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些生物灭绝真的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吗(比如品种不常见的苹果)还是关乎人文情怀?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品种不常见的苹果”并不是独立的物种,其灭绝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会有“很不好的影响”,跟“人文情怀”也不太扯得上的——例如,要是某地的果农对这个品种有感情、要继续种植下去,这个品种理应可以延续,会“灭绝”难道不是因为“人们觉得种这玩意不赚钱,这比感情要重要”么。

不限于这种水平,过去几十年间,人类活动导致灭绝的物种给“你的日常生活”或“地表生物圈的整体运行”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可以忽略的,在局部地区引起的变化也未必有多重要。

更进一步,你会发现人类如今的存在就建立在亿万物种的灭绝之上

  • 根据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上出现过的多细胞生物至少有 98% 业已灭绝[1]。如果没有历代大灭绝引起的生物圈重塑,人自身和人现在高度依赖的多种生物有极大概率不会存在。非常多的物种的灭绝为人的自然发生打下了基础
  • 人类诞生以来的化石记录显示,古人类通过高强度的狩猎驱动了自己大脑的发达、社会的复杂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体重超过四十千克的动物被古人类灭绝,这参与构成了全新世大灭绝。从人类诞生以来,野生动物生物量估计被人类打掉了 83%,野生植物生物量被人类打掉了 50%,可以和地质上的一些大规模灾变相提并论。诸多物种的灭绝与人类的演化有着紧密的关联

如果说这些生物的灭绝“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那么我们就是那个影响,这还真是抱歉哦。

公元一九五零年以来,人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急剧上升。许多学者认为地球已经进入新的纪元“人类世”,现在进行时的大规模物种灭绝可以与全新世大灭绝分开、称作“人类世大灭绝”,其灭绝速度约为背景水平的数万倍。许多人担心这样快速的物种灭绝“会引起环境崩溃、危及人类自身”——这目前是杞人忧天,但宣传这个不甚准确的模因有助于引导人们关注保护环境,或至少有助于绿党之类党派的竞选。现在物种的灭绝或多或少地关系到人们的利益

“保护生态”不局限于保护几个濒临灭亡的物种,而是着眼于维持人类周围环境的相对稳定。“物种灭绝可能危及人类”的说法很常见,但现在每年灭绝的大部分物种其实是雨林特有种,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没什么交集——所以需要十分间接的功利主义说法来说服不那么感性的人们:

  • 物种灭绝让我们几乎确定地失去了利用那些灭绝物种的可能性,或至少让研究与开发变得困难。
  • 这算不算“很不好”,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感受。而且,某人觉得这“很不好”,并不代表某人就很有“人文情怀”


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意义有:

一、显示人类有这个能力

二、一些人希望从挽救濒危物种中取得利益

这包括而不限于金钱、名誉、科研成果、社会关注、充实感、成就感、自我实现、帮助他人自我实现。

  • 濒临灭绝的生物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目前人类造成的物种灭绝的速度可能有每年 2 万到 12 万种,尽管这些灭绝物种主要是栖息地局限在热带雨林中、种群规模很小的物种,它们身上潜在的科学价值、药用价值、美学价值等仍会随灭绝而损失。

三、一些人希望以此减少风险

这包括而不限于“避免当地的植被类型朝我们不想要的方向改变、给我们造成损失”“避免性状更可怕的生物接管灭绝物种的生态位”“避免当地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容易被外来物种入侵”。

  • 曾经数量众多、现在濒临灭绝的大型动物,即使所剩的数量很少,也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很重要。没有它们,你的生活未必会变坏,但有的话,在不变坏的同时或许还有好处可捞。
  • 最起码,你现在想吃大海牛就没地方能供应你,而根据现存的记录,它还满好吃的。
  • 北美的经验显示,少量的狼可以改善鹿群的健康状况,这样鹿肉也会变好吃一点。

要注意,许多动物在被人大量击杀、被人的农业·林业·渔业·采矿·城市扩张·交通破坏或分割其栖息地之前表现得很适应现在的地球,人要为其灭绝负主要责任,这之中包括对“失去了这些物种之后生活变得贫困的猎人/渔民”负责。

  • 过去曾有多达 50 亿只旅鸽生活在北美,可以组成包含 10 亿个体的集群,宽 1.6 千米、长 500 千米。旅鸽在十九世纪被人类大量射杀、食用,且人类砍伐森林导致其栖息地快速损失,于 1914 年灭绝。
  • 1970 年前后,长江全江段白鲟年捕捞量约 25 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人类修建水利工程造成栖息地破碎,白鲟可能于 1993 年失去再生产能力,可能于 2019 年业已灭绝。

关于新物种的产生:

一些学者认为每年诞生的新物种约为 2~3 种,另一些学者认为物种生成的速度可以逐渐加快到适应人类造成的灭绝速度,达到每年 4 万到 18 万种,一百年后人类就会被自己参与创造的百万个物种簇拥。这可能是地球历史上最快的物种生成速度,可以称作“人类世大爆发”,比寒武纪大爆发还猛。

高度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物种的出现,对人类可未必是什么好事情,你考虑一下“可以在人居环境里大量生长的耐多药病原体”“可以抵抗所有杀虫效率高于杀人的杀虫剂的害虫”“可以分解混凝土的细菌”之类。让现有的物种继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拖延这样的新物种的诞生与扩展。

参考

  1. ^ Fichter, George S. Endangered animals. USA: Golden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5. ISBN 1-58238-138-0.



  

相关话题

  假设电鳗绝种一万年后,突然有人说从前有一种鱼会放电,靠放电捕食,人们会是什么反应? 
  一个生物要繁衍到覆盖全地球最少要多久? 
  当孩子问「有没有黑色的花」要如何回答? 
  如何看待6月29日在深圳大鹏湾海域现身的布氏鲸?是不是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的最好证明? 
  有两种生物,一种生命周期长,能耗大,智能大,繁衍能力弱,另一种完全相反,哪种生物会先灭绝? 
  拥有动植物的信息素可以统治世界吗? 
  这张图片里的章鱼是真的吗? 
  得了德尔塔之后,有可能再得拉姆达吗? 
  图片中第31题,关于ACD选项的详解? 
  为什么三倍体的西瓜要和二倍体杂交?和四倍体不行吗? 

前一个讨论
网文中关于宗教可以写到什么程度而不犯忌?
下一个讨论
如果一座生态环境完整的孤岛发生核泄漏,那么 100 年以后这座小岛上的动植物是不是都变成了变异生物?





© 2024-06-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