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拜登的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会导致全世界通货膨胀吗?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个吃方便面的,哪有资格对国际形势指手画脚……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通胀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懂,但是很多人又都很愿意聊,且认为自己很懂的话题,最起码在知乎是这样。

每次CPI数据出来之后,如果是正的,一片骂声,财富又被掠夺了,人民生活艰苦。如果是负的,也是一片骂声,通缩了通缩了,经济要崩溃了,老百姓没法过好日子了。

我希望大家理性一点,客观的看待问题。

通货膨胀在学术上的定义,是长期的,大幅度的,全面的商品价格上涨。背后对应的原因是货币的超发。所以,19年以来持续的CPI上行,我们不能认为是物价不健康的信号,因为这背后主要是猪肉价格上行的影响,而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同期还是下行的。

假如只看到CPI上涨,一度冲到6%,如果简单看这个指标的话,那这就是严重的经济过热,这是大幅超过中央3%的常规正常底线的,所以按这个推论,央行应该加息。

但是实际的经济情况明显不是这样的,18年19年以来,在去杠杆和稳杠杆的背景下,经济持续下行,核心CPI的走势才是正确的反映了实际的经济情况。

而央行也是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采取逐步宽松的政策来拉动经济。

以上讲了那么多看似不相关的,其实是在向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通胀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回到题主的问题,3万亿经济复苏计划会不会导致全世界通胀?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通胀,但是基本上是温和的通胀,那种大家想象种的一放水就严重通胀,根本就是扯淡。

影响通胀的因素有非常多,基础货币发行量是一个影响因素,很多时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20世纪的时候。

但是除了基础货币的发行量,还有很多因素,比如,货币乘数、全球化、老龄化等等。

我们都知道费雪公式 MV = PT,M是流通中的货币,V是流通速度,P可以理解为物件,T是商品交易数量。

目前美国已经进入到债务货币化的阶段,财政想要多少钱,美联储可以直接印,然后能过买国债的方式输送给财政,基本已经达到MP3(Monetary Policy 3)的程度了。

但是我们要清楚,上述费雪公式中的M,是流通中的货币量,美国去年是印了很多钱,但是实际流通中的货币又有多少?

且不说很多直接发给居民,居民直接拿钱去买股票,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当然你也可以把股价的上涨认为是广义通胀,这没有问题,但是股价上涨好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啊。

单说美国去年财政部淤积的基础货币,就有1.2万亿,现在还没有花出去。

所以,单单就印钱这一个影响因素,想要传到到物价上,历程都非常曲折,中间的变量都非常多,何况还有全球化、老龄化、全球供给和需求等等影响因素(剩下的因素我就不多聊了,这要是展开说可打不住了,码字码的手疼)。

最后我就简单中美两国的通胀预期。

中国的通胀大概率二季度见顶,这个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PPI高点可能会达到5%左右,但是全年应该还是会低于3%,CPI会更低。

美国的通胀,我研究的不多,不过美债十年期的收益率的高点在2%左右应该是市场的一致预期,这个数据代表了名义利率,而美债实际收益率后期应该也会转正,两者之差代表通胀预期,也就是说通胀预期应该在2%左右。

美联储的锚有两个,一个是就业,一个是通胀,之前美联储再通胀目标的表述上有所改变,认为长期平均达到2%是可以接受的,这一表述实际上是放松了对通胀的限制,即短期高于2%可以,只要长期平均在2%以下即可。

所以,我认为美国的通胀高点可能会突破2%,但是上限也绝对不会超2%太多。




  

相关话题

  西班牙算发达国家吗? 
  美国在东亚军事冒险的可能性是否正在上升? 
  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去西部发展? 
  如果真的有冥界的话,那阳间的人这么烧纸币岂不是通货膨胀会很严重? 
  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三季度增长 4.9%,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信息?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现在的经济格局就是南强北弱,但是某些人就是要说南方都是轻工业,北方都是重工业,为什么? 
  拜登的经济政策与特朗普有何不同?会对美国及各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欧洲列强是否插手了美国内战?若插手,手段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是传统行业(实业)好过,还是第三产业更好过? 
  如何看待微软宣布永久关闭实体零售店? 

前一个讨论
20210401股市分析和20210402股市预测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20210331股市分析和20210401股市预测怎么样?





© 2024-06-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