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否有些言过其实?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能问出这个问题来,说明其实你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杜甫的讲解的确偏重于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审美风格。在这个评论下面,很多人也在回复你,解释杜甫的情感如何深邃而伟大。这些当然是杜甫的价值,但正如你所说,白居易同样也写了悲天悯人的诗,杜甫也没干过什么关怀百姓的事情。所谓的“忧国忧民”,不就是打嘴炮吗?为什么只有杜甫有这么高的地位,而白居易等人没有呢?

这是因为杜甫的“诗圣”是一个包含了思想品格与艺术品格的双重评价。在思想品格方面,这自然不必说了,很多人“忧国忧民”都听腻了。而在艺术方面,杜甫实际上是近体诗的集大成者,他几乎是以自己的一人之力将律诗提升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地位,并且为后世确立了创作规范。虽然杜甫在世时,其名声比李白、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要小,但到了中晚唐时期,杜甫诗歌的艺术价值逐渐被发觉,李商隐、杜牧等人都拜倒于杜甫诗的艺术成就之下。韩愈等人则在肯定杜甫诗歌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强调其对儒家思想的捍卫与伸张。这样,杜甫的价值就被重新挖掘出来。

至于说杜甫的“诗圣”是否是言过其实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去看:

第一点,在中国诗歌的历史中,代表了儒释道三派思想最高成就的分别是杜甫、王维和李白,也就是所谓的“诗圣”、“诗佛”、“诗仙”。从艺术成就上说,三人不相上下,但因为唐以后儒家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绝对正统思想,佛与道再也没翻过身来,故而杜甫的影响力也就超过了其他二人。所以后来为什么会有“千家注杜”,原因就在于此。这就好比在民国时期,也诞生过许多优秀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但因为当下我们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那么我们在文学作品的研究上更侧重的也自然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阶级斗争等思想主题的作品。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第二点,从近体诗的发展来看,杜甫可以算是近体诗开宗立派的宗师,影响了此后一千多年的诗歌创作和评论。白居易虽然也写过不少关怀百姓的诗,但在律诗上的确与杜甫还有不少差距。李商隐、杜牧等人的用词造句虽然优美,但整体的格调与气度却又没杜甫高。如果用小说家来做比喻的话,杜甫大概就是托尔斯泰。虽然后世的很多小说家可能会在某一方面胜过托尔斯泰,但却没有人能再写出如《战争与和平》这样宏大深邃且各方面都平衡的如此之好的小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了100多年,《战争与和平》仍然被评论家认为是最伟大的小说的原因。

第三点,虽然杜甫是“诗圣”,但“诗圣”并不见得是一个最高的评价。对于这一点,我倒是很欣赏一部电视剧(印象模糊了,可能是《长征》)毛泽东对李白与杜甫的评价。毛泽东说,“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这圣人还是人可以做的,但‘仙’可就不是人能做的咯”。这虽然只是编剧的个人观点(我并不知道毛泽东是否说过这句话),但很显然这个说法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在诗歌创作上,想要表达忧国忧民并不难,但李白那样奇诡无比的想象力和浑然天成的风格,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李白固然不是“诗圣”,但“诗圣”也成不了李白。

总结一下就是,杜甫被称为“诗圣”并没有言过其实,但如果你不喜欢杜甫,去读一读李白、王维等人的诗歌也是不错的,他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也并不比杜甫差。

另外,文学是需要结合人生体验去品读的。在文学阅读上,我很反对那种一定要“深入了解”某个作家的观点。因为文学是“人学”,它跟个体的生命经验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当然不能忽视甚至无视现实中的苦难,但也的确有很多人自出生开始生活环境就非常好。很多富豪的子女,一出生就是锦衣玉食,住在郊区的大别墅里,从小到大的玩伴也都是高官、富豪、明星的子女。他们就算是再有共情心,也理解不了山区孩子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样的困难。但反过来说,山区的孩子也很难理解他们的困惑。这就像大户人家出身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高官显贵的衣食住行易如反掌,但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草莽气息十足的《水浒传》。反之,李逵、宋江等人,大概率也理解不了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的彷徨困顿。假若你的家境很好,你没有经历过底层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读不懂杜甫或者不理解杜甫也是正常的。所以,直接去读你喜欢的东西就好,既不要轻易否定别人,也不要盲从别人


user avatar   changjie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年网文有个不好的现象:专业能力的话题,往道德、情怀方面写,搞成鸡汤文、煽情文。

就这个问题来说,杜甫为什么成为诗圣?问的就鸡贼,“不记得他为百姓做了什么实事”,“悲天悯人的不止他一个”。然后回答也多顺着这路向,谈杜甫有多么爱国,多么忧国忧民,多么关心人民疾苦......总之,感天动地。

大致看了回答,同等字数下,点赞数和感动率成正比,和专业性成反比。没办法,这就是知乎的现状。

杜甫当然是爱国爱民的君子,可如果这是他“成圣”的主因,那我们实在不能解释为什么王羲之是“书圣”?吴道子是“画圣”?《兰亭集序》写的可是贵族雅聚,吴带当风又不是随风飘着穷苦百姓的衣衫褴褛。

杜甫为什么成为“诗圣”?当然是诗写得好啊!

无论是唐代元稹将杜甫和孔子相提并论,“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还是明代陈献章称杜甫为圣的“子美诗之圣”,都是点赞杜甫的诗。

虽然不讨喜,这个话题还得从专业性来谈。

杜甫写诗很全能,各种体裁都擅长。也不用翻非常厚的《全唐诗》、有点厚的《唐诗别裁集》,只要翻不够厚的《唐诗三百首》,那上面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杜甫都有入选。

以上诗歌诸体,除了五绝,杜诗圣都堪称佳作迭出。

同样是好,也有程度之别。七绝,杜甫不如李白;五古、七古,和李白双峰并峙,各有千秋;五律至少是最好之一,七律是最好没有之一。

如果全面说杜甫怎么好,百万字不能细述。这里简之又简,只略吹一下杜工部七律。

七律是一种什么诗体?

七律是一种变态的诗体。

七律的主要创始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留下的七律大多是应制奉和之作。所以我以前怀疑:七律当初是一些文人吃饱撑得研究出来炫技的。因为最初就是形式变态、内容空洞。

七律诗有八句,除了必要的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两两对仗;奇数句要和后面的偶数句,平仄相对;偶数句又要和后面的奇数句,平仄相粘;前后四联诗讲求起承转合........符合这些才是七律。拎不清没关系,总之复杂啦。

其实七律的要求五律也有,只是七律每句七个字,五律每句五个字,更多字的七律写起来就显得更难。初唐近百年,创作的七律也就一百多首。

在杜甫之前,任何诗人要写出好的七律,都是小概率事件,堪比中彩票。

唐代诗人崔颢就中过一次大彩,他的《黄鹤楼》,有人认为是唐代最好的七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李白来到黄鹤楼,看了崔诗人的头彩,就想着要不要跟一注。考虑之后,李白给自己找了一个下台阶,“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我认为,李白不跟大概因为崔颢写的是七律,他也要写七律才不输,但写七律这一注中彩概率实在太低,李白遂放弃。

后来,李白在凤凰台写了首和崔颢有点相似的七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虽然写出了千古佳作《黄鹤楼》,但他总共只传下来两首七律;而李白传下来九百多首诗,其中只有十首七律,最有名的就是上面的《登金陵凤凰台》。

崔颢、李白这两首七律都很棒,不过按照七律的格律深究,都存在瑕疵。这也从侧面,说明写好七律之难。

但是杜甫,把其他诗人的高难动作,当作自己惯常操作。别人是买彩票,他是直接领彩金。

杜甫写了大约150首七律,几乎没有不好的,随便拿出来都是古代诗歌精品。

《唐诗三百首》选了杜甫13首七律(后面是李商隐10首七律,再后面3、4首),《唐诗别裁集》选了杜甫57首七律。

各种的写法,各样的好。

别人一辈子写几首好的就很厉害,杜甫一个题材就写五首、八首,而且摇曳变化、各有精彩。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写身世飘零,自有乐趣在其中。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蓝田崔氏庄》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写历史人物,千秋功业,回荡纸间。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登楼感怀,则气象雄伟,笼盖宇宙。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登楼》

闻鼓伤时,则情景交融,掷地有声。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

遇喜,则畅快淋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遇悲,不失慷慨激越。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别人写好中间两联已不容易,杜甫上面可以四联全用对仗,联联工整、精彩,一气呵成,毫不拘泥刻板。

七律格律上的要求多,写之如带着镣铐起舞,而杜甫不仅跳的精彩,且自由自在,可谓化镣铐为彩带。

初探律诗根源,容易觉得这纯粹特么是无聊文人给诗歌穿小鞋。而诵读杜甫七律,音韵铿锵,又觉得这小鞋或许是芭蕾的舞鞋。

杜甫之前,古体诗、近体诗基本上是二水分流,不分伯仲;杜甫之后,近体诗这支水越来越多,古体诗越来越少。到如今,你只要拿出八句的诗,内行先看你律声合不合、律对工不工——默认就当作律诗。

在杜甫身上,人们找到了从必然王国通往自由王国的捷径,人们找到了提升中奖率的方法。买彩票,学杜甫。

历代诗人很早就总结出:如果你没有过硬的天赋,学李白绝不能使你成为小李白,但学杜甫能够使你成为小杜甫,或小小杜甫,或小小小杜甫。

小李,李商隐,不是小李白,其实更像小杜甫。

于是,千年之下,杜甫终成一代宗师,弟子代代相传,余脉不断。这一点倒真像了圣人孔子。

只是杜甫不入文庙,不享祭祀。你去成都看杜甫,他犹自坐在简陋草堂中,笑眯眯看着你。侧耳静听,附近传来儿童稚气的朗读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身前为诗,身后为师,皆臻至境,当然是“诗圣”了。

(完)


user avatar   zhang-fang-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呀,课本无法告诉你,老师也无法告诉你,只有现实才能告诉你。

前几天看到一条微博,让给荆楚大地写一句诗词寄语。评论区简直是现实主义诗歌总汇,杜甫诗歌占了一大半。

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还有李绅的《悯农》、《诗经》的《硕鼠》、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

每一次满目疮痍,都更能让人读懂“杜甫们”的伟大。

邻邦寄来了“李白们”的浪漫主义关怀与激励,低头都是“杜甫们”的现实主义挣扎与叹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在课堂上是永远读不懂的。但你往医院门口一站,瞬间就懂了。

在课本中的无数次“背诵全文”,就是为了那一句在现实中有了触动之后的脱口而出。

想世间多少才人,有艳艳才华者,未必有苦难经历。有苦难经历者,未必有妙笔生花。若真的有哪位薄命文人,历经山河之变,人世万苦,未必有老杜这颗悲恸千古的圣心。因此才有了这位独一无二的“诗圣”。

每个国家都会出现一位文豪类的人物,来固定某种语言或者文学形式的使用规范。比如莎士比亚对于英语,塞万提斯对于西班牙语。诗歌是大唐最骄傲的语言形式,如果说初唐四杰是近体诗的开拓者,随后李白王昌龄又在绝句方面玩出登峰造极,那么杜甫就是律诗的一代宗师。

律诗到了杜甫这里,格律、押韵、用典、对仗、哲理、抒情才算是成熟,杜甫给后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歌模板。虽然只是诗歌,但随之影响力扩大,杜诗甚至影响到了汉语言的规范技巧与表现能力。后世金圣叹评“六大才子书”:《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用杜甫一个人的诗作,来代表整个大唐文章。

此时,杜甫手握着一把利剑,但他没有把这把剑当做杂耍娱乐的玩艺,而是当做与黑暗搏斗的一把利器。 世人都知朱门酒肉臭,唯他心怜路有冻死骨。世人皆赞武皇开边意未已,偏他心念青海白骨无人收。世人都受过凄风冷雨,唯他在受寒冷的黑夜,还能心念天下寒士。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悲剧爱情,被世人津津乐道。但石壕村那对离别的夫妇,不更值得世人怜悯吗?

在我的人生路当中,李白永远激励着我昂首前进。杜甫则告诉我,慢些慢些,等一等那些人。我回头望去,有你,有我,有众生。

神、仙、佛,都不是形容人的,而圣永远在人间行走。一个人在人间,做一件平凡却又很高尚的事,这便是圣了,杜甫担得起这个评价。《庄子.逍遥游》说:圣人无名。因为“圣"永远存在于平凡之中。

诗句写的好,这是一种才气。敢用美好的诗句去记录凄惨的现实,这是一种勇气。在黑暗当中他又在艰难的探索光明,这又是一种正气。我们心慕正气,于是称他为诗圣,于是将他的诗歌称为诗史。

只要我们还活在现实之中,只要这片土地还有留一股正气。杜大爷就永远是你杜大爷。


user avatar   rocw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算“纯论才华”,秋八、咏五,也都是七律联章的巅峰之作,空前绝后啊。


user avatar   mrsongxia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直观…

灵玉看诸葛青的战斗,他懂,要想打,就必须占吉位,不然没得打,而诸葛青不会让他那么容易占上吉位,所以灵玉也挺头疼的,但灵玉也有北境苍潭,全图aoe,所以也有优势,灵玉和青是一个档次的…


而王也呢?直接告诉灵玉,你随便占,我即是吉凶,我即是天道,四盘随我拨…


王也》灵玉=青》楚岚

给罗天大醮分个档次…

王也独一档…

青和灵玉第二档…

楚岚贾正亮风沙燕第三挡…

唐文龙玲珑云第四挡…

挂马仙的咱不算,宝宝手动挡…


user avatar   shu-ping-ju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跟之前NBA辱华,中国赛的门票退不退的问题一样。

成年人的世界,风险和代价是统一的。这几百块钱是您个人的财产,你可以采用任何合法的方式处置。没有人能强迫你为民族尊严牺牲个人财产。

但话又说回来了,入党誓词中有“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之后如果您加入党组织、考取公务员而政审不成时,也不要发泄和抱怨体制,请记得当初自己的选择。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印度及印占藏南、印占克什米尔的人类发展指数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user avatar   zhujiang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qin-pei-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user avatar   jing-wu-12-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一IP属地是大陆,但是观点跟台湾网军一样,那岂不是更尴尬……

被网军忽悠瘸了还没钱拿?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李白诗句「树深时见鹿」被乱用,后接「梦醒时见你」? 
  古琴曲梧叶舞秋风难吗? 
  如何评价第五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大赛一等奖作品? 
  朦胧月下影,(求下联)? 
  有哪些适合念出来10分钟以内就能打动人的文章小故事段子或诗歌? 
  一场雨,( )了一座城。 补充一个合适的字? 
  请问沉火在灰殊未灭是什么意思? 
  有哪些“不学如明”的典型例子? 
  日本人学宋词吗? 
  有哪些外国诗是爱国主题的?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的手机大多已不支持SD存储卡扩展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读外国小说感觉没有中国的好?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