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涨 4.5% ?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注意?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别激动嘛,这种新闻以后不会有多少了。


涨4.5%就辣么激动,06年可是涨了23.7%;而且之后十年,基本养老金的年均涨幅都过10%。

现在到5%这个水平,其实是16年的事。估计之后会长期停留在3%到4%这个水平,跑赢通胀就是成功。

之前属于“补偿性增长”,因为以前养老金太特么低了。因05年的哈尔滨为例,如果你在04年退休,你的每月基本养老金是80元。

05年的哈尔滨啊,这不是农村啊。如果你没有职工养老保险的补充,这点钱管不了你几顿饭的。

所以之后的养老金17连涨,算是补课。

粗暴地算,18年养老金的人均待遇就过了3000元,可以说基本做到了“养老金足够养老”的水平。


现在从标准上,课算补了。接下来面临一个老问题:

不平衡。

这里面既有城乡二元制的不平衡,也有地域的不平衡,还有体制内外的不平衡。

我说“养老金人均3000元”,很多农村的胖友一定会崩:我家老人怎么每个月只有一百多?

因为这“人均3000元”只覆盖了1.1亿离退休人员。中国60岁以上老人肯定过了2.4亿,剩下的,多数在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里(14年与城居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

最低缴费标准是100元每年,最低领取标准是55元每月。国家最低也要补贴30%,实际上很多地方是地方财政直接全部交了,没问老人收钱。

对,贫困人员是直接国家代缴保费的。

这点钱你看着不叫钱。但很实在地说:09年的新农保,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第一次有了中央政府普遍性、制度性的养老补贴。

当前的努力肯定是要弥补城乡差距,但不应把火气撒到现行的新农保制度上。新农保、新农合,十年前的这些改革举措,是民生领域实打实的千年开辟之举。


其实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后,城乡二元制的制度壁垒就有了很大的突破。

但制度上越统一,越能暴露出真正的不平等。典型的就是地域和体制内外。

19年北京的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4157元每月;上海养老金里的最基础那块,不分城乡,1010元每月。而全国最低的,还在88元每月,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也就103元每月。

国家只补最低标准,其余的,就看各地财政能力。

所以这里面就有很多矛盾点:

北京上海已经是转移支付的大头。有些省份实际上早就依赖少数几个省市来养老,自身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只能依赖国家拉高最低标准;

就算是北京上海当地,体制外的劳保关系长期混乱,不按标准缴费甚至不缴都是普遍现象,这导致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很大。

在高度城市化的趋势下,年轻人都去大城市贡献劳动消费和税收,但户口关系直到今年才能开始在城区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这人口红利到底要转移多少、之前之后的要怎么测算,都是牵动大量对立集团的问题。

特别是体制内的养老金标准,非常难以下调。现在又吹风“灵活发放”,内外公平也是一大难点。

制度上是平等了,但真正的不平等反而更加棘手,因为没了制度这层皮,你就要直面区域不平衡和体制内外不平衡的两大矛盾点。


而且这种不平衡,会在“有多少才花多少”(储蓄型养老)的趋势下,更加固化。

完善全国统筹,统筹的目的也是满足最低标准。但完善之后,各地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照顾本地户口。

你挑不出毛病的,因为制度完善了,都是遵章办事。

那我这个地方就是有钱,就是收入高,我自然养老金就是发得多。因此在放开市区300万人口落户限制的同时,剩下那30个大型城市,反而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限。

对个人而言也是如此。个人养老金的吹风,本质也是鼓励“你赚多少就有多少”。

养老金亏空是个贴脸的现实,国家划定底线后,必然是人人为己的局面,而且这是财务上的唯一可行出路。

因此,十倍乃至二十倍的养老金差距会是长期且普遍的现象。你还怪不了谁,因为底线国家兜了,已经做到“千年未有”。之后人生走向不同道路,都是“自由选择”。


user avatar   lai-da-wo-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农村985学生毕业后,拿着1万的税前月薪,意味着单位用人成本1.4 万。

这1.4万中,交税不到500,3000给城市户口老人交发退休金,2000用来给房东交租。

他要是混的好,工资涨到5万,意味着要买房给城市房东套现。

所以,别看了几篇文章就动不动权力这权力那,资本这资本那的,对于中国人而言,你活的辛苦,还真和资本主义没啥关系。

人家从小吃粮票,受的最大的苦就是下乡那几年,完事回城包分配,完事分房子,完事拿退休金,完事把房子委托给蛋壳,蛋壳爆雷了大不了撬锁赶你走。

懂啥叫老爷了么?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我国退休职工人均月基本养老保险待遇3332.5元。

2019年,养老金水平最高的地区是西藏、上海、北京、青海、浙江。平均养老金水平超过4000元的地区有4个,没有一个省区市人均退休金超过5000元。北京、上海的平均养老金水平目前才4300~4500元。

全国养老金中位数低于平均数。据估算应该在2500元至2800元左右。我听说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这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跟华为差不多牛逼的单位,有点班组长小职务的退休职工一个月退休金三千多。

说难听,这点钱,去医院住几天就没有了,还要组成“六个钱包”,值得犯红眼病么?尤其是一些缺少资源的朋友,保持一个朴实人设对你们有好处。

真是大型“分配没分给我就等于社会不公”现场。给农村老人提高养老金就一定要损害城市老人的既得利益么?

当然,不少青年朋友不管是不是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眼光对老年人充满敌意,到老都没有如今的老人那么轻松了。

现在的人口红利比较丰厚,赡养比低,老年人养老相对容易。人口红利不是单指“生的多”,对于我国过去几十年来说,相对印度等国,决定了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养的(孩子)少”。我国的“人口红利”基于“人口借贷”,今后要偿还债务了。

甚至很多青年朋友到老不如没有退休金的农村长辈轻松。因为他们选择成为新市民,这段经历让他们吃不了长辈能吃的苦。

目前职工医保参保人只有3.1亿人,大批新市民将来肯定回村养老。城乡二元制还能再当一次危机蓄水池,提供聊胜于无的低成本养老。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底下的民意汹涌,我觉得也不是真的反对涨养老金,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对于拿着比社会平均收入还高的养老金的那些,是不是可以暂时不要涨或者少涨一点?

要不然一边是万元以上养老金的人仍然每年涨个4-5%,一边还要求全民考虑延迟退休,是不是有点难看?

我琢磨了一下,就算是发达国家,也没有这么多拿2倍多社会平均收入退休金的吧。美国社畜们就算按缴费顶限10万标准交满35年(35年以上的那些白交了),退休也只能拿3000美元一个月,还不到社平工资。

对比一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不是有点强的过分了?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还是跟大家说点别的吧....

其实这个数据是应该跟昨天引起市场震动的央行文章结合起来一块看的。

其实,就如同大家所了解的一般,现在养老金已经比较吃紧了,全国部分省份的亏空是很严重的,当然,由于全国一盘棋的影响,整体养老金还是能承担的。

这可能才是目前上涨养老金的关键吧。

毕竟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预期还只是预期,虽然大家都能预见,但毕竟于当下无碍。

至于说什么跑赢通货膨胀的,我觉得就挺离谱的,养老金的最大问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

这明明就是一个全国普遍干旱,局部地区降雨过多的问题,咱也就不说别的。

就说大家所厌恶的碰瓷事件吧,咱可以去打听打听,这些碰瓷的老人哪个是有养老金的?

当然,我这里无意给碰瓷洗地,只是说现存养老金模式下的可能弊端吧。

但是,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想着就是自己年老的时候也能拿到跟现在老人等同的养老金来安慰自己以及畅想未来了。

没可能的。

养老制度要由即时支付型转为储蓄型这话没有任何问题,但关键是如何实施啊?

实际上这种看上去很理智的模式很容易演变成一种很鸡贼的做法。

因为现收现付制的要求之下,上一代人是没有储蓄的,不按照这种模式,当下的养老金就发不出来了,所以这种模式是改不动上代人的。

那改动的是那一块呢?

没错,就是指现在的劳动者,也就是年轻人们。

现在的老年人还可以指望守着现在的年轻人的养老金养老,但现在的年轻人再指望接下来那代人口严重不足的一代的养老金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个时候现在的年轻人就要为自己未来的养老金做储蓄了。

说的明白一点,也即是:

现在的年轻人,要为现在的老人提供养老金,同时也不要指望下一代年轻人为自己提供养老金,因为现在你需要在为现在老人提供养老金的同时给自己储蓄养老金。

我真希望不是这么回事。


user avatar   zhou-xiao-ming-47-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好!

我农村的爷爷奶奶也涨了,今年每人的退休金也达到了每个月200元!



经济大省江苏就是厉害!爷爷奶奶每月高达200元退休金,比标准高出整整30块!!!


我爷爷奶奶对国家没有任何贡献,缴公粮,挣工分,挖运河,挑河工。都是他们该尽的义务。


随手发个旧数据,2018年国家规定的农村养老金是每月88元,地方政府可以在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之上额外提升。比如,黑龙江省是90元,河南省、云南省、湖南省是103元,山东省是118元,福建省是123元,浙江省是155元,江苏省是160元,广东省是170元。2019年,我国退休职工人均月基本养老金3332.5元。

一个职工仅相当于20多个老村老头老太太~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我们需要考虑60岁以上农民的利益

他们许多人没有太多发言权,也没有太多人给他们发言。


其实中国城镇一部分老人工资根本用不完,

许多都补贴给孩子了。

还有一些被骗买了保健品,投资产品。


我爸妈是国企下岗,妈妈退休了,爸爸马上退休了,有退休金,

我外公外婆也都有退休金,且不低,

我奶奶国企退休,也有退休金,我爷爷去世了。

其实这件事和我关系真不大,我巴不得他们加了。

但我们真的需要考虑农民


我觉得还是要提一提,

中国许多60岁以上老人是农村的,他们怎么办?

他们养老怎么办?老年人病了怎么办??

仅仅依靠他们继续种田???


这几天我人不舒服去医院,其实就一点小事,

一个婆婆在儿子和老伴陪同下来医院,

脚肿非常大。

医生给她拍完片子,强烈建议她住院做手术建议好几次

儿子和老伴出去商量了。

这时候婆婆眼睛泪花出来,但强忍泪水。


等到儿子和老伴回来,

婆婆问了下做手术多少钱,坚决反对做手术。

“我都76岁了,我还有几天活了,瘸了就瘸了。”


儿子和老伴就等婆婆这句话,也没有让婆婆做手术。

因为他们不能开这个口,

儿子开这个口就是不孝顺,

老伴开这个口更加不合适。

回家万一真瘸了就把婆婆得罪了,也把儿子得罪了,如果婆婆那边有亲戚,更不好交代。

医生只能开点药给婆婆。


这个婆婆自然是农村的,

种几亩薄田。


我们农村养老现在就100到300元,真的需要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推荐一本好书吧:


user avatar   li-mian-hua-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像没看到有真正详实的资料和数据的答案,很好奇,为啥公务员退休金>城镇职工养老>农民养老,今晚专门研究了一下。

职业 公务员 城镇职工 农民
退休金来源 财政收入(税收) 现在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财政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标准 公务员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资+岗位津贴)×X%+各地方退休金福利待遇+住房补贴。
其中X%的规定是: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除以120。
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个人账户: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除以139。
2020计发基数(以江苏为例) 江苏公务员退休前大概年薪20万+(大约) 社会平均工资即社保基数为7602元 基本养老金160元
每月大约多少钱 一年18万 每月2600+个人账户/120 160+个人账户/139

三者的退休金差异究竟差在了哪里?

1.公务员退休金基数是职工的2倍。公务员按退休前待遇为基数,公务员工资本就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比如江苏省公务员退休前的年收入大多超过20万,而江苏省社会平均工资仅有不到10万。

2. 公务员退休的发放比例是职工的2.5倍。比如同样工作年满35年,公务员的发放比例为基数*90%;职工的发放比例为基数*35%;

3. 农民每月基础养老金仅为160元(江苏是最高的之一,全国最低的省份只有100元)

从以上规则可以看出,

  1. 同样是用财政收入发退休金,一个公务员的退休金是一个农民的100倍以上。
  2. 公务员的退休金基数是职工的2倍,比例是2.5倍,那么实际退休金大概是职工的5倍,如果加上职工自己个人账户的钱,大概也有两三倍的差距。


我姥爷每月能领130,特别拥护国家和d,堂屋挂毛主席像,跟我感叹:社会好了,几千年来只有老百姓给国家上税,哪个时代能有国家给老百姓发钱的?

而我认识不少体制内的底层退休人员,吃着公家饭,反而负能量满满,四十多年没升迁,与单位内同事领导勾心斗角几十年,还是个科员,经常吐槽单位黑暗,国家药丸。每月拿国家几千块钱退休金,反而骂 d骂社会。

希望国家重视一下基本盘吧,当初天下可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不要让老实人吃亏。(算完我想考公务员了 )



经过评论区提醒和查资料,公务员退休在2014年已经与职工社保并轨了,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现在公务员也开始交养老保险,退休金从社保基金出(不清楚新人新办法的公务员退休金是高了还是低了?)


user avatar   xia-ye-47-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逐条反驳那些认为农民拿100元养老金合理的人。

1.农民对田地只有承包耕种权,并无所有权,不能改变性质,不能交易。田地只相当于工人的生产机器或者干部的办公桌。

2.1996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前干部工人都是不交任何钱的,反而农民交农业税。没交钱却视同交过,叫视同缴费工龄。

3.1996年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农业税只是比保险略低。譬如我家97年农业税一年500多元,当时本地城镇社平工资也才500,交保险的一年也就500左右(当然单位会给他们交统筹部分1000左右)。

4.农田保障不了养老。城镇职工老了干不动,农活更重,老人更干不动。以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种田收入微薄。而现在水电通讯交通等特别是医疗费药品费,对老人来说都是生活刚性支出,不会因为你生活在农村就少一点。

5.现在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子弟进城后要通过交社保供养城镇退休职工,也要自己负担父母养老。面对老龄化少子化,城镇职工养老金之前每年还增发10%(最高一年23%),只有这两年才5%、6%,往死里头吃这一波人口红利,不考虑基金长远安全,反而只想着延迟退休年龄。

增加几个常见误区,评论不再回复:

1.职工养老保险高是因为他们有先见之明,投资成功。

以前没有投资一说,交农业税或者视同缴费工龄都是制度设计结果。养老金水平高靠的是工业化城市化,缴费基本盘的扩大,不是退休职工当年交的多或基金投资理财运营成功,说白了还是制度设计的红利,没必要得了便宜卖乖。

2.你的养老金是为个人交的,与给老年人养老无关。

养老金是现收现支的,以现在的老龄化趋势和将来的抚养比,我们老了像日本一样边拿着微薄的养老金边打零工是大概率事件(可能养老金数额不低,但商品和服务价格更高,譬如理发200元一次)。现在的养老金相对高的购买力水平,是吃人口红利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红利,是制度设计的红利。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如果农民进城子女都不交保险直接把这部分给父母,受损失的是谁,谁有那么大实力按现行标准养现在城镇退休职工。

3.城镇未就业人口只有城乡居保。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能否把农民都算着未就业人口。80年代国有集体企业招工也只要初中学历,大部分农村年轻人也有,搞农业没进工厂还是制度设计问题,不能怪个人。

4.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这是对视同缴费工龄的弥补。

其实性质上国企是全民所有,农民也有份,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和财政投入城乡居保性质一样。这里探讨的是制度设计造成的差距,财政在农民养老上也有相当投入,这里不是探讨有没有的问题。


user avatar   xu-wu-gui-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看的心酸,知乎上虽然人均百万,国富民强,但是应该确实有很多农村出身的人。大多数人都提到了分配不均的问题。

看到很多人在说农民没有交过社保,还有地,甚至还有人说农村儿女多不像城市独生子女,城市老人要请护工,农村能自己种菜。

我能理解出身不同,大家的感受肯定有所不同,但是,这些话真的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我们国家早就普及了义务教育,这是真的不懂还是装傻呢。工农剪刀差,国家都承认的,写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农村人没交过社保?

农村的上调款、义务劳动(全国各地有多少水利、基建工程是农民干的知道吗,自己带着干粮,赶着马车去干的,没工钱,知道吗?)才取消多少年,交公粮才取消多少年?以前种地都有农业税,地方税,各种税,交的不比城里人少。

农村人有地?

农村老人确实有地,但是城里人老了要退休不能工作,农村人就能7080都能耕种是吧?你不会认为种地比在办公室看报纸轻松吧。

农村子女多

计划生育只管城市?

城市老人需要请护工

确实,老农民辛苦一辈子,窝囊一辈子,有啥资格老的动不了了还活着。

气愤,愤怒,无比的气愤和愤怒。但我知道这一点用没有。

好好工作,多赚点钱,趁着年轻,多干点才是有用的。




        

相关话题

  农民应该发多少退休金? 
  既然社保不靠谱,哪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商业养老保险吗? 
  农民为什么养老金那么少? 
  农民应该发多少退休金? 
  如何看待许昌立法规定晚9点后不准跳广场舞? 
  新闻报道的「100 公斤菠菜卖了 26 元 菜农哭了!」一事,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为什么全国各地不像海南一样取消高速收费站? 
  如何看待黑龙江养老金亏空超200亿 ?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怎么解决未来养老问题? 
  可以社保交满15年,不再继续打工,以自由职业交社保,这样领养老金吗? 
  农村的8090后,已经成为中国社保的缴纳主力军,而他们的父母在领取100元/月的养老金。请大家评议?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劳动力群体大转移,近 4 成新增外卖骑手来自工人?可能带来哪些问题或机遇?
下一个讨论
拜登与菅义伟会谈后,美日发表联合声明重提台湾,系 1969 年后首次,释放了什么信号?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