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肝癌早期有些什么症状? 第1页

  

user avatar   bao-bei-shuo-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遇到癌症早检的问题,我是一定回来答的。哪怕一分的好处也没有,我也要把我的这些癌症早期筛查的知识科普出去。不枉自己念了十来年的医学。

直到昨天,还有一些做癌症科普的自媒体,找我,想把我以前写的那些几万赞的癌症文章,录成视频。我全部都答应了,从来没要过一分钱。

先说答案吧,肝癌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一旦有明显症状了基本就是肝癌中晚期了。这话不限于肝癌,还包括很多其他消化道的癌症。所以千万别想着靠症状去甄别肝癌,如果你是高危人群,乙肝患者,一定要记着定期去查彩超,甲胎蛋白和肝功能,三月做一次最好,最坏也要半年一次。

千万别等症状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癌症筛查必须做专项体检的。下面这篇文章会详细介绍,并给出一个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人群,不同家族病史的癌症早期筛查的具体方案。

下面说说这篇文章的由来,我本身只是行业相关,因为在行业里,才深刻理解中国体检意识的薄弱,以及体检行业的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想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癌症的早期筛查,从没有想过,文章能引来那么多临床医生,甚至包括中国医科大影像学专业的博士医师,以及许多癌症病人和病属的点赞和支持。


从事的行业特殊,每天都和各种健康问题,体检报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打交道。

见过很多人每年体检,花的钱也不少,每次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异常,

可是癌症一查出来为什么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很简单,因为,90%的人做的是假体检!!!!!!

咱们一般人做的这些体检项目想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几乎不可能。

这是我电脑里,三四年下来存的上千份体检报告的的样本。



这些人提供给我的体检报告,绝大多数都是长这样的,

这些体检报告的检查项目,只是最最最基础的检查项目,都是由身体基础项目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影像学检查三大项组成。

身体基础检查项目包括:体重,身高,血压,内外科,耳鼻喉,眼部,口腔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血脂血糖等,

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影像学检查。

这种普通体检,只能让咱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重要器官运行是否正常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筛选比较有用,对于中晚期比较严重的癌症会有一个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筛选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肠胃消化道的癌症,十个里面得有九个会被漏检。

早期癌症的筛选,必须做专项体检的。

借这篇文章,保贝就给大家认真聊一聊,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踩的坑,再用自己职业真实经历的事情给大家讲明白为啥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最后帮大家出一个不同年纪的人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癌症专项体检的方案,多久检查一次最好,以及检查一次大概要花多少钱。


一、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见的坑

坑一:体检项目对癌症没有针对性,不管男女老幼,不分家族病史,不管既往病史,不分职业性质,所有人都开一模一样的体检套餐。

中国体检的这个怪现象,是有历史旧账可寻得。早几十年,防疫站是承担体检任务的主体,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评估人生长发育是否符合常态,有没有传染病等等。由于体检目的单一,为了方便他们索性就设计了一个统一的套餐,

时间一长,这种套餐的观念就逐渐固化延续下来,等到后来的大型商业体检机构进来之后,发现套餐可以快速的实现规模效应,又没有医疗风险,他们就干脆把套餐使劲包装加一些普通体检项目,让咱们误以为它又大又全,肯定精确。

听明白没?我们现在流行的这一套体检,它最早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你身体的健康状态,根本不是针对癌症设立的。这种一刀切的常规体检,就是说白了就是懒省事挣快钱,然而对于癌症早期筛选,没卵用。

下面保贝以这几年的职业经历,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做这样的体检,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首先很多癌症病属都知道,大多数癌症其实在早期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经常表现为低热,经常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持续体重减轻以及肿块,如果你没有癌症专项的体检和活检结果的支持,仅靠普通体检或者体表的轻微症状就让医生去确诊,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说两个真事情。

一个和我年纪大小差不多的朋友的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经常腹泻,发烧,走路老是累走不动,一开始送到县医院,基层的医生年轻没有经验,检查了一下说是缺钙,吃了一个月的钙片,没用。送到省会儿童医院,主治的医生也是刚做妈妈,见的多又加上天生的母爱,让孩子抓紧做腹部B超,照了一个多小时,肝肾占位,肾母细胞瘤。整整耽误一个月!

还有一个是听理赔部门的同事讲的,大爷腹痛腹胀,医生让做个胃镜,大爷闲麻烦难受,和医生理论不做。一个月后,吃不下东西,便血了,症状非常明显了又拉来,胃癌晚期。同事去核保阅卷的时候,医生给同事说,胃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腹痛。但是没有胃镜,没有活检,单纯从腹痛就说人家是胃癌,缺少病史,缺少证据,谁也不敢啊。毕竟,吃撑了都还会胃胀胃痛呢。

上面这俩还是病人已经有症状,且医生临床经验丰富的。

要知道有的癌症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比如肺癌,胸腔给了肺内肿瘤完全足够的生长空间,肺癌早期的人开始并不会有任何异常,吃饭呼吸和正常人一样,直到肿瘤长大压迫到胸腔了,侵犯胸膜了,才会有胸疼,这时候再去医院往往不是早期了。这种情况的早期发现,通常都是其他身体异常了,去医院体检带出来的,如果没有定期的专项体检(比如低剂量CT查肺癌)它的早期发现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完全考验医生超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能查出早期的概率,和“上帝在掷色子”差不多。


再说一个真事情。

这个就是我们知乎网友的现身说法,妈妈牙烂了个洞,去医院补牙。牙补完了,医生多说了一句,看你妈妈舌头上溃疡的有点太对劲,要不你带她做个活检吧。结果,早期舌癌。妈妈只是切了一点舌头,目前定期复查,一切良好。

你知道,我看完后咋想的吗?

有时候医生的一念,可能会改变病人的往后余生。

如果换不那么明锐洞察的医生补的牙呢。要知道,这个网友说当时妈妈手术住院整个病房可都是口腔癌晚期,舌头全切那种。

说到这里再帮大家延申一下吧,

即便是定期专项的癌症筛选,也只是说可以大大提高一部分癌症早期筛选出来的概率。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的高危人群,只要你符合筛选标准,确实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也不是全部癌症都可以,有的癌症它天性狡猾。


再说一个真事情。

一个30出头的年轻女客户,孩子那时候应该还不满1岁。当时胃镜也照了,照了两次,发现异常。但是病理活检出来却是正常的。医生出于强烈的职业操守,一定坚持要她再做一次,窄带成像的内镜,客户不愿意,说病理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查的,你们当医生也不要太黑了,转身就把医生给投诉到医务部去了。医生不放弃,顶着医院压力病人的骂,苦口婆心坚持让病人做,成像取了两块活检,最后终于在其中一块上发现了早期印戒细胞癌。

这客户给我说了几次,就希望孩子将来长大了,当医生。


举了这么多例子,明白没。现阶段癌症之所以早期筛选难,无非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部分人没有做定期专项癌症筛选,做也是做的我说的那种假体检大套餐。

第二个原因,很多癌症早期确实比较狡猾,没有明显症状,等病人和医生意识到的时候,十有八九不会是早期了。

第三个原因,和医生的特性,比如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一颗强烈的悬壶济世的心也有关系。


坑二:癌症体检手段驴头不对马嘴

因为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的医院癌症筛选手段落后,检测过程驴头不对马嘴。

最常见的两个例子是,很多地方竟然还在用X光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

要知道X光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用x光去查肺癌,10个里面,九个晚期。

我这里给大家做了一个高发癌症的专项检查项目表,大家熟记。





坑三:包装成“高大上”,号称一次检查查清所有癌症的高端体检项目

最典型的就是两个,pet-ct和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好多体检机构的Pet-ct宣传语是“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但其实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Pet-ct的作用主要是在对癌症进行分期,鉴别是否转移复发,以及癌症的预后评估上。你要说,真用它查找身上可能的癌症病灶,它并没有比我上面列的专项检查有任何的优势。事实上,pet-ct在健康人群中筛选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有1.3%。

而且有时候,他还会把根本不是肿瘤的识别成肿瘤,造成一种假阳性的结果,把人弄的心理恐慌,造成过度检查。

还有号称“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基因筛查检测,基因检测的结果只能提示一个人某种癌症可能高发的偏好,但实际上,偏好高,患癌的风险也未必高;偏好低,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如果没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做基因检测那就是白白浪费钱。

那为啥还有体检机构推荐这两种高大上的检查?

因为做一次pet-ct就是上万的体检费呀!


坑四:体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假体检防不胜防

医生培训周期长,本硕博11年,再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划培训,直接造成了医生资源短缺。有些体检机构招不到医生看病例,就让护士冒充医生,给你看体检报告。

之前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直接自曝行业丑闻,

有些体检机构给你做的就是假体检!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抽血没做检查就直接扔掉出结果。



本身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和增强ct,就很依赖医生个人的水平经验,每年认真去体检,早发现都那么难。那这种故意造假引发的误诊和漏诊,无疑等于谋财害命了!


二 各个年龄阶段到底该做什么项目检查?


首先无论经济条件再差,每年的常规体检,一年至少做一次,强烈建议不要停!

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大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专项体检。

这里保贝直接整理出了一份不同年龄人群的癌症筛查清单,大家可以照着做。尤其是图中注明的高危人群,自行对号入座后,只要你符合其中任一条件,听保贝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按照时间要求去做它对应的专项体检,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1.女性

20-29岁



备注:一级亲属就是指你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表格怎么用,以20-29的女性为例,三步法,

第一步,一年一次的女性常规体检,必须做。

第二步,常规体检之外,我建议最好能加上女性这个年龄段爱高发的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筛选项目,如果你正好是表里的高危群体,那专项检查绝对没商量,必须做了。

注意: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你符合高危因素中的任何一项,就算高危。比如在上面的肺癌五项高危因素中,不管1 2 3 4 5你有过哪一个,你就是高危。就一定要做低剂量CT了。

另外,也要注意,我列的每次专项检查的时间间隔,到底是三月一次,还是一年一次。

第三步,如果前两步的检查,存在指示性的指标异常,那么可以再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加上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比如,如果常规体检彩超显示有乳腺结节,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乳腺钼靶和活检等来进一步对结节性质进行评估。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遵医嘱,老实去做。

以下全部表格,同样的三步法, 不做过多赘述了。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下面是男性要做的,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切记如果体检前你的身体已经明显出现异常症状,这个时候就一定要以医生面诊的意见为准!


三 关于体检的一些其他问题

1.一次全套体检要花多钱?

先看一张我总结的各个癌症专项体检项目的表,各地有出入,但是差别不会特别大。

因为我的这个三步法,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风险人群来定制的,所以很难给大家一个统一价格。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表格,自己算,比如一个28岁的小姐姐,长期吸烟,有性生活史,那么她的体检花费大概就是,一个常规必选项目300到400元+一个肺癌低剂量螺旋CT 200-500元+一个宫颈癌TCT检查200-300元。

当然了,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实际情况,要单独再做的项目,另算钱。


2.保贝,我按照你说的方法,老实定期做专项体检,是不是一定保证筛查出癌症早期?

这个,你真想多了。

这套专项体检的三步法,只能说可以大大增加癌症初期的查出率。对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高危人群,确实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想依靠一种体检或者一套体检,就能把所有癌症一网打尽,,至少现阶段在中国,是不大可行的。

绝对不是说,我给你做个计划,你照着执行,就可以百分百的测出所有癌症。

在癌症早期筛选的字典里,永远请记住,没有保证这两字。


3.体检到底是去公立医院还是民营体检机构?

如果你只是想走个形式,比如入职体检,可以考虑体检中心;

但如果你是真的想对身体负责,那我的建议是,最好选择公立医院。

体检中心的优势主要集中于服务、环境、专业设备等等,全程体验感也会更便捷、舒适,

但是他们只是负责体检的机构,不负责诊断治疗,和后续的医疗服务是断层的!

说白了,就是你服务再好,设备再先进,也要有专业负责的医生帮你看结果啊,癌症早期筛选这个事情,上面说了,真的很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力。


4.去公立医院体检能用医保报销吗?

原则上,体检只要不住院,是不能用医保报销的。

但是可以刷自己医保卡账户里的钱。


5.有必要去国外做体检吗?

老实说,像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癌症早期检出率,确实要比中国高。

在日本,80%的癌症患者发现时都处于早期,在中国则一翻,,80%以上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这是现实差距。

那么就一定有必要去别的国家做体检吗?

这个就要看你的经济基础了。

如果你有条件,当然可以去。毕竟国外一次体检可能就上万起步,还不包含往返机票。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觉得如果你能从一开始就采取常规体检+专项体检相结合,在国内做也够了。


文章写到这,基本上尾声了,最后是我作为一个相关行业从业者,给大家的两点诚挚建议。

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得面对死亡,它从不问我想不想面对。

看到过年轻妈妈失去1岁半的女儿,从此郁郁寡欢;看到年方半百的父亲,失去23岁的儿子,从此酗酒混世;也看到过八尺大汉,任凭母亲躺在自己怀里走去,无能为力嚎啕大哭,和他们相比你我都是幸存者,病魔尤其是癌症有时候真的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你不知道它会砸到谁头上,一旦被砸中,它摧毁的就是整个一个家庭,改变那些最爱你的人的往后余生。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复旦讲师于娟《此生未完成》,2011年死于乳腺癌,33岁

第一点建议,别嫌小姐姐我啰嗦,答应我,一定一定要定期专项体检,不要对自己的身体太过自信。癌细胞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生长的,刚开始你是绝对不会直接感受到的,你一疏忽,等它大到压迫神经给你一个疼痛麻木的意识了,十有八九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想处理你都来不及处理了。

而如果早期能查出来,即便是大家印象里的绝症,其实治愈率可以是中晚期的十几倍。癌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我朋友的舅舅从检查出来腹内腹水,到胰腺癌到去世,短短的六个月。

十几年来,朋友引以为戒,每两年做一次全面的专项体检,前年乳腺钼靶发现早期结节,医生建议切,就切了,现在该干嘛干嘛。

第二点建议,体检这个事情上,一定要听医嘱。不要拿自己的固执偏见去挑战医生的专业,医生建议检查什么,就抓紧时间检查,医生建议定期随检,就一定按时随检。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他们做了一辈子的人民教师,虽然不像书本里说的那么伟岸光辉,但是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任何一个孩子成为社会的废人。当医生的也一样,要相信他们既然选择穿上了那身白衣,就肯定不会轻易让一个生命从自己手里堕落。


写在最后:

保险信息不对称严重很容易被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以下攻略可以让你买对保险、立省几万冤枉钱。


  • 保险知识科普:

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到底该买哪些保险?

1000多配齐孩子的全套保险,买对立省几万块!

支付宝里的相互宝到底怎么样?要不要加入?


如果大家对自己的癌症体检、或者对保险投保、核保、理赔有什么疑问,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或者私信咨询,保贝能帮的一定帮~



user avatar   qi-qi-48-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


user avatar   ericsen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前媒体人,我从发布的《推开K127那扇门--朱军“性骚扰”案真相调查》这篇文章看到,这并不是一篇中立报道,尤其是空间再现、仅提供一方证词、仅对话事件被告方(弦子的声音呢?)、分析事件对被告方产生的影响,读出了很强的导向性:弦子在撒谎,朱军是无辜的。

如何确保一篇报道中立?起码要体现真实、多方面看待问题、不掺杂写作者的主观臆测,这篇报道至少违反了后两者。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内容包含一些负面、阴暗面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描述”不好的管理者做什么事“或者”优秀管理者应该避免什么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主要涉及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行为。

如果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移步我的专栏抄手的创业工坊 - 知乎 (zhihu.com)

或者点此链接,阅读同类话题文章中层管理都在做什么?(创业企业) - 知乎 (zhihu.com)

大企业的中层最主要做什么?

  1. KPI KPI KPI

每个业务类型都有自己的KPI:开发有完成度;销售和运营有量化指标;实施有项目进度;业务线或者事业部一般会是按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设置,KPI以利润为主,多重KPI组合。

中层对KPI的3个动作

:要为上级分担,上级也有他的“大KPI“,要帮上级去扛;

:你的KPI终归要靠全体团队去完成,对于上级过分的KPI要求,要能”抗“,不然兄弟们会离心;

:把团队的KPI分下去,KPI直接关联到每个人的收入,也是团队管理的最大工具之一。


过程控制,与被过程控制

团队管理

大企业里面,”铁打的团队,流水的中层“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但是基层团队人员的内部流转没有那么频繁。


大企业中层的痛点与累点

上升通道——一步一步远离业务的不归路

就像前面所说的,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而且大部分的大企业都不会”原地提拔“,直接在本部门上升的情况都是少数。

管理人员的内部上升通道一定是跨部门的,比如从大业务线的基层到小业务线的中层,某种程度上算是”升半格“,甚至于还经常要离开家庭到其他的城市甚至国家,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条路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大企业相对稳定的总体规模,决定了每一级的晋升都只有5:1乃至10:1的比例,所以你为了上升而离开家庭,但是有可能接下来5年甚至10年都停留在”半山腰“,且迟迟找不到回到家庭身边的位置,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例2:N哥是华中分公司的一个业务骨干,有机会升职为部门经理,但是职位所在地在东北分公司。他纠结再三,中间和我电话长聊过不下四次,最终决定走出去。

之后的10年间,N哥先后在东北分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几个平级职位上流动,后来他倦鸟思归,想要回去了,但是华中分公司一直没有空出来同级职位。

最终,N哥接受了降级回归。但是,经过中间这些年的辗转,他已经逐渐远离了一线业务,回归之后的状态大不如当初,甚至成为华中分公司领导眼里的”不好管的老同志“。

下级和上级的隔级沟通

你的上级喜欢和你的下级建立直接沟通吗?

如果否,说明你的上级多少有一些官僚作风,有可能是个空降兵、混资历的,无法为你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抽中了80%的”有为上级“,他希望对你和你的部门有360度的掌握。说到底,上级就是上级,老大就是老大,你的心态要放平稳,难道你真的想”自立山头“吗?

更进一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属,经常主动去找你的上级”单聊“,感受如何?是不是有些意难平?那么,你能怎么做呢?去找下属谈话,让他不要”越级上报“吗?开什么玩笑!

和上级的上级的隔级沟通

换个身份,你会主动寻求机会和上级的上级直接沟通吗?让更大的老大有机会多了解你?傻子才不愿意吧?但是直接上级一定早晚会知道的,你真的不担心他会介意么?

例3:曾经有2年的时间,我的直接上级在上海,而我上级的上级和我一样在北京,办公室只有20米的距离。知道我的直接上级如何处理他的焦虑么?我和他日常有各种电话沟通,他会时不时的在电话里多问我两句:”老大最近状态怎么样?对咱们这块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评论?“

嘿嘿,话里的味道品得出来不?你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如何?作为下级,你会如何回答呢?

编织内部网络

内部网络是中层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下属搞不定的跨部门协调,你一个电话、几句玩笑就让别人买你的面子,下属自然会敬服你这个老大;当然,人情要有来有往,你也要随时准备好买别人的面子。网络就是这么一点点编织起来的。

更不要说,那些组织结构调整的八卦、上级领导的动向。我赶上过两次比较大的公司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旧板块拆分重组、新板块建立,很多位置消失,更多的新位置诞生,调整方案没出来之前的几个月,下班时间手机基本上处于热线状态,即便我自己当时正好无欲无求,也会有各位兄弟来打探消息、交换情报、寻求建议。

公司的管理层年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部社交大趴,精力充沛的人甚至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开会,晚上和这个喝几杯酒、和那个泡一壶茶、再和几个平时难得见的同事出去吃个夜宵,也有更加不健康的活动,就不赘述了。

年度大趴只是最低限度的必要,更重要的网络编织活动都在平时。

曾经有一位销售骨干,有机会成为所在的省分公司经理,这是很难得的原地升职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他给我的解释是:近距离观察了这么久,我判定自己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每个星期至少有6天晚饭都不是在家吃的,要是和客户也就罢了,偏偏里面有七成以上的都是内部应酬,有个chuizi的意义!

但是,像他这样想的终归是少数,一代一代的中层们还是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网络,希望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同时也扮演着别人的环境。


中层的蜕变

中层的蜕变是组织退化的标志

下列都是典型迹象

KPI变成数字游戏

KPI总是尽可能的量化,量化的指标背后总有其计算方法和数据基础,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一旦掌握了规则的漏洞、或者规则背后的影响环节,他就成为了”聪明人“。聪明人会把KPI的实干逐渐变成数字游戏。那一年,我发现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数字游戏之后,”内心涌起深深的虚无感“,从此再也没有真正恢复在公司打拼的热情,直到选择离开。

惧怕下属

有能力、又表现出热情的下属,有些不好的管理者会开始害怕。

下属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并没有什么取而代之的想法“,又或者”我离威胁到他还差得远“。

错了。

  • 下属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代表不好的管理者内心不担心,所谓”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会导致缺乏自信的人采取过度防守的动作
  • 此外,不好的管理者在意的,远远不止于对位置的“实”的威胁,更多的是对所谓“影响力”的威胁。

例4:某部门经理,自己喜欢唱歌,每次团建的时候总要拉着大家去唱歌,下面有一位资深leader,对唱歌没有兴趣,每次都是组局打牌,一来二去,越来越多不喜欢唱歌的人都去参与打牌了。该经理对该leader就产生了很大的敌意。

是不是有点幼稚?幼稚的背后是深深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

懒惰——给钻营者机会

管理者的懒惰是从细枝末节开始的,

第一步:那谁谁帮我去楼下星巴克买一杯拿铁

第二步:那谁谁帮我把车开去洗一下

第三步:今天有个新员工入职,要做入职谈话,那谁谁你去谈一下吧,他来了之后反正是要先跟着你的项目

第四步:周会那谁谁代我主持一下

第五步:明天要交月度报表了,那谁谁帮我填一下

正直的员工会执行你的“活儿”,对于买咖啡、洗车之类的会反感,会腹诽;但是钻营者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巴不得围在你身边,把你养得越来越懒,闭你目,塞你听,进而操控你签字的手。《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想要远小人,首先不要犯懒,时刻记住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

从良性朋友圈变成恶性结党

前面讲过的,大企业内部的人际网络对于管理者非常有帮助,宽广、良好的人脉会帮助你的跨部门工作更顺畅,也会打开眼界,学到更多东西,发现更多机会。每个人都有亲疏,这几个事业部总经理喜欢在一起打球,那几个则经常相约去徒步。女生宿舍6个人7个群的事情在企业管理层也许更常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就像毛爷爷说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是,由小群体到党争,带了”争“字,性质就不一样了。党争是人类强劲的群体基因,拆台、倾轧、攻讦,小团体的利益迅速取代了公司的利益,结局逃不脱乱纷纷一地鸡毛。

相比起前述”不好的管理者“的个体行为,党争对组织的危害度要大得多,基本上都会发展到尾大不掉,高层纵有心治理,也会投鼠忌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方舟子发表《中药是中国肝癌高发的主要因素》一文? 
  香港知名演员吴孟达罹患肝癌,你有哪些感触? 
  中药真的伤肝吗? 
  肝癌晚期选择放弃正确吗? 
  父亲肝癌晚期,需要告诉他吗? 
  中医能治疗肝癌吗? 
  肝癌晚期选择放弃正确吗? 
  肝癌晚期选择放弃正确吗? 
  肝癌晚期选择放弃正确吗? 
  「错换人生 28 年」当事人姚策因肝癌去世,如何看待这 28 年被错换的人生?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