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贾母为什么会说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这样过分的话? 第1页

  

user avatar   qingluo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贾母恨林家人丁不旺,她恨林如海死的早 ,白白浪费她最爱的女儿贾敏远嫁联姻,结果到头来一场空,白发人送黑发人,贾敏不但多年没回娘家,临死也没见到老母亲一面,这对于暮年的贾母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

林如海死后更是彻底断了林家能在官场上给贾府的政治助益,更别提将来给宝玉、贾兰等贾府子弟的科举仕途扶持了。

贾母和贾代善对林家的这一次投资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贾敏嫁给林如海多年,很可能夭折过不止一个孩子,好不容易给贾母留下一个外孙女林黛玉,还先天不足,从吃饭开始就吃药,身体柔弱,一看就不像是有福禄的长寿之相。

贾母心里怎么能不难受,她就算对林黛玉再疼爱,如何锦衣玉食的养着她,也换不回自己的女儿贾敏,更不可能治好林黛玉的病。

那么这笔帐贾母只能算到林家的头上,如果林如海能活着,如果林家的基因健康一点儿,贾敏就可能生下健康的儿子,可能她就不会死,林黛玉的身体也不会这么体弱多病,贾府也多了林如海这一股再朝廷中强大的政治支持,让宝玉娶黛玉为妻更是天作之合,只要贾母做主,谁也不敢反对。

但是很遗憾,林家人丁不旺,虽然不至于死绝了。但是嫡系的确是没有男人继承了,书中没有提到林如海死后立嗣,也没有提到林黛玉家的堂族和她有任何联系。

林黛玉早就成了荣国府的养女,在贾母的心里她早就不是林家人,而是自家人。

比如薛宝钗过生日的时候,作者写道”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当紫鹃说黛玉要回姑苏去,把宝玉活生生急病了的时候,贾母再次把火气发泄到林家身上去,她骂“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大概就和现代的一些老太太一生气就要骂女儿的婆家差不多,不但女儿受了委屈过的不好要骂,就连外孙女外孙子感冒发烧拉肚子、调皮捣蛋不吃饭也要骂,要是先天不足遗传了什么毛病,那更要天天骂了。

相比之下,贾母就骂了这一回,已经非常有素质了。


user avatar   lang-yue-shu-xing-de-ye-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题主,自问自答一下。

我在“考据斋”向几位老师提了这个问题,有了一番讨论,结合之前的讨论整理了一些观点如下,希望能与知友进行进一步讨论。


我的疑惑点主要是:贾母十分疼爱黛玉,已亡故的贾敏也是她的心头肉,她说这句话时把自己疼爱的两位后辈都骂进去了,让我感觉有些人设崩塌。我知道许多人情绪激动时都会口不择言,但是这样诅咒的话,听起来实在是很不可思议,我捋不清楚她的人物逻辑了。(抱歉,之前没在问题描述里表达这些困惑,这段稍后将补充在问题描述中。)


@山璺 老师的回答是:

估计宝玉都疯了,老太太为了安慰他已经啥都说了,其实这个地方也能看出来庵溪说的老太太这个形象有断档,有时候老太太显得……挺没文化的。

(后文补充庵溪老师说的老太太形象的塑造问题。)


@软软 老师的感受是:

我看到这里并没有觉得不对,我觉得贾母就是会说这个话,但并不是诅咒黛玉的意思,她没有想到这一层。她说的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话,都是一般老太太会说的。


@庵溪 老师的观点大致如下:

《红楼梦》里经常都说死绝了,不止贾母一个,贾母还算说的是事实,不是诅咒呢,别的人直接就是骂人加诅咒的用“死绝了”,比如“你那奶妈子死绝了,弄得像个活猴儿”。

原文如下:

一钟茶未吃完,只见那贾琮来问宝玉好。邢夫人道:“那里找活猴子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得黑眉乌嘴,那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贾母是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你不要把她想象成一个很风雅很慈蔼的人,她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是牙尖嘴利甚至很有手段的,你把她想成一个身体好而且安全退休的王熙凤就对了。王熙凤说“普天下男人死绝了,你尤家的人只往贾家送”。

原文如下:

凤姐照脸一口唾沫啐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了!

结合庵溪老师之前对贾母的人物分析,能更好地补充以上观点:

贾母是没有原型的。贾母本质上来说,是个功能人物,所以才写得前后不一。
以前我总是去想贾母对应曹家的谁,是不是融合了两代人这个原因就能解决文本出现的矛盾,一直觉得不能说服自己。今天终于想通了,曹雪芹写贾母的时候,他心里就不是以塑造人物为前提的,还是以达成情节为第一,只不过写的时候因为融合了心里的回忆,才分外真切罢了。也就是说,贾母说话、做事的原因,不是这个人物需要这么做,而是刘姥姥需要逛大观园,凤姐需要过生日,贾府需要一个老封君坐镇。为了这些需要,慢慢把贾母这个人物填得骨肉丰满。
贾母的这些泼皮破落户的这一面和她特别风雅的一面,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贾母的言行经常为情节服务,动机和理由写得不是那么充分。她不是一个作者刻意去写成某个样子的老太太,而是在合理化范围内起到作用的功能角色。即是软软所讲的:“她比较‘老太太共性’,参照某个特定的贵族老太太,或者很多个贵族老太太,都可以写出来。”这和写凤姐、探春这样的人物,思路完全不一样。
首先,贾母年龄就是乱的:四十回刘姥姥七十五,贾母说比她小,到了七十多回贾母做寿,就已经是八十大寿了。
还有我总觉得那个带着孙子孙女们享乐的贾母,和护着宝玉不让贾政打的贾母,不完全是一个人,文化程度上有区别。不让贾政逼宝玉读书的贾母和七十回后没人陪着吃饭的贾母,以及晴雯被撵不说话的贾母是一个人,是个没啥文化、溺爱孩子、遇到事情没多少好办法的老太太。但是领着逛园子听戏的贾母,除了不认字,你能感觉到她特别有文化。我一直觉得风雅的那个是曹寅的太太,厉害的要拆太医院大堂的是曹寅的嫡母,我觉得不能故意套曹家事了。土豆概括的“前期cp粉,后期却对两个玉的事不推动,不上心”也是关键之一。
(此处省略一些庵溪老师延伸的红楼话题。)
我原来对贾母的一些困惑或者说意见,是因为我把其视作了有着某种持续人格的特异人物,和林黛玉一样了——就是因为她是林黛玉,所以她才葬花——这个逻辑不能用在贾母身上。不能说因为她是贾母,所以她要带刘姥姥逛园子,而是情节需要她带刘姥姥逛园子,作者将这个需求合理化了。

user avatar   zhang-chen-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相关话题

  红楼梦有什么文学价值? 
  《红楼梦》中第七十回末众人放风筝的时候发生了哪几件事?有哪些寓意? 
  我和学校一老师说我不喜红学考据派,我索隐到哀悼明亡血泪史上,老师对我的想法有一丝鄙夷,你们怎么看? 
  邢岫烟和贾迎春的性格是否相像,作者对她们的态度如何? 
  红楼梦中,各丫鬟婆子均不想被荣府撵出去,为何春燕和其母知道将来要放出去,又非常高兴? 
  为何薛家不给薛宝钗找个寒门进士的女婿? 
  贾探春如果是个男的 真的能像她说的一样 走出去立一番事业吗?在那个年代,男人立一番事业也不容易吧? 
  红楼梦中,贾珍在宁国府设夜宴,席间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这声音可能是谁发出来的? 
  《红楼梦》里的冷香丸有什么深意? 
  如果红楼梦原文由一个现代人写出来还会这么火吗? 

前一个讨论
德国古代一千多个邦国乱战是真的吗?如何统一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公鼠怀孕论文停止撤稿 ,作者受到大量非科学讨论的攻击,称「没有做错任何事,只是一次动物实验」?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