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莫言开公众号并称想多向年轻人学习,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iu-gua-niu-deng-deng-w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对于新鲜事物求知的欲望,让我深深震撼!

对于开通公众号来说,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大事,更是屡见不鲜,随便一个个体或者企业都可以申请,但是66岁的莫言开通公众号,这就值得人深思一下,一度登上热搜。

莫言,是中国籍首位诺贝尔文学奖,不轮是否研究文学,大家对于莫言都不陌生,获奖当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大街小巷的新闻都是这条消息。

在公开宣布拥有自己的公众号后,深深被那句“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震撼,看到了渴望与时俱进,“不甘落后”的想法。

同时也值得反思,我们的社交工具,是不是让我们真的拉近了距离?

很多老年人,因为疫情的健康码,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学会了微信,之后就开始了微信上的各种“亲密距离”,学习各种微信上的冷知识,看似所有人的关系成本,通过一个微信减少了很多,事实是如此吗?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甚至可以说,时代的进步让人不得不紧随互联网的脚步,不得不努力学习进步,不得不使用微信这类社交软件,否则怎么沟通?

社交软件很多时候的低效沟通,一条信息的快速刷屏,言语的敷衍,每天看不完的群消息,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到底哪条是要最后的结果?浪费了很多的沟通时间,下班后还是要被无时无刻支配着,红点的恐惧属实让人无奈。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调查,“不用微信的人,如何度过他们的一天”,有一句话阐述了那些不用微信的人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已经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绩,是颇有话语权的人,唯有如此,他们才掌握了说「不」的权利。

是生活在变化,是技术对人的反控制,是时代在迎合我们?还是我们在迎合时代?

年龄不一定就是衡量的标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偏执,有时候主动选择,其实也是因为没得选。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和我的一些朋友认为《三体》比部分经典科幻作品更好看? 
  如何看待 136 位网络作家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大现实题材创作? 
  「『茴香豆』的『茴』字中的『回』字有四种写法」让你想到了什么? 
  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的「奖」为什么在英文中分别是 「prize」「award」和「medal」?这三者有何区别? 
  请大神把“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翻译成高大上的英文? 
  为什么作家文人们总是会被大家喷? 
  能否在不知道作者的前提下客观的评价一下这首诗? 
  有哪些好玩的“孔乙己”改编段子? 
  如何理解瞿秋白在《多余的话》的结尾写道“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舆论场,中老年声音的缺失带来了哪些危害?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浪漫文艺的七夕文案?
下一个讨论
《我在他乡挺好的》为什么戳中了这么多年轻人?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