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网传90后1.7亿人,仅1000万对结婚?此数据真实性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天刚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一笑置之。

昨天还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略感烦躁。

今天又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忍无可忍,只好来辟谣了。

202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在116页报告了《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调查时间为2019年年底,其中90后为当年的20-29岁,截图如下:

从上表可以算出,总人数为143260人,其中未婚为82794人,剩下的人口包括在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三种状态。那么未婚率等于82794/143260=57.8%,90后人口中结过婚的比例为42.2%。如果把其中离婚和丧偶都去除,那么90后人口在婚有配偶的比例为41.2%

所以,即使从2019年到现在两年多一个人也没有结婚,1.7亿人中结了婚的至少也有6800万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只有1000万结婚的,所谓「网传90后1.7亿人,仅1000万对结婚」这个数据,就是瞎编的,不值得人们讨论。

可能有朋友会问,男性法定结婚年龄不是应该22岁吗,那为什么21岁就有很多男性结婚了呢?因为这里的婚姻状况是「事实婚姻」。在农村地区,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办了酒,住在一起了,就算结婚了,等年龄到了才会领结婚证。这种处理方式现在仍然是很常见的。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这个结婚率是高是低?和10年前相比如何?和20年前相比又如何?我们可以用同样口径的数字做一个比较。

从以上两表可以算出——

2009年时,80后中结过婚的人口的比例是(163118-82866)/163118=49.2%。

1999年时,70后中结过婚的人口比例是(199188-71585)/199188=64.1%。

因此,我国分年龄段的人口在相似年龄阶段的结婚率,从20年前的64.1%,下降到10年前的49.2%,再下降到目前的42.2%,分别下降了14.9%和7%——结婚率下降最快的时期是在2000-2010年这段时间,而不是现在。

所以,这个数据要是在十年前编一编,虽然也是造谣,不过还有点预见性。到现在再编,已经毫无意义了。

打个比方,小明考试,原本总考100分。

前一个学期突然只考了80分,退步了20分,你说不用担心,小明存量考分很多。

上一个学期只考了65分,退步了15分,你说小明有强大的得分潜力,略补个课,马上就赶上去了。我们要注意给小明少补一点课,防止小明考分过多。

这个学期考了59分,虽然只退步了6分,退步速度已经减慢了,结果你说——$%#!*#小明你怎么只考了5分!#¥%*&

说实在的,要是小明80分的时候你能有现在一半的神经质,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考59了。


user avatar   sun-meng-46-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打新闻的脸了,根据民政部从2010年(即90后最早一批刚满20岁开始)的历年报告里的结婚年龄段分布。


因为其只有18、19年统计公告里结婚登记的年龄分布是全的,其他年份的所需年龄分布需经过简单数据拟合。

即可计算出来截止到今年底的90后总结婚人数在9200万左右(误差不超过5%)。而90后总人口根据六普第3章的详细列表,总人口约1.88亿。就是说截止目前,90后总的初次结婚率(不算二婚以上和离婚)达到48.9%。而不是新闻里制造焦虑的仅1000万对。


具体做法是先把民政部已知的年度公告里的登记结婚年龄段比例列出,描点拟合曲线(用二次三次多项式即可满足,不需要那么精确),得出民政部报告里未注明的年龄段比例(因为民政部数据前些年很简略,少了很多年龄段分布比例,所以需要先自行拟合数据)。

20-24岁和30-34岁年龄段里的标绿色和蓝色的数据,都是只有一部分是90后,需要乘以相应占比系数才能得出来正确的人数。标黄色则是这个年龄段内都是90后,不用考虑乘以占比系数的问题。 有些数据标蓝色是2020和2021的数据为全拟合下得出。把数据分为三种颜色只是为了区分提醒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2010年,只有1990年出生的刚满20岁,剩下21-24岁的都是1986-1989年出生人。。。找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人口在六普时2800多万,再分别找到1986-1989年每年的人口。 拿1990年除以1986-1990总人口得出比值约为0.21。然后90后结婚人口数乘以系数0.21就得出来1990年的人在2010年时候结婚人口数。考虑更复杂因素的占比系数计算也许以后时间可以续写下去,但是也做过一些估算,误差也就不到5%,所以这里作为第一版答案就先按人口占比确定年龄段中占比系数了。为的是驳斥90后仅1000万对结婚是荒谬的错误。

然后累加历年涉及到90后的结婚人数就能得到总得90后结婚人数,已经达到9211万人次(当然这仅是初次结婚登记,先不考虑90后登记的人次中有离婚和2婚的,那是另外的问题,以后可以继续扩展)。考虑到一些过程存在些许误差,9200万设个5%的误差。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往好处想,说明90后基本上都是单身,还有极大的生育潜力可以挖,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有蓝海可以遨游,简单模式啊。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是扯淡,但是结婚人数越来越少是真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韩国虽然计划生育搞得比我们早,但是韩国结婚人数连续下降也是2012年开始的。

日本的时间点也差不多,也是2011到2012开始结婚人数连续下降。

所以,房地产压制很可能不是结婚数下降的真正原因。

我个人认为,结婚率下降与这一轮东亚特色女权浪潮有关。

这一轮浪潮起步就是在2011年前后。

世界女权批评说,亚洲女权是对白人崇拜,引发的对黄种男性的厌恶。

东亚各国都表现为仇男。

这个浪潮一起,生育率结婚率就都下来了。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男同胞不要拿日本说事儿了,日本的男女比例没有那么可怕,人家不流行杀女婴。日本女性的就业率也没有中国女性那么高。


打拳也要讲点基本法好不好?

日本也配和我天朝比?我天朝女性就业率吊炸天好吗!

真,妇女能顶半边天!


我非常建议普通男性都去注册一个年轻女性的账号。然后看一看你的同胞到底有多少热情舔狗。

没准这边儿忽悠你让你不要舔,那边他吧唧吧唧舔得欢,这边骂国女,那边去和国女相亲。


毕竟有些人对【姓氏传承】真的放不下。

传宗接代的执念也是独有的。


而年轻女性,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婚姻如果不能强强联合过得更好,而是活得更差,无论怎么个离婚冷静期,结婚还是会用脚投票。



所以数据我不关心。

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决定。

那不是数据,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未来。


带着你一起骂异性的人,不会跟你睡觉一起生娃互相照顾的

他们也变不出一个符合你想象的异性发给你。


这句话男女都一样的。共勉。


有人骂异性是为了恰饭。

有人真的能把自己绕进去,用自己的青春和机会成本来打拳。好好笑。

以为自己的的赌气有人当回事似的。


user avatar   yuanjianxi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初中时,我在我表姐身上观察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表姐平常不怎么学习。但每次成绩下来时,她总是特别伤心难过,责备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考试不够细心等。等过了两天,一切回归正常,该玩玩她的。

后来,我在很多人身上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自责,但却总是反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

我慢慢领悟到,自责有时候是一场“作秀”。不仅做给别人看,还做给自己看。

做给别人看很好理解。展现自己的愧疚,博取同情,减轻别人的责备。

做给自己看就耐人寻味了。

一方面,自责虽然让人不适,但却可以转移注意力,减少我们直面错误的痛苦。

另一方面,自责还会给人一种“吸取经验教训”的错觉:看,我都这么自责了,以后肯定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但请记住,自责和吸取经验教训是两码事。

自责只是告诉自己“我再也不这样做了”,而吸取经验教训是思考“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避免重蹈覆辙”。前者只是试图平息内心上的痛苦,后者却是提出解决方案,力图做出改善。

而通常来看,前者只会让悲剧重演,后者却能真正避免同样错误的再次发生。

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里牧师对其做了极佳的诠释:“我去布道,心里就说,’天哪,这回我可不能干这种事了。’可是就在我这么说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又打算那么干了。”

此外,自责还会让我们错过吸取经验教训的最佳时间。

比如,当考试失败后,很多人会陷入愧疚之中,情绪好几天都萎靡不振。等他们情绪好了一些,他们却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错误。因为他们不仅错过了老师讲解试卷,而且还把很多做过的题给遗忘了。

究其原因,我们的记忆是个非常“不靠谱”的家伙。时间过得越久,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越具有概括性。这就会导致很多重要细节被遗忘。有时候,你甚至觉得那个错误只是无心之过。

这向我们传达的一个质朴的道理是:错误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恰恰是吸取经验教训最为宝贵的时间。

接下来,让我通过一个例子来向你展示放弃自责的好处:

假设,你现在在备考考研,你学累了,忍不住开始玩手机、刷视频。显然,这是一个错误。

半小时后,你抬头看了一眼本来正在写的数学真题,感到十分自责。而自责恶化了情绪,你变得更加消极。为了摆脱这种情绪,你不得不通过一些能快速得到奖励的东西。你很可能会继续刷视频,情况严重时甚至去暴饮暴食。结果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但如果我们能在错误发生后放弃自责并选择直接吸取教训呢?

嗯,刚才我自控力不足,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为了避免我再玩手机,我要帮它关机,放在书包里。等学习任务完成后,再痛痛快快地玩。

然后你继续学习。等晚上你回头看这一天的时候,你依然会觉得很充实。你不会因为玩了半小时手机而责怪自己。因为你从错误中成长了。这份经验还会让你更好地应对其它错误。而这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所以,在生活中,你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错误发生就发生了。我不需要自责。关键是要想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避免重蹈覆辙。


有不少知友听说我办了一个读书会,想加入进来,在此我表示热烈欢迎。读书会已经创建两年半了,成员活跃,氛围很好。但同时,我们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到我的公众号“大明白”了解详细信息。


user avatar   yumaiguihuatongza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题主是这样理解的:目前日本打印机最多,华为进入打印机市场,所以最惨的是日本厂商。

这属于滑坡理解,根本就不成立。请勿自我沸腾。

举个例子来说明滑坡理解的不可靠:

小米的年轻用户最多,b站年轻用户也最多,按滑坡理解b站应该是小米的主场。但实际上小米在b站被喷的最惨。


user avatar   qiong-qiong-lu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zxuan-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后续有什么变化,朱军都输了,输的一塌糊涂。前程,或者说之后人生已经没了。这个判决太晚了,晚到出了结果,也上不了任何网站的热搜。

再想想当年网上对朱军铺天盖地的谩骂场景。

就像很多人都在说的“没有人关心朱军肚子里到底有几碗粉”。

同时,某 闭路电视 电视台也不是张麻子,不会关心他的死活,帮他报仇更是天方夜谭。

但,某些境外势力却就像黄老爷一样,操纵国内的拳术高超的武举人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这场战争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武举人们会有好下场?想想黄老爷对胡万说的话:“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同样,诬告六子那个小二的下场大家懂得都懂。

工具就是工具,工具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被用完,而用完的东西,就是没用的东西,是扔是毁全凭黄老爷的心情。

生活的这场电影,从现在来看,是黄老爷和武举人赢了。



回答被踩这么多,我也是没想到的。

怎么了呢?

看到自己的下场,急了??( ̄y▽ ̄)~*


user avatar   chenheng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相关话题

  请已婚人士谈谈结婚的好处?结婚积极的一面,谢谢!? 
  20万元人民币的彩礼多吗? 
  为什么说拒绝彩礼的男人更优秀? 
  婚恋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跟男朋友谈结婚,男朋友说买戒指太虚荣说不买了,还暗示我给彩礼太封建,不想给彩礼了。这男朋友还能继续吗? 
  90后即将迈入奔四行列,你们的生活怎么样? 
  为什么过来人都说要找个长的丑的老婆? 
  去过男生的家后,我们开始变了,是我的错吗? 
  我该不该跟他结婚? 
  和男朋友一人一半付首付,男票首付是借的,我的首付是自己赚的。贷款一起还。写我一个人的名字合理吗? 

前一个讨论
恒大10年内会倒闭吗?
下一个讨论
台积电市值超过腾讯阿里,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互联网为什么不香了?





© 2024-06-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