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战争会让重骑兵正面对冲吗,如果是那有没有什么夹枪冲刺的技巧使自己能刺到别人,而自己不被刺到呢? 第1页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甲骑具装的存在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密集的步兵群的。步兵对付骑兵的原理大部分都是一枪换一马的理论,也就是用比骑兵多出数倍的步兵拿着家伙事搞人海战术,也就是人肉距马栏,靠步兵负责高额的伤亡代价,击溃骑兵的进攻。但是甲骑具装的出现,一枪换一马的理论行不通的,因为你一矛戳披甲的军马,可能军马没戳伤,但是你的家伙事被撞断了。用刀砍也不一定能够得到骑兵本体,骑兵+战马,以及比步兵高出一个人体的身位差了,在身位差上,骑兵很占便宜,骑兵用武器随便抡几下子都能砍到几颗步兵的脑瓜子,而步兵打骑兵本体,就得仰脖子拿家伙事去够,但是你仰脖子的话,平时被盔甲保护的脖子就漏出来了,骑兵用刀子划开步兵的喉咙就更轻松了。而步兵在打骑兵的过程中还要承担被马撞死的风险。于是,甲骑具装横行的时代,也是步兵们最憋屈的时代,而很长时间内,步兵的战术还没有足够和甲骑具装抗衡,于是吗,这时候的步兵对付甲骑具装基本没有敢证明硬钢的,基本都是乖乖的依靠地形来打,虽然战报上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实际打起来,个顶个的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古代以步兵打赢骑兵的例子都会大书特书呢。因为,这个操作太难了,几乎不存在可复制性。在步兵的火力投送还不足以彻底压制骑兵的时代,骑兵在平原战场上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于是乎,为了对付骑兵,很多势力都乖乖的砸钱养精锐的骑兵。而骑兵对冲的过程,除了拼盔甲质量,其次就是拼勇气和技巧了,技巧高明的骑兵可以用长枪挡开对面的枪线戳别人,没技巧的,趴在马背上躲枪,或者是把骑枪绑在马的身上自己用别的家伙事。而且,中国古代的骑兵选拔是很严格的,一个精锐的骑兵,除了要会射箭以为,还得掌握两种以上的进战武器,否则只能当个轻骑兵去打杂。无法享受精锐骑兵的待遇,好马也不会分到你。于是,中国古代的骑兵基本都是善于用多种武器战斗的综合型骑兵。尤其是精锐,个人武艺都是很突出的。

除了擅长用骑枪,还有擅长用双刀,双骑,大刀,连枷棍和长锤的。而中古代的骑兵对武器的要求也不那么统一,都是骑兵个体善于用什么就拿什么。就从明朝的战绩图里面的描述,骑兵基本都是用什么的都有,有用马刀的,有用长枪的,也有用长杆刀的,也有擅长骑射的。骑射手在古代完全是技术型兵种,学艺精的骑射手是很难得的,不是蒙古大街上随处可见只会在远程乱放箭的武装牧奴。

中国骑兵的正面冲阵也不是影视里描述的那种密集的潮人堆里撞,而是需要切角和消耗的,尤其是在自家骑兵数量劣势的情况下,破步兵阵都是需要一些战术的。一般情况下,步兵的数量一定会比骑兵多,而劣势数量的骑兵去证明硬冲人数优势的步兵肯定是要付出伤亡的,虽然杀死一个骑兵,得需要付出伤亡5个以上的步兵的代价,但是步兵多便宜呀,骑兵多贵呀,哪怕是10个步兵的性命换一个骑兵的性命都是很赔本的买卖,古代搞甲骑具装,就是为了能尽可能的让骑兵去搞死够本的步兵性命,然后自己再死。有时候,骑兵不敢冲阵不是因为骑兵冲不了步兵阵,而是因为指挥官觉得亏而已,如果指挥官不计后果的话,100个骑兵完全可以冲垮1000人组成的步兵方阵。只不过骑兵的指挥官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这么做不值当,1000个贱民组成的步兵岂能有上等人组成的骑兵高贵?想想也不可能。要知道,古代大部分时间里,骑兵都是由贵族担任的,即便是到了近古时代,想要成为骑兵,也必须得是个中产阶级,富农,地主老财。或者是贵族家没继承权的小儿。因此,换位思考一下,你能让你手底下的贵族公子哥们拿命去换那些会说话的牲口们的命吗。比如波兰的翼骑兵的兵员阶级成分,按照同期清朝的标准,就是一群贝勒们组成的军团。东汉时期的骑兵兵员也的是富户这种身份以上的才行。法兰克王国,骑兵兵员的标准也必须是富农的身份。这些阶级成分,社会上能占比多少呢?因此,哪怕是正常的伤亡交换比,一个骑兵换5个步兵的性命,怎么看也是吃亏,毕竟,贵族子弟都是金枝玉叶,岂能让几个贱民组成的步兵弄死呢,基本上死一个少一个。为什么要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呢,因为火药武器能让农奴们更轻松更高效的杀死一个贵族出身的骑兵。于是火药时代,骑兵的阵亡率非常高额。几百年战乱下来,就能消灭很多贵族阶级的数量。为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平民出身的士兵也能成为军官?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贵族阶级组成的军官集团打没了。中国到明朝,平民子弟也可以担任骑兵,一方面,马政体制越来越成熟,军马可以完全国家提供。另一方面,贵族在这会已经费拉化了,完全没法和平民子弟竞争,只能国家财政养着。所以,中国的骑兵数量在以前都是相对于其他文明占据压倒性的优势。除了更健全的军事体系外,主要是能够参与的人口更多了,不再局限于贵族,只要肯吃苦,屁民也能成为精锐骑兵的一员。

于是,哪怕到了18世纪,骑兵和步兵都是存在天然的阶级矛盾的,比如17世纪后半叶匈牙利的骑兵大爷们因为一口啤酒的问题,和步兵们火并。步兵觉得这群骑兵都是土匪,为富不仁的暴发户,骑兵觉得这些步兵都是贱民,劣等人。


user avatar   zui-jian-kuang-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鄙人原先糟糕的文笔,以及许多朋友的反映,鄙人特作此短篇,以方便各位朋友理解。

贬袁抬毛或是贬袁抬别人,都是饭圈历史的表现,也就是历史被人饭圈化了的结果。

饭圈理解不了可以理解为粉圈,也就是追星族。

他们不会去管这个人到底如何,他们只相信自己圈子里所传播的,也会大力向他人安利自己圈子里传播的东西。

不管这东西是否正确。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明星粉丝怎么个产生法,他们也大概是怎么样的产生法。

所以,他们的这些行为就很好理解了,相信大家稍稍了解一点227事件就可以理解了。

以上。

以下为原答案。


看这个问题看到很多回了,正巧也整理得差不多了,就来答一下吧。

事先声明,我已经把大部分水平低的袁崇焕粉黑和毛文龙粉黑给拉黑了,所以如果还有漏网之鱼,还请赶紧过来认证哈(・ω< )★

首先,要明白一点。所谓的袁黑毛粉,袁粉毛黑都是有源头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源自一个地方、接受一个思想后出来的人。他们出来后,会继续传播他们的思想,最终达成他们的某些目的。

这就类似于传教,所以就会有“不遗余力地贬低”和“不遗余力地去抬高”等宣扬正教、排斥异教的行为。

其次,这些人的水平很低。

如果看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言论的,基本就都可以拉黑了:

1、毛文龙是打游击的;
2、袁崇焕是要卖国的;
3、毛文龙有牵制作用的。

关于游击战和毛文龙,我之前写了两篇文章,虽然很烂,但应该也能解释得清楚一点。

啊,我不是说所有的粉黑都是水平低的啊,只是我拉黑的水平都是低的,而且都是在这个领域活跃的人。他们的奇葩言论如下(意思如此):

1、大炮是不能上城墙的;
2、铁道游击队不是破坏铁路的;
3、补给是马匹的补充。

他们大多会用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只要看得仔细一点、问的多一点,就可以暴露他们的无知和没有常识。

而且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是会在两天内让你消息99+的、超有时间的、一直用言语攻击意图让你口吐芬芳之后把你举报封杀的恶徒。

至于我是说谁嘛,看我之前在这方面的回答下的评论就可以知道了。

最后,一个历史人物如何,要看他在当时和现在的评价。

不要觉得你可以比当时的人看得更清楚,因为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留下来的只言片语。

也不要觉得你可以比那些专家知道得更多,因为他们确实是凭借着他们的贡献而坐在那个位置上的。

更不要觉得自己是多厉害的、掌握了真理的人,因为一个人所能接触的东西是很少的。

所以才要学习,才要多看,才要多问。

要回答历史,不仅要知道史料,还要知道科学知识,更要知道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

鄙人不才,农民出身,商人家庭,两年PLA,历史学学生。稍稍可以解释点战术、战略的问题,也略懂一些历史知识。

但鄙人毕竟才疏学浅,如有错误,不管是曾经、还是今后,希望各位不吝赐教。鄙人一定不矜不伐,洗耳恭听。

啊,对了,还有一件事。

我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我感兴趣,以后也许也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需要在现在好好地学习。因此——

希望前来讨论的,可以同我一起,做一个愿意学习的人。




  

相关话题

  大斧劈,长矛刺,刀捅,哪个更能破甲? 
  古代的蒙古骑兵敢死队真的存在吗? 
  古代打仗,如果有几万名精锐弓手,是不是无敌? 
  古代,近代,现代打仗时,为什么不从后方打敌人后背,左右两侧打军阵? 
  如果朱棣出兵攻伐朝鲜,能不能攻下来? 
  像我这样一个175正常体型男性,在古代的一些正常战场上能击杀多少士兵呢? 
  弓骑兵与手枪骑兵对抗如何(弓骑兵为满清皇太极时代的,手枪骑兵为同时代欧洲平均水平)? 
  战争中有没有伪装敌军的战术? 
  「一步夹一骑团阵滚进」是种怎样的战术? 
  古代战争缺粮草,士兵活不下去,有没有吃敌军的例子?(食其肉,啖其血)? 

前一个讨论
面对舆论、谣言,是否应该放下面子?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