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绘本应该带孩子「探寻真相」,还是为孩子「创造美好世界」? 第1页

  

user avatar   laomu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什么应不应该的,不然绘本也不会有fiction(虚构读物,故事性阅读)和non-fiction(非虚构读物,知识性阅读)的区分了。

虚构读物顾名思义就是虚构的故事,小说类。这类故事会带领孩子探寻世界的真相。真相有美好的一面,自然也有过于现实的,比如给我留下童年阴影的《安徒生童话》。

当然,它们也会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得在大人看来不真实的世界——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接下来呢?生娃后吵架了没?离婚了没?没有然后了。

非虚构读物就是人文、科学类等读物,目的就是让孩子了解世界、探寻真相。举个例子,国家地理系列。

孩子读绘本,这两种读物都是必须接触的。因为国内似乎并没有这方面的指导,所以我们参考一下美国教育共同核心标准(CCSS)的要求:

在小学四年级结束时,孩子的阅读比例应为50%Non-Fiction,和50%Fiction。
到了高中毕业时阅读比例应该调整到70%Non-Fiction,和30%的Fiction。

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两者的区别,那接下来的一步就是扩大孩子的阅读量,选择不同的绘本进行泛读了。探寻真相和美好世界,我们全都要。

泛读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且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画面中提炼出共同点,从而加强对词句用法或者事物、道理的认知,增强假设、推理、归纳、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举两个大家都能懂的例子。

对小宝宝来说,哈士奇和吉娃娃都是狗,但是长得完全不一样。书看多了以后,宝宝就会提炼出狗的共同点。以后不管是什么品种的狗,甚至他只要看见狗的剪影或者局部,都知道这是狗。这就是在泛读中锻炼了归纳的思维。

对大孩子来说,他们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看到了穷人的悲惨和无奈,可能会觉得人世皆苦;但是他又在《丑小鸭》中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不起眼的丑孩子可能会蜕变为美丽的天鹅,那就会激发他的深层次思考——人世间到底是美好的,还是悲惨的呢?

最后他可能会大彻大悟,得出一个结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

恭喜你喜提小小蒋昌建老师一枚~(知道这个梗的最年轻也是80后了吧)

好了,结论您明白了吗?

最重要的是多让孩子接触不同主题的书籍,引发他们的自主思考。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作为物理研究工作者起码应该给这个哲学思潮泛滥做下说明或者定义




  

相关话题

  我妈妈总追着孩子喂饭,我就喜欢让她自己弄得满地都是,哪个做法对? 
  四五岁孩子不听话怎么治? 
  大家相信有天性很坏的孩子吗? 
  为什么很多从小在绘本里泡大的孩子在上学后却不会阅读? 
  小孩为什么想长大,而大人想变小孩? 
  两岁多孩子被欺负也不敢还手,看到有小朋友过来就很紧张,是小时候对孩子太严格了吗?该怎么引导? 
  幼儿网课该不该上?怎么样才能又省钱又能学习到知识? 
  有二孩家庭的父母真能做到“公平”吗? 
  童年时代,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男子教不好女儿算数躺马路中间哭求民警拘留,女儿说 800 减 700 等于 900,父母教孩子有多难? 

前一个讨论
如何通过绘本帮助孩子管理情绪?
下一个讨论
哪座城市最有机会成为继北上广深之后的中国「第五城」?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