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面对读博大家都那么悲观? 第1页

        

user avatar   d-zhi-hu-10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国确实现代化太快,几十年走完西方弱逼国家好几百年才走完的路。这导致你的头脑里还是老思想(譬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一套),你的身体却体验着全世界最赛博朋克的社会。

于是乎,你的腿上有两根大筋,好比两条高速公路,身体的感受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直击大脑,无情地撕裂你腐朽的世界观,晚期就是植物人了。

莫说更远,2000年其实刚刚过去20年吧?也就是说,当年毕业的本科生,今年才40出头,正值壮年,一点儿也不老。你去问问他们,当年本科生是什么价值?当年博士是什么价值?你再问问他们,当年想得到20年后的今天,博士跟野狗一样吗?

我敢打赌,2000年的本科生,完全不可能设想到今天会是这样。但20年就这么一眨眼过去了,现实就是这么天翻地覆了。人的主观认识要以客观世界为准,总不能倒过来,是吧?

顺便说一句:我上大一时的老师,有个本科留校的,算算差不多2000年左右入学。现在说“本科留校”?滑天下之大稽!可这才过去多久?不敢想象吧?

总之,无论你读博的动机是什么,我建议从现实出发。我不是无脑劝退读博。如果适合读博,当然可以读啊!我强烈反对任何不切实际的选择。譬如,做大果宫酱。譬如,做老财。譬如,相应号召去西部基层、艰苦边远、重点领域。再譬如,去非洲逃避内卷,做人上人。请参考:

对了,很多人可能会想“读完博就好了”。哈哈哈哈哈,aniki我啊,来给你们提提神:

中学时,家长老师会哄你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但上了大学,一切都没变好。上完本科,又变成“读完硕士就好了”,但读完硕士,一切还是不会变好。你总是想,人生有个节点,过去了就会好起来。现在,你又想“读完博士就好了”……

嗯嗯,搜逮死内!Mina桑,读完博士真的一切都会好起来了呢!刚八代!大家都要元气满满的哦!


user avatar   yi-suo-yan-y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Nature调查了6300名博士生,来试图揭示博士生悲观的本质。这些受调查的博士生来自世界各地,大概有700人来自中国。

在大家的回复中,普遍表达了对于学术训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工作前景的担忧。

以下是部分经典的回复:

1、博士生最关心什么?

  • 担心未来的工作和事业
  • 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
  • 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业
  • 博士毕业后能不能找到教职
  • 难以获得资助,经济上的担忧,生活成本,房子,孩子

这些点也是或多或少我所关心的,但是脱发问题居然没有上榜,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关心?


2、博士生平均一周工作多长时间?

结果显示,工作时长服从典型的高斯分布。

我感觉博士生的工作时长虽然说总量很长,但是中途可以划划水,看个剧,累了就玩一会,所以整体的身体消耗程度没有像互联网的996那么累。以我举例,一般9:00到实验室,晚上11:00走,午睡也在工位趴一会。从绝对时长来看,我一周可能都超过了100小时,但是真正的有效时间和投入时间却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一般会吃完饭看个剧,偶尔聊会天,刷刷知乎,累了就歇一会,所以总体感觉每天还阔以。

3、对当初做的读博士的决定,满意吗?

结果大概如下,有点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意思。

4、是否遭到过歧视?

在经受过性别歧视的人中,大概有85%的人是女性,在这里给女博士们点个赞。



总体来说,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现状的不满意,得不到好的指导,并不正面的师生关系、实验室关系,构成了博士期间焦虑的主要来源。

于我而言,导师和同学都很不错。焦虑的主要来源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推不出公式,跑不出程序,让人脱发。希望没入坑的同学慎重考虑,祝愿在读的博士都有美好的前途。

参考:

figshare.com/s/74a5ea79

深入全球博士生们的生存状态 |《自然》2019博士生调查


user avatar   vam-46-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工作压力大,未来前景不明朗。

我读博士前,我爸跟我谈了一晚上,他在中科大念博士现在在南开做教授带博士。他没有跟我讲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科研这些大道理,他只说了他自己的经历,最后一句话我今天还记得,他说:念博士就是要掉一层皮,你觉得你能接受吗,不能接受就不要去念。

我自己进了这一行,切身体会到做科研工作是很辛苦的,不止是读博阶段,以后几十年科研生涯也一样,996甚至007是正常状态。

细节就不说了,举两个例子,我在普林斯顿时的导师今年67岁了,他每周至少工作6天,尤其周中,早上八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一直在工作,发邮件二十分钟内一定回。

更夸张的是他的导师,今年85岁了还在科研一线,去年圣诞前后跟他发邮件沟通合作项目,他在圣诞夜晚上八点多给我回邮件,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又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导师们都这么努力,博士想划水都难啊。

确实在大学做科研有寒暑假,但是相信每个读过博士的人都知道,寒暑假只意味着不用上课,科研要照常。当然也有比较佛系的老师和学生,但其实他们自己都知道,一放假就不工作,那就是躺平等着被淘汰。今年五六十岁被淘汰就被淘汰吧,二三十岁就被淘汰,估计没几个人能接受。

博士要很努力的工作,但现阶段博士毕业后的未来却并不明朗。都说码农吃青春饭,但是好歹确定35岁之前能赚到一笔钱。做科研别说35岁前赚到一笔钱,可能35岁之前都没有找到正式工作,大部分人要么还在博后要么还是非升即走的状态下。

就是拿到正教授也不等于压力就小了,我的父母就是大学老师,他们的同事太多只知道拼命工作,以至于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谁想这样呢,谁想天天对着仪器,谁不想生活更丰富一些,谁不想多陪陪女朋友呢。

而且博士的时间成本实在太大,在刚刚开始读博时没那么把时间当回事,那时候想着博士可以读好几年,开始计划哪年暑假去意大利哪年暑假去西班牙。随着年龄增长就开始对时间很焦虑,最后一年觉得在学校就是温水煮青蛙,就想赶快毕业,一天都不想再在学校耗着了。

毕业了找工作也有很多挫败感,我博士毕业后考虑过回国工作,研究方向决定国内对口工作基本都在央企,结果是offer拿了一大堆,但是待遇实在不能接受,比如北京某央企给出年薪19万。

对于工作,我跟我学校的一名年轻老师聊过,她是普林斯顿的博士,女性找教职已经相对容易了。她在NYU做三年博士后投简历,名校博士有博后经历有牛文章又是女性,投了三十多所大学,只拿到2个面试。毕业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是博士,尤其是生化环材这些传统学科博士都会面临的困境。

我现在熬出来了,可以很轻松的回顾自己的经历,还有闲心在知乎回答问题,但是这一路的辛苦和压力我实在不想再经历一遍了。


user avatar   helixlif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实,面对现实能不悲观么!!!

根据Nature两年一度对博士生的调查,中国的博士生在完成学位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包括平衡工作与生活、职业发展、情感等方面。从许多方面来看,中国博士生的情况是全世界最糟的!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学生中,只有55%表示仅对自己的博士经历感到满意。而在其他5630名海外受访者中,满意度为72%。

一些受访者表示,博士学位课程还是独有其积极性的。一位学生写道:与中国社会的其他领域(例如政治和工业)相比,学术体系鼓励“自由、创造力、探索、接受失败”。另一位学生说,中国的学术系统“相对自由,相对公平”。博士生能够根据自己兴趣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学生认为,读博是一次“独立与创新”的机会。

然而,也有人补充,中国博士的学术之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多数接受调查的博士生表达出了较负面的看法。“不要在中国读博士学位,没有人会帮助你理解你。”“这是一所监狱。”“博士压力太大了,超出了我的期望。”

因为,中国学术系统内置了许多压力。其中包括,大多数机构的研究生必须至少拥有一篇具有一定影响力水平的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必须有科研生产力,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博士队伍越来越拥挤。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招收了95502名博士研究生,博士生总数达到389518人。相比之下,2013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过70000,而2009年的博士招生人数将将62000。一些学者认为,博士生的供应量超过了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或就业市场所能承受的底线。

因此,专家认为: “学术基础设施需要改革,减少博士生人数可能会有所帮助。”调查发现,博士生中普遍存在遗憾和后悔的情绪。当被问及他们将做些什么时,有22%的受访者说他们想要换一个导师,36%的人想要更改研究方向,还有7%的人已经不想追求博士学位。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读博计划没有达到预期;在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36%。另一方面,只有5%的中国博士生表示,他们的博士课程物超所值。而其他国家的博士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是中国的两倍多。

有一位中国的教授说:“许多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认为科学研究是美丽而浪漫的。当他们真开始进行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

一位知名不具的退学博士生说:“相当多的中国博士生没有为博士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更多的指导,包括职业建议和心理咨询。”

重点:读博的情绪压力

本次调查的重点放在了博士生学习中的情感方面。一名博士生写道,她想要知道“博士学位将如何影响我的心理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她并不是一个特例。在调查中,来自中国的40%的博士生表示,他们已经出现了读博所引起的抑郁或焦虑,并正在苦苦寻求帮助。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提供帮助的人可不多。只有10%的博士认为他们能从自己的家庭获得帮助;在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28%。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博士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抱怨学术霸凌的比例要小。只有15%的学生报告有欺凌行为,而其他地区为22%。同样,举报歧视或骚扰的比例(12%)与其他国家的受访者的比例(22%)相比也不算多。

博士生的焦虑可以来自很多方面。一方面,尽管中国学生的时间比其他国家少,但他们对时间的需求却很多。53%的受访者表示每周工作40个小时以上,54%的人同意这样的说法:“我的大学里就有了加班文化,包括偶尔工作到深夜。”

在中国,与在其他地方一样,实验室中的长时间工作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4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感到不满意;在其他国家,仅占38%。

而有些学者认为:“加班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很喜欢我的项目,并且总是竭尽全力尽快获得成果。”

不确定的毕业前景

像其他国家的学生一样,中国的博士生也担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近90%的学生将职业不确定性列为他们最关注的五个问题之一。更为乐观的是,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博士工作将“大大”改善他们的工作前景。尽管学术界的工作竞争非常激烈,但大学研究职位的依然最吸引人。近70%的受访者表示,毕业后他们最想待在学术界工作

然而,一项广泛的调查发现,2017年有83%的新博士学位成功就业,但就业比例却比与拥有硕士学位(85%)和学士学位(89%)的人低

可靠的职业建议可以缓解博士生对未来的担忧,但是这种建议有事如同纸上谈兵。

在中国,将近一半的受访博士生表示,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出职业决定的,另有2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影响力很大,有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决定基于上级领导的建议。

总体而言,有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满意。

调查发现,通常中国的学生很少有时间与他们的导师谈论他们的职业发展或其他事情。大多数人(52%)表示每周与导师一对一的交流低于一小时。在中国以外,这一百分比是49%。 因为,许多中国的导师没空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他们正忙于申请资助和其他业务。

几名受访博士抱怨说,他们的实验室更像是业务运营,而不是科研训练场。正如有人所说,“中国的导师权力太大了。许多实验室都有打卡机,记录着每个成员到达和离开的时间。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说是劳务关系。”

不过,导师本身也面临压力。他说:“对导师的效绩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出版物的级别,尤其是来自知名期刊的出版物,有时需要进行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实验。”“与其他国家的导师相比,中国的导师在行政,实验室管理,家庭等方面的职责更费时费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意识到他们对团队有义务。导师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身上,以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一名北京的科学家说:“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我见面的频率。当然,就像大多数中国教授一样,我很忙。但如果他们想与我讨论任何事情,我总是有时间,或者可以再找一次。”

中国博士的毅力

尽管面临这么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受访的博士仍认为他们的学术道路非常值得。当被问及最值得的读博原因时,有27%的人认为大学或学术环境是最主要的。还有人则认为是智力挑战,有创新的机会以及与聪明有趣的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热爱读博

当被问及是否对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感到满意时,有62%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远远落后于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76%表示满意的受访者。

但是,中国学术界还处于起步阶段。1978年只有18名博士生注册了博士学位课程,但科学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学生将希望留在学术界。

没有人能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我们想要什么,勇于尝试,然后尝试。

读博,就是艰辛而享受的过程。


user avatar   zr95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博士毕业已经快六年了,距离博士入学已经十一年的时光,在这十一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读博还是工作都能够给人一定的成长。后来回想起来的时候,整个博士生涯其实对个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刻的,除了学术上的一些进展之外,对人生或许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这些年来时不时地也会写一些文章和回答,但是每次回头看前几年的文字,总觉得当时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够。这次的文章或许几年之后也会觉得十分略显不足,但还是有必要记录下来,毕竟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人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好的导师就是成功的一半

古人云:“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位靠谱的导师在博士生阶段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在读博士之前,笔者一直觉得教授们都比较靠谱,虽然偶尔有不靠谱的导师但也是极少极少的比例。但整个博士阶段读下来,无论是身边的同学,还是网上的吐槽,都能够看到不少导师不作为甚至作恶的案例。见过长期拖延学生不让其毕业的,见过跳槽之后把学生放在原校不闻不问的,还见过把学生的论文送给其他人的,甚至还有博士生毕业之后拒绝给博士生写推荐信的导师。在博士阶段,学生对导师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导师决定了这位博士生能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学术圈的某些圈子是非常封闭的,常见的情况就是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一起做类似的课题,大家一起来瓜分这块蛋糕。如果博士生毕业的时候没有还不错的论文,导师的推荐力量又十分有限,那么博士生最终在学术圈肯定是找不到教职的。导师想让博士生找不到下家有无数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博士生的生存更加艰难。

之前读书的时候就听一些老师说:“做数学科研就是加入一个又一个的俱乐部”。想要圈子里面的人带着新人玩,除了新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人的引荐,而这个引荐的人通常来说就是博士生的导师。如果导师并没有将博士生引入到这个圈子里面,那么博士生到最后也只是一个圈外之人,需要花费比想象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够进入圈子。审稿人和编辑的数量其实是有限的,通常来说都是圈子里面的人,对于一些差不多的学术成果,其实就是看圈子里面的关系和面子了。

一个优秀的导师,很乐意将博士生,硕士生的出路贴在实验室或者个人主页上,即使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贴出来,也总能够在学术圈看到这位老师学生们的身影。例如频繁活跃在各个学术论坛上,不停地有论文发表,与各种各样的学术大佬们都有交集。如果在学术界基本上看不到导师的学生们在活跃,甚至也找不到哪些学生是该导师带出来的,那说明这位导师最多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在培养学生方面实在是糟糕透顶。

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

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最好是能够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上面,而不是加入一个快要死气沉沉的方向上。例如,在 2010 年学习人工智能,或者在 2015 年前在一线城市买房子,随着行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只要搭上了这一趟顺风车,以后想不发达都挺难的。当然,如何选择方向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每年或许都有让人财务自由的机会,但是能不能赶上就看运气了。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靠纯读书就想发达的日子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读书读到了一定的境界估计还是可以的。例如某人能够拿到 IMO 之类的奖牌,然后美国牛校博士毕业,一般情况下最终也不会太差。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年还在读本科的时候,私下聊天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就说:“男怕入错行”。当时没有理解其深意,后来逐渐理解了,但是总感觉走了弯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在相同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下,能够拿到的回报明显是更多的。

避免抑郁症

读博士是一件长达四五年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黄金时光,但是在科研的道路上通常没有一帆风顺,更多的是铺满荆棘的道路。这条荆棘的道路不仅来自于困难的科研课题,还有可能来自于同学,师门,学校等诸多环境因素。科研的路上有人陪伴固然是好,如果实在是没有人陪伴,那就只能够一个人奋力向前。在奋力向前的过程中,由于科研经常会给人带来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对于博士生而言,如何避免抑郁症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回想起当年科研的经历,每天早上醒来想得并不是写多少行公式,敲多少页的论文。想得更多的则是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天的失败。毕竟作为一个有一定科研理想的博士生,实在是不愿意做那种可以随时添加条件的论文。如果是做有一定难度的论文,就一定要学会面对失败,学会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在失败中站起来奋勇向前。但是人的精力和意志力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除了师门的人之外,还是要多去认识一些其他院系的朋友,工业界的朋友。这种时候不仅能够开拓眼界,在关键的时候还能够找到人出点子,甚至在困难的时候进行倾诉。倾诉的对象最好是跟自身没有利益冲突,也不是身边的人,这样的话也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毕竟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很可能之前所维持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保持自己的节奏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时区,在不同的时区自然要做着不同的事情。在读博士的阶段,一般情况下本科毕业和硕士毕业的同学说不定早早回家乡娶妻生子。这种时候如果去参加同学会说不定反而会感到不愉快,毕竟别人已经在十八线城市买房安居乐业,博士生还在国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每个人的生活节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早早结束读书生活踏入社会,有的人却要拿到博士学位才开始第一份工作。每一种选择都是一种人生,实在是没有必要一直互相比较。一般情况下,早几年晚几年其实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差距。

在读书期间可以多享受生活,无论是各种健身活动,还是各种社团活动,多参加总好过不参加,毕竟天天做科研也不见得有特别突出的结果,把科研融入自己的生活反而有可能做出更好的结果。无论是在办公室,游泳池,餐厅,咖啡馆,还是其他地方,都可以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当年科研的时候,就有导师不准学生换科研课题,只准学生做一个题目直到毕业为止。美其名曰:“不能够轻易更换课题”。该导师在学生发现该课题难度过高,甚至要求增加一个 Plan B 都果断拒绝。不过该学生还是能力较强,即使在种种阻碍下依然能够完成课题。但是这则故事一旦事后回想起来,就会发现这种没有 Plan B 的做法完全是进行赌徒行为。不过导师和学生毕竟也不是父子关系,坑一个学生对导师来说也没有任何成本。

对于一个人而言,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留有 Plan B,也就是原来的方案和计划一旦执行不成功,有没有退路可以走。这种退路可以是去工业界,也可以是去做学术圈的其他研究方向。在做科研题目的时候,最好不要只做一个课题,可以在有时间的前提下同时开展多个课题,毕竟多路出击总好过吊死在一棵树上。博士生对导师也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说不定导师的作用就是给个论文课题。遇到一个好的导师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遇到一个坑的导师也不要把自己的前途放弃了。

读本科的时候笔者不太理解为什么数学系要开设 C++ 的课程,后来回想起来发现,这完全就是给学生安排的退路,一旦数学做不下去,还能够考虑一下编程的工作。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的时候,除了本专业之外,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其他专业的课程,这样有利于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遇到某些困境的时候不至于走向绝路。(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luo-ai-mi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像霍叔说的那样:

“因为一个真相。
我到博士快毕业了才意识到,国内211靠谱的导师恐怕不足5%,985靠谱导师10%,nus靠谱导师20%,美国一流名校30-40%,每个学校里都充斥着大量不靠谱的导师。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所以读博掉坑里是大概率事件。
认识到这点,是你读博成功的基础。”

国内相当多直博的学生,基本都是保硕士成绩不够、保研名额来了临时扩招直博、学校+老师一顿忽悠、不愿意考研求稳直博、导师画大饼脑袋一热签了协议,以及少部分带着热爱带着学术梦想填直博;普博学术经历完整的硕士科研训练,认清楚自己读博的目的和未来就业期望,才来读博悲观的情绪相对少一点。

就我们专业18名直博同学来看,对目前生活满意的不足30%,有保研那会填志愿填的硕士稀里糊涂被学院调剂成直博、有为了求稳怕没书读填直博、有被老师打电话忽悠画大饼问你要不要读博、有学院不给硕士名额强行直博、有家里生活紧张图直博补贴高一点的,真正是抱着学术梦想的不超过10%,大家本质上还是觉得博士好找工作,现在就业环境差多读几年比直接工作好有优势。

而就像霍叔说的上面那段话,就是当下国内高校大部分博士面临的现状。本来大家都是普通人,有人分到好方向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有仪器就能发文章,而有的人运气差就得去开疆扩土,开始一个全新的方向。

在国内高校,学生就是最底层劳动力,不压榨剥削你还剥削谁,你把自己想成旧时代给地主务农的长工可能好受点,从始至终只为那张毕业证——旧时代的土地。


user avatar   hua-sha-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读博士的人,眼中的博士是学历的顶端。甚至感觉是前半生最大的荣誉,Dr的头衔甚至成为了光芒。

在我们这些已拿下博士,或者博士读的差不多的人眼中,博士只是学术生涯的入场券。

注意,是入场券。进门都不一定。

你看,大学里年轻一些做高校老师的,有几个不是博士。再夸张点,行政都是博士,申请经费经验比你还丰富。

看着内卷的形式,看着后浪,回忆一下读博士过程中的压力和抑郁期,想想别的答主都提到的就业和晋级难度陡增。

乐观,太难了。

———

当然,我觉得科研从来都是「光荣的荆棘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user avatar   wang-xiao-er-3-22-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藤校,注意到自己身边博士圈的一个现象,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身边确实有一批快乐享受博士生活的同学,但这批同学家长基本都是各个高校的5060那一批的教职人员(中流砥柱)。我身边这批同学比例很高,10个里可能有6个。也许他们不用太为博士毕业后的去向担心,也许从小耳闻目染家长在学术圈升级打怪的经历,心态上比非学二代博士生要豁达。 我和父母视频的时候无非就是被叮嘱吃好穿好注意防护,而和教授父母可能会聊上一个小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

平心而论,从小在教授父母的点拨下,这些博士生的学术能力确实不错。家长帮忙铺路什么的其实也不至于,会有帮助但不会是决定性因素。至少国内高校招聘越来越严格,家长在其中能帮忙的余地越来越少。北美的教职更加得靠自己去竞争。但至少这些博士生自身能力不错,遇到困难又有过来人深度开导。自然会比没有家学背景的博士生更加快乐从容面对。


user avatar   breakne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最怕的是什么?我想大概是「不确定性」

读博,甚至从申请博士起就伴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且这个不确定性会伴随读博的整个阶段,甚至到毕业后。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高达五年的损失,毕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

我随便列举一些不确定性,

  1. 我能去到什么学校?
  2. 我的导师怎么样?TA为人严厉吗?对学生好吗?学术能力强吗?有时间管学生吗?
  3. 我的课程顺利吗?会挂科吗?
  4. 我的研究顺利吗?论文发的平稳吗?
  5. 我研究的方向有希望吗?未来毕业可以做什么?
  6. 我能按时毕业吗?

而在整个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你可能还会面临更多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比如家庭方面的,我读博前一年姥爷去世,读博那年奶奶去世,去年姥姥又病重。而读博,尤其是海外读博,就代表着你几乎不可能长时间的往返于家乡,除非休学。这只是其一,而另外一点就是贫穷。人就怕对比,很多心态的不好的博士生很容易在和同龄人的对比中迷失,尤其是另一半已经在工作的情况下,或者还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

所以我觉得读博比较适合得失心没那么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原因也很简单,这类人有随时摔杯子,说xx不干了的底气。换句话说,不要把博士学位看的太重,平和些更好。

而降低读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很多主观客观的因素,重要性依次降序:

  1. 有(一只或多只)猫
  2. 名校牛导热门专业可以增加对未来的期待,心态会好很多
  3. 一个温柔、耐心、正直的导师,确保了即使没有大发展,也不会有心理创伤
  4. (拥有或者寻找)一个好的伴侣,明白读博的艰苦,愿意一起成长
  5. 家庭条件殷实可以抵御不必要的焦虑

其实说到底也并不是悲观,而是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本能的会产生的恐惧与害怕。就像一间黑暗屋子里面伸手不见五指,但或许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我倒觉得悲观点不是一件坏事,可以更好的降低自己的期待。而在穿过黑屋子的过程中我也曾看过很多光亮,比如研究的进展,比如家人爱人的关心,这都让我觉得其实房间并没有那么黑。

其实每个穿过黑屋子的人或许也不曾看到过屋子的全貌,但我们还是不可避免的记住了当时内心的恐惧和害怕。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读的悲观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人记住了迈出屋子那一刻的喜悦与激动,弥足珍贵。

因此我更想的说的是,读博的确是一件很不确定的事情,有很多人没能走到看到屋外阳光灿烂的一刻。但这都不重要,我们只要时刻记得自己既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回跑。人生有无数间屋子要走,而这只是其中一间,就可以了

心怀悲观,是为了明白我既可以勇敢的往前跑,也可以心安理得的退出这个房间。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博之所以被大家戏称为“赌博”,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个随机过程。

读博前你很难确认你导师的靠谱程度,导师的人品需要长时间的近距离接触才能判断,很难通过入学前的几次有限沟通来了解。至于导师的学术水平,很多门外人不知道,这一点是可以包装的,别看有的导师帽子一堆文章也不少,但他完全可能脱离一线多年,连基本的常识都不了解了。

类似的,读博过程中你无法掌控的因素太多了,导师人品/能力、课题组人际关系、课题可行性、硬件资源......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你博士期间过的很不顺利。

就算你一帆风顺毕业了,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博士毕业去高校拿教职这条路越来越难走,而偏偏很多基础学科的博士很难找到工业界的对口岗位,其内卷程度超乎你的想象。每年的就业市场都在变化,毕业时你的博士学位能给你带来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也是随机性强的事件。




        

相关话题

  博士准备出国,有哪些方法,需要准备些什么? 
  如何看待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以 5200 元月薪招聘机械专业博士? 
  你身边生化环材的博士混得最惨的,目前的近况如何? 
  如何评价网传香港科技大学某教授回复博士后申请人「到我这儿打扫卫生的资格也不够」? 
  申请博士时,导师,方向和学校哪个更重要? 
  如何看待 2030 年左右国内高校将迎来退休潮,届时高校教职市场将会出现适当宽松的说法? 
  导师如何看待出尔反尔的学生? 
  音乐类博士,究竟要不要读? 
  博士毕业也会看第一学历吗? 
  为什么学生没有联名反对申请审核制读博? 

前一个讨论
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意味着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干?
下一个讨论
作为西医,如何面对患者提出开中药的要求?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