,又是越南支付宝,又是越南腾讯。


而且它已经准备赴美上市

以开发游戏起家,VNG有望成为第一家在美上市的越南科技公司

目前,VNG自主研发的游戏包括Sky Garden、Farm in Paradise and Dead Target 已经陆续登陆230多个国家;其聊天应用程序Zalo在越南和缅甸,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等国家拥有超过7000多万用户。其管理团队预计2017年营收为1.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财务数据,同比上涨70%。


而同样依靠网络游戏起家的盛大集团,哎,不说也罢了,人家上市,它退市,还说个屁。




  

相关话题

  阿里京东都那么成功了,为什么拼多多还能占有一席之地? 
  如何看待腾讯新游《魔法门之英雄无敌》? 
  如何看待电脑版微信读取用户浏览器隐私? 
  如何评价「一夜之间百度云被塞满黄片」? 
  如何看待今年天猫618期间取消PK玩法? 
  小学文化六年连续投递阿里巴巴岗位300多次被拒绝,要求年薪千万教马云如何做社交这人是不是想钱想疯了? 
  如何评价七部门联合发文「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这会带来什么优势和弊端? 
  如何看待上交所决定暂缓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小贷新规将如何影响蚂蚁估值? 
  为什么电子邮件允许冒充发件人? 
  如何看待中纪委网站发文称「理性看待元宇宙,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历史节目不说为什么杀犹太人?
下一个讨论
你身边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属吗?他们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值得分享?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