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申请美国研究生计算机硕士? 第1页

  

user avatar   bu-neng-shuo-de-mi-mi-49-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今CS项目依旧是留学申请中最为热门的方向,现在申请CS项目的同学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申请竞争会变得愈发激烈。想要顺利申请到心仪的CS项目难度变得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到UCSD CS项目的经历,希望可以为想要申请CS项目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了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借鉴我的申请经验,我也先将自己的背景资料放到文章的最前面。

我的背景

本科: 上海交大 GPA: 85+/100 TOEFL:109 GRE:155+165+4 其他: 两段小科研,一段实习(IBM),一段UCLA暑期交流 录取:UCSD, Brown, JHU, NYU

作为一个女孩子,其实我一直都是有选择困难症的,这也经常让我感到困扰。后来我发现每当自己难以做选择的时候,就假设自己已经做了其中的一个选择,之后看看心里会不会有难过和不甘,这样我就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当时我在大二的时候,有人问我以后想要工作、读研还是出国,事实上当时的我对这些并不熟悉,面对这个问题我也觉得有些迷茫。我觉得工作和读研会让我活得比较安逸和稳定,但是我已经可以预想到未来的生活。而出国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小的冒险,不过它也会为我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我采用了之前的方法,我很慎重地假设一下这些选择的发展情况,最终我发现自己实在是不能接受直接工作或者是留在国内读研,而我对出国留学感到有些憧憬。于是我决定在本科毕业之后申请留学,之后我也开始慢慢进行各项申请准备,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具体的准备过程。

GPA准备

在进行留学申请准备的时候,我首先进行的就是GPA的准备,而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GPA反映的是我们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平时每一门课的学习,并保证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在一个不错的水平,这样在最终申请留学的时候GPA才不会成为我们的短板。

不过现在有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就完全放松了下来,平时的学习不是很用心,只是在考试之前突击一下。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不可取的,那样我们的成绩很难有所保证,我建议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认真听课,多多积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GPA不会太难看。

我之前听到过一个说法,有很多学校会直接把那些GPA不达标的同学刷掉,这样的话就算我们其他条件非常优秀,招生官也是看不到我们的申请材料的。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同学GPA偏低但依然申请到了很不错的高校,可是那些只是少数的个案,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GPA影响到我们的申请。因此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如果我们某一门课的成绩不好拖了后腿,我们可以尝试重修一下,尽量提升自己的GPA。

不过我们在进行GPA准备的时候,不用过分追求太高的GPA,虽然那样的确可以提升我们在留学申请中的竞争力,可是那样也会耗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性价比是很低的。因此我们只要保证我们的GPA在一个不错的水平就可以了,那样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

在我看来无论我们未来是读硕士、读博士还是找工作,学习能力都是最为基础的能力,所以高校对GPA往往是比较重视的。我听身边一个申请博士的同学说过,如果申请博士的时候你没有已经发表在不错会议期刊的paper,想要去好学校,那么你的GPA必须排在年级的前三之内。不过这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是也足以看出GPA在留学申请之中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重视。

标化考试准备

说完了GPA的准备之后,下面我再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标化考试准备经历。对于申请去美国留学的同学来说,GRE和托福考试是我们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GT考试成绩也和GPA一样是留学申请中硬性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家也要重视这部分的准备。

很多同学在进行GT考试备考的时候会陷入纠结,不知道是要先考G还是先考T。我当时是先考T的,在我看来GRE考试需要的词汇量是很大的,而在备考的时候用了和托福差不多的时间去进行GRE的备考,结果发现时间有些不够用,我当时备考的时候也是很赶的。

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我备考的方法,我当时在进行托福备考的时候,首先把单词过了一遍,然后我做了几套TPO的模拟练习找了找感觉。在我看来托福的阅读想要拿高分需要看得到作者文章的章法结构,这样才能分析出文章的主旨,帮助我们拿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多练习了,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答题的方法。

而托福的听力部分想要提升分数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多听,熟练了之后我们做题就会得心应手很多。另外我们在听力做记录的时候,只要记录一些关键词就可以了,不要什么都记,那样是没有意义的。而托福的口语部分相信是最让国内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了,我当时的口语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最后只考了23分,所以我在口语准备方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我觉得口语想要考出高分,一方面需要答到点子上,另外就是要保证我们表达的流畅度,我们在口语考试的时候不要因为担心自己的口音不标准就不敢说了,我们一定要有自信,这样口语想要拿到高分也不再是梦。

最后就是托福的写作部分了,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看一下高分范文是怎么写的,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使用的一些表达技巧以及修辞手法。现在网络上这类资料还是很多的,同学们在平时可以多加练习,不过也不用练习的太多,掌握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了托福的备考,接下来就是GRE的备考,当时我考了两次GRE,而我第二次考的时候verbal成绩甚至比第一次还低,所以我最后申请的时候用的也是第一次的成绩。在我看来GRE的备考最关键的就是要完成单词的背诵,因为GRE的词汇量要求是很大的,而且GRE词汇的专业性都是很强的,有很多的单词也是比较生僻的,如果不专门进行单词的背诵,在考试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除了单词的背诵之外,我们在进行GRE备考的时候也要多去网上进行模拟,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保证我们的成绩。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差,但是在做verbal部分的时候我却总是出现来不及的情况。,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我训练的量不是很够,导致我答题的效率比较低,进而影响了我最终的考试成绩。

我建议同学们一定要趁早进行GT考试的备考,因为英语类考试的复习还是以积累为主的,只有我们有充足的备考时间,才能保证备考的效率。而且如果我们最后再进行GT考试的备考,紧迫的时间也会让我们承受更大的压力,对备考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大家提早进行GT考试备考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注意考试成绩的时效性,像伯克利、斯坦福只算18个月,如果我们太早考出托福成绩,会导致这些学校不能申请,我当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我因为不想二刷就直接放弃了这些高校,大家千万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在申请开始之前一定要弄清相关的要求。

选校定位

说完了硬性条件的准备,下面我再来说一下选校定位期间需要注意的内容。在最开始选校的时候,我觉得我如果做一个女码农会很辛苦,于是我想要转去金融工程这种偏金融方向的专业,结果事实证明那时候的我还是太天真了。

当时我咨询了很多的留学机构,发现开设这种项目的高校数量并不是很多,而现在申请这类项目的同学数量也很多,就好像很多人在挤独木桥一样。而且我在之前没有学习一些advanced的数学课程,也没有去做相关的实习来进行积淀,如果我执意申请这类项目,最终的申请结果不会太理想。后来我仔细思考了一下,我决定申请金融工程方向的项目其实也不过是心血来潮,我对这些专业其实并不是很了解,最终我也放弃了这个念头,老老实实去读CS。

关于申请项目的选择,我觉得在申请硕士博士的时候,最好和本科的专业一致或者相关,这样在申请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背景也会成为我们的优势,从而提升我们在留学申请中的竞争力。不过对于那些想要转专业申请的同学,大家在选择申请项目之前一定要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我们要考虑自己对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很有兴趣,同时已经为之付出了努力。

在确定要转专业之后,同学们一定要在申请准备过程中丰富和申请项目相关的经历。我们可以去选修相关的专业课,也可以找和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只有我们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在申请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说服招生官。

当时在选校的时候我一开始也是很纠结的,不知道该怎么选才好。后来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我决定采用最暴力的申请方法,那就是同时申请所有我最想去的高校。当时我比较了一下专业排名前二、三十名的高校,之后稍微看了一下学校的综排和高校的地理位置还有就业情况,便确定了最终的申请名单。另外同学们在进行选校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申请一两所保底的高校,这样可以保证我们留学申请的成功率。

我当时在UCLA暑期交流的时候上过一门管理学的课,后面也和当时的老师保持了联系。在选校的时候我咨询了他的建议,毕竟他是美国人,对这些高校会更加熟悉。他告诉我高校的地理位置以及校友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硕士项目大多都是以及就业为导向的,地理位置好、校友资源好的话,未来在美国就业会方便不少,而我在之后的实习和求职时对此也是深有体会。

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选校的时候着重考虑了高校的地理位置以及校友资源情况,不过在申请季完成之后,我觉得对于选校大家不用太过纠结,我们在选校的时候在各个层次分别选择几所自己喜欢的高校申请就可以了。

科研经历

在留学申请的时候,软性条件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软性条件是靠各种经历进行积累的,而我在本科期间有过两段科研经历。我的第一段科研经历是校级的PRP项目,这也是我初次接触科研,可以说只是一次小试牛刀,期间也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东西。

我的第二段科研经历是我在大三暑期实习结束后,在本校CS的一个实验室中的经历。虽然在这段经历中我没有像那些大牛一样发表paper,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完整地体验了一把做科研的过程,在拿到一份推荐信的同时我也有经历可以去丰富自己的CV以及PS,我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当时在做research的时候,我基本看的都是英文资料,而且每周实验室seminar也都是全英文的,这等于让我提前熟悉了未来出国留学的生活,对我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我记得当时有一次seminar是我来讲,是一小时全英文,而且还有很多难的专业概念要解释,同时期间老师和同学如果有疑惑会随时提问,我在准备的时候还是有些压力的。最终seminar成功讲完,我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让我对之后的留学申请充满了信心。因此同学们如果有机会的话,在本科期间最好还是可以多多参加各类科研项目,这不仅可帮助我们丰富自己的经历,还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大家也会有很多的收获。

文书准备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文书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PS、CV等文书在留学申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招生官都是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之前的各种经历,并借此判断他们的能力是否满足项目的需要,可以说文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同学们在申请中的软性条件。而且招生官只能通过文书来了解申请同学的个性情况,这也是帮助我们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文书的创作。

在我看来一份好的文书首先要做到表达地道,否则招生官连读都读不下去,又怎么可能花时间去了解你的背景呢。其次我们的文书一定要有逻辑,有些同学在写文书的时候总是想要把自己之前所有的经历都呈现出来,结果文书内容太过零碎,各个段落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这样跳跃的文书招生官将很难把握我们要表达的重点,文书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逻辑思维在文书的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进行文书创作之前,也一定要对文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我们之前的经历串联起来,并展现我的能力和优势,让招生官相信我们是优秀的学生,并可以找到好工作为项目争光。

另外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文书是我们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展现自身个性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们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千万不要套用模板,那样千篇一律的文书是无法帮助我们从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另外在写文书的时候一些小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让读者一眼就看到我们希望他们看到的重点,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包装。毕竟招生官一天要看很多的文书,难免会感到疲惫,所以及时引起他们的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想要写出一份好的文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同时还需要对我们申请的项目足够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申请的需要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最大化文书在留学申请中的作用。我也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请专业的留学机构来帮忙完成文书的创作,不过现在很多留学机构都会提供文书代写服务,不过有些留学机构的专业性并不能满足文书创作的需要,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一定要慎重才行。

现在和我合作的admitwrite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有超过500名和我一样来自海外高校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有过海外留学的经验,因此他们对于各个高校和项目都非常了解,而且这些导师都来自不同的项目,所以无论同学们想要申请什么项目,在这类都会有同专业背景的导师来提供服务,这也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

在进行文书创作的时候,导师首先会根据自己对项目的了解来对文书的内容进行设计,随后他们会对申请同学之前的经历进行筛选,并找出那些和申请项目相关度比较高的经历作为文书的主体。在描写这些经历的时候,导师也会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来展现申请同学身上那些项目看重的能力和特质。在文书内容创作完成之后,导师还会对文书进行润色,这样可以让文书的表达更加符合招生官的阅读习惯,这也可以让文书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除了文书方面的服务之外,在选校的时候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导师获得很多和高校以及项目相关的情报,同时导师也会结合同学们的实际需要给出建议,帮助同学们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项目。另外导师都经历过留学申请的全过程,因此他们不仅清楚留学申请的流程,也了解同学们在留学申请中的需要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他们也会结合项目的要求制定申请的计划,并在同学们进行留学申请准备工作期间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同学们可以顺利完成留学申请工作。

如今admitwrite采用的是半DIY的服务模式,在这种服务模式下,导师可以更好地结合同学们的需要来提供服务,同时其在价格上也是很有优势的,全部服务的收费只要2万元,这只是传统留学机构收费标准的一半,因此还是很适合同学们选择的。

推荐信

接下来我再来分享一下我对推荐信准备的看法,在我看来推荐信在留学申请中的分量其实是很重的。我听说有一个学姐她的成绩并不算顶尖,也没有发表什么很好的paper,不过她在参加美国高校的交流项目时,选了一门业内大牛的课,并成功拿到了推荐信,结果她去了UC Berkley读CS的PhD。

我觉得同学们如果在申请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那种在国际上非常知名,同时在申请项目的专业领域有一席之地的大牛帮忙写一封推荐信,那这也会成为我们申请中的重要助力,基本可以完爆其他的申请条件,也能帮助我们拿到dream school的offer。

不过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想要拿到这种大牛的推荐信还是比较难的,在这种时候我们联系推荐人的时候也不用强求对方的身份和背景。因为除了那些顶级大牛的推荐信之外,高校在考察推荐信的时候更看重的还是推荐信的内容,我建议同学们最好还是找那些对自己比较熟悉的推荐人,只有这样他们在写推荐信的时候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并更好地通过我们之前的经历来展现我们的能力。

当时我请了我的实习经理、实验室老师以及我暑期去UCLA的一位老师,同学们如果有海外经历的话,也要多和海外的老师进行沟通,争取拿到对方的推荐信。

说完了各项申请材料的准备工作,最后我想要说的就是在留学申请过程中对心态的保持。留学申请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整个战线也会拉得很长,期间各种考试的准备、各类文书的创作以及最终的等待offer对申请同学的心态都是一种考验。

因为我当时提交申请的时间很早,所以我等待offer的时间也相对比较长,那段时间我感觉有些虚,好在当时有一起申请的小伙伴的鼓励以及父母的陪伴,我才能一直保持信心并充满力量。同学们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留学申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留学申请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我想要对那些想要申请留学的同学说,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冒险的路,就要风雨兼程地走下去,虽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未知,不过只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努力下去,相信大家都可以收获让自己满意的申请结果。

导师背景: UCSD Computer Science硕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士。 研究生申请方向为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收到包括UCSD, Brown University, New York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等硕士录取,专注以就业为导向的留学申请。 目前在美国一家上市公司全职工作,拥有丰富的互联网行业求职经验和工作经历。





  

相关话题

  导师喜欢有什么特质的学生? 
  你在哪一刻发现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可以有趣一点吗? 
  想申请爱丁堡大学研究生,需要做哪些准备(费用、成绩)? 
  国内 top2 高校研一在读,为什么感觉深度学习越学越懵? 
  国外博士待遇如何? 
  研一了,科研搞不出来,没有想法,怎么开始? 
  本科双非金融,研究生想考法律,请问是考经济法学硕还是考法硕非法学呢? 
  怎么知道一名研究生有没有科研潜力? 
  今年刚上研一,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产生了想换导师的想法,但又有些顾虑,哪位大佬可以指点迷津? 

前一个讨论
请问墨尔本大学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北美博士申请难度如何?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