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央行称「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无竞争」?货币是否正在趋于无纸化?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peng-cheng-63-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宏观的技术层面来说:

首先,DCEP是用来替代M0的,和人民币等价,就是数字化的人民币。

其次,DCEP是“双层运营架构”,由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受央行委托向公众提供法定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并与中央银行一起维护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体系的正常运行。

而支付宝、微信等,属于图中商业银行个人/企业部分,和DCEP并不是平行的竞争关系。

再者,从支付宝、微信的视角来看,当前的人民币形式和DCEP并没有区别(只是目前都还不支持)。

在穆长春看来,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电子支付场景下,微信和支付宝的这个钱包里装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数字人民币。

这句话其实很形象地说明了二者的关系。未来DCEP的基础设施成熟之后,支付宝、微信里可能就会有一个“DCEP宝”或者“微DCEP”(大雾)。

政策层面来说:

  • 推进人民币无纸化;
  • 为负利率创造空间;
  • 资金溯源、跟踪、定向流通等等,加强管理;
  • 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不过这点我不是很懂,我不是搞这块的,跨境结算体系啥的);

虽然说已经关注了DCEP一年多了,但是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大规模推广的硬件条件还没有达到,所以还是慢慢等待后续的发展吧。


user avatar   bo-si-wang-li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穆长春19年专门在“得到”上开过专栏,介绍Facebook的LIBRA和央行的DCEP(数字人民币)。他在里面把DCEP和移动支付的关系讲的很清楚。

DCEP和移动支付:

“当然,可能也有人会问,DCEP会对支付宝、微信的地位产生影响吗?我们的回答是:并不会。

因为目前支付宝、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币支付,其实也就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支付。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只是换成了数字人民币,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货币,虽然支付工具变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场景都没有变化。”

同时,也把DCEP和商业银行的关系讲的很清楚:

一个是可以避免金融脱媒。什么是金融脱媒?如果我们采用的是单层运营的话,人民银行直接对老百姓发行数字货币,那意味着人民银行会成为商业银行的竞争者。

因为老百姓一兑换数字货币,就会把商业银行的存款转移到人民银行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就会升高,实体经济就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而且,人民银行直接对老百姓发行货币,老百姓的所有信息在人民银行都有存储,那意味着什么?

......你会发现,这像什么?像计划经济。

文章里还有意思的一个点是,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LIBRA对央行的“刺激”,

但为什么在电子支付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央行还要做这样一个数字货币呢?

首先,为了保护自己的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其次,现在的纸钞、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成本都非常高,还要投入一些成本做防伪技术,流通体系的层级也比较多,携带又不方便,现在谁也不愿意带现金了。

除了犯罪分子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或者你也可能有些消费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特意用现金之外,现在大部分人需要用现金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只要你不犯罪,你想进行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消费,这种隐私我们还是要保护的。

这也就是说,公众其实是有匿名支付的需求的,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比如说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支付都是跟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紧紧绑定的,它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钞的支付,也就是纸钞支付。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它既能保持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的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的要求。

国家队队员亲自下场写的很有意思的专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栏目名称:《科技金融前沿:Libra与数字货币展望》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要说支付宝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金融产品的话,那肯定不是,但是竞争也是一定有的。

数字货币等同于现金,是M0,也就是高能货币。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是流动性很强的借贷关系,是M1。定义上当然是不同的。

但是定义上相同的,未必真的在市场上是竞争关系;而定义上不同的,未必就没有竞争。

就上班路上吃早餐这回事,掏出钱包用零钱买可以;用数字钱包买可以,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买也可以。人们习惯用哪个,往往就看哪个能够更方便一点。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双离线支付小额,这一点比微信和支付宝还是占优的。所以可以预计到,当大规模的数字钱包应用之后,会有一部分小额支付的单子,转移到数字钱包上。

至于几百上千或者更高的购物和转账,我认为支付宝和微信还是占优的。因为支付宝和微信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返点、分期和红包,当然还有其他的理财产品之类,这些都是高阶的金融产品,而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是朴素的钱包,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出数字钱包是好事,支付宝和微信可能会在对消费者让利这方面做的更积极一些。

整体来说,竞争确实不大。但还是可能会分流一部分的用户。关于这个我前段时间做过一个视频,详细的讲了支付宝微信、比特币和数字货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不竞争。央行不在乎存款的。

支付宝和微信应该都会给不低的利息。

数字RMB只是RMB数字化。不具备理财功能。

支付宝和微信对普通银行形成竞争关系。这个银行被国家保护着呢。

(比如存款这事,如果放开,银行揽储几乎会归零)

支付宝和微信如果出现挤兑,会崩溃性群众事件。央行监管着。

最大问题还是洗钱问题,目前支付宝比银行卡还松。(即银行卡很容易被冻结)

这个看法律上的判决决定了支付宝是否能吃掉大部分银行业务。大数据能力太强了。(银行根据过去数据几乎无法判断某公司靠谱不?但是支付宝和微信基本可以判断)

让支付宝放开,别说银行,PEVC等全被吃光。


user avatar   beask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化法币,可以理解成钞票数字化,和大家手里的钞票本质一样,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算起来,我已经几年没有摸过钞票了。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现金的使用逐年下降,加之纸币的制作、运输、结算等运营成本很高,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势在必行。我个人认为人民银行推动数字货币的最大意义是使人民币成为数字资产的定价标准。

而且央行负责人也说了:人民银行无意在电子支付工具领域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形成直接的竞争,而是希望站在一个更高的宏观视角,主导整个央行数字货币的体系建设,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现有基础设施的服务优势。

大家在使用微信、支付宝的时候要绑定商业银行卡才能正常使用,其本质就是商业银行的内生货币,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基础货币,两者虽然形态上很像,却大不一样。因此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不存在竞争关系。

货币趋于无纸化,我觉得是必然的。只是数字货币的推出、运行及完善都需要时间,目前整个数字资产发展尚不成熟,完全替代M0为时还早。可以预见数字货币和纸币会共存一段时间,至少会给二者设置一个替代的过度阶段。


user avatar   mal-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DCEP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有国家信用背书,和银包里的“中国人民很行”纸票票是一样的本质。

总之,数字人民币是现金,而wechat 支付宝里的余额或者提现等等的是银行卡里的钱

看似都是手机上显示的数字,但贾茹去商店买卫生纸,收银员可以拒收支付宝,但不能拒收E-CNY,因为E-CNY本质就是货币。

但说DCEP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无任何竞争可不一定,阿里和腾讯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把钱放在余额里的用户转而投向DCEP(这完全是可预见的,因为每个人的钱是有限的,不可能多一个数字人民币钱包就无中生有了一份钱。。。不是放在这里就是放在那边,拆了东墙补西墙。。

但在某些方面,微信支付 支付宝有着DCEP不可替代的功能,因为DCEP只是钱,而腾讯和阿里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生活缴费的便利,虽然DCEP能绕开银行账户,但却不能直接在淘宝下单,在支付宝充电话费,在微信里交违章罚单,还是会参与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或者银行账户里面来。

这里更新一下:

老朽想表达的意思是数字货币存在手机的电子红包里,然而在电子钱包里不能直接用数字货币去缴纳各种费用、订火车票、买电影票、下单淘宝,央行是国家机构,直接保障电子钱包里数字货币的法偿性,但没必要搭建腾讯阿里等等已经搭建起的商业平台,可能日后会便利生活,但继续享受各种服务还得经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央行回应的“没有竞争关系”应该表达的是这个层面的意思。

各位看官探讨的“网上交易能不能拒收”,当然不可以。也许日后微信支付和淘宝下单后支付到安全账户的支付选项会是“余额/银行卡/数字货币”

再悄悄更新一下:

各位的留言和疑问都看过了,有一些自己的猜测比如“之后微信支付会多一条数字货币付款”,还有淘宝下单的问题,有支付宝账户是可以直接下单付款的,而目前来说没有支付宝账户就得去注册一个才能在淘宝付款。就算之后阿里为了便捷用数字货币付款不经过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也是先付款到支付宝安全账户,还是要经过阿里。直接给商家用数字货币直款是不受阿里支付安全保护的,这个安全功能电子钱包是做不到的。希望各位不要因为我嘴笨而理解为“网购不能用数字货币”。。。

货币无纸化是一个趋势,但数字货币不会完全取代纸币和硬币。

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有很大一个群体被数字货币所制约,他们更习惯手里看得见的钱,不太会用电子支付,而这个群体会随着时间缩小,但不会消失。

确实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纸币印刷量有所下降,2015版100元从二冠(FA01)到三冠(F1A0)的印刷时间比2005版100元从二冠到三冠的印刷时间要长的多,2019版人民币都发行一年多了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大多还是F和E打头的前几批钞票,甚者很多人自从适应了电子支付很多年都没花过现金。。。

数字人民币不能完全取代M0,但占比会越来越大,直到一个平衡。在保留部分现金的前提下,对剩余的M0数字化,实现对货币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打击现金犯罪,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才是DCEP真正的目的。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说的很理论,很复杂,我说点简单的。

比如说支付宝。

有了数字货币,你是否会用数字货币去淘宝买东西?

嗯……你不会,你为什么不会?

因为支付宝有担保功能,你用支付宝支付,商家不发货,亦或者货物有瑕疵,你可以申请淘宝介入。

但是如果你用数字货币,对不起,数字货币即时到账的,淘宝也没办法。

数字货币只是解决支付问题,而没有解决担保问题。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kai-xin-mao-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




  

相关话题

  乌兹别克斯坦200索姆背面一只驮着太阳的老虎有什么故事或者寓意? 
  如何评价腾讯 5 月 22 日发布的车载微信?车内社交有哪些想象空间? 
  我国第一代百元钞票的发行时间是什么时候? 
  如何评价为了年底冲业绩,证券公司员工代替客户考研被抓? 
  如何评价小鹏汽车2020年Q4及全年财报?毛利转正对新势力造车意味着什么? 
  大家是否赞同「计划经济必然失败」? 
  如何评价支付宝 2014 年的「十年账单」? 
  如果一个国家实行允许温和通货膨胀的金本位如何? 
  如何看待3月24日,特斯拉美国官网宣布,支持使用BTC(比特币)来付款? 
  微信上有哪些「不起眼但有妙用」的功能?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欧盟正式获准对美4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会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个讨论
安卓手机(如华为)还像苹果用户说的那样「用两年就卡」吗?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