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敢请问,可有学习易经的人,鄙人想学习易经,又无头绪,愿待高人指点赐教?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易经》最忌讳的就是咬文嚼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扣。更忌讳的是把它神圣化,神秘化。

其实不读《易经》不懂《易经》的人千千万,出将入相,富甲天下的不也很多?牛顿爱因斯坦不也没读过《易经》不照样青史留名?隆麦尔,巴顿也不知八卦不一样驰骋疆场?罗斯福,拿破仑也不通阴阳不一样名动寰宇?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禅宗《金刚经》里面一个比喻说得好,说觉悟者如在彼岸,而未觉悟者如在此岸。而佛家法门就是由此岸到彼岸的渡舟。这个舟并不是彼岸,也不是无上正觉,它不过是一个工具,一种手段。

《易经》也类似,儒家说《易经》是百经之首,是因为通过《易经》可以勘悟天道以正心志。但是《易经》本身不是天道,《易经》也并非唯一悟道的工具。悟道的法门千千万,《易经》不过是古代讲得最好的经典之一。放到今天,其晦涩难懂,以及许多对其过度解读其实恰恰影响了它真正的功用——通阴阳,知天命。

孔夫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史记》里说孔子晚而喜《易》,不由得让人把夫子的“知天命”和“喜《易》”联系在了一起。但仔细想想,周游列国,几临生死的孔子真的只是靠着《易》而知天命的吗?

搞明白《易》只是一个悟道的手段,我们就可以用平常心来看这本书。用平常心来看,是正确打开《易》的第一步。

那么要如何读或者学《易》呢?我觉得一章一章的读,一个字一个字的扣太过于枯燥乏味,而且《易经》里的文法都是上古的文法,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的解释。看多了反而眼花缭乱,不知该取信哪一个。这些都是我早年读《易》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所以后来我用了其他的方法来读《易》感觉舒服很多。

我的方法其实不复杂,就是把《易》还原到其本来的功用来用。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易》其实在古代是有用的。它本身就是一本占卜的书,在《左氏春秋》里记录了十三次易占的实例。在春秋时期,国家每逢军政大事,决断前都要用占卜,而《易》其实本来就是一本占卜手册。所以《易》的功用就是占卜。于是我也就用同样的方法,遇到事情就拿出三个硬币打个卦,然后再去研究《周易》里卦辞和爻辞。必须要说《周易》里的所有的凶吉都是在变化的,所以它更多的是给你阐述一个卦的阴阳变化,并非简单地给你一个凶吉成败的断言。当你在研究它的卦辞爻辞,并且尝试着把自己身上发生上的事情代入的时候,对于所谓的阴阳天道就自然而然会有一番体悟。其实,卦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能否预测事态的发展更多的是你解卦的能力。而解卦的能力就是对“天道”的领悟。

事实上,孔子很可能也是用类似方法来学《易》的。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易经要》里说孔子自己说自己学了易经以后“百占而七十当”。这话的意思是,孔子占卜一百次,有七十次能算准。可见他学《易》的时候也是时常占卜以相互印证的。

而后谈谈我个人的体会,其实用《易》能否占得准,跟你对《易》的字词含义领悟的精准与否无关,只跟你的阅历和对阴阳变化深刻领会有关。物极必反,福祸相依,这些道理很多人都能说出来却并不真的理解。所以该进的时候退,该退的时候进。《易经》不过是拿政治,经济,军事,自然现象,吃饭,祭祀等上古先人所知之事来诠释这个道理罢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外卖小哥等餐时看《西方哲学史》? 
  为什么法家会成为东方极权主义思想的源头? 
  什么是休谟问题? 
  不爱看书的家长上瘾囤书,默认家里有书就能让孩子爱上阅读。有书跟爱读书有哪些关系? 
  为什么是数学而不是文学是“科学的皇后”? 
  道德一定要求人有自由意志吗?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你看过哪段文字让你瞬间流泪? 
  我们该如何定义成功和失败? 
  参加知乎 Live 是怎样一种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以「我把皇上赐我的白绫挂断了」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下一个讨论
父母拿孩子的缺点去开玩笑合适吗?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