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拿高三的学习强度读本科,硕士,博士会发生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yan-jing-yun-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在开玩笑吗?

考研的时候,全年无休,每天一睁眼起来就去自习,晚上到了自习室要熄灯才回宿舍。

硕士期间,第一年上课还好,第二年做课题,碰到难题,哪次不是加班加点解决。

读博士的时候,哪天不是半夜12点以后回去的。即使这样,也是艰难痛苦的读了7年才毕业。

我拼尽全力,也只是过得一个普通人的水平。

更新一下:本科、硕士、博士,要求的全然不同。高三处于那样一个“全民”学习的大环境中,你只要保持不掉队就自然做到那么努力。但本科你可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学习是重要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唯一重要的任务。如何认识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分配精力,这些比埋头学习更要紧。硕士介于本科和博士之间,目前国内的硕士基本上可称之为“本科后”,创新研究谈不上,大多数硕士可以把一个课题用现有的成熟的工程上可实现的方法实现了,就非常优秀了。这个阶段,为了克服某个工程问题,经常需要去图书馆借一大摞书回来,可能在某本书的某一页,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这要求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光靠高三似的努力未必对路。博士阶段,你面临的问题一定是导师都不懂的,这个时候可不是你对着书本猛学就可以搞定,大多数情况都在“试错”,有时候会很绝望,感觉所有你想得到的方法,前人都好像做过了,你会很焦虑,好容易想出一个新想法,效果还可以,写成文章,又会经历噩梦般的审稿,最后,你也不知道你何时能毕业,期间你一直在与不确定性在斗争,一直处于心理煎熬之中。这些个问题,好像也不是高三那样子努力就能解决的。

回应评论区的更新:很多知友觉得我没有正面回答“学习强度”,而是回答了“学习方法”。我提炼一下吧,以我为例,我本科硕士学习强度可能比高三差一点,但博士的学习强度比高三是强的。综合下来,勉强算是达到了题目中的“本硕博以高三的强度学习”的要求。但是,我觉得我太普通太平凡了。有人可能会不服气,这么努力才混成这样,是不是我智商、情商、效率有问题?那我的回答是:你的选择和你的环境决定了你的上限,你的努力只能保证下限。努力不值钱,方向对了再加努力才不会南辕北辙。

我举个例子吧,俩师弟A,B。A是外校考博的,B是本校直博的,俩人都很优秀。A报考我导师,面试之后,要了B,没要A,A被调剂到另一个导师处,俩人博士课题方向基本一致。结果:A比我这个师兄都早毕业2年,B师弟眼瞅着博士要读第7年了。鉴于评论区好多人对最后这个例子不太懂,补充一下吧。A和B水平相当,博士课题研究内容基本一样,一个毕业时间3.5年,一个7年,造成这个区别,主要原因是运气,就是他俩一念之差选择的实验室不同。如果他俩调换一下,据我的判断,结果也基本一样。也就是说,读博报考导师的一念之差,差距出3.5年!你得后期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弥补当初的这一看似轻飘飘的选择?!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是对于硕士博士有误解。硕士博士不是读的,而是做的。

读和做的区别在于分别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

高中那点东西,哪怕是难度最高的学科竞赛的内容,大部分还是既有的已知的有标准答案的,其实在人类的知识库里了无新意;那么考察的关键在于对于知识的掌握还有答题的熟练程度了。硕士(研究型)和博士看中的不是你读书摄入知识的能力,而是产出智力产品的能力,其实是看创新性。博士硕士永远不会有“三年高考五年模拟”之类的书,按高三那一套来只能是过犹不及。

而且搞学术研究是一件相当看运气的事情,你能跟什么导师,能轮到什么课题,课题顺利与否,都是在命运的浪潮中颠簸,不是简简单单刻苦努力就可以的。搞科研谁不努力?大家都努力,于是努力就成了件廉价的事情。我倒希望多点运气。


user avatar   yuhang-l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特斯拉想石锤掉张女士太容易了好吗?

现在事情这么大了,都惊动到特粉的精神领袖马斯克了。

行车记录不是特斯拉后台都有吗?

不是只有特斯拉能读取(破解)吗?

直接倒出来事发前后10分钟的记录公布大众不就直接锤死了吗?

还轮的上张女士跳脚吗?

至于隐私啥的,涉及面这么广已经不存在隐私问题了,反正特斯拉也不尊重车主,就直接公布呗?

多少数据啊,拘留5天都整理不出来,都不如我们新招的实习生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锤呢,人道主义吗?


还有人在那说,车主不给车就鉴定不了。

行,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那特斯拉给一份精选的数据是咋回事?

不用怕网友看不懂,我看不懂,我后面有千千万万网友会翻译成我能看懂的Excel。

你倒是公布啊。


user avatar   hirana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公:北风先生可知我为何请您前来?

北风:先生早先问我政敌命数,我以“昨日你家发大水 你妈变成老乌龟 ”作答,近日主公忧心忡忡,唤我前来不晓得是否还与童谣有关?

主公:不错,近日我睡梦中常有小儿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云云,越唱越小细不可闻,不知此童谣何解。

北风沉吟半晌道:主公可知何谓童谣?

主公:上次先生曾做讲解:童谣者,谶语之一种。且自古以来童谣多言坏事。如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邝。”预言的是少帝献帝仓皇而逃的故事。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则是讲董卓败亡。多是上天借幼童之口示警。

北风:不错,古来童谣多是恶兆,盖因“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乡野童谣往往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恶兆,正因恶言出于童口,才尤显出诡异莫名。

您梦中所听的童谣便有两个版本其一是: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此歌四平八稳,无甚波澜。民间曾有

@卓钥

解为隐喻帝王更迭,主歌功颂德之意。其实是解错了,却说天下可有几个小儿晓得后面三句唱词。小儿都不晓得又谈什么童谣呢。

此童谣全篇无甚恶言,亦与古谣大异其趣。

@卓钥

将倒数四三二句结成一个反复提到的人名,更是失去了童谣简洁有力的古意。须知童谣博大精深,往往层层递进,句句勾连,无一字浪费,怎么可能把几句话浪费在一个同样的意思上呢?

此童谣真正的原作其实是: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

师不知道,

一拉线我就跑,

砰的一声学校炸飞了!

这童谣才符合我国童谣自古以来的风格,可传千古。

主公:那此童谣又做何解?

北风:这首童谣本是天机,但主公既然梦中可以听闻,显然天机已露,我直说却也无妨。此儿歌讲的是几大公案。全歌环环相扣,精巧异常,必是前辈高人所留。第一句:

太阳当空照 讲的是本朝代替前朝,前朝者青天白日是也,此为本朝第一大公案,至今争论不休。

第二句是:

花儿对我笑 讲的是本朝第二桩公案,“花”者“华”也,花是草本何来“笑”?显然是被风吹过前仰后合,取笑之意。所谓花过风是也。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这两句前后互动讲的其实是一件事,小鸟连说的三个不是早,而是“糟”,显然有一鸟人连说“糟,糟,糟”,为何要说“糟,糟,糟”,显然是因为看到了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卓钥

说“为什么”古意指胡,倒是没错,只是此胡非彼胡。此胡身背炸药包,显然要由他引出一桩大祸事。这便是本朝第三桩公案。小鸟出声相询,自然有要帮的意思。隐隐点出第三桩公案祸主的姓名。

至此,童谣所言之事一句比一句隐晦,所说却是越来越多,描写也越来越详细。此首童谣的精华所在,便是最后四句。

我去炸学校,

师不知道,

一拉线我就跑,

砰的一声学校炸飞了!

这四句讲的其实是一件事,最晦涩,但也最详细,让我们好好分析分析:

这里的我指的是“学生”,他要去炸“老师”所在的学校,可谓忘恩负义,不讲师生之情。而且此人行事鬼鬼祟祟,“老师”并不知晓。一拉线就跑,可见心意已决早有逃亡之意。最终炸飞学校,算是闯下塌天大祸,惹出本朝第四大公案。

主公:这又与我有何相干,难道此事要照应在我身上?

北风:此童谣机巧之处便在于此,从时间上分析从前朝,到花儿,再到小鸟,时间上是递进关系,此事必然发生在“背炸药”之后。童谣中说“一拉线我就跑”为什么要跑,跑和什么密切相关?“跑开来”是也,亦可通假为“泡开来”,此事多半与尊夫人有关。

主公神色一凛。

北风:按童谣所言,炸学校势必成功,此辈必得意忘形,弹冠相庆。这便又犯了主公所在的地名。

总之按后四句话,主公对身边一手提拔之人不可不防,尤其要防止此人点炮逃跑。至于此人的身份多半可从尊夫人身边查起。

主公脸色惨白,忙道:北风先生可有禳解之法?若能相助,在下必有高官厚禄相赠。

北风沉吟半晌道:童谣皆是天数,事到临头已无改天换命之可能,天道昭昭,顺应而已。只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这破解之法早已落在先生自己身上。

主公急切道:先生此话何解?

北风道:童谣所说之事是学生一早去炸学校,学校固然保不住,但老师却能死中得活。求活之道便是先生的名讳,先生若想不被早起的学生炸死,只需顺应天道,“不起来”即可。

主公拍掌,大笑称善。




  

相关话题

  在清华失去骄傲,大三一事无成。该怎么做? 
  博士一名,SCI 论文 10 篇以上,大论文盲审被毙,为什么这样的事都能被我赶上? 
  博士生是不是都特别博学,或者说对一领域研究很深?为什么我遇到的几个都感觉一般? 
  研究生一年级了,可以开始找对象了吗? 
  为什么当下社会流行三本无用论? 
  博士生是不是都特别博学,或者说对一领域研究很深?为什么我遇到的几个都感觉一般? 
  和导师分手了,课题组还能待下去吗? 
  为什么面对读博大家都那么悲观? 
  研究生科研中一个好的idea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培养自己? 
  博士生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有了东风导弹,还要再继续造航母?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临高启明》的地图,军队服装、战舰、港口、公社效果图?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